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秒就有1人因其死亡!糖尿病的并发症究竟有多可怕?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8 点击数:
简介:《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指出:全世界有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2021年全球因糖尿病或其并发症死亡的成年人有

【菜科解读】

赵爱利,福建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专业博士研究生

王文祥,福建医科大学教授,营养与食品专业博士生导师

今天(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指出:

全世界有5.37亿(10.5%)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2021年全球因糖尿病或其并发症死亡的成年人有670万(占全因死亡率12.2%),平均每5秒钟就有1人因其死亡。

每5秒就有1人因其死亡!糖尿病的并发症究竟有多可怕?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都认为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往往容易忽略了发病信号。

其实,糖尿病,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其所带来的并发症。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关于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多可怕?

我国现有糖尿病成年患病人数为1.16亿,每年约有83万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最典型的是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常伴有疲累和肥胖,但通常在糖尿病前期或患病期也会有一些非典型性症状,如伤口不易愈合、视力减退、手脚麻木、皮肤瘙痒、小便次数变多、口干舌燥以及刚吃完饭就开始饿等症状。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引发各种并发症:

如视网膜病变、肾脏衰竭(进而发展为尿毒症)、糖尿病足以及心脑血管(如心衰和心肌梗死等)等多器官的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致残(如截肢和失明等),甚至亡。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一是遗传二是后天环境(病毒感染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常见的高危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糖尿病前期病史、体重指数(BMI)≥24.0、中心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85 cm)、少运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人群以及有巨大儿分娩史、妊娠期糖尿病以及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常见的糖尿病误区

Q1: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

这里的糖,通常指精制糖,而糖分为精制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等)和淀粉。

单纯控制糖的摄入,而没有减少淀粉的摄入,也不等于控制饮食,还需要低脂低盐、戒烟戒酒等。

除饮食外,长期不运动、肥胖、糖尿病前期病史及家族史、病毒感染等都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Q2:有糖尿病,就要控制喝水?

喝水多是糖尿病人体内缺水的体现,控制喝水反而会加重糖尿病,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

Q3:血糖控制正常,就可以放松饮食管理?

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控制饮食和运动管理,三者相辅相成。

不控制饮食,很可能会引起血糖的较大波动,不利于机体保持稳定的代谢状态和体重;饮食控制得当,还可以根据医生建议相应减少药物的用量。

Q4:只吃糖尿病食品就不会有事?

糖尿病食品是为糖尿病人挑选的适合的食品,可以帮助糖尿病人较好的控制血糖。

但归根结底,和普通食物的营养成分没有明显差别,所以,糖尿病人在选择食物上还是需要注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

Q5:可以随意吃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可能并不是真正的不含糖。

市面上,无糖一般会用代糖(葡萄糖浆、麦芽糊浆等)代替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等,这些物质水解后同样会产生葡萄糖,而且有些无糖食品即便不含精制糖,也含有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

因此,在选择食品上,不能只关注无糖的噱头,还应关注食物成分表是否含升糖物质。

如何预防糖尿病?

1.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不酗酒不抽烟、按时吃早餐、勤喝水以及劳逸结合。

2.健康的饮食模式

保证主食不过量(250-400 g)、粗细搭配(减少精细米面并搭配粗粮等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吃鱼禽蛋类,少食油腻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中除参照水果的升糖指数外,还应结合水果的含糖量选择水果:

适量吃含糖量小于10%的水果主要有石榴(1.69%)、西瓜(4.2%)、草莓(5.9%)和柠檬等;限量吃含糖量10%-20%的水果,如苹果(12.3%)、香蕉(19.5%)、火龙果(13.3%)和芒果等;禁止吃含糖量大于20%的水果或果脯,如干枣、桂圆(20%)和蜜枣等。

3.规律适当的运动

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体育运动,如跑步、打球和瑜伽等。

4.定期的体检

预防糖尿病,最重要的是要早期筛查,提前预防。

因为糖尿病一旦形成,几乎会伴随人的一辈子。

定期检查血糖(正常值为3.89- 6.1 mmol/L),超出正常值就需要引起重视,需要提前进行干预。

已经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改良饮食模式

多用粗粮代替精细米面,减少糖(包括精细糖如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以及淀粉)的摄入,用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替代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p#分页标题#e#

注意高血糖指数食物和低血糖指数食物搭配着吃,可有效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

每5秒就有1人因其死亡!糖尿病的并发症究竟有多可怕?

数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年版)

<55,为低血糖生成指数

55~70,为中血糖生成指数

>70,为高血糖生成指数

尽量不吃脂肪含量高(如红烧肉等)及辛辣重口的食物。

进行舒缓的有氧运动

糖尿病患者,平时可以做舒缓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散步、太极拳和瑜伽等,感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

但注意,餐后30分钟到1小时后再运动,且不可空腹锻炼。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明显低血糖、足部伤口感染、糖尿病肾病及其他并发症时不宜运动。

试管婴儿也会出现生化妊娠看看究竟是什么真相?

生化妊娠是指发生在妊娠5周内的早期流产,血中可以检测到HCG升高,大于25mlU/mL或者尿妊娠试验阳性,但超声检查看不到孕囊,提示受精卵着床失败,又被称为亚临床流产。

那为何做试管婴儿也会出现生化妊娠呢?首先,咱们要从胚胎着床过程讲起自然妊娠时,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结合受精,受精卵通过输卵管的蠕动被输送到子宫腔,逐渐发育成胚囊或胚泡。

同时,子宫内膜也在积极准备着迎接胚胎的到来,当胚胎和内膜的发育步调一致时,胚泡和处于接受状态的内膜就会进一步亲密接触。

受精7~8天,胚泡钻入子宫内膜层,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最后建立了亲密的联系,这就是胚胎的着床。

而在试管婴儿过程中,发育到第3天的卵裂期胚胎,或发育到第5天的囊胚,会直接被移植到宫腔内,开始胚胎的着床。

与自然妊娠一样,试管婴儿也会出现胚胎着床失败的可能,发生生化妊娠。

导致试管婴儿生化妊娠差不多有这6个真相。

1、受精卵本身有缺陷一般来说,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导致生化妊娠的重要真相。

在怀孕前三个月的早期流产中,有超过50%的流产真相是染色体异常。

除非是第三代试管技术,否则常规的试管婴儿技术并不能从外观上鉴别染色体有没有异常。

2、卵巢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好,会导致黄体酮分泌不足,子宫内膜异常,影响受精卵在子宫内的着床。

虽说试管婴儿有常规黄体支持,但由于药物剂量、药物吸收等个体差异,无法100%保证妊娠结局。

3、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薄、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因素,都影响着受精卵的着床。

所以,做试管前最好把这些子宫异常因素都处理好 尤其是胚胎移植前,尽量为胚胎提供一个理想的温床。

4、免疫因素精子、精浆或受精卵是抗原物质,被阴道及子宫上皮吸收后,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物质,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结合或受精卵不能着床。

5、外界因素吸烟 包括吸二手烟、饮酒、接触化学性毒物、严重的噪声和震动、情绪异常激动、高温环境等,都可导致胎盘和胎儿损伤,造成流产。

6、疾病病毒女性朋友怀孕前后出现高热、病毒、败血症等感染,会对卵子和受精卵的发育产生影响,造成流产。

所以,好孕天使建议孕前进行必要的体育运动,增强一下身体素质。

一次不知场所的胚胎着床,无法排除是否是在输卵管或子宫以外的其它部位,难道是一次宫外孕的异位流产?哎,试管婴儿并不能完全幸免宫外孕的。

偶发的生化妊娠多为胚胎本身质量不好,或者偶然因素导致受精卵染色体变异,被优胜劣汰被自然淘汰。

所以,偶然一次生化妊娠不要太紧张,下次继续移植,不过反复生化妊娠,那还是要好好检查医治后再考虑胚胎移植吧

区分病毒性感冒症状有哪些?吃什么药?

原标题:如何区分病毒性感冒症状有哪些?吃什么药?什么比挣钱更主要?2018年,华为研发投入达1015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4.1%,超越了微软、苹果和英特尔,升至全球第四。

今年,华为计划在研发方面投入1200亿元人民币。

虽然很多人会说研发投入的多少不能直接代表一家的科技实力。

确实,研发投入和科技实力有时候往往不成正比,但是研发投入能够体现出一家对于投资自己的重视程度,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这家的未来竞争力。

所以说投资比挣钱更主要,一家重视投资、重视科研的公司代表着这家未来的竞争力。

以著名药企吴太集团为例,吴太集团的感康新包装就是不断投资自己的结果,感康新包装获得了六项专利设计,在外观上独树一帜,与大众感冒药有巨大的分别,其粘贴式的勋章设计让感康脱颖而出。

和华为一样,吴太集团看中的就是未来的竞争力,所以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产品的升级与更新。

详情决定品质,感康重视产品详情上的打磨,追求精益求精,在包装设计与配色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

并且药效显著,不含抗生素,副作用很小。

因为含有抗病毒成分盐酸金刚烷胺能够有效抑制病毒,从源头上医治病毒性感冒,感康又被人们誉为医治病毒性感冒的特效药,也让感康收获了更多的粉丝!国内市场上常见感冒药品牌有哪些?结合以上论述,我们再来回答什么比挣钱更主要?是一个对于自身的投资,对于产品的投资,还有一个的社会责任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加入收藏
Tag: 糖尿病
               

每5秒就有1人因其死亡!糖尿病的并发症究竟有多可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