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淡水丰富,从贝加尔湖引到北京,跨国北水南调靠谱吗?

【菜科解读】
为了解决北方的用水问题,我国在2010年启动了南水北调工程,但是这项工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的用水困难,于是有人提议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水引入中国,那么这个提议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不管石油、矿石资源如何样推动人类文明前进,人类最离不开的资源仍然是水资源,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却依然摆脱不了缺水的宿命。
如果从水资源总量来看,我国拥有的水资源总量高达2.8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7%,似乎跟缺水完全沾不上边,但是因为我国的人口高达14亿,所以平均下来每个人占用的水资源只有212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更糟糕的是,我国的水资源还呈现出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的水资源分布特点,全国大概80%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北方省份和部分沿海地区缺水严重,所以为了解决北方的用水问题,2010年我国的科研人员首先提出空中调水工程项目。
南水北调工程到了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在这一工程作用下,南水已成为京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超过1.4亿人的主力水源。
而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2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累计供水438.17亿立方米。
这不仅在巨大程度上解决了北方城市的缺水问题,还极大地保护了当地的湿地和物种多样性。
然而从南边调来的水,由于受径流量限制,只能先满足京、津、唐大城市亟需,还不能满足北方广大干旱地区的大用水需求,所以南水北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西北的缺水状况。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便产生了从国外调水的想法,而调水的选址就是著名的贝加尔湖,为何是它呢?
为什么我国要选择贝加尔湖调水贝加尔湖也就是我国历史所指的北海,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
数据显示,贝加尔湖长636千米 ,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
别看贝加尔湖的面积小,但是凭借730米的平均水深,贝加尔湖最后的淡水储存量高达23.6万亿立方米,占到了全球可用淡水总量的20%。
它也顺利成为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更值得一提的是,贝加尔湖因入湖河流质量良好,并具有湿地净化功能。
再加上周围人烟稀少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所以贝加尔湖水质颇高,如此看来,只要将贝加尔湖水引入国内,那么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就必定能够得到解决。
都说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想要实施贝加尔湖调水工程也是困难重重。
贝加尔湖调水有多难首先地形就是一项难题。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南北地形高低差不过几十米,修建多个大型水泵就能够将水从下游抽上来。
然而想要将贝加尔湖的水源引向北京,需要流经蒙古高原,要知道贝加尔湖的平均海拔为400米左右,而蒙古高原的平均海拔达到1580米,这使得我们不可能通过修建水泵来把水引上来,所以怎么把水跨越这一千多米的海拔,是北水南调的一大难题。
其次,我们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输送方式。
把贝加尔湖水引入到国内,只有两种输送方式 ——明渠引水和管道运输。
经由明渠引水,水源流经水渠会改善沿线气候;经由管道引水,水源的输水效率将会得到提高,但是这两种方式也各有各自的缺点。
如果用明渠输送水源,水源的蒸发量是非常大的,想要保证湖水的输送量,那么沿途就要给明渠补充大量的水资源,可是蒙古国境内的本身就特别干旱,根本没有充足的水源来当作补充,这样的话,输水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而如果采纳管道运输,虽然输水效率能够提到,但是会面临各种复杂地形的困扰,这就会大大增加工程量和投入资金,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管道进行维护养生,所以无论是明渠输送还是管道运输,都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贝加尔湖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寒冷,贝加尔湖周边气温平均为-38℃,这种气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冬天长夏天短结,结冰期更是从每年的十月初到次年五月,相当于一年有一半时间都在结冰,虽然冬季从冰层之下取水也可以做到,但是冬季的取水方式和防冻方式,肯定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不仅如此为了保证设备在低温下正常运转,还要经常对设备和管道进行维护和养生,这又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我们耗费了如此多人力物力修建了这样一个工程,但是一年内却有一半的时间无法使用,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最终,俄罗斯民众同不同意调水还是个问题,贝加尔湖在俄罗斯当地人心中有着非常主要的地位,而调水工程也确实会对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想要从贝加尔湖调水,也得考虑当地民众的意思。
所以说到这,我们也就明白了,从贝加尔湖调水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想要彻底解决我国北方的用水问题,还需要另寻他法。
麦田怪圈的形成真相至今都是未解的谜团
形状各异的麦田怪圈频频出现,人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猜测。
有人认为是人为的,也有人认为是外星人所为。
麦田怪圈的发现麦田怪圈是发生在农田里的神奇现象。
一些农作物被未知的力量压倒后,从空往下看,会形成形状各异的精美图案。
麦田怪圈最早是由英国人发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
这个神奇的现象被人们广为流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田怪圈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出现的频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范围也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呈现的图案也变成了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各种猜测很多研究者对麦田怪圈的出现很好奇。
这种神奇的现象也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的人会来这里拍照。
麦田怪圈能否出现是人为的还是隐藏的,目前不得而知。
如果这个神奇的设计只是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前来观赏,那似乎就不太合理了。
无论科学专家尝试什么方法,他们都不能完美地复制出一个相同的麦田怪圈。
麦田怪圈的原因普通人要想在一夜之间完成这么大工作量的麦田怪圈,是绝对无法保证麦秸根部不被破坏的。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麦田怪圈可能与龙卷风有关,一些作物因风的影响而自然倾斜。
从空的高度往下看,可以看到一个无与伦比的格局。
这些图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科学界至今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霍金在生前做出的预言是对人类未来的警告吗?霍金临终
看似善意的提醒,但语气明显很严肃。
如果人们继续放任不管,人类文明很可能在未来被现实吞噬。
霍金先生的一生大多数人对霍金的印象是他坐在轮椅上。
当他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时,他不能离开轮椅,所以人们一致认为他是一个科学怪人。
但实际上,霍金先生只是一个身患绝症多年,一直在与命运抗争的普通人。
与其他健康的科学家相比,霍金先生取得了许多科学成就。
其实都是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获得的。
他会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爱,他绝不会因为自己身患重病而浪费自己的时间。
相反,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几百倍的努力。
霍金先生的预言霍金先生似乎有一种超验的观点。
他生前曾做过各种预言,总是向世人描述未来的可能性。
他的预言似乎与人类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霍金先生认为人类应该尽快开发太空领域。
在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便于人类进行千禧年后的星际迁徙计划,否则人类文明将面临毁灭的危机。
霍金先生没有直接分析地球的寿命。
相反,它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灭绝的问题。
如今,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正日益遭到破坏。
也许在未来,地球真的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
这更像是一个警告,在分析了霍金先生的预测后,一些人仍然保持怀疑。
霍金先生的善意提醒似乎更像是一种警告。
他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利害关系。
如果地球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人类文明将难以正常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