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印巴战争简介 第三次印巴战争背景及双方兵力介绍

该次战争以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
【菜科解读】
该次战争以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结束。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
印度、孟加拉及国际上一般认为巴基斯坦在1971年12月3日空袭11个印度空军基地的“行动”是这次战争的开始。
战争期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军队在东部和西部战场交战。
当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的巴基斯坦军队在1971年12月16日投降时,战争在实质上结束,孟加拉亦脱离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在东巴基斯坦,约9万名巴国武装部队人员,包括准军事人员成为战俘。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因东巴基斯坦要求独立而出兵东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
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印巴双方于1971年12月17日实现停火。
战争背景 印巴矛盾由来已久,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南亚次大陆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
巴基斯坦独立后,中央政权以及经济、军事大权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资产阶级手中,东巴人几乎处于无权地位。
随着东巴经济的发展,东巴资产阶级对此种状况日益不满。
1966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点自治纲领。
及至1971年年初,东巴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
同年3月26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取缔在东巴占领导地位的政党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领导人。
为此,东巴发生兵变。
巴基斯坦国家军队随即出动,“孟加拉解放军”无力抵抗,大多数逃往印度,还有大批信奉的东巴人也逃往印度避难。
自古道,内乱必生外患。
东巴局势的恶化,给蓄谋已久、早就想肢解东巴的印度,提供了一个发动战争的绝好机会。
战争准备 按照“蒙巴顿方案”分治后的东、西巴基斯坦,在地理位置上对印度构成夹击之势,这使印度一直耿耿于怀。
在第一、第二次争夺克什米尔的战争中,印度一直顾及东巴在其后院放火而不敢全力与巴作战。
多少年来,“东巴之忧”一直是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的一块心病。
机会来了,但英迪拉·甘地夫人却表现得异常的冷静,没有马上采取军事行动,因为她的父亲尼赫鲁由于1962年对华战争的惨败,而从总理宝座上掉下来的事实,犹如一面镜子,使她无法对此事掉以轻心。
她深知,这次印巴战争,对印度来说具有决战性质,胜利,印度则可把东巴从巴基斯坦彻底肢解出去,使“叫板”多年的宿敌巴基斯坦大伤元气,从此称霸南亚不再是梦想;失败,自己丢官事小,印度不但会丢尽大国的颜面,而且还有可能长期陷入巴基斯坦的“捣乱”之中。
因此,英迪拉·甘地夫人认为,不但要抓住这次机会,而且要一战必胜!同时,甘地夫人还清楚地知道,这场战争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准备,方能稳操胜券。
因此,在她的领导下,印度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战争准备: 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
7月,印度又制定战争计划。
与此同时,印度积极进行大国外交,为发动战争做好充分准备。
1971年8月9日,印度与苏联签定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定既表明这次战争得到了苏联的积极配合,又限制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行动。
与此同时,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于10月23日程开始对美、法、英、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以摸清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底牌。
对于美国总统提出的印巴双方都从共同边界撤军并由联合国观察员小组予以监督的建议,印度表面上说可以考虑是为了稳住美国,但内心是绝对不会接受的,因为这样以来就失去了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机。
而对于中国,印度更是进行了精密的分析:当时中国正处在进入联合国的关键时期,还有国内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出兵援巴的可能性极小。
这样以来,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单凭印巴双方各自的力量进行较量,印度获胜的希望极大。
印巴处于“紧急状态”后,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卓越指挥才能的印军总参谋长萨姆·马内克肖就察觉到印巴之间有一场大仗要打,因此,他为印度赢得这场战争进行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储备;秘密举办新兵速成班,征召陆、海、空三军预备役人员服现役;对作战伤亡人员,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特殊照顾政策,使部队的士气为之大振;成立了联合兵种组织和联合情报委员会,解决了三军联合作战问题。
他下达了“紧急状态”动员令:取消军队所有人员的休假,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征用民用车辆,以紧急运送弹药及各种军用物资;迁移印与西巴接壤的边境居民;加强城市民防措施等。
马内克肖雷厉风行的做法,使印军在短短的时间内士气和战斗力大增。
第四,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马内克肖亲自领导并制定了作战计划。
按照计划,发起进攻的时间选择在冬季,因为可利用大雪封住喜马拉雅山口的机会,阻止中国军队进攻印度。
印军计划战役在东、西两个战线上同时展开,在西巴方向,印军投入的兵力主要用于牵制巴军,并以优势的空中力量打击西巴腹地和克什米尔内的军事目标。
而在东巴方向上,印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计划在三个星期内迅速拿下东巴。
印军计划在绝对优势的空军和海军支援下,陆军部队从西面、西北、北面、东面四个方向同时对东巴实施合围,夺取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切断东巴的内部联系。
利用向心突击,肢解围歼,一举攻占东巴首府达卡。
实力对比 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
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
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
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随机文章丽嫔其实超受宠!一晚被皇帝激啪3回 2原因突失宠入冷宫30秒电梯法则的应用,交流时用3句话完整的描述自己观点疾病恶魔别西卜,地狱的宰相古希腊人严重的苍蝇之王一尾守鹤为什么恨九尾,一尾老实常被九尾怼/尾巴数量决定实力科学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十大世界重大科学发现(颠覆人的三观)
楼兰古国消失神秘之谜:有人认为,这个国家可能是因为战争而消失
有人认为,这个国家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灭亡,也有人认为,这个国家可能是因为战争而消失的。
不管怎怎样,它们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如今却沦落到被美国收购的地步,这个国家就是津巴布韦。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楼兰遗址古往今来描述楼兰的诗句比比皆是,而在这些诗人的笔触之下,一座宏伟且堂皇的古国更是跃然纸上,但楼兰早已在这些诗句出现之前,就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它消失的缘由更是众说纷纭,而它所处在的地理位置,可是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的罗布泊,在这里除了一片荒漠和众多走兽的骸骨,必无其他,那么历史上的楼兰到底为何消失,而这座极负盛名的古国又有何特殊之处呢?而它又将会有哪些神奇的未解之谜发生呢?死亡之城却是美女故乡位于罗布泊的楼兰,自古被誉为美女的故乡,这一传说直到一具女尸的发掘得到了印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具出土于楼兰古城北部铁板河三角洲的一片墓地的女尸。
这位美女,深眼窝,高鼻梁,下巴尖翘,非常美丽,至今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她就是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的"楼兰美女"。
楼兰美女的出现,让考古人员和史学家对于楼兰古城的发展和消失有了新的见解。
楼兰遗址通过对楼兰美女的解剖,专家发现她的肺中存有沙尘,由此推断,3800多年前,楼兰美女生活的环境就已经是干旱多沙了。
楼兰美女出土时的外部特征,也与专家对气候的推断不谋而合。
楼兰美女头戴麻布防风斗篷连衣帽,下颌前有线带横穿,从这些迹象可以推测,当年楼兰地区天气炎热,风沙较大。
相传,楼兰美女名闻天下。
当时西域各国的王公贵族们纷纷想娶楼兰美女为妻。
公元326年,割据敦煌的张骏趁天下大乱,派兵攻打楼兰,当时的楼兰国已改名为鄯善国。
国王被逼无奈,不得不献出楼兰美女,这才平息了一场战争。
孕育了无数美女的楼兰国是汉代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中西方贸易的繁华重镇。
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盐泽说的就是罗布泊。
当年的罗布泊还是一片绿洲,楼兰城就建在这片绿洲之上。
到东汉时,楼兰国已有人家1570户,人口14100人。
城中街巷纵横,商铺林立,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商人来到这里。
他们中有贵霜、安息、大宛等国派来的使臣,也有成群结队的行商和西行取经的僧侣。
楼兰风干女尸当时的楼兰城里热闹非凡,由东而来的商人带来光滑美丽的中国丝绸;从西方来的商人,则带来色彩鲜艳的毛织品、五彩缤纷的大宛琉璃和各种奇香扑鼻的安息香料等,各种奇珍异宝在这里汇集、交换,让购买者眼花缭乱。
汉昭帝时,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国王请求汉朝政府驻军伊循,也就是今天的新疆若羌县米兰镇,楼兰从此成为汉朝中央政权控制西域的战略重镇,可以说此时的楼兰古城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
繁华重镇的消亡之谜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曾经繁荣一时的楼兰古城,在辉煌了几个世纪之后,竟然神秘地消失,最终被人们视为"死亡之地"。
公元400年,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楼兰城,看到这里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自法显经过,又历经一千多年的风沙洗劫后,楼兰城最终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
斯文赫定直到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来到新疆罗布泊地区探险,他们在沙漠中意外发现了消失已久的楼兰古城。
消息一经传出,各国考察团闻风而动,他们在楼兰古城遗址上搜寻,并掠走了大批重要文物如今的楼兰古城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目之所及只剩下一片废墟遗迹。
整个楼兰古城占地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
城中全是木造房屋,胡杨木的柱子,大部分居民区的院墙,均用芦苇扎成束,或把柳条编织起来,再抹上黏土筑造而成。
在城中的堆积物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批汉文木简,其中墨书西晋、泰始四年,也就是公元295年的木简,为研究楼兰城的历史提供了准确纪年。
楼兰贵族墓葬遗址此外,楼兰古城还出土了一些木雕和石雕的女人像、汉代漆器、以及美丽的丝织物。
如长寿明光锦,在蓝色地上,以黄、褐、绿三色经线织出的云雷纹,中间填充虎、龙、辟邪等瑞兽,间隔织出小篆"长寿明光"吉祥语。
可以想象出当年楼兰古城的繁华和美丽,当地的老百姓生活富足而且安定,如果楼兰古城现在还存在,想必一定是和当下的乌鲁木齐一样的热闹。
楼兰破灭之谜的真相罗布泊曾经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水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20世纪初仍然达到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湖畔建造的楼兰城,一直繁衍生活了数百年。
那水草丰美的绿洲,何以变成茫茫沙漠?史书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
缺水最危急的时候,楼兰人不得不四处请外援,几经周折把水引入楼兰城,暂时缓解了楼兰城缺水的困境。
然而,即便如此,也只能暂时缓解水荒,楼兰城最终还是因为断水而废弃了。
翻阅史籍,还会发现楼兰国的衰亡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不仅仅是和干旱有关,还有其他数不尽的谜团和传说佐证着楼兰消亡的答案。
有人说楼兰的繁华当时引起了外星人的关注,外星人和楼兰人达成了某种协议,让楼兰人穿越到了异次元的时空,因为楼兰的消亡并不像是因为战乱导致,整个古城的遗迹除了残砖败瓦就没有其他的物品存留,也没有战争留下的大规模屠杀的痕迹。
不过在一些出土的石像上居然有类似现代飞机的图案,还有接近UFO飞碟的形状,因此盛传楼兰文明和外星文明有联系,但是如果这种假说成立,究竟是外星人把楼兰人当成实验品绑架回了外太空还是说将楼兰人全体转移到了异次元的平行时空,以此防止楼兰人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全部死亡。
当然除了外星人的传说,也有瘟疫造成楼兰毁灭的传闻,传言楼兰由于缺水导致植被大量死亡,很多天然的屏障消失,后来在罗布泊地区的一种毒虫在楼兰大量繁殖,这种毒虫就像埃及金字塔内传言的圣甲虫一样令人恐惧,凡是被咬伤的楼兰人,都在短时间内感染了瘟疫,高热不退,最后全身皮肤溃烂而死。
最重要的是这种毒虫据说能够传染,当患者身上溃烂的皮肤触碰到正常人以后,健康的人也难以幸免,最终楼兰在瘟疫和缺水的双重打击下,整个文明消失在了罗布泊,又或是少量幸存的人被迫背井离乡去了别处定居。
从此以后辉煌百年的楼兰古城就湮没在黄沙中。
彭加木失踪,死亡之城再添神秘感1980年 6月 23日,新华社向全国发了一条消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在楼兰古城所在地罗布泊考察中失踪,已经第7天没有音讯了。
"简短的消息犹如一声惊雷,迅速在国内外引起震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组织飞机营救。
当地驻军在方圆数百里的沙漠中展开"梳头式"搜寻。
美联社、路透社、合众社记者蜂拥而至。
彭加木的突然失踪,多年来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陷入了罗布泊的沼泽,当时还风传他被敌特劫持, 也有人猜测他被风沙掩埋或被野兽伤害。
那么,彭加木到底是怎样失踪的呢?彭加木6月11日,完成纵贯罗布泊任务的考察队在米兰农场小憩之后,即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然后取道敦煌向乌 鲁木齐,从而结束这次两个多月的 野外考察工作。
经过昼息夜行,风餐露宿,6月16日下午2时许,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 公里处。
此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按照考察计划,还有400公里路。
在大漠中行走岂能缺水、断油。
经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
当天下午没找到。
晚上,他们开会决定,向 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并准备第二天 继续找水。
彭加木亲自起草了电报 稿:"我们缺水和油,请求紧急支援油、水各500公斤。
"用直升机运水 真比油还贵,彭加木指望能就地解决水的问题。
根据地名所示和他的 判断,这地方应该是有水的。
17日上午,部队回电同意援助物资,并要求提供营地坐标。
队员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他们有的回帐篷休息,有的在看书。
彭加木还在外面徘徊着。
他考虑到直升机运送一次物资要花上万元,一公斤水要二三十元,且数量有限,国家付出的代价太大,最好能自己解决,若找到了水源还能为以后到这里考察提供便利条件。
想到这些,他准备独自行动了。
彭加木失踪路线下午一时,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一张纸条,看后不由大吃一惊:"我向东面去找水井——彭。
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
"彭加木冒着50多度的高温单人找水,这在沙漠里是极其危险的。
队员们赶忙分头寻找。
但天黑了,还没有找到彭加木,他们就在沙丘上点起一堆篝火,想让彭老看到火光后辨明方向回来,3辆汽车爬上山坡, 向不同方向打开车灯,6条灯柱一直为他照着回来的道路;每隔一小时,一颗信号弹就飞向夜空,划出一条红色的弧线。
它在告诉彭加木宿营地的方向。
整整一个夜晚考察队员都没合眼,仍不见彭加木回来。
18日中午,地表温度达64摄氏度。
一架由乌鲁木齐方向飞来的直升机 降落在队员宿营地。
部队送来了紧急救援的水和其他物资。
陈百泉和王万轩登上飞机,又在库木库都克地区超低空飞行反复寻找彭加木,依然不见踪影。
彭加木失踪后,中央和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党政军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寻找措施。
围绕库木库都克中心,在东西长140公里, 南北宽60公里的地带反复搜索,但是最终仍然一无所获。
6月20日,一支由28人组成的军民联合搜寻小分队,乘车赶到"720"基地,然后由西向东前往库木库都克方向寻找。
与此同时,由敦煌派出的地面部队,也正沿着古疏勒河故 道,由东向西往库木库都克方向搜寻。
6月底,搜寻进入高潮, 地面上黑压压的人群和天上密密麻麻的飞机密切配合,几乎将出事点方圆数百里搜找了个遍。
为配合这次联合大搜寻,有关部门还从上海、南京和济南借用了条嗅觉极为灵敏的军犬……可是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仍没有找到彭加木。
人们从忧虑、焦急,开始感到无能为力。
后来新疆分院派出一支小分队,在原考察队宿营地,即彭加木遇难的地方,树立了一个高1米、宽0.7米预先用水泥制成的永久性标志,上面写着: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同志在此进行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
据彭加木的队友和众多知情人判定,他在找水的过程中,因旧病复发体力不支昏倒,最后被大风卷起的流沙所埋。
因为进疆后他曾患纵隔障恶性肿瘤。
瘤长在心脏、气管和食道之间,有两个拳头那么大。
据医学文献上讲,患这种病的人顶多能活两年。
后来彭加木在上海中山医院治疗时,医生在他骨髓里检查出有"异常网状细胞",证实他又患有另一种恶性肿瘤——网状细胞淋巴瘤。
除了特殊之例外,一般只能活3个月。
种种迹象表明,在找水出发前,他的恶性肿瘤已初步复发。
当年彭加木神秘失踪之谜,官方最终给了定义:罗布泊洼地地形复杂, 气候恶劣,荒漠无人。
根据反复寻找的情况判定,彭加木在找水过程中, 可能因体力不支,迷路昏倒,被狂风吹动的流沙淹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人对于楼兰的期待就像黄沙般在风中吹散,罗布泊和罗布泊的明珠楼兰都从美丽繁华的西域仙境变为现在的死亡之地,不禁让人唏嘘不已,一个个待解的谜团只能是我们对这片土地最后的道别。
太阳释放X级太阳耀斑,一周内向地球发射第三次日冕物质抛射
日冕物质抛射是源自太阳耀斑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的大规模爆发,这可能会给地球上的我们带来强烈的地磁暴。
这些风暴让观测者有机会见证被称为极光的夜空中令人惊叹的色彩展示。
周三(8月7日)爆发的M级太阳耀斑已经导致两次日冕物质抛射向地球移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SWPC)的科学家在他们的预测讨论中证实,另一次日冕物质暴源于周四(8月8日)的X级耀斑。
这些日冕物质抛射与8月11日和12日英仙座流星雨的高峰期完美吻合,这意味着观测者本周末可能不会看到一个令人惊叹的天体奇观,而是两个。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了2024年8月8日的太阳耀斑,并警告随之而来的无线电停电。
(图片来源:uux.cn/NOAA)X级太阳耀斑是最强大的一类太阳耀斑,X之后是数字1到9,表示其强度,9是最高的。
周四,太阳黑子区域AR3777的爆发以X1.3的速度出现,并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35(1935 UTC)左右达到峰值。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称,这是该活跃地区迄今为止最强的一次,耀斑导致短波无线电中断,导致包括夏威夷群岛在内的整个北美地区停电。
CME没有速度限制,事实上,Spacewather.com在一篇帖子中分享说,周四的火山爆发超过了220万英里/小时(1000公里/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于2024年8月8日拍摄的太阳图像显示,X1.3太阳耀斑从其东侧爆发。
(图片来源:uux.cn/Heliovider.org)由于三次CME预计将在现在到周末结束之间到达,地磁风暴观察将持续到周日(8月11日)。
目前的预测是G2(中度)太阳风暴,但一旦日冕物质抛射开始到达地球,科学家们将继续监测其影响。
当然,观赏极光的可能性将取决于当地的天气状况,但SWPC预报员表示,从纽约到爱达荷州的北部和中西部上游地区都可以看到极光。
您始终可以通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30分钟预报模型或不断更新的实验极光视线来检查您的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