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系?最新数据

【菜科解读】
我们知道我们的地球已经算是比较大的行星了,科学家预测地球最大承受能力达到500亿人,也就是说500亿人生活在地球上也不会觉得不够空间,但是巨大的地球与太阳相比,那么就好比一个蚂蚁见到一只大象,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星体,它的直径达到140万公里,是地球的100多倍,而体积更是达到地球的130万倍,简单点说,太阳可以装下130万个地球,可见太阳的体积有多大。
太阳正是因为依靠它巨大的质量而产生的引力吸引太阳系中其他行星围绕它旋转,从而最终形成了太阳系和地球上的生命。
太阳相对于人类来说已经足够庞大,甚至可以用大的离谱来形容它,但是与庞大的银河系相比,太阳甚至比地球与太阳的比例还要小,银河系是地球和太阳系所处的宇宙星系,它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星系。
小小的哈勃深场竟然拥有几千个星系
根据科学家推算,银河系的直径高达10万光年,没错,是16万光年而不是10万公里或10亿公里,而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恒星,说它普通是因为银河系中有非常多像太阳的恒星,说它不普通是因为太阳系是目前银河系中唯一发现存在生命的恒星系,科学家表现,银河系是宇宙中一种棒旋星系,算是比较庞大的星系,在银河系中至少有1000亿颗像太阳那样的恒星,那么问题来了,银河系真的有那么多恒星吗?一个星系存在多少恒星与它的大小有密切关系,银河系做为宇宙中直径超过10万光年的巨大星系,虽然人类无法准确的说出银河系里面的恒星究竟有多少颗,但是根据人类不断的观测,发现银河系中恒星数量真的非常巨大,有些科学家推测有1200亿颗恒星,有些科学家推测有2000亿颗,甚至有些科学家推测银河系包含3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晴朗夜空的晚上我们遥望太空看到的每一颗星星其实就是银河系中一颗恒星。
科学家还推测,大小是银河系2倍的仙女座大星系包含的恒星更加多,推测至少有6000-7000亿颗恒星,是银河系的2-3倍。
半人马座欧米伽星团,至少有20万颗恒星
与银河系相比,地球甚至太阳的大小都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银河系真的非常非常巨大,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科技只能在火星范围内活动,根本无法飞出太阳系甚至到银河系其他星系里面进行探测,所以说银河系或者其他星系恒星的准确数字根本无法得出,只能使用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一个星系的恒星数量进行估算,人类如何估算出来的呢?主要是通过银河系内的超级星团估算出来的,人类利用哈勃望远镜或射电望远镜对银河系进行拍摄,拍到不同的星团,比如NGC 362星团、半人马座欧米伽星团这些星团的照片每个亮点就是一颗恒星,通过对图中亮点的计算,每个星团都含有几十万颗恒星,而在银河系中至少有200多个这样的星团,所以说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还是比较靠谱的。
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宇宙的庞大是超出人类的想象的,银河系中已经包含有几千亿颗恒星,谁能想到在整个宇宙中竟然存在上千亿个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人类依然是通过哈勃望远镜对宇宙深空进行探测,经过不断拍摄哈勃望远镜在宇宙深处发现了哈勃深场,所谓哈勃深场是不包含任何银河系中恒星的河外星系的恒星照片,而在哈勃深场这一块区域竟然包含至少3000个类似于银河系的河外星系,这些星系全部来自于遥远的星系。
而哈勃深场拍摄的区域只不过等于整个宇宙的1200万分之一,由此推测宇宙中至少拥有上千亿颗类似银河系这样的大星系。
宇宙中如此多的恒星、星系,你还会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天体吗?如果说生命诞生的概率是千亿分之一,那么按照宇宙中如此多的天体,生命可以诞生好几千次了。
银河系的直径长达10万光年,光10万年走过的距离,无法想象
所以说,地球上的生命不太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而我们人类就像被困在地球监狱一样,即不知道是自己是怎么来的,又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这些谜团只有等到未来技术有所突破才能破解。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奇规律性信号?莫非真有外星人?
不过今日的一项研究成果登上了热搜,或暗示着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性。
7月19日,一篇题为《三十年的长周期无线电瞬变活动》的研究文章在《自然》杂志上刊发。
研究人员发现,至少从1988年起,一个神奇的外宇宙来源不断以22分钟的频率定期向地球发射无线电波。
目前,多国科学家纷纷开始观测这一神奇源头,试图努力解决围绕这个天体的神奇,它究竟是脉冲星、磁星,还是外星生命试图联系地球上的人类?未知外宇宙物体35年来不断发出神奇电波图源红星新闻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的科学家们每三个晚上就会使用位于澳大利亚的默奇森广域阵列射电望远镜扫描一次银河系。
很快,他们就有了令人振奋的发现:“几乎在我们刚开始观察的时候,就在天空发现了一个新的光源,每22分钟重复一次。
”通过对长达3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人员得到了精确的脉冲时间,“源头就像时钟一样,每1318.1957秒产生一次,误差为十分之一毫秒。
”然而,这一信号波与此前在地球上看到的都不同,也不符合目前存在的任何理论。
脉冲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图源红星新闻研究人员刚开始怀疑这是一颗脉冲星。
但如果它是一颗脉冲星,那么其运行方式似乎并不符合现有的科学理论定义。
如果引力波强到足以在地球上被探测到,那么这个代号为GPMJ1839-10的天体的旋转速度一定非常快。
然而,“目标看起来很像脉冲星,但旋转速度要慢上1000倍。
”与预期相悖。
该研究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还登上了微博等平台的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这或许是其它地外文明发往地球的信号。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但是在茫茫宇宙中,有巨大概率存在与人类相似的其他生物和文明。
外星人的联络请求?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奇规律性信号,到底是什么
研究人员发现,至少从1988年起,一个神奇的外宇宙来源不断以22分钟的频率定期向地球发射无线电波。
然而,研究人员并不知道这些神奇信号的源头是什么,因为其电波的性质并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已知的理论和模型。
而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这种脉冲信号,统称为:快速射电暴。
快速射电暴从1987年开始,地球上的一些射电望远镜就开始探测到一些来自遥远宇宙的短暂而强烈的无线电波脉冲,这些脉冲被称为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s,FRB。
快速射电暴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但能够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内释放的能量。
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和物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可能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它们,如中子星合并、磁星爆发、超新星遗迹、黑洞碰撞等。
快速射电暴有两种类型:单次爆发和重复爆发。
单次爆发只出现一次,而重复爆发则在同一位置多次出现。
目前已经探测到的快速射电暴中,大部分是单次爆发,只有不到10例是重复爆发。
重复爆发的快速射电暴中,有一例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射电源被命名为GPM J1839−10,它位于距离地球约1.5万光年的银河系内。
GPM J1839−10的脉冲周期为1320秒22分钟,期间有一个400秒的窗口,爆发会持续30到300秒。
GPM J1839−10的脉冲亮度约为0.1焦耳/赫兹,相当于太阳在射电波段的亮度。
GPM J1839−10的脉冲信号最早可上溯到1988年,至今已经持续了30多年,是目前已知最长寿命的射电瞬变源。
三十年的长周期无线电瞬变活动与快速射电暴有什么关系?高能物理现象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高能天体物理现象,呈现瞬态电波脉冲,来自河外或宇宙学起源。
快速射电暴是一种高能天体物理现象,呈现瞬态电波脉冲,仅维持数毫秒的爆发。
快速射电暴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时间:快速射电暴的持续时间通常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最短的只有0.3毫秒,最长的也不超过30毫秒。
色散量:快速射电暴的色散量是指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到达地球的时间延迟,它反映了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了多少自由电子。
快速射电暴的色散量通常在几百到几千之间,远远超过银河系星际介质的贡献,表明它们是河外或宇宙学起源。
亮度:快速射电暴的亮度是指其在某一频率下的辐射强度,它反映了其释放能量的大小。
快速射电暴的亮度通常在几百到几千之间,是目前已知最亮的射电天体现象之一。
偏振:快速射电暴的偏振是指其无线电波振动方向的规律性,它反映了其辐射机制和传播环境。
快速射电暴的偏振可以分为线偏振和圆偏振,其中线偏振表明无线电波振动方向固定或变化缓慢,圆偏振表明无线电波振动方向以螺旋形变化。
快速射电暴中有些具有较高的线偏振或圆偏振,有些则没有明显的偏振。
频谱:快速射电暴的频谱是指其在不同频率下的辐射强度分布,它反映了其辐射范围和特征。
快速射电暴的频谱可以分为平滑和结构化两种,其中平滑表明其辐射强度随频率变化平缓或无规律,结构化表明其辐射强度随频率变化出现峰谷或周期性。
快速射电暴中有些具有平滑或结构化的频谱,有些则没有明确的频谱形状。
单次爆发和重复爆发单次爆发:单次爆发是指只出现一次,没有重复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
单次爆发占据了大多数已探测到的快速射电暴样本,它们可能是由一次性或不可逆转的事件产生,如中子星合并、黑洞碰撞等。
单次爆发通常具有较低的色散量、较高的亮度、较弱或无偏振、较平滑或无规律的频谱等特征。
重复爆发:重复爆发是指在同一位置多次出现,有重复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
重复爆发占据了少数已探测到的快速射电暴样本,它们可能是由可重复或可逆转的事件产生,如磁星爆发、脉冲星风暴等。
重复爆发通常具有较高的色散量、较低的亮度、较强或有规律的偏振、较结构化或有周期性的频谱等特征。
外星人的信号?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规律性射电暴更可能是由自然的物理过程产生,而不是由智能生命设计 。
一方面,规律性射电暴的周期性并不完全稳定,而是存在一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
如果它们是由外星人发送的信号,那么应该具有更精确和固定的时间模式。
另一方面,规律性射电暴的频谱和偏振也并不完全平滑和规则,而是存在一定的结构和变化 。
如果它们是由外星人发送的信号,那么应该具有更简单和明确的信息编码方式。
此外,规律性射电暴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也并不适合智能生命存在和发展 。
FRB 121102位于一个矮星系内,该星系可能经历了近期的太阳形成活动和超新星爆发 。
FRB 180916.J0158+65位于一个螺旋星系内,该星系可能存在一个中等质量黑洞或一个致密太阳团。
FRB 180916.J0158+65位于一个螺旋星系内,该星系可能存在一个中等质量黑洞或一个致密太阳团 。
这些环境都具有极端的温度、密度、磁场和辐射,对智能生命的生存和通信都不利。
本文总结因此,规律性射电暴更可能是由某种天体物理机制产生,而不是由外星人发送的信号。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规律性射电暴源体是一种高速自转的高磁场中子星,即磁星 。
磁星会不定期地发生强烈的磁场重构,导致其表面和外层发生剧烈的震动和裂变,从而产生快速射电暴 。
磁星的自转周期和轨道周期可能会影响其磁场重构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导致其快速射电暴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
虽然GPM J1839−10可能不是外星人发送的信号,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宇宙的浩瀚,存在着无数的文明和星球,只不过目前人类还没有发现为止,我们更加研发更加先进的技术,去寻找外星文明,而不是让他们发现地球的存在。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奇规律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