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宋朝官制,包拯是个什么官?他的官职有多大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7 点击数:
简介:的官职是很长的,官职的全称“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这一长串官衔其实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菜科解读】

的官职是很长的,官职的全称“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这一长串官衔其实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开头的“枢密副使”表明了包拯的工作岗位,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朝散大夫”表明了包拯的品级 北宋前期公务员共分二十九个等级,朝散大夫属于第十三个等级;“给事中”表明了包拯的工资等级,北宋前期公务员工资共分二十个等级,给事中属于第十二个等级,这一级别的干部每月能领四万五千文铜钱;“上轻车都尉”表明了包拯的功劳等级,北宋公务员共有十二个功劳等级,上轻车都尉属于第八等,“东海郡开国侯”则表明了包拯的爵位等级,北宋前期高级干部的爵位共有十二等,东海郡开国侯属于第九等; “食邑一千八百户”表明包拯拥有一种名誉上的特权,意思是朝廷拨给他一千八百户农民供他使唤(实际上他连一户也不能使唤);“食实封四百户”表明了包拯实际上所能得到的福利,表示他每月可以拿到一笔补贴,这笔补贴相当于四百户农民所缴的税收(每户一般都按二十五文计算,包拯食实封四百户,每月大概能领到一万文补贴); “赐紫金鱼袋”表明了包拯的服装等级,说明他上朝的时候腰侧可以挂一只绣着金鱼的紫色小包——这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最后那个官衔“赠礼部尚书”是包拯去世时追封的,表明皇帝很怀念他,活着时没让他做到礼部尚书,去世以后也得让他做一回。

随机文章毛索洛斯墓庙遗产,埋葬国王王后的陵墓(两人是兄妹)揭秘陕西渭南最新盗墓大案,盗掘文物价值高卖不动/引7伙盗墓贼这些催眠图片你敢看5秒,15张图片看完让您迅速进入美好的梦乡揭秘日本地震乌贼为什么很恐怖,异常捕获巨型乌贼是海底地震预兆野生壁虎有毒吗会咬人吗,壁虎不咬人/毒性也没有到毒死人的地步

退休人员医保返款标准,是按照样的比例?

2024年退休人员医保返款标准,是按照怎样的比例?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吧。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在2020年开始,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转比例下降,但整体医疗保障待遇并未降低。

改革旨在优化医保制度,确保长久稳定运转。

2024年,退休人员医保卡划转比例虽调整,但其医疗保障待遇仍得到保障。

应理性看待改革,积极适应并充分利用现有医疗保障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

其中,职工医疗保险,这个大家都特别关心的社会保障项目,特别是它的个人账户划转比例,一直是退休人员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那么,到了2024年,这个划转比例又会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咱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医保个人账户的改革  说起医保个人账户的改革,那还得从2020年说起。

那时候,我国开始对这个账户动手了。

  这次改革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家医保账户里的钱变少了,尤其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人家们,他们的划转比例降得特别明显。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配合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让医保基金能够更长久、更稳定地运转下去。

  二、改革前退休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划转比例  在改革之前呢,退休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划转比例,可是按照年龄来分的。

因为退休人员普遍年纪都比较大,所以整体划转比例也相对较高。

那时候,很多人每个月都能收到三四百元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这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宋朝三个皇帝拼死拒绝登基?

ufo探索网:本文是小编整理关于"宋朝三个皇帝为什么拼死拒绝登基?【图】"的网络资料,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探秘"宋朝三个皇帝为什么拼死拒绝登基?【图】"的真相。

英宗赵曙,宋朝第五帝。

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为仁宗弟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

仁宗赵祯久未得子,遂于宗室内择选幼子以为建储之备。

谁知造化弄人,庆历间仁宗二子相继夭折。

七年(1048),赵曙再次被迎入皇宫,这次却未给予任何名份,充其量就是皇储的递补。

原因是仁宗自认为正当盛年,以后可能继续得子,不再急于建储。

嘉佑八年(1064),仁宗因病驾崩,遗命赵曙登基。

已被闲置十六年之久的赵曙闻诏后,惊恐不安,怀疑消息有假,况且出身藩王,稍有不慎便会成为皇位更替斗争的牺牲品,遂佯装称病,坚辞不出。

仁宗皇后令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前往谕旨,赵曙死活不肯起床,以病推辞。

英宗赵曙赵曙继位后,仍然对得到皇位时时惊悸,竟然因此暴病一场,对左右宦官尤其惧怕,时时提防,“遇宦官尤少恩,左右多不悦者”。

宦官见其行动乖戾,愤恨不已,纷向太后进谗,“两宫遂成隙”,更加深了他对皇位的恐惧。

两宫嫌隙最终冰释。

不久太后还政,赵曙自此方安心做起皇帝,直至四年后病逝。

钦宗赵桓,宋朝第九帝,徽宗长子。

元符三年(1101)四月生于坤宁殿,大观五年(1112)立为皇太子。

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花花太岁”,他执政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为首的“六贼”,建造作局、运花石纲,为一己私欲不顾百姓死活。

各地农民起义频起,严重动摇了统治根基,王朝已呈灭亡之势。

对外“联金灭辽”政策的失误,导致引狼入室,激发了女真贵族南下灭宋的贪欲。

英宗赵曙画像宣和七年(1126),金军分道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宋军腐化已久不能有效抵御,非溃即降,河北大片土地沦丧。

徽宗见金军势强,惊吓得肝胆俱裂。

为推卸河北沦陷的罪责,他便急欲退位于太子,令其充当替罪羊。

同年十二月,徽宗下诏令皇太子嗣位,自己改称“道君皇帝”,以示禅让之意;同时他命人备好车驾,随时打算南奔逃命。

赵桓闻诏,不啻晴天霹雳,一则,他尚未有过登基准备,难以应付业已混乱不堪的局面;二则,他知自己替罪羊的角色,不过是代人受过,断然不肯从命;三则,他并非雄才睿略之主,没有乱世中奋起国运的魄力,唯知保命要紧。

徽宗令宦官催促太子入宣和殿登基,赵桓拼命拒绝,悲悲戚戚,不肯动身。

加入收藏
               

按照宋朝官制,包拯是个什么官?他的官职有多大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