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帝乾隆举办过两次“千叟宴”,为什么之后的帝王不办了?

他不光成功地通过“千叟宴”向世人展示了他文韬武略,有治国大才,还成功地向人传递了他以“孝”治天下的仁爱之心。
【菜科解读】
他不光成功地通过“千叟宴”向世人展示了他文韬武略,有治国大才,还成功地向人传递了他以“孝”治天下的仁爱之心。
乾隆视康熙为偶像,因此也效仿康熙举行过“千叟宴”,甚至比康熙举行的“千叟宴”更隆重,更盛大。
那么,的“千叟宴”举办得怎样?为什么乾隆举办后,此后的皇帝都不再举办了? 我们先说说康熙举办的“千叟宴”。
康熙第一次举办“千叟宴”是在他60大寿时。
此时康熙在位已经52年。
论文治他兴修水利、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和徭役,治理黄河水患;论武功他除、平三藩、收台湾、征蒙古及南沙俄。
再加上他重视汉儒文化,对西方算术等也很喜欢。
因此,在他的治理下,呈现出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
所以,在他60大寿时,他看到国家欣欣向荣的气象,颇为自得,决定举办万寿庆典,并“布告天下耆老,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
据《康熙实录》记载,为了庆典活动,搭置的彩棚绵延20多里,从西直门一直搭到畅春园。
此次“千叟宴”由于不论官民,因此参与者多达上万余人,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有33人,80岁以上的有538人,65岁以上者3000多人。
这已经不只是“千叟宴”,而是“万叟宴”了。
康熙不仅亲自赐酒给80岁以上老人,还命皇子皇孙们负责给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物。
对于外省老人,还赏赐路费等。
这些老人也因能参加皇帝的寿宴,倍觉荣耀。
民间更是对康熙的行径大为赞赏,称他为“威服海内,恩浃华夷”的千古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为了庆祝70大寿,再次在乾清宫举办了“千叟宴”,时年12岁的乾隆有幸参加了这次“千叟宴”,并且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乾隆继位后,处处以康熙为榜样,他编修典籍、蠲免钱粮、维护民族统一,巩固边疆版图,可以说也的确做出了不少政绩。
当然,乾隆也学康熙举办过两次“千叟宴”。
一次是在他75岁时,正好又喜添五世孙。
于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乾隆在乾清宫举行了第一次“千叟宴”。
由于年龄限定在60岁以上,举国上下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人数不少,乾隆精选了3000多人参加宴会。
乾隆是个讲排场的人,宴会上制作的都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酒水亦是取之不尽的贡酒。
因此与会者都兴高采烈。
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在一品大员的带领下参拜乾隆。
除得到乾隆亲赐的御酒外,还得到玉如意、朝珠、文玩等贵重物品。
老人们一生也就参加了这一次宫廷盛宴,不光荣耀,还知道吃的喝的都是民间尝不到的,所以他们一边夸赞着“圣上英明”,一边大快朵颐,一时醉倒撑倒无数。
再加上当时又是正月天气,虽说御厨制作的满汉全席既华丽又好吃,但由于天气冷,菜凉得快。
又加上舟车劳顿,好不容易才赶到京城。
因此老人们在食用了这些凉菜以后,不少人就病倒了。
再摊代医疗条件不好,一些老人没能撑住,就病逝了。
事情发生后,人们经过了解,发现其中一部分老人是被地方官员强制送到北京的。
原来地方官员都知道乾隆是个喜好排场,讲究大场面的人。
他们为了取悦乾隆,于是将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征集起来,并派驴车拉着他们去了北京城。
跋山涉水,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的老人们,还没有缓过劲来,再加上居然能看到皇帝,本就兴奋不已。
又看到皇帝给他们准备了好吃好喝的,一时不免放开口腹之欲,大吃大喝起来。
的原因,最终把老人们折磨致病,甚至去世。
虽然第一次“千叟宴”因为没有经验,导致老人死亡,乾隆也遭到士人指责。
但乾隆为了与康熙同步,毅然又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
乾隆60年,乾隆遵从他继位时不超过康熙执政的承诺,把帝位传给了。
不过军政大事,还是要经过他来把控。
所以,他是个特别忙的太上皇。
乾隆在传位第一年,也就是嘉庆元年,他又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
由于此时乾隆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他便把参与年龄提到70岁以上。
为了避免发生第一次“千叟宴”的问题,他这次不仅把菜肴改为火锅,还把宴会地点改到皇极殿内。
至于人数嘛,他也压缩了不少,这样一来,再没发生过死人的事情。
只是,乾隆两次举办的“千叟宴”,都没能带来康熙举办时的轰动效应,还害死了不少老人,没死的老人,生活也没什么变化。
再加上乾隆在世时,耗费了不少财力国力,制造了不少矛盾。
以至于乾隆去世后,清王朝开始麻烦不断,盗贼四起,起义频发,朝廷与民间尖锐对立。
因此,后世皇帝们继位后,便摒弃了“千寿宴”这一宫廷宴会了。
随机文章博物馆是南部邦联纪念碑的理想之家吗?蓝宝石般的伯利兹大蓝洞天坑,潜水员与鲨鱼共舞(深123米)最严重香港启德机场事故,美陆战队飞机坠海致56人死亡乌兹别克斯坦地狱之门,1000度的地狱门户燃烧54年网红区块链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几乎能被运用到各行各业(未来可期)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是谁?历史李渊的母亲是谁
窦氏出身于名门望族,菜叶说说,祖父窦毅是北周骠骑大将军,父亲窦怀贞是隋朝大司空,可以说是一位大家闺秀。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窦氏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她从小就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当时有名的才女。
后来她嫁给了李渊的儿李渊,李渊对她非常宠爱,两人婚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李世民。
窦氏的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了。
一、李渊的母亲是他父亲的第几个妻子?独孤氏,独孤信的四女。
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代,世代显贵。
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与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
北周受禅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
至杨坚官任北周的大丞相之后,李家才还复本姓。
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四姐,北周皇后独孤氏四妹,唐高祖武德元年六月六日被其子李渊追谥曰元贞皇后。
二、唐高祖的母亲?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是独孤氏,追谥元贞皇后。
独孤氏,北周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之女。
隋文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四姐,北周皇后独孤氏的四妹。
嫁给唐国公李昞,生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李洪,唐高祖李渊和同安长公主。
618年(死后)追封为元贞皇后。
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代,世代显贵。
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与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
风流草的舞蹈,揭秘跳舞草会跳舞
由此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成为了许多人研究的重点。
风流草的舞蹈华丽而优美风流草的名字来源于它对阳光的敏感,风流草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中都有一颗舞蹈的心,只要感受到一点点阳光,它就猛然醒来,迅速攫取亮光,全身舒展,两侧的小叶子从容优雅地向上收拢,如同用手拥抱光明,然后快速垂下复又扬起,不停划着椭圆曲线,在优美的舞蹈中忘我而感恩。
为阳光而疯狂的跳舞草当气温升到30℃时,小叶转动最为活跃。
即使是阴天,它的小叶也会像蜻蜓或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样摆动旋转,妙趣横生。
有人说它像鸡毛一样飘动,因此叫它鸡毛草。
有人看它有如鸳鸯相戏,又似凤求凰,所以称之为风流草。
民间说风流草的舞蹈跳得迷人魂魄,又叫迷魂草。
另外还有人认为是植物体内微弱电流的强度与方向的变化引起的,或是植物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化过快所致,不一而足。
也有人认为风流草是不会跳舞的,风流草只是因为很细,容易被很细小的风吹动,看起来像是在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