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最催泪中国十大感人催泪电视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
9月初,病情突
【菜科解读】
6、感动中国那个人最感人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
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
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
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
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
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
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
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婶婶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历程。
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症的18岁藏族小伙索朗旺青。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谁知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是谁,要有感人的事例1、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事迹介绍:河南农民工魏青刚,在青岛遭遇的麦莎台风中,三次跳入水中救人。
2005年8月8日,青岛崂山区,成百上千的人们在岸边观看麦莎台风带来的海潮。
一个巨浪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
正在岸边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冲出人群,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女青年游过去,在离岸大约20多米处抓住了落水女青年,但又被一排巨浪打散。
魏青刚爬上岸以后,青岛市民警也已携带救生器具赶到。
魏青刚对民警说:我下去过一次,熟悉情况,让我再下去吧!他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再次跳入汹涌的波涛中,但是没能成功,头晕目眩的魏青刚不得不又返回岸上。
稍稍缓过神,魏青刚再次跳进大海。
他顶着巨浪,一点点地靠近……他紧紧地抓住落水女青年的手,岸上的民警急速拉着救生圈上的绳索,将他们拖向岸边。
经过连续三次、长达40分钟的生死较量,落水女青年终于被魏青刚营救上岸。
人们询问他姓名的时候,魏青刚都没有回答。
他穿着被海水泡透的衣服、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缓步走回了位于半山腰的工棚里。
晚上,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自己救人的经历。
当地电视台当晚播发了由一位钱先生提供的DV影像,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人们都不知道英雄是谁。
直到事发三天后,协助营救的派出所民警通过查验身份证明,终于确认了英雄魏青刚的身份。
解说词:——在家乡他就像泥土一样的朴实,在城里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奔波、忙碌、拉家带口过着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
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2、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的歌手丛飞事迹介绍:丛飞,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歌唱家郭颂关门弟子,36岁。
丛飞是个会唱歌的人。
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
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
2005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
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
然而,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还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了出去。
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
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他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
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他这样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p#分页标题#e#解说词:——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他的名字很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他叫丛飞,丛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
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
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3、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成回国,夺得连续空缺六年科技大奖的学者黄伯云事迹介绍:男,汉族,1945年11月出生,湖南省南县人,中共党员。
黄伯云教授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至1986年在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
1997年7月出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12月任中南大学校长。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伯云教授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在航空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为飞机刹车材料的国产化、国家飞机刹车材料重点工程和创立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粉末冶金高技术辐射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9项,80余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黄伯云教授现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南大学学报》主编等。
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在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红灿灿证书,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
黄伯云院士和远在长沙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60多名成员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20年的努力,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生产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上述领域跨进世界前沿。
解说词:——位大学生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
我们要认识的这位获奖者,他也许没有听到这个语言,但是他用他的行动来诠释了这个演讲词的内涵,1988年他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在美国读完硕士、读完博士之后归国的留学生,十年后就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里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而今走得更远。
颁奖词: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
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4、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事迹介绍: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
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
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
李春燕, 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
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
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
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
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
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
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
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p#分页标题#e#解说词:——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5、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事迹介绍: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
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
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
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便由他一手带大。
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解说词:——哥哥这个称呼在他心里有着独特的分量,因为是哥哥他生活中多了很多的操劳,因为是哥哥他生命中多了很多的体验,哥哥使他成为今天的他。
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的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仍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6、为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陈健事迹介绍:在1969年这一年,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纵身跃入洪水不归。
英雄的行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30多年来,当年受他影响而来到逊克插队的5400余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当年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陈健。
37年来,无论刮风下雪,每年他都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至少四次。
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
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
陈健说: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会后悔。
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当知青开始返城的时候,妻子对守墓不理解,提出离婚。
陈健二话没说,放弃了房产和孩子。
他坚持要守墓。
在陈健家里,我们能看到许多当年有关金训华报道的报纸,报纸年久已发黄,但陈健仍将这些像历史珍宝一样珍藏着。
解说词:——在1969年这一年,一个叫金训华的知识青年和一个叫陈健的知识青年,一同为了抢救公共的财物跳入了江水之中,然而后来陈健上来了,金训华就再也没上来过,之后这37年,陈健是怎么度过的?颁奖词: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红火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7、听不到声音,但是却用美丽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艺术家邰丽华事迹介绍:女,1976年11月出生,聋哑人。
邰丽华目前就职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奋发文明进步奖个人文艺奖,现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2005年春节晚会《千手观音节目》一炮打响。
#p#分页标题#e#当身具优美舞姿和娴静神情的邰丽华与20位同样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伙伴站在舞台上,用千手千眼将爱撒向人间时,没有人还会记得他们身有残疾,剩下的只是心灵的震撼。
邰丽华与伙伴们用汗水和努力证实,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解说词:——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因为有共同的心愿,就成立了一个社团,社团的名字叫花开社,我说花开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花开社呢?他们告诉我说,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他们就是要通过学习手语来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他们教我花开是要这样表达的,我觉得花开确实很美,美的让人流泪。
颁奖词: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8、保家卫国,为打造雄狮锐旅而鞠躬尽瘁的司令员杨业功事迹介绍: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1963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入伍40多年来,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呕心沥血,拼搏进取,做出了突出成绩。
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他一心一意想打赢,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
解说词:——这位获奖者,他不能来到我们的颁奖现场,其实这件事情发生在好多年前的话会非常正常,因为那个时候替他出场的总是发射极其精准的导弹,而他始终在幕后,但是他今天不能到达是因为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发射的不是导弹,而是人性中的一束束光辉,并且准确地击中了我们每个人心灵当中最脆弱的部分。
颁奖词: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
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
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9、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事迹介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
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木里,地处四川凉山州西北角,中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
地势险,平地少。
多少年来,邮件传递也只能靠乡邮员步行背送。
直到1960年,境况才有所改变,乡邮员开始配马——马班邮路由此而生。
王顺友就是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
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二十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
1995年的一天,邮路上骡子受惊后腿乱踢,王顺友的肠子被踢破了,他捧着肚子,连走9天,终于送完邮件。
当被老乡架到医院时,人已气若悬丝,奄奄一息。
1988年7月,雅砻江上溜索绳突然绷断,王顺友人摔在江岸上,邮件却弹入水中,顺江而去,王顺友跳进江中,把邮包拖上岸。
除了送邮包,王顺友还自掏腰包,从城里带回了良种送给深山中的乡民。
现在,深山里不仅庄稼亩产上升,冬天这里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王顺友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
解说词:——在目前在很多地方,邮递员依然非常非常的重要,对于现在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孤独是可怕的,甚至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会认为孤独是可耻的,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这位邮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来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是让人尊敬的,孤独是伟大的。
颁奖词: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p#分页标题#e#10、在太空中遨游五天五夜,再次见证中国实力飞跃的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事迹介绍:没有哪一年会让这么多的中国人那么久地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们好像看到了两双黑眼睛。
那黑眼睛里带着自豪、带着笑意,好像在和我们对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牵连着我们的是什么。
去年10月12日至17日,费俊龙、聂海胜完成了5天5夜115小时的太空之旅,国人为之瞩目。
颁奖词: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11、《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特别奖青藏铁路的建设者颁奖词: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
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
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img]在2021感动中国人物中,谁的故事最令你感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是非常平凡的人,但是他们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他们在做自己的事情时没有想过让自己出名,但是他们总是义无反顾的去努力,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而且每一个感人的事迹都会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中的主人公的事迹都令我们感动,最让我感动的一位英雄叫做黄文秀。
黄文秀的事迹传遍了全国,他是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白坭的村第一书记,他自己从贫困的大山走出去,当自己学业有成之后,放弃了大城市的优厚条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也努力去改变自己家乡落后的情况,她每次都艰苦奋斗的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她给人一种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大姑娘的形象,但是她却遇到了山洪遭遇不幸,遇难殉职。
但是她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她也铭记着自己的初心,在她毕业之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而放弃了大城市的友好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贫困线上脱贫攻坚,都写出来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而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奉献自己的一生,同时她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她的事迹让我们感动。
因为很少有人能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偏僻的乡村,但是她却做到了,她为了自己的初心,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家乡。
黄文秀具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因为她知道他所在的村子是一个非常贫困的村子,但是她却没有犹豫,没有畏惧,直接冲上了脱贫攻坚的第一战线,不管是基层干部还是高层干部,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向黄文秀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亮。
只有做好基层群众工作,这才是一个具有担当的共产党员。
黄文秀把自己最美的韶华留在了自己的家乡,她在脱贫的战场上留下醒目的黄花。
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哪个最让你感动?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了,最让人感动的是郴州女孩江梦南。
这个女孩在半岁的时候就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但一直努力的生活,现在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博士研究生。
这种成就是很多普通人也不能达到的,但处于无声世界的江梦南却做到了。
网友认为江梦南是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给了很多人激励。
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位呢?其实获得这个奖励的人都是有突出贡献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一些闪光点的。
但很多女孩是比较佩服江梦南的,毕竟听不到声音确实是很可怕的,但这个女孩的学习成绩却这么的优秀。
普通的女孩可能会一直颓废的生活,江梦南却不是这样,从小就不想去特殊教育学校读书,一直在普通的学校,和普通的孩子一起上学。
通过自己的努力,江梦南学会了听与说,并且读懂了唇语,即使听不到声音,也能够判断别人说了什么话。
女孩在其中付出了常人所看不到的努力,如今的光鲜亮丽都是应得的。
在泥泞中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朵。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平坦的,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坎坷,只要你走过了这些坎坷,就能迎来花与光明。
江梦南正是这样的女孩,即使起点非常的低,但却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女孩子的梦想也是非常伟大的,想要在生命科学这方面进行不断的研究,想要攻破癌症,为生命与健康作出贡献。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人生非常的糟糕,没有努力的方向,就可以去看一看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的事迹能够让你获益匪浅。
总结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都应该好好的生活,不要颓废。
#p#分页标题#e#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感动中国》是一档宣传正能量的节目,在这些节目中有很多人会被报道和铭记,你记得哪些人或者事情?其中一位是魏青刚,2003年到青岛做装修工。
2005年,在麦莎肆虐岛城的当天,河南小伙魏青刚3次跳入海中救下一名女青年。
救完人后,魏青刚只是给当地边防派出所留下了我是河南打工的,名叫魏青刚这么一句话,就走了。
没想到他的这一句话,让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为寻找他费尽了周折。
当地宣传部门及一些热心市民纷纷提供线索,寻找这位英雄。
他救人的录像带,在当地电视台多次播放,随后被央视播放。
8月8日救人之后,魏青刚回到工地上,没把这件事跟任何人说,直到被当地媒体找到之后,他身边的人才知道。
还有成龙。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巨星,这本身就很励志,他在早期的很多电影中,都是身先士卒,亲自上阵的,身上的伤害数不胜数,正是因为这个才会有他现在的地位。
现在的成龙已经多了耳顺之年了,但依然活跃在娱乐圈里,可见他对艺术事业的热爱。
张瑞敏,海尔集团的董事长,他将一个小厂,创造成现在的海尔集团。
出任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制定了海尔第一个发展战略——名牌战略。
但是,依然有员工没有用心,生产出一些质量有缺陷的冰箱,张瑞敏果断决策,当场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
用两年的时间,带领海尔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
这就是张瑞敏的英明之处,随着海尔的壮大,张瑞敏成为了名人,现在是海尔集团的CEO。
这些人都是信念的坚守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不仅仅是老师,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人,用他们的行动感动着他人,他们的行为值得尊敬!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他们都有哪些感人事迹?就在这几天,央视播出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盛典上我们了解到了获奖人员的感人事迹。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是因为每一个获奖者后面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温暖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接下来我就说一下这些获奖者的感人事迹。
相信看完之后一定会对你有所触动。
首先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他在物理学上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他却不领年薪,还将美国的一栋房产捐给清华。
82岁高龄的他,甚至主动为200多个大一新生教了一整个学期的《大学物理》课。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并凭借不懈努力,最终成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的一名博士的江梦南。
还有撞上了心脏起搏器却依旧在高原辛勤工作的吴天一。
除此之外,还有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一双脚。
互为手足的29年中,他们相互扶持,将一双儿女养大,又用辛勤劳作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上述事迹对于我们心灵的触动是巨大的。
在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中,尽管有的人身体残疾,有的人疾病缠身。
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感动了中国,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有很多,他们的感人事迹怎么说也说不完。
但是在这些人身上都拥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品格。
他们利用坚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连我们这些正常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
我们能够从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学习很多东西。
与此同时,他们的感人事迹也将会激励着我们每个人不断进步。
中国九人疑似外星人 到底是哪九位
针对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现在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但是在中国古代上却有九位人疑似外星人,每一个的特色都与众不同。
女娲:女娲传说是创造人类的,女娲造人补天的事迹,每个人从小就听过。
所以大家也认为女娲非常的向外星人,毕竟正常的人类不具备造人补天的能力。
老子:老子这个名字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老子是对于他的尊称。
但坊间也有传言讲到老子的母亲怀了他80年,才生下老子,所以有了这个名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讲老子很像外星人。
李白:在李白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各种夸张的描述手法,比如疑似银河落九天,天上人间宫阙等等,就仿佛外星人的真实体验一样。
唐尧:在他所处的年代表示有各种外星人驾驶着不明飞行物来到地球。
庄子:有人认为如果庄子是外星人,那么肯定是蝴蝶型人。
可以将自己的个人思维意识与蝴蝶互相交换,也是疑似外星人的实力代表。
轩辕皇帝:关于轩辕黄帝有一个经久流传的故事就是,轩辕黄帝活了足足几百岁,最后乘坐黄龙飞天走了。
在当时年代,正常人活到100岁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轩辕皇帝活了几百岁,更像是一个外星人。
盘古:盘古开天辟地,非常像外星人的做法。
用高科技水平能够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孔子:传闻孔子的头是凹进去的,正是这种情况,才有可能让他在思想造诣上取得极大的成就,头部特征也非常像外星生物的特征。
鬼谷子:是一个全能型的人物,比如兵法,医术,地理等等。
相传鬼谷子在很长的时间内可以不吃不喝,估计这一点与外星人很像。
中国天眼发现外星人
中国的天眼十分强大,它可以接收到远距离的无线电波,即使是来自宇宙极遥远空间的无线电波,也能够轻易被天眼所捕捉到。
并且天眼可以接收波长数值跳跃频繁的无线电电波,即使有着1mm再到几百km的跨度,天眼都可以接收。
一、起底天眼接收外星信号中国天眼在运行初期,尚处于试运行的阶段。
而在其最初运行的时间内,天眼居然接收到并非来自地球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经过天眼工作人员的分析,这个无线电信号来自于1300光年之外的宇宙。
根据人类对于宇宙空间的测算,距离地球有1300光年的区域,已经处于宇宙最为神秘而深邃的空间。
而这一空间并不存在人类目前已知的哪一个星球,并且这一区域也是人类从来没有探知过的。
天眼的工作人员通过对信号源进行分析,发现其与脉冲星的规律信号相似。
但另有科学家指出,信号确实是属于某个外星文明所独有的,只是为了隐藏自己所在的位置,外星生物而将其伪装成了脉冲星的规律信号,以方便穿越深邃的宇宙空间到达中国。
由于这个无线电属于一种信号,信号是蕴藏着某种含义或者目的的。
因此有相关的专家尝试对该外星信号进行破译,发现其很有可能是遥远的外星文明向地球发出的一则警告。
而对信号进行伪装的目的在于防止其他外星生物将此信号拦截,并且发现其向地球发出警告。
二、外星人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如果在地球上频频收到外星人所发来的信号是真实的,说明外星生物具有尝试与地球人接触的企图。
由于人类目前无法准确破译其发来的信号的内容,因此人们无法判断外星生物是敌是友。
根据目前关于不明飞行物的目击记录,外星生物很有可能尚处于在对地球进行研究的阶段。
人们无法准确获知外星生物对于地球的态度,因此以最坏的结果来打算。
人类应当利用现代发达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防御外来危机的能力,,相信这强大的防御能力终有一天可以抵御外来文明的入侵。
中国天眼能否找到外星人的证据?学中,地外生命的寻找一直是一个“秘密”,因为人类至今也没有找到,到底有没有地外生命呢,其实这个问题按照我个人的角度可以明确的说明下,基本是可以定论存在的,宇宙之中这么多星球,只有地球有生命的话,这个概率是相当的低,所以我个人认为宇宙其他星球肯定是存在生命的,而这些生命存在的方式也不一定就是以“地球”的生命模式存在。
地外生命的寻找已经成为“地球”科学界的一个大事情了,作为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的祖国,中国天眼也是时候“上场”了,根据科学报道,“中国天眼”也将登场去寻找我们已久的“外星人”,这对未来发现地外生命的历程又进了一步,这是一个好事情还是一个坏事,暂时也不好定论,早期的时候霍金也在一次演讲中,警告人类不要与外星人接触,看来人类对霍金的警告无效,科学家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人类将见到外星表亲。
如今“中国天眼”要加入寻找外星人的历程,这也说明了人类科学对地外生命的一种“高度”重视。
以科学数据来看,中国“天眼”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观测范围可到达宇宙的边缘,这技术确实令人值得佩服的,有点厉害了,这是要扫描宇宙范围一样。
如果在地外星球上,存在与地球类似的文明,那么“中国天眼”就会很容易接收到信号,所以相对来说,这还是建立在“地球生命”基础上的。
当然,对于外星人来说,这似乎就像是一个“科幻”杰作,近几年来,科学界不断的爆出“不明飞行物”或者“ufo”等高科技的事物,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地外文明”引导的,也就是说这可能是来自“外星人”的杰作,当然时至今日,科学界也没有一个能够证明这些事物确实是外星人的,因为都在说而并没有实际性的证据,都叫拿出证据来,最后都“沉没”了。
整个科学界,其实研究的不明飞行物或者是UFO的科学专家还有,在最近阿根廷UFO专家就发表称,在圣克鲁斯发现了神秘飞行物和奇怪的光,而这个“事情”的出现就跟UFO存在关系,他认为外星人可能会监视地球对极端天气条件的反应,当然他的说法也是猜疑的状态,并没有实际性的证据来证明确实UFO的出现于地球的自然变化有关系,这也算是一个个人的理论吧。
有多少人看到过UFO或者是不明飞行物,可能说看到的有,但是实际性能够拿出证据的少,毕竟每次很多科学爱好者说不明飞行物的反应很快,所以很难捕捉或研究,就算是抓拍到了,也不明白是不是所谓的“外星人”产生的,只能说这也是一个模糊的问题,UFO和外星人或者是不明飞行物到底存在不,我们科学界是无法定论的,就看未来“中国天眼”是否能够在上面有所突破,也许真的存在我们说的“外星人”或者是地外生命是可能的。
谢谢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