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50年内开始下降但这未必是好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17 点击数:
简介:世界人口50年内开始下降但这未必是好事

【菜科解读】

在人们的印象里,全球人口长期以来一直增长,给地球环境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不过,科学家最新预测,全球人口形势将发生变化。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受生育率下降影响,世界人口预计在2064年达到约97亿的峰值后开始萎缩,到2100年将降至88亿左右。

到2100年,日本、韩国、泰国、西班牙、葡萄牙等23个国家的人口将减半,我国人口将减少48%。

不少人以为,生育率下降带来的人口负增长,是一桩减轻环境资源压力的好事。

但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生育率持续过低,不但导致人口快速减少,还会导致社会人口老龄化,引发劳动力和纳税人减少,使社会发展难以为继。

生育率并非越低越好,构建生育友好型的社会,将是全球共同的挑战。

生育、死亡、迁移决定人口数量预测值

对未来生育率的预期和假设,是决定未来人口发展的核心变量,这也是华盛顿大学预测最大的亮点。

原新表示,华盛顿大学的预测和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版》相比,有一个根本差别,那就是华盛顿大学预测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下半叶转增为减,而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本世纪会持续增长,到2100年达到108.7亿,与华盛顿大学的预测结果相差近21亿人。

为何两者的预测结果相差如此之大呢?

原新介绍:一般人口测算的逻辑是,对于没有人口迁移的封闭性人口来说,未来人口的发展取决于两个要素,生育变量和死亡变量,对于开放性人口来说,还有人口迁移的影响,这3个因素是做人口预测的基本要素。

地球作为一个封闭的人口圈,从死亡变量看,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从技术上加入了很多协变量,比如吸烟、酗酒、重大疾病等未来影响死亡率的因素,建立死亡率随时间下降的因果分析模型,而联合国的死亡率动态变动假设是非因果的时间序列。

原新认为,尽管两种预测采取的死亡率假设方法和路径不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死亡因素变得越来越可控,未来的死亡率和潜在的死亡模式基本上相对稳定。

因此死亡模式的假设条件,两种预测基本一致,以预期寿命为例,目前是72岁左右,到本世纪末预测达到82岁左右。

在生育变量方面,两种预测的生育率假设大相径庭。

华盛顿大学预测,生育率将从2018年的2.36,下降到2034年的2.1更替水平,此后就在更替水平以下,到21世纪末是1.66;而联合国预测2015—2020年生育率是2.47,到本世纪末是1.94,达到更替水平的时间为2065—2070年。

二者相比,华盛顿大学假设的生育率水平始终低于联合国的假设,生育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联合国,达到更替水平生育率的时间比联合国早30—35年。

在死亡率假设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正是因为生育率水平和下降速度的差别,导致了两个人口预测结果的巨大反差。

原新分析认为,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和理由判断哪种方案的预测结果更加贴近现实,只能说,对未来世界人口的生育率,联合国更加乐观一点,华盛顿大学则更加悲观一些。

谁的测算更加准确,只有留给时间去做判断,但是,华盛顿大学人口预测的警示意义重大。

生育率下降让未来人口发展有喜有忧

无论哪种预测,生育率最终走向较低水平,这可能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宿命。

原新表示,目前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9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即跨入了低生育率水平时代。

据华盛顿大学预测,到2050年,将有151个国家和地区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到本世纪末,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83个。

全球人口负增长趋势有利也有弊。

目前地球人口的数量是77亿多,原新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生育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地球人口数量趋于减少,有利于缓解全球的资源环境压力,减少碳排放,减轻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的压力等,应该是一种正向和积极的因素。

虽然生育率下降有利于控制全球的人口数量,但是,原新在2006年做人口安全研究时,对生育率曾有过两个研究结论:一是生育率绝对不是越低越好,二是即便是适度的低生育率水平,也不是维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原新举例说,如果中国保持1.3的超低生育率水平,持续约300年的话,到2300年,14亿人口将会缩减至不足3000万人。

生育率过低,还将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的负增长和老龄化是相伴相生的。

原新说,据华盛顿大学预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2018年是10亿,2050年将会翻一倍,增长到21.3亿,到本世纪末会达到29.1亿。

我们会进入到深度和重度老龄社会,老年人将从社会的边缘群体逐渐成为主流群体。

同时,由于低生育率致使低龄人口不断收缩,劳动力的后备补充会不断减少,这是全球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推动人口增加和减少的力量共同存在

根据预测,2018—2100年,人口数量增加和减少的两股力量将共同存在,人口减少幅度超过30%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人口增幅超过30%的国家和地区有73个。

拉动人口降势的主要力量来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的人口大国,推动人口升势的主要力量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非洲和亚洲的人口大国。

教育水平越高,妇女生育孩子的数量就会越少,这是全球的普遍规律。

原新表示,同时越容易获得安全、便捷、廉价的避孕措施,意味着控制生育的方法也就越来越多,效果也越好。

因此,教育的发展、避孕节育技术的供给,以及妇女地位的提升,这些都是在人口控制方面可以采纳的措施。

如同中国过去40年控制人口的政策是最成功的,也是最典型的。

在刺激人口增长方面,发达国家一方面设法提升生育率,像瑞典的生育率从1.4提升到了1.8,法国的生育率从1.4提升到了1.7,但是花费的经济代价非常高,而且效果并不稳定;另一方面它们也在不断接纳国际移民。

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移民是成本最低的增加人口、劳动力和高端人才的方式。

现在中国人口政策正在发生转变,原新介绍,生育政策走出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两步,逐步从紧缩型走向适度宽松型,预期还将进一步放松。

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正在逐渐落地,家庭发展支持政策也在抓紧构建,从产假延长、带薪产假、男性陪产假、生育津贴、控制房价、减少税收、托幼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女性生育以后就业权利的保障、新生儿的保健、义务教育的延长等一些经济刺激政策,都是有效刺激生育的人口与经济社会措施。

当然,我国刚刚提出家庭发展支持政策才几年时间,正在抓紧补这一课。

生育友好型的社会体系构建也在积极推进,各项与生育政策配套的措施和政策正在不断出台,优化人口政策还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积极跟上。

明天的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的动态轨迹以及人口变动的走向,取决于今天采取的政策和行动,对此要高度重视。

世界上有龙吗?营川坠龙事件揭秘?曾被央视节目报道

中国人一直都被成为龙的传人,因此中国人对龙也有着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感,许多人都非常喜欢龙这种生物,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却想要了解关于龙的各种信息,许多人不知道世界上真的有龙吗,曾经的营川坠龙事件就有巨龙出现,是真是假,今天就来为您揭秘。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在1937年7月初,营口有很多人传说在田庄台的上游发现了一条活龙,人们用苇席给它搭建了一个凉棚、挑水浇在它身上,还有僧侣每天都在为它超度,就这样几天之后,在一个暴雨天这条龙就消失了。

见过的人都说这条龙和画上的一样,就是神龙。

后来又有一条龙再次坠落在了营口河湾,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条龙,这次的坠龙事件弄翻了三只小船,卷坏了几个日资厂的房子,造成了九人死亡,菜叶网,还将车站的火车也给掀翻了。

过了一个月,人们在一处芦苇丛中发现了特征和龙一致的尸体。

这个尸体腥味非常大,有两个像鹿角一样的杈角,光是鳞片就装满了两大框,死前的声音和牛叫一样,非常凄惨。

后来龙角还被运到了码头,陈列了几天供人参观,有许多人都过来看,甚至导致去营口的火车票涨价了不少。

这一起事件年央视台的《走近科学》节目都报道过。

不过这其实是一则不太真实的事件,《走近科学》这个节目就是一个偏娱乐向的科普类节目,每次都是非常诡异的开头,然后结尾则让人大跌眼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个节目也用这种方法来告诉我们,不要封建迷信,要相信科学。

因此这个事件也是假的,世界上除了恐龙,是没有其他龙存在过的。

欧洲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

亚洲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藏语的“珠穆朗玛”意为“第三女神”。

该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

常年低温。

欧洲有许多著名的山峰,几乎每一座都是热门的旅游景点,那你知道欧洲的最高峰是什么峰?下面世界之最网小编就给各位介绍欧洲的最高峰叫厄尔布鲁士山,北坡位于俄罗斯,南坡位于格鲁吉亚欧洲部分,一起来了解下吧。

欧洲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长期以来,西方人士往往把欧洲最高峰的桂冠戴在阿尔卑斯山脉主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的头上。

其实厄尔布鲁士山是欧洲的最高峰,简称“厄峰”,最高处的西峰海拔达到5642米,东边的山峰略低一些,但海拔也在5621米,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其实这也是一座休眠火山,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周围有许多的冰川和矿泉溪流。

厄尔布鲁士山位于亚洲与欧洲的交界处,一半在俄罗斯境内,一半在欧洲的格鲁吉亚境内,这是大高加索山脉的山峰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登山爱好者常常来此。

厄尔布鲁士山地理位置高加索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厄尔布鲁士峰有正好处在山脉的边界处。

欧洲第一高峰当然非这条分界线北侧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莫属。

厄尔布鲁士山其实距离亚洲交界处还有20多公里,山的主体完全在欧洲境内,所以这是欧洲当之无愧的最高峰。

据说,匈牙利的凯凯什峰在地壳作用下不断升高,在将来有望超过厄尔布鲁士山,称为欧洲最高峰。

加入收藏
               

世界人口50年内开始下降但这未必是好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