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

在建成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运载火箭及卫星、飞船、空间站、探测器等航天器,在一系列重大工程中亮相登场、升级换代,中国航天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的能力不断提高。
图为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
【菜科解读】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在建成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运载火箭及卫星、飞船、空间站、探测器等航天器,在一系列重大工程中亮相登场、升级换代,中国航天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的能力不断提高。
图为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飞船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宿东/摄
进出太空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目前人类进出太空的方式,主要依靠运载火箭等航天运输工具,其中运载火箭是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的主要工具,是发展空间技术、探索未知空间的基础。
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历经四代发展,已经拥有完备的大、中、小型火箭型谱,具备不同载荷进入太空的能力。
运载能力是火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一直致力于提升运载能力。
就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而言,1970年发射的长征一号仅有0.3吨。
十三五期间,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级的跨越,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正在研制、计划2027年首飞的长征十号,预计运载能力将达到70吨级。
2024年6月22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法天文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25次飞行。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个100次发射用了37年,最近完成的第5个100次发射只用了2年,发射频次增速非常快。
从多级串联到多级串联加捆绑,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运载火箭发射的轨道从地球低轨道到高轨道、从月球轨道到行星际轨道,发射方式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无人返回到载人飞行,我国的运载火箭发展逐步实现系列化、模块化和通用化,发射成本不断降低,可靠性日益提高。
利用太空向广深拓延,持续发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人类利用太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通信、导航、遥感等各类人造卫星,利用空间环境和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各项服务。
通信卫星是用来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卫星。
在通信卫星出现之前,地球上远距离的两地之间通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缆,另一种是用地面无线电设备。
无线电微波能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大,又比较稳定。
但是,除长波电台等,大部分无线通信手段的通信距离只有几百米到几百公里。
20世纪50年代末,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人们很快想到,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利用人造卫星。
为了加强从卫星上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人们把卫星做成像地面上的微波中继站一样,卫星接收到地面发来的无线电波以后先进行放大、再发向地面。
自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至今,我国通信卫星实现了从实用到商用、从固定业务到移动业务、从窄带业务到宽带业务、从单星系统到星座网络的跨越,通信速率、容量、支持终端数量实现了万倍量级的提升,满足电视广播、远程教育及医疗、宽带通信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同时,我国东方红系列通信平台快速发展,从东方红一号到五号,枝繁叶茂,不断壮大。
导航卫星从卫星上连续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
20世纪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建设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系统突破了新型导航信号、星间链路、高性能星载原子钟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卫星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服务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北斗系统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这是我国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30年来的北斗系统研制建设实践,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是航天科技战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
#p#分页标题#e#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高时间分辨率的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当沿太阳同步轨道等近地轨道运行时,能高空间分辨率的对某指定地区进行遥感。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以资源、海洋、环境减灾、风云等为代表的遥感卫星系列,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对地成像分辨率最高优于0.5米,观测手段覆盖可见光、红外、激光、高光谱、合成孔径雷达等,应用于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领域。
目前,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超过200颗,仅公益民用可见光卫星就可实现2米分辨率数据对全国陆地国土的季度覆盖。
通过遥感卫星,我们既能感受世界的温度,也能看到这个世界的微妙变化。
对太空的利用,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带来诸多效益。
比如,在电力领域,北斗高精度定位用于无人机自主巡检、变电站机器人巡检、杆塔监测等业务;在交通运输领域,约有83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近5万艘船舶、2100多架通用航空器应用了北斗终端设备;在农业领域,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终端已达20万台(套),实现了跨企业农机作业数据整合,24小时动态监测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收获和拖拉机作业。
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其中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3751亿元人民币。
探索太空求解未知,揭示宇宙自然现象及规律
探索太空,指以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航天器为主要平台,开展空间科学探索。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目前,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
中国空间站包括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飞船)5个模块。
各飞行器既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
截至2024年4月,我国已成功发射25艘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先后将35人次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探索太空的各项能力也不断提升。
比如,货物装载空间和物资上行能力大大提升。
相比于之前,新批次货运飞船密封舱装载能力由5.5吨增加至6.7吨,整船物资装载能力由6.9吨提高至7.4吨,上行载货比由0.51提高至0.53,运输效率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已安排在轨实施了100多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多项,4000余项成果应用于各行各业。
这些科学实验和结果应用,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造福国计民生。
空间探测器,又名深空探测器,是人类对远方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是现阶段空间探测的主要工具。
按探测的对象,空间探测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小天体探测器等。
在月球及深空探测方面,我国成功发射6个月球探测器。
其中,嫦娥二号探测器在国际上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全月图;嫦娥五号采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月球轨道无人对接方案转移月壤,采样重量领先无人月球采样历史;嫦娥六号任务自发射后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并搭载4台国际载荷,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
在火星探测方面,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环绕器,经过多次精准近火制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获取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实现火星全球探测。
着陆巡视器巧妙利用悬停避障技术,通过实施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和着陆缓冲,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
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
更多阅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中国航天:星空浩瀚 探索不止》
(策划:刘名美 审核:李艳玲)
超正方体存在吗?超正方体画四维空间产物
超正方体其实就是凸正多胞体中的正八胞体,是四维空间中立方体的类比,4-4边形柱,有8个立方体胞。
超立方体没有角度概念,但是任何一个顶点达到相邻顶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这和正六百胞体十分相似。
就像人们能从三维图形在二维的投影,想象出三维空间的形状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四维方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想象四维方体的具体外形。
由此就延伸出了施莱格尔投影的概念。
超正方体怎么画 投影分类施莱格尔投影:其实就是四维图形在三维的投影,通过这一投影,就能看出超正方体有8个胞体,24个面,32条棱和16个顶点。
四维方体并不好想象,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三维物体是直接投影在视网膜上,但是四维物体是只能先投影成三维,在通过一次投影才能出现在视网膜上。
球极投影:就是将超立方体的每个表面都膨胀一定的时间,就得到了一个超球,而球极投影就是我们置身于超球中所看到的景象。
二维线架正投影:这也是我们最容易画出来的一种超正方体投影,因为这是比三维还低的二维面上的超正方体的正投影,依照图上的相邻的两个角都是45度,一个点一个点的画,还是很简单的。
超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还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像研究三维图形一样,做出超正方体的展开图,虽然看上去很困难,因为我们怎么也不能想象着八个立方体要这怎么转才能合成一个超正方体,这就好像二维不懂三维图形一样。
超正方体是正八胞体,所以与正十六胞体有着相互的联系,只要将正八胞体每个正方体的中心,作出所在正方体的正方形面垂线,就能得到一个正十六胞体。
结语:虽然超正方体对于三维空间的人很难理解,但是在数学中也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要向画出超正方体,只能通过投影的方式,才能在三维中呈现。
水星VS自由人前瞻:两强相遇豪阵对决?水星能否阻击自由人?
自由人是目前联盟状态最好的球队,此前豪取一波8连胜,12胜2负的战绩高居联盟第二,仅次于榜首的阳光。
自由人攻守兼备,场均得到86.1分,高居联盟第三,场均失分只有76.4分,也是联盟第三,场均净胜对手达到9.7分,同样排在联盟第三。
上一场自由人刚刚在客场战胜了卫冕冠军王牌,状态和士气正佳。
自由人阵容豪华,5名首发均为全明星,斯图尔特是球队的头号得分手,场均得到18.6分9.6篮板1.9抢断,三项数据都是队内最高。
约内斯库场均17.6分5.9助攻,是外线神射手。
琼斯场均16.8分8.7篮板,上一场对阵王牌刚刚轰下34分,莱尼场均也有12.1分,老将范德斯洛特此前连续缺阵多场,本场升级为出战成疑。
除了5名首发球员之外,自由人的板凳深度一般,萨顿和菲比奇是为数不多的得分点。
水星本赛季引进了全明星库珀,与格里娜、陶乐西组成了三巨头,加上从神秘人引进了克劳德,球队的实力有明显提升,目前水星以7胜7负的战绩排名联盟第5位,尤其是在内线核心格里娜复出之后,球队的战斗力明显提升。
水星场均得到82.1分,排名联盟第5,不过场均失分高达85.3分,排名联盟倒数第4,防守非常糟糕。
库珀场均得到24分4.6篮板,得分高居联盟第3,场均命中2.8个三分联盟第四。
格里娜在复出后的4场比赛场均得到22分7.8篮板和1.8次盖帽,仍是内线巨无霸角色,此前面对威尔逊、奥古米克都不落下风,状态非常好。
老将陶乐西场均16.7分4.7篮板,克劳德场均10.5分7.5助攻,高居联盟助攻榜第2。
除了这4人之外,康宁汉姆、阿伦、麦克等也具备不错的实力,水星的阵容虽然年龄偏大,不过实力还是非常不错。
本赛季两队有过一次交手,当时水星在客场3分惜败给了自由人,最近的6次交手自由人赢下了其中5场,不过这个交手战绩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水星本赛季的阵容明显升级。
两队的三分出手数,三分命中数都位居联盟前四,外线的比拼很可能会是本场比赛的胜负手。
当然,格里娜与琼斯的内线对决也非常好看。
水星的主场战绩是5胜2负,远远好于2胜5负的客场战绩,本赛季他们在主场曾战胜过风暴、山猫等多支强队,也曾在客场战胜过王牌,面对强队时的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此役坐镇主场对阵自由人,水星从心理上并不害怕这个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