约七成原发性高血压都与肥胖有关?躯干脂肪越多血压越高

正因如此,作为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参考指标,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
【菜科解读】
约七成原发性高血压都与肥胖有关。
正因如此,作为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参考指标,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也被广泛用于评估高血压风险。
但不久前刊登在《营养学前沿》上的新研究发现,无法反映身体脂肪分布的BMI,并不是一个评估预测高血压风险的完美指标,因为脂肪堆积位置对血压有着显著影响。
躯干脂肪越多,血压越高
据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毅介绍,临床中常能看到一些肥胖的人血压并不高,且代谢水平正常,这种现象被称为“体重指数悖论”。
其原因是体重增加不仅包括了脂肪的堆积,可能还伴随肌肉量的增加,且脂肪长在不同部位对血压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为了解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到底会对血压产生怎样的影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联合进行了这项新研究,由此首次确定了人体各成分对血压变化的相对贡献值。
研究人员收集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中,1999~2018年内符合要求的14412名18~59岁参与者数据,具体包括血压、总肌肉量、躯干脂肪量、腿部脂肪量和手臂脂肪量等。
分析发现,无论男女,总脂肪量和总肌肉量都独立地与收缩压(高压)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收缩压。
在调整了年龄、种族或民族、教育水平、体育锻炼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抗糖尿病药物及降脂药物服用情况、体重指数等变量后,脂肪分布与血压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躯干脂肪量与收缩压和舒张压(低压)均呈正相关,是影响血压的最主要因素,贡献值约为38%~61%;其次是总肌肉量,与血压呈正相关关系,贡献值为35%~43%;最后是腿部或手臂脂肪量,贡献值为12%~25%,两者均与血压显著负相关,但腿部脂肪对血压的影响比手臂脂肪更大。
简而言之,躯干脂肪越多,血压越高;四肢脂肪多,高血压风险反而更低。
考虑到躯干和腿部脂肪量对血压的相反影响,新研究指出,“躯干和腿部脂肪量之比”可能是评估和预测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的更有效指标。
不过,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赵松博士说,由于参与者是中青年健康人群,上述研究结论可能不适用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脂肪类型或许是影响因素
在张毅看来,不同部位脂肪对血压的影响差别,可能与脂肪类型有关。
身体脂肪可分为白色脂肪、棕色脂肪,以及同时具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细胞特征的米色脂肪。
棕色脂肪在体内较少,占人体总质量的0.1%~0.5%,占人体脂肪总质量的0.2%~3%。
其功能主要是消耗葡萄糖和甘油三酯,产生热量,主要分布在颈部、肩部、后胸和腹部。
白色脂肪占女性人体总质量的30%~40%,占男性人体总质量的15%~25%。
它的主要功能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能量。
白色脂肪通常分为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
内脏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和胸腔等靠近身体器官的位置,具有负面代谢效应,过多累积已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害,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皮下脂肪主要分布在四肢等部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相对中性的,甚至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米色脂肪零星驻留在白色脂肪内,主要存在于皮下白色脂肪,如腹股沟和腋窝处的白色脂肪中。
研究发现,在寒冷、运动、药物等作用下,白色脂肪组织可发生“棕色化”,部分转变为米色脂肪。
由于米色脂肪具有增加产热、促进能量消耗等作用,促使白色脂肪生成米色脂肪,成为当下肥胖症等代谢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
躯干是内脏脂肪的主要堆积部位,这或许是躯干脂肪导致血压升高的一个原因;而四肢部位的皮下脂肪发挥保护作用时,便体现为与血压的负相关关系。
不过,不同部位脂肪在生物学上的差异目前并未完全研究清楚,学界已经提出了可能导致这些生物学差异的多种机制,包括脂肪炎症、脂质储存和周转、脂肪因子释放等,但依然需要继续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同时发现,身体成分与血压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对男性来说,躯干脂肪、腿部脂肪、手臂脂肪、总肌肉量均会对收缩压和舒张压产生影响;但对女性而言,总肌肉量仅对收缩压有影响,与舒张压无关。
对此张毅解释说,脂肪累积过程中,男性主要集中在腹部,表现为“苹果型身材”;女性主要在大腿,常表现为“梨型身材”,这种分布差异本就可能对血压产生不同影响。
具体到研究中发现的差别,虽未完全清楚,推测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男女的身体成分存在差别,男性肌肉量显著高于女性,脂肪量显著低于女性,所以肌肉总量对男性血压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男女体重增加引发的生理变化不同。
男性体重增加,往往伴随肌肉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增强,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女性体重的增加以脂肪堆积为主,会引起瘦素水平和瘦素受体表达的升高,这将间接造成血容量和心输出量的增加,以及外周阻力的增大,进而成为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原因。
防高血压首先要控体重
#p#分页标题#e#无论脂肪长在什么部位,减重都应成为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只是由于在减重过程中很难精准实现局部减脂,减脂降压的措施仍要从最基本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着手。
张毅建议,日常至少要做到以下4点,才能有效控制好血压。
饮食上,适当多吃全谷物、水果、蔬菜、乳制品,以及富含多不饱和脂肪的饮食,减少高糖、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比如各类甜品、糕点等。
除立足控制体重外,还有一些食物与血压直接相关,需要科学调整摄入量。
首先是减少钠盐的摄入,日常餐饮中降低添加盐和酱油等咸味调料的使用量,减少食用快餐、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其次是增加摄入已知能辅助降低血压的食物,如叶菜、甜菜根等,以及其他有益血压的食物,比如富含镁、钙和钾的坚果、豆类等;此外,还可适量饮用咖啡、绿茶和红茶。
运动上,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都有好处。
建议每周5~7 天,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瑜伽、游泳),或高强度间歇训练,即短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和较轻松活动交替进行。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进行2~3天的力量练习,但要避免运动后的暴饮暴食。
睡眠上,应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有利于控制脂肪量。
近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团队发表在《营养素》上的研究发现,与睡眠达到7~9小时的参与者相比,睡眠不足7小时的参与者身体各个部分脂肪量都会明显增加。
心理上,关键是减轻压力。
长期的工作生活压力会导致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包括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变及伴随而生的慢性炎症,还有“压力激素”皮质醇的过多分泌。
这些变化最终会导致体重的增加。
专家最后强调,虽然BMI不是一个完美指标,但达到肥胖程度的患者,若经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仍无法减重,可考虑到专科门诊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试管婴儿也会出现生化妊娠看看究竟是什么真相?
那为何做试管婴儿也会出现生化妊娠呢?首先,咱们要从胚胎着床过程讲起自然妊娠时,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结合受精,受精卵通过输卵管的蠕动被输送到子宫腔,逐渐发育成胚囊或胚泡。
同时,子宫内膜也在积极准备着迎接胚胎的到来,当胚胎和内膜的发育步调一致时,胚泡和处于接受状态的内膜就会进一步亲密接触。
受精7~8天,胚泡钻入子宫内膜层,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最后建立了亲密的联系,这就是胚胎的着床。
而在试管婴儿过程中,发育到第3天的卵裂期胚胎,或发育到第5天的囊胚,会直接被移植到宫腔内,开始胚胎的着床。
与自然妊娠一样,试管婴儿也会出现胚胎着床失败的可能,发生生化妊娠。
导致试管婴儿生化妊娠差不多有这6个真相。
1、受精卵本身有缺陷一般来说,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导致生化妊娠的重要真相。
在怀孕前三个月的早期流产中,有超过50%的流产真相是染色体异常。
除非是第三代试管技术,否则常规的试管婴儿技术并不能从外观上鉴别染色体有没有异常。
2、卵巢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好,会导致黄体酮分泌不足,子宫内膜异常,影响受精卵在子宫内的着床。
虽说试管婴儿有常规黄体支持,但由于药物剂量、药物吸收等个体差异,无法100%保证妊娠结局。
3、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薄、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因素,都影响着受精卵的着床。
所以,做试管前最好把这些子宫异常因素都处理好 尤其是胚胎移植前,尽量为胚胎提供一个理想的温床。
4、免疫因素精子、精浆或受精卵是抗原物质,被阴道及子宫上皮吸收后,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物质,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结合或受精卵不能着床。
5、外界因素吸烟 包括吸二手烟、饮酒、接触化学性毒物、严重的噪声和震动、情绪异常激动、高温环境等,都可导致胎盘和胎儿损伤,造成流产。
6、疾病病毒女性朋友怀孕前后出现高热、病毒、败血症等感染,会对卵子和受精卵的发育产生影响,造成流产。
所以,好孕天使建议孕前进行必要的体育运动,增强一下身体素质。
一次不知场所的胚胎着床,无法排除是否是在输卵管或子宫以外的其它部位,难道是一次宫外孕的异位流产?哎,试管婴儿并不能完全幸免宫外孕的。
偶发的生化妊娠多为胚胎本身质量不好,或者偶然因素导致受精卵染色体变异,被优胜劣汰被自然淘汰。
所以,偶然一次生化妊娠不要太紧张,下次继续移植,不过反复生化妊娠,那还是要好好检查医治后再考虑胚胎移植吧
给婴儿制作各种营养的水果餐,宝妈必看
一般来说,婴儿到了4-6个月以后,除了饮用果汁以外,还可以将水果进行加工做成糊状制品,更适合婴儿食用。
以下为大家介绍六款很不错的婴儿水果辅食:1、梨酱:将梨洗净去皮核,切成薄片,与适量冰糖、水共煮,煮成糊状,研成泥。
对咳嗽的小儿有一定功效。
2、山楂酱:取山楂适量,洗净去核,与白糖、水共煮,煮至糊状,用勺子研成泥,放凉后每天服用少许,有消食助消化的功用。
3、苹果泥:取新鲜苹果洗净去皮核,切成薄片,与适量白糖或蜂蜜同入锅煮,稍加点水,先强火煮沸后,中火熬成糊状,用勺子研成泥。
煮一次应为食3天的量,开始每次1/2汤匙,以后逐增。
小儿腹泻时吃点苹果泥有止泻作用。
4、橘子糊:橘子7-8个瓣,蜂蜜少许,把橘子洗干净剥去皮,再把内皮剥去,然后放容器内研碎,并加入少许蜂蜜进行搅拌,使其具有一点柔和的酸味。
其中橘子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
5、西瓜糊:将西瓜去籽,用小勺在容器中研碎,对于夏天的孩子有消暑利尿作用。
6、香蕉粥:备香蕉1/6根,牛奶一大匙,蜂蜜少许,把香蕉洗干净后剥去皮,用勺子背把香蕉研成泥状,然后放入锅内加牛奶混合后上火煮,边煮边搅拌均匀,停火加入少许蜂蜜。
这对小儿便秘尤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