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发现坠毁外星飞船?外星文明光顾过西藏?传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就有几位科研人员一同前往
【菜科解读】
据说西藏地区的沙姆巴拉洞穴里很有可能隐藏着宇宙的奥秘。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就有几位科研人员一同前往这个神秘的洞穴调查,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科学家们最终全部离奇的失踪,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应该有绝大多数人都曾听说过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故事,这个神秘的国度,不仅富足,还非常的先进。
生活在亚特兰蒂斯里的居民,每个人的身上都拥有着一种强大的神力,这虽然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与此同时,越来越自负的亚特兰蒂斯人,竟然开始违抗起了神的指令。
一场夹杂着海啸的猛烈地震降临于这片大陆,整个亚特兰蒂斯全部都被淹没。
据说这场无情的灾难,并没有摧毁所有亚特兰蒂斯人的性命,有部分人侥幸存活了下来,他们乘着船去到了我国西藏与印度的部分地区。
幸存的亚特兰蒂斯人,利用他们之前的强大能力,渐渐地在新的落脚地创建出了强大的文明。
而沙姆巴拉洞穴,据说就是他们在西藏地区留下的遗址。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明明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为何希特勒当年会专门派人前去调查,看来在他的心里是相信着沙姆巴拉洞穴的存在的。
历史上希特勒和一些德国高级将领认为在中国的西藏存在沙姆巴拉洞穴为世界轴心,藏着无穷的能量,谁能找到它,就能得到一种生物保护场。
西藏地区一直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神秘传说,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是,在一万多年前,有外星生命驾驶着飞船坠落在我国西藏的某个山区,自此以后,飞船上的生还者就选择了一处山洞,开始了长期的秘密生活。
在1930年代后期,探险家齐福泰带领一支考古队,在西藏东北部巴颜喀拉山发现一个洞穴,里面画有史前壁画,还有一个诡异墓穴,其陪葬品是由716块石头制成的碟片,而日前就有影片推测石碟上的内容。
外星人曾在西藏生活?石碟疑曝“万年前飞碟坠落”这个洞穴里有许多史前壁画,画着太阳和其它星系及铭文,之后团队更在洞穴后,发现了几个排成一列的坟墓,里面的埋葬者类似侏儒,身高不到1米,且非常的纤细,与我们印象中的外星人相似,而这也让不少人认为,这些骨骸就是外星人。
中国西部高原地区地域辽阔,气候恶劣,以往交通不便,很少有旅游者进入。
方圆20万平方公里左右,海拔是6000米,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只有一个公路通到那里,人迹罕至。
国外有研究者认为,在这荒凉地带的一个叫做维朗的村落中,生活着杜立巴人的后裔。
据说维朗村民身材普遍不高,与传说中的外星人外貌很吻合。
这个扑朔迷离的村子之所以扬名域外,是因为一位英国探险家自称造访过那里。
1978年,作家戴维·阿甘姆帮助出版了英国探险家卡尔·罗宾·埃文斯的旅行日记,书名是《流亡的太阳神》,内容介于科幻和纪实之间。
诸如此类的传说有很多,但没有任何一个是可以得到证实的,人们至今也没有发现过,外星文明生活过的痕迹,沙姆巴拉洞穴究竟是否存在,人们目前也无从得知。
神农架发现棺材兽踪迹?它的头部像蟾蜍眼睛大如碗
然而并非如此,棺材兽是神农架地区传说中的一种怪兽,虽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棺材兽的存在,但却有过一些发现记录,且经过考察,棺材兽可能是早已灭绝300万年的史前生物一、是传说中的怪兽棺材兽是中国湖北省神农架地区汉族民间传说的一种怪兽。
据说是自然保护区科考队员黎国华最早在神农顶东南坡发现的。
棺材兽是一种怪兽,头大、颈短、尾巴细长能自由摆动,时而还能搭到背脊骨上,全身麻灰色毛向山下疾奔,能碰得树枝劈里巴拉地脆断,四蹄带起的滚石轰隆隆地滚动。
但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证明棺材兽的存在。
最早的棺材兽媒体记录是在1986年,称新华乡农民发现三只巨型水怪,栖息在深水潭中,皮肤呈灰白色,头部像大蟾蜍,两只圆眼比饭碗还大,嘴巴张开有四尺多长,两前肢生有五趾浮出水面时嘴里喷出几丈高的水柱,接着冒青烟。
而这种水怪很有可能就是棺材兽。
二、棺材兽的目击记录1970年代,湖北当阳飞机场岗哨击毙棺材兽一头。
据当年地方支援部队营房建设和维护的职工回忆,夜间猪圈发出声响,站岗士兵以为是偷猪贼,接近后发现是体型庞大的野兽,果断开枪击毙,后发现是巨狼一头。
1981年冬,新华乡石屋头村的村民,在当地一条河边看见一只灰毛棺材兽正在喝水。
它身高1米多,长约2米,嘴像马嘴,两只耳朵足有30余厘米,颈后有鬃毛。
它见到人后逃走了。
1982年8月,田家山乡的村民,在当地发现一只棺材兽,他举枪将其击毙。
它头部跟毛驴一样,而身体又跟大灰狼一样;体长约2米,高约1.5米,重近100公斤;4条腿细长,尾巴又粗又长。
当时目击者有四五十人。
可惜尸体没有保留。
1988年2月,田家山乡红河村的10余名村民和乡干部,在山坡的积雪中看见一只棺材兽。
它长约1.5米,尾长1米;全身灰麻色,只有腹部灰白色。
三、棺材兽可能是一种史前生物著名生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刘民壮对比进行了多次调查后认为,棺材兽很可能是一种史前动物。
刘教授说,现世界上别的地方虽然都不存在这种棺材兽,但在远古时代,这种动物却是确实存在的。
它的学名叫做沙犷,主要生活在距今七百万至七百五十万年前的上新世。
这种动物的头部和身体有些像驴,但脚趾却生有很强壮的爪。
过去看到它化石的生物学家们一直很困惑:如果说它是与驴类相似的动物,那它长这么锋利的爪子做什么用呢?它到底是食肉动物还是像驴子一样的素食动物?从目击者的描述和脚印来看,驴头狼应该就是沙犷。
刘教授认为,虽然动物学家都把沙犷当做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但由于神农架的特殊地理和生态环境,动植物群类非常丰富与沙犷一起生活在上新世的动物如金丝猴、苏门羚等,在别的众多地区都已灭绝了,但在神农架却依然生存着。
因此我们也就同样有理由认为,可能有少数残存的沙犷也在这块土地上继续生存下来,栖息在人迹罕见的深山密林之中。
秘鲁发现3600万年前史前巨型企鹅化石
据英国《卫报》8月14日报道,该企鹅被命名为Crossvallia waiparensis,高1.6米,重80公斤,比人类目前已知现存的最大型企鹅——帝企鹅,还要重四倍,高40厘米。
该企鹅目前已加入“很大但已灭绝的新西兰鸟类”系列,该系列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鹦鹉、一只翼展三米的鹰、3.6米高的莫阿鸟以及其他巨型企鹅。
在怀帕拉Waipara的业余古物种学家Leigh Love发现该化石骨头后,这段腿骨化石被基督城坎特伯雷博物馆Canterbury Museum和法兰克福森肯贝格自然古代博物馆Senckenberg 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研究团队认定为科学界的新发现。
坎特伯雷博物馆的自然古代策展人Vanesa De Pietri博士称,从古新世发现的第二只巨型企鹅进一步证明了历史企鹅的庞大规模。
“这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理论,即企鹅在进化的早期就达到了很大的体型,”她说。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巨型企鹅是在古新世时期66至56亿年前迅速进化的。
该企鹅化石在怀帕拉一处临河的陡崖被发现,它是目前在该地被发现的化石中的第五种历史企鹅生物。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企鹅的腿骨表明它的脚在游泳中起着比现代企鹅更大的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巨型企鹅数百万年前从海洋中消失,可能与大型海洋竞争者如海豹和齿鲸的到来有关。
这次发现的新生物与2000年在南极发现的另一种史前巨型企鹅——Crossvallia unienwillia的骨骼化石相似。
坎特伯雷博物馆自然古代高级策展人Paul Scofield博士分析说,在新西兰和南极发现了密切相关的生物,显示了现在已经被海洋隔开的陆地之间的联系。
他补充说:“Crossvallia生物存活时的新西兰和南极与今天的样子是截然不同的——南极被森林覆盖,两者的气候都更为温暖。
”在三角龙消失之后,,大型海生爬行动物marine reptiles也从南半球的水域中消失,那时的南半球水域比今天要温暖得多。
记者 南博一 实习生 马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