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冰箱?古人就没法保存食物了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2-24 点击数:
简介:有人问,古代食品没有添加防腐剂这一说,他们是怎样防止食品腐败的呢?还有人问,难道食品不添加防腐剂,就不

【菜科解读】

有人问,古代食品没有添加防腐剂这一说,他们是怎样防止食品腐败的呢?还有人问,难道食品不添加防腐剂,就不能保证健康食用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食物腐败和抑制腐败的原理说起。

食品腐败的源头:微生物

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食品腐败是微生物造成的。

这些微生物享用了食物中的营养之后,会大量繁殖起来,不仅使食物发生色、香、味和口感上的不良变化,其中部分微生物还会带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

因此,要想让食物能够长时间保存,就必须解决控制微生物繁殖的问题。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三个条件:合适的温度、足够的自由水分和充足的营养供应

如果把食物放在冷藏室里,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就会放慢,保质期得以延长。

如果把食物放在冷冻室里,微生物就不能继续繁殖,食物可以维持几个月甚至更久而不腐败。

故而,在-18℃条件下,超市里的速冻食品保质期可长达12个月。

毕竟冷藏条件储存的能耗很大,成本很高,运输和携带也不太方便。

如果食物不放入冰箱,而是置于室温下储藏,就必须控制住微生物繁殖的其他条件:合适的温度,以及充足的自由水分。

古人的智慧:抑制微生物“七法”

古人没冰箱,也没食品添加剂法规。

但他们想出了几个防止食物腐败、延长保质期的办法,有效抑制住了微生物的繁殖。

一是干制

高水分天然食物可以用晒干或烤干的方法来去除水分。

没有足够的水分,细菌就不能繁殖,霉菌就不能产毒。

古人学会了制作肉干、鱼干、虾干、水果干……让一次收获的食物不会因为腐败而浪费,能够储存起来全年食用。

二是加盐

盐是古老的防腐剂,只是因为人们太熟悉它了,没把它算成法律意义上的添加剂。

只要加的盐足够多,大部分水分会被盐“绑定”而不能自由移动,渗透压高了,留给微生物繁殖的水分就微乎其微。

古人学会了制作咸鱼、咸肉、咸蛋、咸豆干、咸菜……只要加足盐,食物就能在室温下保存几个月甚至更久。

三是加糖

加糖与加盐防腐原理相同,但糖结合水分、提升渗透压的效果不如盐强大,这就需要提升糖浓度到60%以上,才能让食物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例如果酱、果脯、蜜饯、蜂蜜和糖桂花等,都是靠大量糖来保存的。

四是加酒

高浓度酒精本身有抑菌甚至杀菌作用,同时还能结合水分子。

例如酒渍杨梅等食物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可以在室温下储存几个月。

五是熏制

熏烟中含有能够抑菌的酚、醛、醇、酸等挥发性有机物,它们附在食物表面,利于抑制细菌增殖。

同时,熏制的高温也会让食物表面脱水变干,从而降低微生物繁殖的速度。

例如熏肉、熏鱼、熏肠等,都利用了熏制抑菌的方法。

但是,熏烟中含有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如苯并芘等,但古人平均寿命本来较短,而且普通百姓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熏肉,健康水平更多地取决于能不能吃饱饭,偶尔食用熏制食物,对健康影响不大。

六是发酵

发酵,就是用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来抑制有害微生物。

比如腐乳、奶酪、豆酱、酸菜等,都是发酵制成的美食。

由于有益微生物会帮助分解食物中不利消化的成分,还会产生更多的B族维生素,所以发酵食物既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

不过单靠发酵方法还不够实现常温下长时间保存的目标,通常要配合加入大量盐等防腐措施。

七是利用其他防腐成分

除了盐、糖和酒精之外,还有大量的酸、碱,以及亚硝酸盐。

例如,皮蛋就是添加大量火碱制作出来的;醋和酸泡菜中的醋酸、乳酸都能起到帮助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几百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使用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来给肉类食物上色和防腐了,但那时因为没有食品安全法规,想加多少加多少。

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了食品安全法规之后,才发现一些地方名产肉制品的“传统制作工艺”亚硝酸盐超标问题很普遍。

传统经验:被现代工业采用

利用上述古代方式,可制造出很多能在常温下保存的食品。

例如,制作腊味食物时,先用盐腌,加上风干、烟熏、烤制脱水等措施,让腊肉、腊鹅等美味可以长期保存。

制作中式火腿时,既加大量盐,又加亚硝酸盐,再加上火腿表面的脱水和微生物发酵,这些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才能使火腿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制作糟蛋等糟制食物时,糖、盐、酒精三个抑菌措施一起使用。

#p#分页标题#e#

现代食品工业中,也同样利用了这些原理来保存食物,只不过使用的设备更为先进,品质指标更加科学。

例如,除了晒干、烤干和油炸脱水之外,又有了热风干燥、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等设备,提高了干制效率,并能保存更多的营养成分。

然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传统工艺中的大量盐、糖被消费者嫌弃,口感太干太硬也不受欢迎。

可是,如果要想减少糖和盐的用量,就没法充分抑制微生物增殖,这时就得靠食品防腐剂来帮忙了。

法规许可的防腐剂都经过大量毒理学实验,证实在不超标使用的情况下,不会给人体带来可察觉的健康损害。

反之,吃进去过多的盐、糖,或者大量致病菌,相比于用量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的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会更大。

没有冰箱 古人就没法保存食物了吗?

古代上来历不明的文物 难道是穿越而来的? 有三件

有三件古代文物是怎么回事?至今来历不明是怎么回事?被人们怀疑是穿越而来的物品。

人类文明已经进展了上千年的时间是怎么回事?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回事?先后出现过各种文明是怎么回事?甚至存在着一些让人深感震惊的奇妙事件。

飞机模型考古人员在1898年探查埃及古墓的时候是怎么回事?一件特殊的物品是怎么回事?外形和现代的飞机非常相似是怎么回事?引起了科研专家的重视。

众所周知是怎么回事?飞机在20世纪初才被发明出来的是怎么回事?而古墓中出现的这架飞机模型是怎么回事?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古代是怎么回事?令人匪夷所思。

该模型的修筑材料是怎么回事?经过专家的研究检测之后是怎么回事?可以确定为是无花果木是怎么回事?更为主要的一点是是怎么回事?这架古老的飞机模型是怎么回事?所拥有的飞行性能是怎么回事?和现在的飞机相媲美是怎么回事?时至今日是怎么回事?针对此事还没有得到任何的解释。

水晶杯在1990年的是怎么回事?考古人员从杭州的一座古墓里出土了一件物品是怎么回事?从外形进行分析是怎么回事?这件物品和现代的玻璃杯几乎一模一样是怎么回事?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怎么回事?这或许是盗墓贼在无意之间留下的是怎么回事?但经过勘测之后是怎么回事?考古专家并没有在这座古墓里发现任何被盗掘过的痕迹是怎么回事?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据专家推算是怎么回事?该物品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是怎么回事?这一结果让很多人都难以置信。

如此光滑透亮的水晶杯是怎么回事?在千年之前没有先进机器的辅助是怎么回事?是不可能创造出来的。

明朝瑞士手表在2008年是怎么回事?广西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个奥秘的物件是怎么回事?任何人在首次看到该物件的时候是怎么回事?都会将其作为是盗墓贼落下的近代产物是怎么回事?可经过专业的检测鉴定之后是怎么回事?证实该物品是明朝时期的是怎么回事?令人深感震惊。

该物体的外形是怎么回事?看起来和瑞士手表非常接近是怎么回事?人们甚至隐隐约约还能在这个手表上是怎么回事?看到残留的瑞士英文单词。

以上这些奥秘的发现是怎么回事?相信随着科学进程的不断加快是怎么回事?早晚有一天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兴登堡号飞艇空难导致飞艇退出飞行古代

7月2日德国人齐柏林设计的飞艇首航成功:空中巨无霸称雄第一次世界大战古代上的今天,1901年7月2日德国人齐柏林设计的飞艇首航成功。

这预示着人类进入了飞艇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时期,绝对是飞艇的时代。

当年飞机还是幼儿时代,载重量很低,无法同飞艇相提并论。

最重要的是,飞机无法执行大型的轰炸,不能当作空中炮兵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设了齐柏林飞艇轰炸部队。

这种飞艇可以一次性携带几百公斤炸弹,可以飞到英国和法国进行轰炸。

那个年代,飞艇是唯一能够胜任远程轰炸的空中力量。

诚然,飞艇轰炸造成的损失不大,却给敌人带来很大的心理恐惧感。

1915年至1918年,208艘飞艇对英国实施空袭,造成约5000人死伤。

本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大部分时期,飞艇几乎是无敌的。

为啥?当年飞机可以飞到4000米,而飞艇可以飞到6000米,两者速度相差不大。

一旦飞艇遇到飞机,只需要扔掉重物候快速爬升即可,飞机一点办法也没有。

飞艇爬升的速度很快,飞机是追不上的,只能干瞪眼。

至于地面高炮的命中率很低,而且就算炮弹弹片击中飞艇也不会造成致命伤。

齐柏林飞艇是所谓的硬质飞艇,一般有独立的十多个气囊。

炮弹破片打坏几个气囊,飞艇一样可以飞行。

虽然飞艇用的是氢气,但炮弹弹片和普通子弹,是无法引爆氢气的。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法飞行员才找到应付飞艇的方法。

他们需要首先用特种枪弹不断射击飞艇,导致氢气不断泄露,和空气长时间混合。

然后,飞机爬升到飞艇上方,对准气囊丢下特制燃烧炸弹,一举引爆氢气。

从此,飞艇逐步停止了战略轰炸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飞艇仍然是一种豪华的运输工具。

它比飞机要稳得多。

比如著名的兴登堡飞艇,艇员为45人,载客50人,包含餐厅,阅览室,沙龙,25间卧舱,淋浴室,卫生间,甚至吸烟室。

电器厨房,官员餐厅,艇员餐厅。

它的航程很远,在1936年就完成了跨越大西洋,飞行9000多公里,用时4天多。

但是,飞艇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比敌人的攻击更危险。

德国在战争中损失了60艘飞艇,其中22艘毁于安全事故,超过三分之一,非常可怕。

1937年制造纪录的兴登堡号飞艇,突然发生大爆炸,完全烧毁。

兴登堡号被传媒认为是最安全的飞艇,它都被炸毁,其他的飞艇就更别说了。

空难之后,就退出了古代舞台,由新一代的飞机取而代之。

随着科技的进步,当时飞机的速度、安全性、载重、升限都远远超过了飞艇。

巨无霸飞艇的时代由此结束了!写到最终,只说三个字基诺夫!

加入收藏
               

没有冰箱?古人就没法保存食物了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钓鱼 06 2025-05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