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海底340年的英格兰皇家海军格洛斯特号残骸公诸于世

「我
【菜科解读】
林肯.巴恩威尔与朱利安.巴恩威尔兄弟于2007年找到皇家海军格洛斯特号,不过这项发现直到最近才公诸于世。
「我潜下去看到海床上散落着炮管,」林肯回忆道:「那幅景象令人难忘。
」PHOTOGRAPH COURTESY NORFOLK HISTORIC SHIPWRECKS
装配有50门大炮的皇家巡防舰格洛斯特号(H.M.S. Gloucester)于1682年撞上沙洲沉没。
这场灾难可说是日后英王詹姆士二世退位的肇因之一。
PHOTOGRAPH VIA WIKIEMEDIA COMMONS
暴露在海床上的这块滑轮属于格洛斯特号船上的装置之一。
沙土底下可能还埋着更多文物。
PHOTOGRAPH BY NORFOLK HISTORIC SHIPWRECKS PRESS RELEASE
关于这艘沉船身份的疑问都在2012年找到格洛斯特号的铜钟时得到了解答。
PHOTOGRAPH COURTESY NORFOLK HISTORIC SHIPWRECKS
这件装饰着虬髯人面的巴特曼水罐(Bartmann jug)是从沉船打捞出的17世纪文物之一。
其他文物包括航海设备、衣物与鞋子,还有未开封的酒瓶。
PHOTOGRAPHS COURTESY NORFOLK HISTORIC SHIPWRECKS
这只酒瓶饰有印在玻璃上的莱格家徽,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即是莱格家后裔。
PHOTOGRAPHS COURTESY NORFOLK HISTORIC SHIPWRECKS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Roff Smith 编译:石颐珊):沉睡海底340年,英格兰皇家「派对船」残骸公诸于世!这艘搭载着英格兰王储的皇家海军军舰在340年前沉入大海。
1682年一个强风呼啸的春日早晨,港边停泊着一艘壮丽的50门炮巡防舰,船尾镀金,桅杆顶端飘扬着英国王室旗帜。
这艘船是英西战争(Anglo-Spanish War)中的「传奇老兵」格洛斯特号(H.M.S. Gloucester)。
它彼时正在执行皇家任务,将驶往爱丁堡海岸迎接约克公爵(Duke of York)的妻子玛丽(Mary),并护送他到伦敦。
公爵本人也在船上,他是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的弟弟,也是英格兰王储(即之后的詹姆士二世)。
他和一群穿金戴银的奉迎跟班们正在享受最高等级的旅程,船上备有精致美食、稀世好酒,还有音乐家随侍提供表演。
「格洛斯特号当时被用作宴会游船,」《沉船报》(Wreckwatch)杂志创办人,海洋历史学家西恩.金斯利(Sean Kingsley)开玩笑地说:「公爵和他的好朋友们享受了美好的时光。
」山缪.佩皮斯(Samuel Pepys)也在这群使用公款玩乐的人群之中,他是一名对于日记写作与挤入上流社会都努力不懈的人物。
他从登上伴随格洛斯特号的数艘帆船之一就开始纪录这段航程。
5月6日破晓以前,这支小舰队已经载着欢快的乘客顺着强风航行到诺福克(Norfolk)离岸约45公里远的位置。
然而庆典般高昂的气氛已经因为前一晚各舰舰长与舵手之间白热化的争吵而变质。
有些人主张再朝外海航行以避开潜伏在这段海岸的沙洲。
曾经担任过海军大臣(Lord High Admiral)且自诩为海军男儿的公爵站了出来,做出维持在目前航道的致命决定。
数小时以后,清晨5点30分,755吨重的格洛斯特号以6节的速度(大约时速11.1公里)轰然撞上沙洲,对17世纪的巡防舰而言,这样的航速算得上快速。
撞击的力道撕裂了船舵也杀死了舵手,接着船在45分钟以内沉没。
船上载有大约330人,推测有130至250人殒落。
未来的国王幸存了下来,但是这场灾难让愤怒的海军开始反对他,并且让他的众多敌人在他未来短暂而混乱的统治期间有充分的题材可以毁灭他的声誉。
秘密的发现
数百年以来,不幸的格洛斯特号的沉没地点始终是个谜团;过去15年间则变成秘密。
两名业余考古学在2007年找到木制船身的残骸与炮管。
不过直到沉船的身份得到确认且这处脆弱的遗址获得保护为止,他们的发现都未公诸于世。
来自海边小镇雅茅斯(Yarmouth)的林肯.巴恩威尔(Lincoln Barnwell)与朱利安.巴恩威尔(Julian Barnwell)兄弟热爱潜水,他们从2003年开始寻觅这艘沉船。
一开始只是兴趣,不过他们很快就全心投入其中。
这对兄弟贷款买下一艘12公尺长的船,并且在短暂的夏日潜水季期间将他们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投入搜索这艘船。
「我们搜寻了超过6400公里远,找到的东西似乎永远只有沙子,」林肯说:「然后某一天我潜下去看到海床上散落着炮管。
那幅景象令人难忘。
」
然而这对兄弟很快就明白,找到一艘沉船和确定船名是两回事。
论及像格洛斯特号这样在历史上有其重要性的船时,他们需要有证据。
2012年他们找到船钟,为这艘船的身份提供了证据,但是由于这艘沉船可能藏有丰富文物,必须制定相应的计画来保存它。
因此这项发现被保密到最近才公开。
「这艘船的沉没切实地改变了历史。
」东安格利亚大学海洋历史专家克莱儿.乔伊特(Claire Jowitt)说。
当时关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发生、谁该负责的争论延烧了数年之久。
詹姆士否认一切责任,并且急欲立刻吊死格洛斯特号的领航员。
(他没有被吊死,而是交由军事法庭审判且被判处无期徒刑,不过很快地在一年后被释放。
)
不过这位下一任国王的众多批评者兴高采烈地将他描绘为荒唐无度的鲁莽之人,说他眼看着一批一批的水手溺死,却下令救他的狗。
他试图让领航员作代罪羔羊的举动让他终身都承受来自海军的敌意,甚至连他的盟友都为此感到错愕。
詹姆士的名声遭受重大打击,而他虽然尝试藉由支付遗族赔偿金来重建形象,他的名誉污点却长存。
日后他的统治期很短。
詹姆士即位不到四年即被罢黜,而他失去王位的主因虽然是宗教信仰、政治,以及过度的乐观自信,但是格洛斯特号事故带给他的臭名也阴魂不散。
「这件事不可能被遗忘。
」乔伊特说。
沉船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富饶兴味的窗,得以从中窥探历史上这个瞬间可能的样貌以及经历过这起事件的人们,因此现在这起船难依然不会被遗忘。
其中一项有趣的发现是装着17世纪波尔多淡红葡萄酒的未开封酒瓶,其中一些瓶身压印着莱格(Legge)家族的星条纹章,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即是此家族后裔。
「目前找到的文物只是冰山一角,」《沉船报》的金斯利说:「真正让人期待的是这些王公贵族们丢失的物件,更不用说或许还有皇家行李躺在海底。
」
金斯利说,格洛斯特号「是一扇戏剧性的舷窗,让我们窥见斯图亚特王朝宫廷与上流社会的权贵世界。
这是白金汉宫与英剧《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于海中的相会。
」
世界地球日:探访人类起源地
从上世纪前半叶开始,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类的记录,其中最古老的当属上世纪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350万年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此外还有在坦桑尼亚东北部莱托里地区发现的36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脚印。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考古界有着众多的研究和争论,但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证据,早于180万年前的都只发现在非洲,而且绝大多数发现在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中,所以我们还只能说人类最初的起源地在非洲,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古人类的化石和遗迹在东非大裂谷呢?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和古人类的演化东非大裂谷全长6500千米,像一个巨大的“之”字形纵横盘绕在非洲大地上,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和演化对东部非洲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植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裂谷内的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造成了地壳抬升并导致气候的变化,与裂谷形成前温暖湿润的森林相比,这里变得越来越炎热和干燥,树木稀少,成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环境的变化为古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位于肯尼亚境内的图尔卡纳湖盆地被称为人类的摇篮。
最近,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食草性古生物的牙齿,揭示出这个地区在“人属”首次出现时所具有的独特气候条件。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米克尔团队,通过研究该地区食草型古动物牙齿化石,推算出这个地区800万年前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研究数据显示,整个东非地区曾在“人属”出现的时期(约300万~200万年前)变得十分干燥,而图尔卡纳湖盆地干涸得更早一些,在那里进化的物种更能适应之后普遍的干燥环境。
这让图尔卡纳盆地变成了“物种加工厂”,成为新物种诞生之地。
虽然气候变化在人类进化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是很清楚,但气候变化确实会影响动物的食谱。
此外,人类物种史上的灭绝和迁徙似乎都与不稳定的气候状况有关联。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人类大脑变大和双足进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与古人类遗迹的保存奥杜威和莱托里古人类遗址位于坦桑尼亚恩戈罗火山台地的西坡。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陆续在该地区发掘了90多件古人类化石和上千件石器。
化石和文物埋藏在火山碎屑和火山灰形成的沉积物中。
许多学者对奥杜威和莱托里的地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杜威的熔岩和凝灰岩形成于204万~183万年之前的火山喷发。
莱托里的下部地层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430万~376万元之间,而上部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376万~349万年。
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的铁、铝、铜、锌、镁、钙等微量元素,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又具有非常好的通透性,非常适合的植物生长。
可以想象,在300万年前,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灌木和草原,为动物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一群南方古猿穿过一片沼泽寻找食物,在他们身后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这时,不远处的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使得动植物迅速死亡。
大量的火山灰被喷射到空中,遮天蔽日,雷电交加。
随后火山灰降落到地表,覆盖在动植物的尸体之上,将当时发生的灾难深深地埋藏了起来。
结 语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称,“东非大裂谷产生后,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这推进了生物进化的进程,人类的出现也成为了可能。
尼罗河与地中海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古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可能”。
非洲古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与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东非大裂谷剧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东非高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气候的变化刺激了生物进化,最终导致古人类的出现。
而强烈的火山喷发,在短期内引起动植物的大量死亡,喷发的火山灰降落在地表,为古人类化石和遗迹的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一次观察到白矮星的X射线爆炸现象
这种死亡的太阳有时会在一次超热的爆炸中恢复活力并产生一个X射线辐射的火球。
来自包括图宾根大学在内的几个德国机构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纽伦堡大学(FAU)的领导下第一次观察到了这样一个X射线光的爆炸。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幸运的巧合,真的,”来自FAU天文学机构的Ole König指出“这些X射线闪光只持续几个小时,几乎不可能预测,但观测仪器必须在准确的时间直接对准爆炸。
”他跟Jörn Wilms博士教授和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图宾根大学、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和波茨坦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一起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这次观测的文章。
这种情况下的仪器是eROSITA X射线望远镜,它目前位于离地球一百五十万公里的地方,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调查天空中的软X射线。
2020年7月7日,它在天空中的一个区域测量到了强烈的X射线辐射,而这个区域在4小时前是完全不显眼的。
四小时后,当X射线望远镜测量天空中的同一位置时辐射已经消失了。
由此可见,之前完全过度暴露在探测器中心的X射线闪光一定持续了不到8小时。
像这样的X射线爆炸在30多年前就被理论研究所预测,但直到现在还没有被直接观察到。
这些X射线的火球发生在太阳的表面,这些太阳在用完大部分由氢和后来在其核心深处的氦组成的燃料之前其大小跟太阳相仿。
这些太阳的尸体不断缩小,直到剩下白矮星,它们的大小跟地球相似,但其质量可能跟我们的太阳相似。
“想象这些比例的一种方法是把太阳想象成跟苹果一样大小,这意味着地球将跟针头一样大小并以10米的距离围绕苹果运行,”Jörn Wilms解释道。
来自图宾根大学的Victor Doroshenko博士补充称:“这些所谓的新星确实一直在发生,但在大多数X射线发射产生的最初时刻探测它们真的很难。
不仅闪光的持续时间短是一个挑战,而且发射的X射线的光谱非常软。
软X射线的能量不大,容易被星际介质吸收,所以我们在这个波段不能看得很远,这就限制了可观察的物体的数量--无论是新星还是普通的太阳。
望远镜通常被设计成对较硬的X射线最有效,因为那里的吸收不那么主要,而这正是它们会错过这样一个事件的真相!”Victor Doroshenko总结道。
另一方面,如果要把一个苹果缩小到针头大小,那么这个微小的颗粒将保留苹果相对较大的重量。
Jörn Wilms继续称:“来自白矮星内部的一茶匙物质很容易就具有跟一辆大卡车相同的质量。
由于这些烧毁的太阳重要由氧和碳组成,我们可以把它们比作在宇宙中漂浮的与地球同样大小的很大钻石。
这些珍贵宝石形式的物体温度很高,会发出白色的光芒。
然而这种辐射非常微弱,从地球上很难探测到。
除非白矮星伴随着一颗仍在燃烧的太阳,也就是说,当白矮星很大的引力从伴随的太阳外壳中吸引氢气时。
FAU的天体物理学家Jörn Wilms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氢气可以在白矮星的表面聚集成一个只有几米厚的层。
”在这层中,很大的引力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非常大,以至于大到导致太阳重新点燃。
在一个连锁反应中,它很快就会发生很大的爆炸,期间氢气层被炸掉。
像这样的爆炸的X射线辐射就是2020年7月7日击中eROSITA探测器的真相,产生了一个过度曝光的图像。
“对来自白矮星大气层的X射线辐射的物理来源的理解相对较好,我们可以从第一原理和精致的详情中建立它们的光谱模型。
将模型跟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可以了解这些物体的基本属性,如重量、大小或化学成分,”来自图宾根大学的Valery Suleimanov博士说道,“然而,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问题是,在30年没有光子的情况下,我们突然有了太多的光子,这扭曲了eROSITA的光谱反应,eROSITA的设计则是为了探测数以百万计的非常微弱的天体,而不是一个但非常璀璨的物体”,Victor Doroshenko补充道。
Jörn Wilms则表示:“利用我们最初在支持X射线仪器开发时拟定的模型计算,我们能在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更详细地分析曝光过度的图像,从而获得一个白矮星或新星爆炸的幕后观点。
”根据这些结果,,这颗白矮星的质量大约相当于我们的太阳,因此相对较大。
爆炸产生了一个温度约为327,000摄氏度的火球,这使其温度为太阳的60倍。
“这些参数是通过将X射线辐射模型跟Valery Suleimanov和Victor Doroshenko在图宾根创建的非常热的白矮星所发出的辐射模型相结合,以及在FAU和MPE进行的远远超出规格的制度下对仪器反应的非常深入的分析而获得的。
我认为这很好地说明了现代科学中合作的主要性--以及德国eROSITA联盟中广泛的专业知识,”来自图宾根大学的Klaus Werner教授博士补充道。
由于这些新星很快就耗尽了燃料,它们会迅速冷却,X射线辐射则会变得更弱并直到最后变成可见光,其在eROSITA探测到的半天后到达地球并被光学望远镜观测到。
Ole König指出,随后出现了一颗看似璀璨的太阳,这实际上是来自爆炸的可见光且非常璀璨,以至于在夜空中可以用肉眼看到它,“像这样看似‘新星’的现象在过去也曾被观测到过。
由于这些新星只有在X射线闪光后才干看到,因此很难预测这种爆发,当它们撞上X射线探测器时重要是靠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