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可能是人类没有灭亡的重要原因

【菜科解读】
眉毛是指人体面部位于眼睛上方的毛发。
眉毛对眼睛有保护作用。
眉毛有一定的生长周期,会自然脱落,眉毛它也是人脸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秀眉画眉植眉让自己更加好看外,一般没人认真考虑过眉毛的作用。
为什么眼睛上面会长两道眉毛?这话问得像是白痴,但我们的灵长类祖先满脸都是毛,按说不缺毛发啊!但在后来的进化中,为什么脸上的毛消退了而眉毛却留了下来?
你一年级的老师可能会这样解释:眉毛可以防止灰尘杂质进入眼睛。
但这个答案完整吗?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近期发表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给出了新的解释:眉毛是我们交流时的重要符号,正是眉毛使我们人类占据了进化上的优势!
我们最亲近的古人类祖先尼安德塔人以及丹尼索瓦人的眉脊很突出,而智人的额头眉骨处更平缓光滑,两者对比一下,智人的眉脊要小、位置要高。
这样一来智人就能移动眉毛来进行微妙的交流。
读者可以脑补眉飞色舞的画面。
眉毛的动作传达出的表情通常是友好信息较多而攻击信息较少。
研究人员表示眉毛交流帮助智人建立了更大的社会网络,这就使智人在生存游戏中最终占据了上风!
英国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该项研究以调查眉毛的问题。
约克大学的解剖学教授保罗奥希金斯负责领导这个研究项目。
奥希金斯和同事利用3D工程软件模拟出古代原始人海德堡人的头骨。
海德堡人大约在60万到20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
研究借用的头骨化石来自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还以罗德西亚人化石著称。
当今许多专家认为发现于非洲的罗德西亚人也是属于海德堡人的一支。
研究人员建立了头骨化石的电脑化模型并借此研究他们的眉脊。
里卡多戈迪尼奥博士也参与了这项研究,他在一份新闻稿中对该研究的结果做了解读。
我们模拟了不同位置的牙齿的咬合力量,我们发现咬合力作用到眉脊的张力很小。
然后我们把头骨模型上眉脊去掉,发现咬合时对脸部的其他部位也没有影响。
戈迪尼奥说道。
这个测试很简单,但是意义重大,因为排除了两个主流理论: 第一个理论是突出的眉脊能够稳定头骨;第二个理论是眼窝和脑壳交界空间需要有突出的眉脊来进行填充。
两个生物学理论都被排除了,剩下的理论就是眉脊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 。
特别是在其他物种中,雄性会使用这以特征来显示自己的优势,还能借此在交配季节战胜潜在的竞争对手。
读者也可再脑补一下眉飞色舞的画面。
举个例子,想想鹿的鹿角,想想它们是如何使用鹿角与竞争对手打架的。
在过去的10万年里,特别是在过去的2万年里,我们的生活方式从狩猎采集转为农耕,我们的脸部不仅没有长得更具威胁性,反而变得更小更柔和了。
考古学家彭尼斯皮金斯博士是该论文的合著者。
所有的其他原始人类物种都灭绝了,只有我们不仅幸存下来,而且发展的还很繁荣。
彭尼博士认为我们的崛起是由于卓越的人际交往在起作用。
社会交往帮助我们更好地连接并组成了更大的社会网络。
此处的社会网络显然不是扎克伯格建立的社交网络。
眉毛可以动,这使我们能够表达更复杂的情感。
同理我们也能通过眉毛感知他人的情绪。
眉毛的作用在跨文化中也可进行,比如对社会互动的赞同和开放心里就能通过眉毛动作看出来,比如眉毛动作还可以表达同情心。
彭尼在新闻稿中这样说道。
然后彭尼继续说道,通过观察眉毛的微小动作可以有助于识别别人说的是真是假。
还有研究表明,受到肉毒杆菌素侵害的人眉毛的运动会受到限制,他们理解他人眉部信息的能力也会较差。
比起其他现已灭绝的人族,我们现代人的社交得到了眉毛的帮助。
尼安德塔人很能跑,运动能力很强。
但是你以为尼安德塔人就是因为眉毛的不足而灭绝的吗?你对尼安德塔人的灭绝有什么想法吗?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们可以把眉毛看成是窗帘;眼睛是人生的一幅画,那眉毛就是画框。
长在眼睛上方的眉毛,在面部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丰富人的面部表情,双眉的舒展、收拢、扬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在中国文学里,有很多形容眉毛的,如:扬眉剑出鞘、眉飞色舞、剑眉入鬓、蛾眉谈扫、眉头紧锁、喜上眉梢、柳叶弯眉、眉目传情 通过眉毛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黄帝内经》有云:美眉者,足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也。
由此可见,眉毛长粗、浓密、润泽,反映了足太阳经血气旺盛;如眉毛稀短、细淡、脱落,则是足太阳经血气不足的象征。
眉毛浓密,说明其肾气充沛,身强力壮;而眉毛稀淡恶少,则说明其肾气虚亏,体弱多病。
肾气足,则性欲自然就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外星人不来地球?或达成协议忽略人类文明
当然,外星人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已经无需再过多论证,茫茫宇宙我们可不能自大到只有人类这一种文明生命的存在。
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外星人为什么不来地球?有一种说法是外星人之间达成了忽略人类文明的协议。
外星人为什么不来地球? 1950年的一天,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与人讨论外星人的事,突然冒出来一句:“他们都去哪啦?”——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它所表达的是先进的地外文明存在的极大可能性与缺乏观测证据之间的矛盾。
目前,费米悖论仍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未解之谜。
外星人都去哪了?地球人都不知道。
但是在197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射电天文学家约翰·鲍尔提出了一个潜在解决方案。
鲍尔认为,外星人之所以不与人类交流是因为:他们把地球当作荒芜之地或者动物园。
在这所谓的“动物园假设”中,外星人出于保护自己或保护地球的目的有意忽视地球,并在他们内部达成共识。
这又引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
浩瀚如宇宙,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光速是最主要的。
地外文明间要促成共识无疑是一项壮举。
问题是,外星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如今,在邓肯·福根的研究工作下,我们多少有了点眉目。
福根来自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他建立了银河系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地外文明如何通过交流网络来促成孤立地球的条约。
福根实现设定一些简单的假设。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地外文明间的间距足够大,信息的传递速度也受光速限制。
福根还假设地外文明只在银河系内宜居地发展,而且银河居住带在银河系6千秒差距至10千秒差距的环形二维空间内。
(秒差距为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1000秒差距为3260光年,太阳距离银河中心8千秒差距。
) 接下来,计算机开始模拟,文明在可居住区内随机出现或消失。
电脑测量出不同文间的距离,并计算在此距离先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信息传递时间是在外星人寿命尺度范围内,那么他们就可以频繁通信,并且有可能达成共识。
关键问题是基于何种原因所有地外文明行动才会如此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根在他的模型中不断修改参数,他想知道银河系交流会受什么因素影响。
福根选定的参数包括地外文明的数量、地外文明的生存时间以及文明诞生的时间差。
算法非常简单: 1、首先,计算机通过文明建立的时间对所有文明的集合进行分类。
首先建立的文明会组织自己的星际同盟,并成为这个星际团体的盟主。
2、计算机随后测试盟主与后来建立的文明间是否通讯。
3、如果存在通讯,那么后起的文明会加入同盟。
4、如果不存在通讯,那么该文明会建立自己的同盟。
5、测试完同盟内的文明后,计算机会重复算法测试同盟外的文明,直到所有地外文明共属一个同盟。
很明显,地外文明的数量越少,他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也越小。
实际上,这种情况下有多少地外文明就有多少同盟,但这样动物园假设就站不住脚了。
但是,据福根介绍,当地外文明的数量超过500时,星际同盟的数量就会很少。
所以接下来福根将地外文明的数量修正为500,并且改变文明所延续的时间。
结果很有趣。
模型显示,最初各文明间很少联系,他们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随着时间增长,星际同盟间开始联系,他们就有机会讨论如何对待地球这样的新兴文明。
但由于总有一小部分文明诞生于银河系边缘地带,很难与其他文明发生关联,所以星际同盟的数量应该有很多。
“有文明关联的同盟应该不止一个”。
文明的“寿命”也很重要。
福根的模型认为,如果文明只延续了不到100万年,那么就很有可能形成多个星际同盟。
而如果所有文明的延续时间都远超过100万年,并且,所有文明诞生的时间大致相同,那么就有可能建立起单一的星际同盟。
当然,福根的模型也有很多局限。
比如,它忽略了行星间的相互运动。
随着时间增长,这种相互运动将导致文明的扩散,这样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的可能性要比模型预测的大。
另外,福根的模型也没有考虑到文明互动的决定因素。
福根认为,不同文明间的差异很大。
“如果文明同盟间有接触,菜科网,他们很可能有不同的宇宙观,会有不同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不同的组织机构,”福根说。
换言之,银河系的文化应该是多元的。
所以,如果动物园假设是正确的,它也只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成立。
对此,福根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动物园假设是正确的,星际间的互动应该在政治或军事压迫下实现的,尽管这会损害一些同盟的利益,”福根总结道。
外星人何以不答,霍金曾发出警告:不要暴露人类文明
这是不是人类迄今接收到的第一个来自外星的问候?诸如此类的话题再一次激发起人们对探索地外智慧生命的关注和想象。
茫茫宇宙,只有地球才是孕育智慧生命的惟一星球?如果外太空存在其他的文明,为何人类不懈地向无垠宇宙空间发送的呼唤电波,一直得不到回答?是不是我们的联系方式有误或是外星生命真的不存在,抑或它们存在于某处,但只是沉默不语呢? 本文只是一种假设,试图解释在探索宇宙中生命问题时所遇到的一系列矛盾现象。
外星人发神秘信号? 据环球时报1月10日援引英国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
宇宙中的脉冲信号多了,为什么这次不一般? 据报道,这一无线电脉冲确切的性质和起源尚不清楚,但在这一无线电信号中,有一个非常不寻常的重复信号。
这一重复信号中两次相同的无线电脉冲,都来自大约15亿光年距离的一个相同信号源。
一些人会认为,来自太空的会重复出现的相同无线电信号,很可能是智能生物制造的信号,类似于人类能够制造的各种重复信号。
同类事件以前只出现过一次,由另一台射电望远镜发现并证实。
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天体物理学家斯塔尔说:“发现两次这样的事件,表明这一现象可能意味着更深刻的含义。
”她说:“随着投入更多的设备和更多可用于研究的对象,我们或许可以理解这些宇宙谜题 —— 这些重复的信号来自哪里,以及它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发现这一重复信号的CHIME天文台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欧肯纳根山谷,其望远镜由四个100米长的半圆柱形天线组成,每天都扫描整个北半球夜空。
该射电望远镜去年才开始运行,几乎立即检测到13个无线电突发信号,包括了一个重复的信号。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学者腾道卡说:“我们发现了人类知道的第二个宇宙重复无线电信号,它的特性与发现的第一个重复信号非常相似。
”“这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这样的重复信号的特点。
” 网友: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霍金曾发出警告,希望世界上能够监听到宇宙信号的射电望远镜不要回答任何可疑讯号。
在不明白对方意图的情况下,不要暴露人类文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