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7 点击数:
简介:我肯定你有听说过木星是太阳系里面最大的行星,但是究竟木星有多大呢? 就大小而言,木星的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88,846英里)。

与地球相比,它是地球直径的11.2倍。

但它却只有太阳直径的10%。

木星的体积为1.4312810^15 立方千米,足以容纳1321个地球大小的行星,并且还有许多剩余空间。

图解: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木星的表面积为6.217961010 平方千米

【菜科解读】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我肯定你有听说过木星是太阳系里面最大的行星,但是究竟木星有多大呢?

就大小而言,木星的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88,846英里)。

与地球相比,它是地球直径的11.2倍。

但它却只有太阳直径的10%。

木星的体积为1.43128×10^15 立方千米,足以容纳1321个地球大小的行星,并且还有许多剩余空间。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图解: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木星的表面积为6.21796×1010 平方千米,比地球多122倍。

最后木星的质量为1.8986×1027千克, 足足相当于318个地球。

实际上,木星比太阳系中其他所有行星加起来的质量还要大2.5倍,不过,太阳是占了太阳系质量的99.9%。

毫无疑问木星很大,但是也不用担心木星会变成恒星,它还需要外加80倍的自身质量才能够点燃发生核聚变。

最近我们写了几篇关于木星的文章,这一篇是关于在木星上出现了撞击的文章,一篇是关于木星如何在太阳系中保护我们的。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图解:地球的守卫者——木星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木星的信息,可以查阅哈勃网站关于木星的新闻稿,这是美国宇航局太阳系探索指南里面关于木星信息的链接。

我们还录制了一整集有关木星的《天文演员》。

这是第56集:木星。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图解 : 哈伯太空望远镜的WFC3相机于2014年所拍摄到木星的真实色彩影像,可清楚看见木星南半球的大红斑

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相加起来的2.5倍。

因为它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太阳系的重心坐落于太阳表面上方,从太阳中心起在太阳半径的1.068倍处。

木星比地球大得多,但密度却比地球小得多,它的体积大约相当于1,321个地球那么大,但质量只有地球的318倍。

木星的半径大约是太阳半径的1/10,质量是太阳的1/1000,所以两者的密度相近。

我们通常使用木星质量(MJ或MJup)为单位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质量,尤其是太阳系外行星和褐矮星。

因此如系外行星HD 209458b的质量为0.69 MJ,而仙女座kb的质量为12.8 MJ。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图解:木星的大小比太阳小一个数量级(×0.10045),但仍比地球大一个数量级(×10.9733),大红斑大约有二到三个地球大(数量级相同)

理论模型表明,如果木星的质量比现在大得多,那么它的体积将会缩小。

对于较小的质量变化,木星半径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在大约500M⊕地球质量(1.6木星质量)以上才会有较大变化,在质量增大的情况下,木星内部受压,其体积将会缩小 。

因此,木星现时的直径被认为是与其的构成和演化史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而随着质量的增加,收缩的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质量能达到形成明显的恒星并能使其点燃为止,大概是50个木星质量的高质量褐矮星。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图解:木星在不断向外辐射热量

尽管木星需要大约75倍的质量才能融合氢并成为恒星,但最小的红矮星的半径仅比木星大30%。

尽管如此,木星散发的热量比它从太阳吸收的多。

它内部产生的热量接近它所接收的总太阳辐射。

这些额外的热量由开尔文-亥姆霍兹机制通过收缩产生。

这个过程导致木星每年收缩将近2厘米。

木星刚形成时温度比现在更高,直径大约是当前的两倍。

#p#分页标题#e#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

木星是太阳系从太阳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并且是最大的行星。

古代的天文学家就已经知道这颗行星,罗马人以他们的神称这颗行星为朱庇特。

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LeungManKit- universetoday

宣皇帝司马懿一生中最害怕的人有三个,除了诸葛亮另外两个人是哪位

,在时期所有谋士中,司马懿的才智足够杀进前五了。

而且司马懿也是三国时期,能笑到最后的人。

你们这些前朝现世的谋臣都死了,我还活着。

司马懿也号称是活活把对手熬死的一个人。

盘点司马懿的一生,司马懿最害怕的人有三个。

一、曹魏门下——司马隐忍二十年 司马懿祖上世代为官,也算是出身名门贵族。

司马懿祖上大多为将军或一方太守,一方太守也就守一郡之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是厅级干部。

而司马懿的父亲更是厉害,混到了京兆尹的位置,京兆尹一般是管理首都的大小事务,抵得上现在的正部级干部。

司马懿少年成名,诗人是这样评价司马懿的“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伏膺儒教。

”而且司马懿气节不凡,中曾记载司马懿“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这么聪慧、有才的人为什么这么怕呢? 当时曹操在首都为官,官至司空。

相当与工部尚书,是宰相之下官职最高的了。

有郡中向曹操推举司马懿为上计掾,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统计局、财务局科长级干部,负责记录史料、统计数目等工作。

司马懿早就听说了曹操这个人,出身宦官世家,曹操的养父是当时有名的的义子。

而且曹操曾在身边做事,世人皆称曹操为奸臣、曹贼。

司马懿不愿为曹操办事,况且还只是一个小官。

于是就装病婉拒曹操,曹操生性多疑,多次派人来查看司马懿是不是真的病了。

后来曹操为相国,司马懿再次拒绝曹操,曹操采取了强制手段,把司马懿绑来做官,而且还只是一个撰写文史的小官。

后来曹操儿子曹洪,自认为自己学时不够,几次去请教司马懿,但都吃了司马懿的闭门羹。

曹洪于是去向曹操打小报告,司马懿因为害怕被杀,才真正开始为曹操效命。

但是,曹操是谁?一代枭雄也!曹操很早就开始观察司马懿,发现其是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又身兼“狼之野心”。

所以在丞相府这么十三年,司马懿一直没有得到曹操真正的重用,都是一直在提防着他,甚至还跟自己的长子说“司马懿不会甘为臣子,必定会干预我们家族之事。

” 二、死吓走活仲达 曹操死后,曹丕为即位魏王,司马懿跟曹丕的关系可以说亲如父子,司马懿这才得以解封。

并且被封为了河津亭侯,拜为丞相长史。

但是刚解封不久的司马懿,又遇上了人生中最大的对手——诸葛亮 司马懿跟诸葛亮打,可以说是卧龙胜九十九,仲达胜一。

第一次真正的正面交手,是在诸葛亮率军攻打祁山。

当时的司马懿本就随军出征好几年,所待的部队,只要遇上了诸葛亮之师,必然大败而归祁山之战,病重,诸葛亮来攻,为了粮草储备,卧龙曾割麦于上邽,听闻消息的司马懿追诸葛亮到汝城,但是却不敢再向前一步,因为怕诸葛亮有埋伏,所以掘营自守。

后来也被人讥笑为“害怕诸葛亮就像害怕老虎一样”。

诸葛亮最出名的计策就是“”,城内七八个老瘦,三五个书童。

诸葛一曲琴音等待司马大军来犯,城门更是敞开,作一幅迎接仲达的意思。

司马懿害怕诸葛亮到了极端,到了城门下也不敢进城,于是班师回朝,后来更是被“世人笑啼之”。

三、史上最牛妻管严——张春华 要说司马懿最害怕的,不是卧龙,也不是奸雄曹操,而是他自己的老婆张春华。

为什么这么说呢?司马懿当时装病期间,有一次下雨,司马懿着急得出去收书,被一个侍女看到了。

张春华怕婢女走漏了风声,自己的丈夫恐怕有杀身之祸。

所以亲手杀了那个婢女。

司马懿人到中年的时候,张春华色衰,仲达纳了一房小妾叫“柏夫人”,张春华难以见到司马懿。

有次司马懿病重,张春华爱夫心切前去探望,却遭到了司马懿的辱骂“老东西真讨厌,要你出来作甚?”张春华,带着三子一女绝食反抗,司马懿不得不从,从此对张春华恭敬有加。

笔者认为:司马懿虽然智谋过人,但却是出了名的怂,年轻时怂曹操,人到中晚年怂诸葛亮,一辈子怂自己的老婆,堪称“三国第一怂货”。

随机文章谁知道秦始皇与阿房女的故事?世界十大天坑望而生畏,燕子洞天坑深达426米(可跳伞)喜马拉雅山脉红雪之谜,仿佛山脉哭泣流下的血泪火星土星双星会月,三者呈三角形位于东南方(肉眼可见)俄罗斯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覆盖美国所有城市

明朝的皇帝为何都那么荒唐?明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

  在中国历任王朝中,人们对于明朝的感觉总是最复杂的,因为明朝时期中国国力强盛,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如果不是清军的入关,中国也许就会提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然而也是在明朝,中国封建王朝制度到达顶峰,中国经历过那么多王朝,明朝是皇帝们最荒唐的朝代,当然也有有作为的皇帝,只不过大多数皇帝表现的都很差劲,这是什么原因呢?  明朝的皇帝为何都那么荒唐?  明朝皇帝在国人中的形象不太好。

  只知道胡闹的正德皇帝、20多年不上班的嘉靖和万历、只会做木匠的文盲皇帝明熹宗……等等。

  与劳动模范朱元璋相比?他的这些子孙到底怎么了?  没怎么!  在明朝他们的表现很正常。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荒唐"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一.给皇帝摊派一个"爹",一根筋的大臣  爹也能摊派?  年轻的嘉靖皇帝吃惊的瞪着内阁首辅杨廷和。

  杨廷和回答:当然能!  你要管仁宗皇帝叫爹,你亲生的爹要叫皇叔!  这就是嘉靖朝"大议礼"事件的起因。

  事情很简单。

杨廷和要给嘉靖摊派个爹,嘉靖坚决不干。

  道理很复杂。

解释起来很费劲,就不解释了。

反正就是一个要摊派爹,一个坚决不干。

都觉得自己对。

  于是,嘉靖和大臣之间的"死磕"开始了。

  "死磕"的双方,一是皇帝,一是以杨慎为首的文官集团。

杨慎是谁?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主题曲就是用的他的大作,杨廷和的儿子。

  经过几个回合,彼此互有输赢,就不说了,单说精彩的"左顺门"事件。

  面对决不屈服的嘉靖皇帝,杨慎想了一个办法:集体示威!(古代的非暴力不合作)  你要不认这个摊派的爹,我们绝不罢休,这日子不过了。

  这是一副相当壮观的场景:  六部尚书(部长)来了5个,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官员几乎都来了,一共近200人。

这么说吧,大明王朝最顶尖的官员几乎都来了。

  这些人跪在大门口,开始哭,不,是嚎,嚎啕大哭。

亲爹亲妈死了,都没有的嚎啕大哭。

皇帝啊,您就认了这个爹吧,您要不认,我们就这么哭下去!  这情景像什么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皇帝驾崩了呢。

  年轻的皇帝震怒了,嘉靖感到全身在哆嗦,"锦衣卫,去——把他们统统的给我抓起来,把名字都记下来。

"  年轻的皇帝震怒了,后果不严重。

  不光不严重,接下来让你跌破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一听说皇帝要抓人,还要记名字。

这些大臣们不仅不害怕,反而争先恐后的签名,不光签自己的名,把亲戚的名字也签上了。

  就不怕你!  多少年以后,当他们退休的时候,他们会很自豪的对自己的子孙们吹嘘:你爷爷我,想当年,为了朝廷纲纪,皇帝打我屁股,我都没眨下眼。

  多么自豪,多么光荣!被皇帝打,那是一种荣耀!从此,他将成为名人,后面将有一大群的"粉丝"。

  这就是明朝的大臣,刚强不屈,一身正气。

  每当看到这段历史,我都会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有了这样的大臣,真是国家、民族之幸。

  不过在这个事情上,我一直是站在嘉靖一边的,不让人家认爹,这个理是怎么都讲不过去的。

  抓起来的大臣们被打屁股(廷杖)。

  一排排白花花的屁股,一阵阵劈啪的声响,一阵阵的鬼哭狼嚎,一片片的血肉横飞。

  年轻的君王感到了一阵阵的恐惧,年轻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表面上,他胜利了,实际上他输了。

  这次后果严重了。

  不久,嘉靖开始不上朝,20多年不上朝。

  惹不起,我躲得起。

  二."狗仔队"——言官#p#分页标题#e#  明朝设立了严密的监察制度,有一个专门的御史机构,其官员也称"言官"。

言官的职责是什么?找茬!找谁的"茬"?找皇帝和大臣的"茬"。

他们的工作就是揪皇帝和大臣的"小辫"。

朱元璋设立言官的目的是监督大臣和防止皇帝的错误决策。

  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英明决定,让他的后代吃尽了苦头。

  明代的言官类似今天的"狗仔队"。

他们的工作和爱好就是"整人"。

他们很喜欢炒作,而且喜欢拿皇帝炒作。

想想也是,皇帝最有炒作价值啊。

  大家都知道海瑞吧?海瑞骂皇帝的奏折千古流芳,后人概括了8个字:"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而且还买了棺材,自己钻进去,这叫"死谏"。

嘉靖很无奈,你要做比干(忠臣),可我不是纣王(昏君)。

  海瑞一骂出名!!  不管怎样,海瑞骂的还算有点谱,而有的奏折纯粹就是欠揍了。

  一言官很想出名,就上奏万历皇帝,说皇帝您好长时间没和老婆亲热了(嗯?),这怎么行啊。

您不和老婆亲热,就没有儿子吧?没有儿子将来谁继承皇位啊?没人继承皇位,这可是关系"国本"的大事啊。

  靠,我和老婆亲热不亲热,管你个鸟事啊。

你和你老婆亲热还要告之于众啊!  万历勃然大怒。

  拿皇帝炒作是很危险滴(的),但效果是巨大滴(的)。

如果收获多于危险,还是要炒一把滴。

  有人说了,手下人不把这些奏折给皇帝看不就是了?这么不懂得关心领导。

不行,朱元璋有《祖训》,无论什么奏章都得上报,不然治你罪。

  还有人说,这些言官不拿皇帝当干部,皇帝不会杀他吗?一般不会。

言官的职责就是监督大臣和皇帝,人家履行自己的职责,凭什么杀人家?  明朝的皇帝很无奈。

一些抗打击能力差的皇帝,就选择了逃避。

  三.强悍的"总经理"  如果说,皇帝是大明的"董事长",那么内阁(主要指首辅)就是大明的"总经理"。

老大和老二的关系难处,不光现在是,明朝也是。

  这还得拜朱元璋所赐。

朱元璋废了老二(丞相)后,军国大事就只能自己打理。

那么大的国家,一个人怎么忙的过来,于是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帮忙,朱棣正式设立内阁。

再到后来,内阁就成了大明的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老二。

  朱元璋依然没有想到,这个老二比自己废掉的那个老二更老二。

  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免。

职权有二,一是票拟权,军国大事内阁先拿出具体方案,然后由皇帝"批红"(用朱笔批阅)后正式实行。

二是封驳权,皇帝的决定内阁觉得不对,可以驳回。

  于是,皇权和阁权的拉锯战延绵于整个明朝。

  长期拉锯的结果,我猜想可能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默契,或者说权力分配方案。

  只要你不威胁我的皇位,国家大事你内阁就去处理吧。

我还懒得管呢,我讨厌那些逼我和老婆亲热的龟孙子。

  你聘我当总经理,那就得给权力,不然我不干。

你是董事长,大明是你的,我内阁只是打工的,我不会觊觎你的皇位。

  OK,皆大欢喜。

  于是,正德皇帝开始胡闹了,年纪轻轻的,没事干,自得其乐吧。

  于是,天启皇帝开始做木匠,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木匠。

  于是,大明出了一些在不明事理的人心中的"荒唐"皇帝。

  四."荒唐"皇帝"不荒唐"  相信大家已经看明白了,所谓明朝皇帝的"荒唐",是有原因的。

  大明王朝相对开放、开明的政治环境导致的。

  明朝权力结构出现了皇帝与言官、内阁分权制衡的合理分工。

跟伏尔泰说的"开明君主制"很是相似。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中国政体走向民主化是早晚的事情。

  但很可惜,明朝灭亡了,原因很多,但不是这种体制的问题。

#p#分页标题#e#  清朝入关后,"伟大"的康熙、雍正、乾隆登场了,在这些专制君主的淫威下,清朝的大臣们已经只能匍匐在皇帝脚下喊万岁、称奴才了。

  在这些专制君主的眼中,明朝的皇帝自然是很荒唐的。

  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进了历史,于是明朝的皇帝就成了"荒唐"的代名词。

  就这么简单。

  在明朝皇帝不断演绎"荒唐"事件的过程中,中国政治逐步走向开放、开明,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进步!  在清朝皇帝不断缔造"盛世欢歌"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走向衰弱,走向鸦片战争,走向屈辱的近代……  历史真的很诡异。

  明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个儿子,11岁时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

建文元年(1399)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三年之后攻占京师(今江苏南京),并夺取帝位。

改年号为永乐,并立妃徐氏为皇后。

  朱棣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受封为燕王,指挥了洪武朝的第七次和第八次北伐,并取得大胜。

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

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

他五次亲征蒙古、出兵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

然而他多疑好杀,靖难之役后杀死多位建文帝忠臣。

去世后有16名妃子被迫殉葬。

原庙号太宗,后由明世宗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明成祖朱棣曾派遣三宝太监郑和出使西洋等地,远到东非,使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得到促进。

命解缙等编纂《永乐大典》,大量古代文化典籍得以保存。

加入收藏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究竟有多大?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