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曾被轰炸发生时间关乎地球生命起源

【菜科解读】
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在约41亿至38亿年前,太阳系内侧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月球经历了一段被彗星和小行星强烈轰炸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晚期重轰炸期。
11月1日,一项最新发布的研究表明,晚期重轰炸期发生的时间比想象的要更早、强度更低、持续时间更长。
这项发现可能会影响有关早期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论。
40多亿年前太阳系惨遭轰炸
晚期重轰炸期的发现最早始于1969年的阿波罗号登月。
阿波罗号登陆的地点在宁静海南部。
所谓的海,其实就是陨石撞击月球以后,月球地壳破碎,岩浆大面积溢出并冷凝形成的平原。
科学家通过对阿波罗号采集的月海岩石样本成分分析发现,月球曾遭遇彗星和小行星的强烈轰击,并且通过对岩石样本同位素测年,认为该时期距今约41亿至38亿年。
大量的彗星和小行星轰击在月球表面形成了大量的陨石坑,因此晚期重轰炸又被称为月球灾难。
后续研究表明,该轰炸事件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普遍存在于太阳系内部甚至是地球上。
然而,此次研究可能将晚期重轰炸时间提前至距今约41.5亿到44亿年前。
研究人员对地球上的陨石研究发现了灶神星在41.5亿到44亿年前被多个天体撞击,表明了晚期重轰炸期发生的时间比想象的稍早、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也较长。
为何地球上的陨石能够证明灶神星在41.5亿至44亿年前曾被撞击呢?科学家又如何确定该陨石就是撞击灶神星的陨石呢?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对科技日报记者说:陨星在撞击行星表面时,会发生剧烈爆炸并在原地留下深坑,爆炸会产生大量陨石碎物质飞溅,一些陨石碎片会继续在宇宙空间中‘旅行’,经过若干万年后,机缘巧合下落在地球。
研究人员通过对陨石的一系列测定,发现该陨石是属于HED陨石中的一种。
HED是古铜钙无粒陨石、钙长辉长无粒陨石、古铜无球陨石3种类型陨石的简称,它们都被认为是来自灶神星的地壳。
3种陨石的差异只在于来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母岩石。
季江徽告诉记者。
地球生命起源理论或将改写
晚期重轰炸期的提前,将会影响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论。
季江徽表示,传统地球生命起源理论主要分为宇宙生命说和化学起源说。
化学起源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步演变而成。
学界普遍认为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进行的;二是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三是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四是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宇宙生命说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宇宙中其他天体或星际尘埃——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落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分子。
地球在晚期重轰炸期时遭遇彗星和小行星强烈轰击,形成大量撞击坑。
在遭遇轰击的同时,彗星和小行星或能将某些微生物孢子带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生命起源。
季江徽介绍说:晚期重轰炸的提前,表明微生物孢子进入地球的时间也可能会提前,从而改变传统理论对地球生命起源时间的认知。
为何月球遭遇轰击时留下大量撞击坑,而地球却没有呢?季江徽表示:地球具备风、水、土三大‘填坑高手’。
风力的搬运运动携带着大量泥沙,地球自身的火山和地震等地质活动,都有可能将晚期重轰击所产生的陨石坑慢慢填平。
与地球相比,月球质量较小,导致月球引力难以留住水、大气,缺乏地质活动所必须的能量,所以月球具备保留撞击坑的天然条件,月球存在大量撞击坑也就不足为奇了。
月球,太阳系中第五大行星地球卫星
例如在我们民间最有名是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一直流芳百世。
许多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其中奥秘,,最终在1969年时候宇航员终于登上了月亮,开启了对外空世界新的探索篇章。
月球简介图片中就是我们地球的卫星,这是太阳系中第五大行星。
月球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距离地球有38万千米,其质量在太阳系中最大,对于月球形成,一些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在45亿年前。
在月球表面有阴暗和明亮区域,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暗区是平原,称为月海。
月球的表面被巨大的玄武岩层所覆盖,除了玄武岩构造,月球的阴暗区,还存在其他火山特征。
大部分月球火山的年龄在30-40亿年之间;典型的阴暗区平原,年龄为35亿年;最年轻的月球火山也有1亿年的历史。
月食现象是指当月球行至地球的阴影后时,太阳光被地球遮住。
月食现象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
人类登月在1969年7月时候,美国阿波罗载着三位宇航员成功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
直到今天,月球上一共插上了6面美国国旗。
据有关报道,在美国登陆月球之后看到了外星人的采矿器和一些外星飞船。
在2013年中国嫦娥三号机器人首次登陆了月球,圆了国人多年的探月梦。
接下来重点就是嫦娥四号选择是难度极大的月球背面登陆,希望中国嫦娥四号能成功发射,能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成功向地球人类送回珍贵的月球数据。
太阳系存在过的忒伊亚星球,撞击地球形成现今的月球
宇宙中最土豪的星球和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或者是月球十大未解之谜都值得科学家去探索和发现。
科学家研究发现曾经的忒伊亚星球就是现在的月球,是因为忒伊亚星球和地球曾经发现过碰撞而形成。
曾经存在过的星球忒伊亚是曾经的一颗星球,这个名字是人们对它的别称。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忒伊亚星球曾经是在太阳系中存在的一个星球,曾经和地球发生了碰撞,碰撞后的碎片形成了现在的月球。
科学家们正在全力的研究这个星球的曾经存在证据,一起来分析分析。
有关于忒伊亚星球是否存在过,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所有科学家认可。
关于这个星球的存在也是人类研究宇宙的一个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已有专门的卫星对这个曾经的星球存在的证据进行研究。
其实不管忒伊亚星球是否存在过,这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忒伊亚可能形成于其中的一个平衡引力点,由漂浮的零碎物质堆积形成。
凯撒说:电脑模拟显示,如果忒伊亚在L4 或者L5拉格朗日区域形成,它可能会长得足够大以致形成卫星。
在拉格朗日点,引力的平衡可让足够多的残骸物堆积。
之后忒伊亚由于受类似金星等正处于发育阶段行星的重力增长作用,离开了拉格朗日点,进入与地球发生相撞的运行轨道。
忒伊亚被认为与火星体积十分接近,很早以前它与地球发生碰撞,所形成的残骸汇集在一起能够形成现今的月球,这种推测是由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爱德华贝尔布鲁诺和理查德戈特首次构想的。
许多研究人员都认为地球曾与较大的星体发生过碰撞,碰撞后所形成的残骸将合并形成月球,但仍不清楚的是与地球发生碰撞的星体是一颗行星,还是小行星或者是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