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堰古镇好玩的?张堰古镇一日游玩攻略

【菜科解读】
张堰古镇位于上海的七宝,这里有着深厚且悠久的历史,是上海一处不可多得的古镇,成为沪上旅游独特的风景线。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一日游该去哪些地方。
1、钟楼七宝钟楼位于钟楼广场,是七宝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传说中的七宝之一——氽来钟就藏在这里。
氽来钟是货真价实的文物,它铸于明朝永乐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钟高1.9米,直径1米,壁厚9厘米,重达一吨。
撞钟在佛教中有清烦恼、增智慧、保平安的寓意。
每年除夕送旧迎新,钟声四越,为七宝百姓祈福。
地址:闵行区青年路钟楼广场
开放时间:9:00-18:00
2、棉织坊古代七宝隶属于松江府,因棉纺织业的发展而趋于繁荣,是“衣被天下”的主要集散地,七宝棉织坊正是棉织工艺的人文历史展览馆。
展馆以“人文情怀、衣被天下”为主题,从势(发展)、人(主角)、物(产品)、字(文化)四个方面,用全新视角集中展示了七宝棉织产业的发展历史,完整展现了棉织产业种植技术和纺织工艺,着重介绍了七宝的特色棉织布料——希布(即“七宝尖”),以及七宝发展的灵魂人物——黄道婆。
七宝棉织坊结合历史文献,以实物、影像、图文等方式,生动再现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辉煌历史,记载着古代七宝棉织产业的不朽盛况。
地址:闵行区北大街43号
开放时间:9:00-18:00
3、上海七宝艺术馆上海七宝艺术馆又名七宝书法艺术馆,于2009年10月落成在七宝古镇的闹市中心。
馆内珍藏建国以来“海派”书法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书法作品和“中国书法之乡——七宝”部分作者的书法作品。
目前这座展线达200余米的书法馆陈列了“上海书法晋京展”的大部分优秀作品。
地址:闵行区富强街44号
开放时间:9:00-18:00
4、七宝老当铺清代年间富强街有当铺,故富强街旧称典当街,颇具规模,成为松郡之地金融活动重要场所。
曾因典当浙江巨商十二对紫金狮子而闻名遐迩。
抗战期间,毁于日寇炮火,其废墟后俗称典当场。
现于典当场原址建以传统当铺模拟景点,占地约100平方米,仿古布置典当柜和流水牌、账册等物品。
七宝当铺模拟古当铺的经营活动,意在表现古七宝的商业文化风情,并真实进行类似旧货调剂式经营,作寄卖或销售。
地址:闵行区富强街64号
开放时间:9:00-17:00
5、张充仁纪念馆张充仁先生祖籍七宝,1907年9月25日生于上海徐家汇。
他是我国现代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曾与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合作编绘《蓝莲花》而轰动欧洲。
学成回国,艺术精品迭出,引起海内外注目,卓越成就使其成为杰出画家、世界级雕塑大师。
为纪念先生特建纪念馆。
馆内设有“序厅”“饮誉欧洲”“画室春秋”“雕塑泰斗”四大展区,陈列着张充仁的雕塑作品、绘画、实物及相关书报照片,展示张充仁先生生平及艺术成就。
地址:闵行区北西街75号
开放时间:9:00-16:00
6、七宝皮影艺术馆七宝皮影艺术馆是集七宝皮影艺术的展览、制作、演出、研究、收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馆。
七宝皮影以彩绘为主,故显得清秀亮丽,造型夸张生动,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地址:闵行区北西街95号
开放时间:9:00-17:00
7、蟋蟀草堂蟋蟀草堂由前厅花园和后厅主斗台组成,是一座集蟋蟀竞斗和古今虫具展示的明清建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草堂内馆陈列着大小各异的蟋蟀盆、竹筒、蟋蟀撕草、蟋蟀标本。
前厅主要承担文化展示功能,包括斗蟋蟀这一项娱乐活动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相关人物等文化信息的介绍;后厅摆放了蟋蟀罐、蟋蟀箱等老物件展品,并加入可触化、可视化的电子触摸屏与视频投放设备,让游客生动地了解斗蟋文化。
地址:闵行区富强街37号
木渎古镇好吃的-老街美食攻略
木渎古镇有什么好吃的老庆泰藏书羊肉位于木渎古镇老街十大著名小吃榜单之首的藏书羊肉是木渎三绝之一,而老庆泰的藏书羊肉更是声播万里,有着独特的羊肉制作工艺,而且坚持原料新鲜,现杀现卖,来木渎可一定要尝尝这道美食吴珍堂乌米饭乌米饭在唐代就有了,是木渎的一道传统小吃,还曾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里出现过。
它的原料是糯米,在被南烛的叶汁浸泡一夜之后,使本来洁白的糯米乌黑发亮。
石家饭店鲃肺汤这里的“鲃”指的是斑鱼,斑鱼是生长在太湖一带的鱼,相比它的鱼肉来说,它的鱼肝更受食客们的欢迎,是夏秋季节的时令食品。
乾生元枣泥麻饼来木渎怎么能不吃糕点呢?乾生元枣泥麻饼可是来木渎一定要尝尝的小吃之一,面皮包裹着香甜的红枣泥,外面沾满白芝麻,菜叶说说,在经过炉火的高温烤制,松脆可口、风味独特,吃着枣泥麻饼逛木渎,潇洒。
秦隆昌海棠糕说完了枣泥麻饼,我们再来说说秦隆昌海棠糕,这也是木渎的一道著名小吃。
海棠糕表面覆盖的是一层麦芽糖,再撒上各种果丝,瓜子仁、芝麻等坚果点缀,好看又好吃。
手工手礼世家袜底酥袜底酥按口味可以分为咸口和甜口,按形状可以分为香葱味和桂花味,它是效仿宫廷的茶点制作的。
里面的油酥是一层层的,咬上一口外酥里嫩,香气四溢。
木渎古镇简介木渎古镇的历史同苏州古城一样悠久,这座水乡古镇本身稀松平常,沿着主街山塘街自西向东排布的古典园林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倒是带来了“园林古镇”的特色,游客中心(售票处)就在山塘街的西端。
清代严家花园(羡园)在古镇上最大,历经400多年的楠木大厅尚贤堂足以说明它的“高大上”。
虹饮山房内有个大戏台,乾隆六下江南每每来此看戏,宅子里还展示着二十道皇上的圣旨。
虹饮山房的小隐园为“刺绣皇后”沈寿故居。
清代古松园里,楼厅的雕花很漂亮,后园中有一棵500多年的罗汉松,后园西侧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也值得一看。
榜眼府第以砖雕、木雕、石雕的精美著称。
看完这四个主要的景点,若有时间还可以游览位于严家花园东侧的明月寺,展示水乡妇女传统技艺的姑苏十二娘风情园(免费),明清古瓷馆等景点。
磁器口古镇周边好吃的
那么在磁器口古镇有什么好吃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毛血旺毛血旺系重庆特色小吃,乃磁器口名特三绝之一,是将毛肚、血片、鳝鱼、鸭血旺一起煮。
民间有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没到“磁器口”的说法,只有在磁器口才吃到地道的毛血旺。
每个名菜品都会有传奇,毛血旺当然是穷人家发明。
说是70年前一个偶然机会,小摊贩张氏胖嫂,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觉得越煮越嫩,味道更鲜。
因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又据说最早是船工们的最爱,因为没钱,吃不起肉,只好吃这种杂碎。
由于毛血旺麻辣鲜香四味俱全,汤汁红亮、味浓独特,真的好吃,流行开来,成了社会各阶层脍炙人口的巴蜀名菜。
千张皮古镇千张的制作非常讲究。
都选上好的黄豆,再取深水井的水浸泡,在石磨上细磨成豆浆后,再用细白布滤出浆汁;然后滚水下锅,文火熬煮,不用胆水;浆汁烧老后用细麻布铺一层滤一层,榨上一天后,再一张一张的揭下来。
千张由此而成。
软烩千张,将千张切为二分宽、寸长韭菜叶般的细丝,加上纯碱将千张丝烧开,捞在瓦罐内用清水浸泡去碱至发白备用。
用化猪油炒,加肉汤烧开,加酱油、味精、加入肉丝下锅烩炒后,菜叶说说,下韭黄炒转,再下5钱化油,起锅置于盘中,撒了花椒面,即成。
这就是软烩千张。
此菜入盘,一青二白;动筷,柔韧不碎;进嘴,细腻爽口,深受食客欢迎。
软烩千张也成了磁器口的一块招牌,享誉重庆。
磁器口古镇的千张,豆香萦绕舌尖,滋味绵长,犹如古镇的故事一般,诉说不尽。
陈麻花磁器口麻花指重庆市磁器口所产麻花。
瓷器口麻花有八个品种:甜、椒盐、麻辣、蜂蜜、海苔、五香、葱油。
甜味,香甜可口,入口即化,老少皆宜;椒盐麻花,口味纯正,酥脆化渣;麻辣麻花,重庆口味,集甜、麻、辣于一体,回味无穷;蜂蜜麻花,口味纯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因其选料上乘,采用全手工制作,具有香、酥、脆、爽,久放不棉等特点,男女老少都爱吃,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
正缘于此,古镇陈麻花于清朝末年间在巴渝大地流传开来。
糍粑磁器口古镇糍粑以糯米为主料,将其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
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
口感香甜。
古镇老火锅底料古镇老火锅底料指重庆市磁器口古镇(底料工坊)所产的火锅底料。
古镇老火锅底料采用纯牛油、辣椒、大红袍花椒、九叶青花椒、白芷、白扣、草果、陈皮、丁香、甘草、茴香、肉桂、三奈、沙参、砂仁、山楂等20余种纯天然香辛料,经纯手工熬制而成,具有麻、辣、鲜、香等特点。
老火锅底料分为微辣和中辣两种口味,磁器口古镇老火锅底料从清朝末年间就在古镇码头边开始流传。
椒盐花生烧酒一壶盐花生。
即椒盐花生。
用上好的红皮花生(又称冬花生、小花生、小河花生,籽皮鲜红,小而饱满,籽碎化渣,一般一枚有三四粒籽,多产于嘉陵江上游的遂宁一带。
磁器口过去也有栽种)用盐水浸泡,入味后取出晒干,再用河沙炒好即食,是下酒饮茶的好东西。
另外重庆天气潮湿,喜吃花椒,也有人用花椒、盐巴和酱油来煮花生,风干即食的,这叫椒盐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