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历史?海参崴的历史由来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23 点击数:
简介: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重要的俄罗斯远东军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海参崴,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前去旅游的著名景点。

面对着衰落的俄罗斯,人们不知还是否记得:当年的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在苏联海军四大舰队中实力排名第二,拥有约12万人,仅各型潜艇就有112艘,其中战略导弹核潜艇30艘;77艘大型水面作战

【菜科解读】

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重要的俄罗斯远东军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海参崴,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前去旅游的著名景点。

面对着衰落的俄罗斯,人们不知还是否记得:当年的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在苏联海军四大舰队中实力排名第二,拥有约12万人,仅各型潜艇就有112艘,其中战略导弹核潜艇30艘;77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其中包括两艘基辅级航空母舰;加上小型护卫舰以上水面舰只、导弹艇、扫布雷艇、登陆舰共335艘,1个海军步兵师,405架海军作战飞机,120架直升机。

整个舰队拥有舰艇总计超过800艘,总吨位达150多万吨。

舰队下辖两个分舰队,4个区舰队,2个大型海军基地及若干海军独立总队和支队,活动范围是整个太平洋地区。

曾经强大的苏联海军

从晚清的中国手中强占去的海参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苏联在195766年对海参崴的港口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完全禁止外籍舰船入港,不惜将商港移到东南65公里处。

对于其他国家,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是绝对的禁地,敢随意涉足下场即是被消灭。

除了海参崴戒备森严,苏联太平洋舰队另一个重要基地萨哈林岛(即库页岛)更是西方的死亡禁区。

曾经强大的苏联海军

1983年9月1日凌晨,韩国大韩航空公司007次航班,在靠近萨哈林岛军事基地上空,被从萨哈林岛起飞的苏军一架苏15战机用导弹击落,机上26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事件发生后,美国和韩国政府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苏联则坚称这是一架执行间谍侦察任务的伪装客机,美韩利用民航客机搞间谍活动自食其果。

双方各执一词,美韩根本无法奈何苏联。

多年之后,当年驾机击落韩国客机的苏军中校吉纳迪·奥奇洛维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忆了当年的情景:

1983年8月31日晚,我在萨哈林岛的机场执勤,突然接到迅速登机的命令。

当我升入夜空时,已经是9月1日的凌晨了。

这时,我从雷达荧光屏上看到了那架28公里处的飞机,我便尾随着它飞行。

我认为这架飞机好像是美军的RC130或RC135侦察机,是企图对萨哈林岛军事基地进行侦察。

因为几个月前两艘美国航空母舰在靠近萨哈林岛的水域进行演习,所以我和地面基地的指挥员都认为,这架飞机的目的是试探我们萨哈林岛军事基地的防御系统。

苏15战机与RC135侦察机

几分钟后,这架一直沿着苏联国境飞行的飞机,突然转弯飞进了国境,进一步靠近萨哈林岛。

我接到了以下命令:‘先别开火,按同一高度飞行,并连续闪动灯光以示警告。

’我按下了灯光闪烁器,但是对方毫无反应。

这时,地面指挥员下达命令:‘入侵者已侵入我国国境,立即消灭目标!’此时我们都已飞抵萨哈林岛西部沿岸上空。

我按动了导弹发射钮,两枚导弹呼啸着飞出去。

一声巨响,目标爆炸了。

事后,当我得知这架客机是一架民航客机,而且上面有269人,我简直好像遭到晴空霹雳,一下子惊呆了,至今我依然生活在可怕的阴影之中……

曾经强大的苏联海军

此事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的戒备之森严,更说明了苏联鼎盛时期的军事力量之强大,对西方立场之强硬。

可惜,这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

对于我们,这既感到遗憾,却也是一种幸运吧。

参考资料:军事基地大观

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

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系列文章。

从1860年沙俄逼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后,远东40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参崴就离开了中国的版图。

1871年沙俄开始在此处扩建军港,为了抹除中国的痕迹,他们驱赶、tusha中国人,修建富有自己国家风格的建筑。

到了1955年,整个海参崴再也没有中国的痕迹了。

据有效资料显示,俄罗斯对占有海参崴这件事并不是一时兴趣。

17世纪时,清朝国力尚且还算强盛时期,当时的沙俄便在远东那一片到处寻找出海图,就意图实施东侵计划,但是被当时的清朝政府给驳回了。

没有实现野心的沙俄只能不甘愿地在《尼布楚条约》中签字,承认海参崴所在地区归属清朝政府管理。

据悉,当时海参崴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出海口,被称为东北深水良港 。

由此可见,此地的位置特殊,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沙俄对于得不到它而耿耿于怀。

《中俄北京条约》现场

直到20世纪初我国人民由于军阀内战,流离失所,无奈来到海参崴谋生,从此海参崴出现了大批中国人的身影。

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很快就在海参崴站稳了脚跟。

#p#分页标题#e#

他们在山谷烧砖,在山上伐木,在架桥造屋,在搞河上运输,在街上摆摊,给人挑水送菜,他们是人力车夫,给俄罗斯人当佣人,给俄军修建军事设施,没有他们不干的脏活、累活。

他们筚路蓝缕,忍饥挨饿,聚居在一起,过着俄罗斯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生活。

海参崴城市管理当局总嫌他们不讲卫生,担心他们给城市带来传染病,多次讨论要把他们从城里驱逐出去,另辟偏远地方让他们居住。

但是,他们总是能够想办法逃回城里,就像大路上的野草一样,尽管屡遭路人踩踏,他们依然站起身来,擦去尘土,挺直身躯,顽强地生存下来。

于是,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小铺,有了自己的啤酒厂,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剧院,自己的百万庄,中国人成为海参崴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1902 年,俄罗斯军事记者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到海参崴采访,描述了他对中国人的印象: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群群中国工人在僻静而遥远的街上步履蹒跚,在斯维特兰娜大街,则是买卖人、官员和军官。

听得到夹杂着德语和英语的俄语,并被中国人的粗大嗓门所打断。

符拉迪沃斯托克所有的‘黑工’和‘百姓’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在市场上做生意,中国人在火车站背东西,中国人是马车夫、船工、送水工、面包师、屠夫、厨师、裁缝、鞋匠、装订工、制帽师傅。

只有载客马车夫是俄罗斯人。

符拉迪沃斯托克一位女士对我说:‘中国人在这里所做的最大的恶行就是他们一下子被政府赶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话。

这比战争还要糟糕,我们会死去的。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但是,的确娇嫩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女士不得不下厨房,海关官员或其他人不得不自己提水桶、补靴子以及修补办公厅最需要修缮的地方。

正是由于在海参崴的俄罗斯人、中国人和朝鲜人等的辛勤劳动,海参崴逐渐繁荣起来,由要塞升级为城市,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镇。

中国人参与建设的许多建筑,诸如1912 年竣工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直到现在还在使用,成为该城的名片,被命名为俄罗斯联邦级的建筑纪念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大家觉得海参崴是不是这个时期最繁荣?

操作系统发展史:从DOS到现代系统的演进历程

简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和其他智能设备的灵魂,它从最初的简陋程序发展到如今复杂的体系,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

从DOS到现代系统,操作系统的发展史不仅仅是一部技术进化史,也是计算机行业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本篇文章将梳理操作系统的演进历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系统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工具原料:系统版本:Windows 11, macOS Ventura, Android 13, iOS 17品牌型号:Dell XPS 13 9315, MacBook Air M2, Samsung Galaxy S23, iPhone 15软件版本:Google Chrome 115, Microsoft Office 2023, Adobe Creative Cloud 2023一、DOS时代的起源1、DOS(Disk Operating System),作为一种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

MS-DOS是由微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用以支持IBM个人电脑。

2、DOS的界面极为简陋,仅能通过命令行操作,但这已足以在那个硬件资源有限的年代提供基本的文件管理和程序运行支持。

DOS为后续图形用户界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当时成为开发者和用户的学习起点。

二、GUI的兴起与Windows的统治1、进入90年代,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兴起改变了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

Windows 3.0的发布标志着GUI普及的重要一步,它在DOS基础上提供了多任务处理和更直观的界面。

2、Windows 95的推出不仅整合了独立的DOS环境,还引入了开始菜单、任务栏等设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这一时期的创新帮助Windows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从封闭到开放:Unix变种的崛起1、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为多用户、多任务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Unix的开放性也为许多系统的诞生提供了契机。

Linux作为Unix的一个开源变种,于1991年由Linus Torvalds释放,虽然初期影响有限,但开源模式逐渐吸引了大量开发者的关注。

2、如今,Linux不仅运行在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中,也有专为个人电脑设计的发行版,如Ubuntu、Fedora等。

开源社区的贡献和支持,使得Linux成为了一个灵活且持久的操作系统选择。

拓展知识:1、操作系统中核心组件,如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是任何操作系统的基石。

理解这些组件的功能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系统工作原理。

2、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也是操作系统领域的重要进步,它允许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这对资源利用和测试环境搭建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从DOS到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操作系统已经从简单的命令行界面,发展到今天能够支持各种应用和多任务处理的复杂系统。

无论是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还是其他智能设备中,操作系统都是它们的核心驱动力。

理解这些系统的演变,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当前的科技产品,还激励我们展望未来,期待下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创新。

历史十大离奇失踪案件?或为外星人所为

  【奇闻快递】10月19日消息,大部分的失踪案件都会留下线索,而且可以有谋种的解释。

但是有一些奇怪到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答案。

这里是历史上完全无法被解释的人间蒸发案件,有人猜测或许是外星人所为。

  十大离奇失踪案:皇家号商船  这是一艘17世纪的英国商船,在1641年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了三年的贸易交易,它接受了一个任务,改航道去比利时安特位普载一批要付给军队的宝藏。

  它在康沃尔沿岸65公里处遭受了暴风雨后,跟18名船员一起沉没海底。

许多年以来有很多任务试着要找到这艘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宝藏船,但都失败了。

这船上至少载了100,000磅的黄金(价值10亿美金),与数十万枚银币。

  十大离奇失踪案:被遗忘的军队  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是打造罗马帝国很重要的一位将军与政治家,他在53BC被帕提亚人(Parthians)打败砍头(现在的伊朗)。

  传说145位他的军人被获补,然后在那地区当成奴隶卖出。

有些人推测中国骊轩村的人是这些军人的后代,这村子里许多的人都有金发与绿眼睛,而DNA测试显示三分之二的人有西方人的血统。

  十大离奇失踪案:金罗斯事件  1953年11月23日,美国密歇根州金罗斯空军基地的雷达控制员发现,在美国苏必利尔湖(Lake Surperior)上空的禁飞区域出现了一架神秘的不明飞行物,美国空军立即派出一架F-89蝎子战斗机升空进行调查。

  驾驶这架战斗机的是美军飞行员Felix Moncla和雷达观测员Robert Wilson,两人驾驶战斗机向那个神秘UFO追踪而去。

雷达看着战斗机渐渐逼近了UFO,飞行员Moncla向地面塔台汇报说:"我正在向它飞近,希望能看得更清楚一点。

"然而接下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地面雷达显示,F-89蝎子战斗机和它所追踪的UFO融合在了一起,接着,它们一起从雷达屏幕上突然消失了。

许多搜救行动都找不到战机的踪影,Moncla与Wilson的下落到今天都还是不明。

加入收藏
               

海参崴历史?海参崴的历史由来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