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北伐简介 二次北伐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介绍

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
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
【菜科解读】
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
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二次北伐”。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
在击败军阀张宗昌后,奉系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途中被炸死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背景 历史由来 1928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派联合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1926年北伐的继续,故有“二次北伐”之称。
达成一致 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
2月2日至7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会,改组了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机构,谭延闿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
蒋介石为了统一全国,巩固其在国民党内的统治地位,打出了“继续北伐”的旗帜,意图把自己成为继承孙中山未竟事业的信徒,使国民党各派听其指挥。
而此时的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各实力派,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也都有“北伐”之意。
于是,国民党中各派军阀,在相互利用、相互争夺的基础上取得了暂时的妥协,并一致展开了同奉系军阀的战争。
二次北伐 开始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通过进行“北伐”的决议。
会议认为“加倍努力以促进北伐之完成,实为今日不可稍缓之工作”,并通过《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案》。
2月11日,国民政府令军事委员会“限期完成北伐”。
之后,蒋介石以“北伐”之名,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改编。
蒋介石把北伐各军编为四个集团军,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以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任第二、三、四集团军总司令。
全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
全军共40多个军,约70余万人。
北伐部署是:第一集团军沿津浦线北进;第二集团军由津浦、京汉两线间的鲁西和直南向北推进;第三集团军由京绥、正太两线向东攻占石家庄,再转京汉线北进;第四集团军沿京汉线北上,然后四路会攻京津。
当时张作霖的“安国军”,参战兵力约40万。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下总攻击令,各路战事同时发动。
第一集团军在鲁南和津浦线进展顺利。
7日发起攻击,9日占郯城,10日克台儿庄,中旬占临城、滕县、兖州、曲阜,下旬占莱芜、泰安,5月1日克济南。
第二集团军发起攻击后,在直南首克邯郸,后受安国军重兵相抗,苦战于大名、彰德一带;在鲁西,则连克郓城、巨野、济宁。
第三集团军于4月20日冲出娘子关向石家庄进攻。
日本干涉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受到日本帝国的干涉。
1928年4月17日,日本政府决定出兵山东;1928年5月3日,公然武装进攻济南。
对济南居民和进驻济南的北伐军进行大肆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
面对日本的武装干涉,蒋介石妥协退让,命令部队撤离济南,绕道北进。
宣告完成 1928年5月上中旬,北伐军继续向奉军进攻,相继占领石家庄、临沂、德州等地。
5月19日,蒋介石调整部署,以第一、二集团军担任津浦线,第三集团军担任京绥线、第四集团军担任京汉线,兵分三路,进逼京津。
5月28日,各集团军开始全线进攻,相继攻占邯郸、石家庄、保定、德州、大同、归绥和张家口等地。
5月30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命令部队撤离京津,向滦河方向退却。
他本人决定出关。
国民政府委派南桂馨、孔繁蔚为代表到北京与奉系代表张学良、杨宇霆谈判和平接收京津事项。
议定国民政府给奉军撤退以方便条件,奉军未完成撤退以前,国民党政府军队不予追击。
6月2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发表出关通电,于6月3日退出北京。
6月4日,张作霖在退往沈阳途中,经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死。
同日,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阎即呈请委任张荫梧为北京警备司令、傅作义为天津警备司令。
6月8日,第三集团军商震部进入北京,12日傅作义部接收天津。
6月15日,南京政府宣布“统一告成”,蒋、冯、阎、桂联合的“二次北伐”,也随之宣告完成。
结果 6月15日,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要求与各国遵正当手续另订新约。
6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旧京兆区各县并入该省;北京易名北平;北平、天津为特别市。
6月27日,张学良返回奉天。
7月1日,张通电停止战争,并开始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商洽合作事宜。
7月6日,蒋介石及参加北伐的主要将领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举行北伐完成的祭告典礼。
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
国民政府劝说张学良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日本为把东北变为它的殖民地,威逼张学良在东北“独立”,借向张作霖吊丧之机,派人到沈阳,威胁张学良说:如果东北不听日本劝告,“而与暴动的南方达成妥协之类事情,为了维护日本帝国既得权利,则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动”。
并声称:日本政府对于东北易帜一事,一定要干涉到底。
同一天,日军在沈阳举行大规模演习,向张学良再三示威。
张学良肩负国耻家仇,不顾日本的武力威胁,毅然于1928年底发表通电,宣告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
这样,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意义 蒋冯阎桂联合进行的“北伐”,实际上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军阀争夺北中国统治权的战争。
这次北伐,尽管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除了新旧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但旧的矛盾和斗争很快就为国民党新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取代。
为了欢迎北伐军,山东、河南人民掀起了闯关东的高潮,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
随机文章成语霜露之疾的主人公是谁?霜露之疾是什么意思秦始皇为什么焚书?李斯为什么建议要焚这些书?详解世界十大最危险机场,飞行员中仅10%人敢飞世界禁用子弹威力惊人,击中人体引爆肌肉内脏(生不如死)揭秘盗墓人有什么忌讳,点蜡烛预防鬼吹灯/带黑驴蹄子辟邪
操作系统原理简介
它的作用就像是一个交通警察,协调各个程序的运行,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来介绍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工具原料:电脑品牌型号:Dell XPS 15操作系统版本:Windows 10软件版本:Microsoft Office 2019一、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它负责分配和调度CPU、内存、硬盘等资源,以满足不同程序的运行需求。
举个例子,当你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程序时,操作系统会根据优先级和资源需求来决定每个程序的运行顺序,确保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操作系统还负责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管理。
它提供了文件系统,用于组织和存储文件,并提供了文件的读写和访问权限控制。
比如,当你保存一个文档时,操作系统会将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的特定位置,并记录文件的属性和权限信息,以便你之后可以方便地找到和修改文件。
三、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操作系统还提供了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现代操作系统通常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GUI),通过鼠标和键盘来操作计算机。
举个例子,当你点击桌面上的图标时,操作系统会根据你的指令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并在屏幕上显示相应的界面。
四、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操作系统还需要管理计算机的网络连接。
它负责建立和维护与其他计算机的通信,确保数据的传输和安全。
举个例子,当你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时,操作系统会通过网络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并将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显示在你的屏幕上。
总结: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同时提供了文件管理、用户界面和网络管理等功能。
通过合理的资源管理和高效的操作界面,操作系统确保了计算机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
交流充电桩原理是什么?电动汽车充电桩知识简介
交流充电桩本身没有充电功能,只是控制电源,由于车载充电机的功率不是特别大,大部分为3.5kw以及7kw交流充站电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
其实电网输送出来的电压是高压直流电,通过整流器转变成使用的家用直流电,也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的220V电压,车载充电机的作用相当于电动汽车内部整流器,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供汽车来充电。
交流充电桩的机型小巧玲珑,可以壁挂,也可以在地上直接安装,接单项220V专业电源线可以安装使用,使用之后支持刷卡以及扫码两种付款方法,充电时操作流程及其简单,输出的电流恒定,充电的效率特别高,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操作。
充电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时间模式、定电量模式、金额模式、充电自停等各种模式。
现实生活当中大部分的交流充电桩是由人机交互控制模块、计量模块以及安全防护模块所组成的。
然后把所有的模块集成在一块板子上,外接灯带以及显示屏可以实现电枪引导、信号控制,这些集成板块包括蓝牙、4G模块、漏电检测、继电器、开关电源、安全防护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交流充电桩越来越受到欢迎,首先因为交流充电桩的成本相对来说偏低一些,结构较为简单,安装便利,不需要三向电,只需要普普通通的单向220V电压就可以。
其次安装速度比较快,投资建设的限制特别小,不管是家庭还是单位都可以使用。
交流充电桩功率特别小,对于电网的冲击力并不大,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相当友好,长时间使用交流充电桩充电可以延长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