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的褐色分泌物是否正常?

这个问题需要细化来讲解一下。
首先明确一点,中医讲的调经肯定是包括这种现象的,有处理方案。
我们需要从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期有无不适症状等方面来综合考量,包括西医的各种检查措施都可以一起算进来评估。
(1)一般正常的经期是5-7天左右
【菜科解读】
经期的褐色分泌是否正常?很多朋友有这个疑问,临床上也比较常见,从一些留言来看问题是很普遍的。
这个问题需要细化来讲解一下。
首先明确一点,中医讲的调经肯定是包括这种现象的,有处理方案。
我们需要从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期有无不适症状等方面来综合考量,包括西医的各种检查措施都可以一起算进来评估。
(1)一般正常的经期是5-7天左右,而月经期有褐色分泌物的朋友,多见的是存在经期延长的情况,算上这种褐色分泌物的时间,经期可能会在10天左右或者更长,这样的话肯定是有问题。
(2)月经期正常的血量大概是50-60ml,如果超过80ml就算经量过多,少于30ml就算少了。
这样大概每天换3-5块卫生巾,一次经期用20片左右卫生巾基本正常,一片卫生巾全湿的话大概有5ml左右。
现在35岁以上的女性,好多存在月经量少的问题。
有些是周期短,经量少,比如月经周期5天,其中2-3天都是一些褐色分泌物,只有2天是正常的经血,而且经量少,这种情况的话就需要处理。
(3)如果月经周期不准,月经提前或推后,或者有时闭经,或月经先后不定,或经期有血块等情况,合并有褐色分泌物的,也是考虑有问题。
(4)如果合并有痛经、经期感觉烘热、异常出汗、头晕头痛、经期腹泻等问题的话,肯定也是需要治疗的。
(5)西医检查来看,有妇科炎症、妇科良性肿瘤、宫颈问题这些,容易有这个经期褐色分泌物,当然也有很多西医检查是没问题的。
问题大概就是列出来的这些,下面谈中医怎么认识这个问题,如何来治疗。
病机梳理:月经的问题,多数会考虑到寒和热,火和水,气和血的问题。
寒热讲的是病邪性质,火和水讲的是五行,气和血讲的是生理基础。
一、寒和热的问题如果是经前出现的褐色分泌物,偏热的为多;经后出现的,则偏寒的多;如果经前经后都有几天这种褐色分泌物,多是存在寒热错杂的情况。
这里的具体判断就要综合全身情况来看,比如有经期怕冷、小腹冷、手脚冰凉这些问题的话,那就判断是内寒。
如果有怕热,感觉烘热,盗汗,口干口苦等情况,则是有内热的问题。
按照生活常理来分析,有热则血跑得快,到前面去了;含水的东西被烤一下的话,颜色会加深,变成褐色。
寒的话则是因为寒性凝滞,有寒的话血流会变慢,在后面,而且容易血瘀,有瘀滞的话颜色会加深,如果伴有月经血块的问题,多会考虑有寒。
二、火和水的问题《傅青主女科》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夫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
火太旺则水少了,水不足则颜色深了,可以出现褐色或者偏黑色的经血。
这里的治疗有两条路,一条是把热泄掉一些,这个泻热针对的就是伏热,潜伏在里面的,你每次来月经都出现相同的症状;另一条就是水再增加一些,用些滋阴的药物,比如熟地、阿胶、麦冬之类的。
三、气和血的问题关于经量异常的问题,中医有个病名叫崩漏,崩就是经血量一直很大,收不住的那种,时间很长,有些可以持续1个月都不停。
漏则是经血量不多,但是时间长于正常的经期,多数在10天以上。
这种褐色分泌物的情况多数是归在漏下这一块,量少时间长。
其中漏下的病机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气血亏虚,脾不统血,血不归经,可以用归脾汤来治疗。
这里展开来解释一下,中医讲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主中焦,化生营气,营行脉中,血由气摄,脾虚则营气化生不足,影响统摄血液的功能,容易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几乎所有的异常出血都可以从这方面去考虑一下。
上面讲的是虚证,其他还有气滞、血瘀这些实证,或者虚实夹杂证。
因为气虚也可以导致血瘀,有瘀滞的话会血偏黑褐色,或者伴有血块。
气滞也可以导致血瘀,出现褐色分泌物,这些就可以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一些方子来治疗。
临床运用:我自己在临床上处理这个问题,主要是从水和火这里去切入,可能会兼顾一下气滞血瘀的问题。
运用伏邪的理论,先把一些伏热拉出来,再去用滋阴补血的办法,兼顾处理气滞血瘀,这样就标本兼治,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推个方子:鸡蛋花15g 生白术10g 桂枝3g 桔梗5g泽泻5g 乌梅5g 僵蚕5g 赤芍9g2碗水,煮50分钟,分2次喝。
先用这个方子3-5天,把里面的伏热清一下,然后再看看是否需要滋补脾肾或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等,这样处理效果很好。
有人讲说这个问题有些艾灸有效,如果病机是纯寒证,纯虚证,艾灸是会有效。
#p#分页标题#e#但现在的病人病情都是比较复杂的,没有那么单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用艾灸会适得其反的,有些甚至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有人来看病说经量非常少,只有2天这种黑褐色的分泌物,都没有正常的经血,最后反复追问,才知道是每天坚持自己艾灸的病人,那这个就是火把水都烤干了,没有正常月经了,不得不慎。
这些都是艾灸使用不当造成的。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提供的药方,均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若自行按图索骥,套用药方,则后果自负。
治病有风险,用药需谨慎!
口腔溃疡护理?这些小妙招一定得看
那么,出现口腔问题,还是得好好的看看,这些口腔问题也是得好好的注意了。
那么,口腔溃疡是什么真相引起的,想要了解相关的问题,就接着往下看吧。
口腔溃疡怎么护理1、当身体出现口腔溃疡的情况的时候,应该多吃一些含锌的食物,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
比如说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花生、核桃等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有利于溃疡愈合。
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茄子、胡萝卜、白萝卜、白菜、菠菜等。
3、忌食辛辣、香燥、温热、动火食物,如葱、姜、韭、蒜、辣椒、胡椒、牛羊、狗肉。
4、忌用烟、酒、咖啡及刺激性饮料。
5、多喝开水,尽可能幸免刺激。
6、饮食要烯软、易消化,重者可给予半流质饮食。
7、幸免过多食用酸、碱、辣或烤炸的食物。
8、多吃新鲜清淡菜肴,忌食膏粱厚味之物。
治愈口腔溃疡的方法1、在进行了口腔清洁之后,可以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在溃疡表面上,暂时不要吃东西,等到十五分钟左右可以咽下蜂蜜,再进行涂抹。
一天课重复数遍。
2、用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3、将少许白糖涂於溃疡面,每天2-3次。
4、用棉棒蘸取少许冰硼散,涂在患处,虽然感觉有点苦,但坚持2-3天后,创口即可愈合。
5、含服华素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
6、将大蒜表皮撕掉,取包裹蒜瓣的透明薄膜,敷在口腔溃疡处。
上面就是口腔溃疡怎么护理的小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平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合理的安排饮食,做到及时的医治,防止口腔溃疡癌变。
口腔溃疡吃什么水果有效西瓜,西瓜富含维生素,但不宜多吃,多吃会上火,反而加重口腔溃疡的症状。
苹果,苹果是很经济的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非常适合补充维生素。
所以这应该算是口腔溃疡吃什么水果的一个比较好的答案了。
梨子,梨子富含维生素B,经常食用对人体大有益处。
梨子也是一种比较适合口腔溃疡时吃的水果,因此,这也算是对于口腔溃疡吃什么水果的一个好答案桃子,桃子富含维生素B等多种维生素,并且还能延缓衰老,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水果。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大家都想不到桃子也是一种适合于口腔溃疡的好水果吧,不过桃子虽然对于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作用,不过从肠胃角度来说,还是不利于多吃。
柿子,柿子也能有效防治口腔溃疡。
如果让我来选,我就选柿子当作口腔溃疡吃什么水果的最佳答案侦破纪实:因为柿子不但对口腔溃疡的医治有巨大的疗效,对于口腔溃疡的预防也是有一定的作用。
杏,杏是一种对人体有多种有益的水果。
口腔溃疡是如何引起的口腔溃疡可以是自身引起的,也可以是通过外界条件造成的。
比如说简单的外伤,吃一个硬的食物,把黏膜划破以后就可以形成溃疡。
另外有的小孩会有咬舌,或者咬嘴唇那些坏习惯,有的小孩会吐舌,因为黏膜反复受刺激之后就会形成溃疡。
还有一些小孩会挑食,整个身体的营养不太均衡,这种也是形成反复性口腔溃疡,而且经久不愈最重要的问题。
口腔溃疡的病因与以下因素有关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
2.内分泌变化: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
3.精神因素:口腔溃疡如何造成的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遗传因素: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5.其他因素: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结语:口腔溃疡是大家都得注意的,尤其是冬季,天气比较干燥,我们还是得多养生。
口腔溃疡那也是得多当心了,冬季是容易上火,对于那些辛辣的食物,我们还是得多记一下口的,当然,好的心情也是得多保持的。
少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痛的要命的口腔溃疡,应对?
说话、喝水、吃饭时的那种痛,光是想象就足以让人退缩。
那么,到底什么是口腔溃疡呢?什么是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又称口疮,主要表现为在口腔内的内唇、上腭以及舌颊等部位粘膜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疼痛溃疡点。
溃疡通常有红、黄、凹、痛的特征,就像是嘴里破了个洞。
口腔溃疡的类型1复发性口腔溃疡:也叫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最为常见,特点是反复发作。
2创伤性口腔溃疡:可能由机械性损伤、化学性灼伤或冷热刺激导致。
3疾病伴发的口腔溃疡:可能伴随着白塞病、莱特尔综合征、肿瘤等疾病出现。
据《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试行)》显示,我国约有10%~25%的人群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口腔溃疡的发作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如何应对口腔溃疡?口腔溃疡虽然痛苦,但通常是自愈性的,大约7~10天可自行愈合。
在这段时间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轻痛苦:使用局部用药,如口腔溃疡膜剂或喷雾,预防感染、消除炎症。
局部麻醉药,如冰片和硼砂,可以以痛止痛。
如果使用药物超过一周无效,应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
补充维生素方面,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根据是否缺乏来确定。
预防口腔溃疡的方法保持均衡饮食,确保充足睡眠。
保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饭后漱口。
保持良好心态,加强体育锻炼,提升免疫力。
口腔溃疡多数情况下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溃疡反复且难以愈合,请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是预防和加速治愈口腔溃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