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是如何回事 是什么形成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

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
因
【菜科解读】
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
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移民路线图 移民原因 1.宋金之间战争 在四川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
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
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
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
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
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
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
此外,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
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四川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四川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
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
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四川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
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税收的0.96%。
此外,据《"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
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2.农民起义 刘福通起义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四川,以后在重庆自称陇,再改元称帝。
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
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四川地区开垦务农。
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
如吴宽在《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
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建立的所统一。
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
正如《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
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
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
”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
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
”(《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明末清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
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
“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
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
南宋时四川近一千万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减大半,1282年全川只剩60万。
1362年随州明玉珍开创夏国,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军灭夏后,继续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声,明末四川约有400万人。
3.清初战乱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
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历时七年。
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
4.瘟疫灾害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
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
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
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5.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
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
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
四川成了: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
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
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
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
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
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移民图 入川规模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 从地理位置来看,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
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
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历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 量的麻城移民入川。
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
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
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
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
四川南川县(今属重庆南川区)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设四个乡,明成化年间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内)为多。
整个明末清初的移民达一百多万人,有一半来自湖北、湖南。
其中湖北约有30万人左右。
麻城无疑占有重要比重。
但麻城入四川多少人,笔者查阅麻城清代历朝县志,对移民这件大事均无记载。
据清光绪8年刻本《麻城县志》户口记载:明嘉靖35年册定麻城人口148240人。
明47年册定人口116234人。
清代年初册定人口110287人。
从这个数字推论,明末清初有37953人可能是移民方式到了四川。
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人员在内。
但估计移民人数有3万人左右。
这个数字如果属实,占到湖北移民人数的10%。
在县级当中应当是较多的。
这还不包括明代初年入四川的人数。
如果算在一起估计不下10万人。
据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重庆、合川、南溪、广安四地58份族谱作了研究,清代以前入四川的118户,其中湖广占有85户,而这85户中有65户来自麻城。
移民(木刻) 移民分布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 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
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
而邓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
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
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
——连我的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 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
”(《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汉工作,他曾多次去过麻城,认为邓家祖辈是麻城人。
可见邓小平同志的祖辈也很可能是从麻城移民去的。
第二,邻水县。
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该省之麻城为最。
”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
前已提及。
在“ 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石滓等地”。
第三,新宁县(今开江县)明代麻城移民大,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树湾、张家湾传至18代。
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
第四,彭县。
明代移民有麻城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
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县。
大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
至今15代。
第六,宣汉县。
元代有、、由麻城迁入。
明代有49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 支。
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县。
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
不少乡有宗祠。
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第八,岳池县。
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麻城孝感乡,清12年入本县。
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
第九,潼南县。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家族迁往潼南,铜梁等区县,此外南充县、新都县等麻城迁入者都比较多。
入川形式 一是奉旨入川。
当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基层的实施部门采取武的办法强行捆押方式,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同,连小地名也相同。
著名作家马识途的祖先来自麻城,那是在乾隆年间,四兄弟从麻城奉旨垦荒,他们从长江溯江而上,到达忠州(今忠县)境,离石宝寨十多里的弯丘和沙地坝落业,以后这里的小地名就叫马家山和马家湾了。
马氏四支人在长江边的平出村共繁衍后代千余人。
二是求生存入蜀。
著名作家艾芜的祖先原籍麻城孝感乡,以种田为生。
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叶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下,只有到西蜀去求生存,于是携妻带子,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最终选在成都府的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原上掏水沟插占务农。
三是经商入蜀。
清前期湖北与邻省四川的贸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
如原籍湖北麻城的从事贸易的刘廷奇,在康熙39年命家人刘俊臣到中江“相土”定宅,之后偕妻沿途贸易到中江定居。
四是为官改籍定居。
如四川龙安营都司梁。
移民纪念 湖广移民文化公园 2015年8月7日,我国最大移民文化公园——“湖广移民文化公园”在麻城竣工。
该公园总投资12亿元,园内主要建筑有祭祀大殿、移民家谱堂、湖广移民博物馆、思乡台等。
目前,湖广移民博物馆从湖北、四川、重庆、台湾等地,征集湖广移民后裔家谱2000多册。
这些家谱将陆续入藏湖广移民博物馆,并全部录入数明末清初,长江中下游的苏、浙、皖、赣等10多省区的民众向湖广地区移民,其中江西移民占90%。
江西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则迁往川、渝等地,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潮。
随机文章为何秦始皇要放置兵马俑?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差距,中国正缩短和美国的科技差距(引美嫉妒)木星和土星碰撞会怎样,会形成新的天体(人类可能会灭亡)美国NASA中文官网购买星星,网络谣言/男子泡妞梦幻手段破灭展望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未来,无人机/智能音箱/智能助手(变革将临)
四川社保交多少年以后可以不用交了
社会保险通过立法形式实施,以劳动者为保护对象,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主要项目。
四川社保交多少年以后可以不用交了?社保买了多少年之后可以领取养老金?根据有关法规,职工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此外,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请注意,这些法规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并且不同行业、职业或地区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退休方案。
因此,具体的退休年龄可能因个人情况和所在地的具体方案而有所不同。
为了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所在地的社保部门或相关机构。
社保缴费基数什么时候调整的呢?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时间因地区而异,但大多数地区通常在每年的7月份进行调整。
这是根据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确定新的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调整后的基数从当年7月开始执行,持续到次年6月。
其他可能的调整时间1月份:少数地区会在1月份进行调整,尤其是涉及灵活就业人员时。
4月份和7月份:部分地区选择在4月或者7月份进行调整,通常在当年社平工资公布后进行。
调整原则与流程调整流程:包括申报工资、登录社保平台操作或携带相关材料到社保中心办理。
调整依据: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变化确定新的缴费基数。
注意事项影响范围:基数调整直接影响缴费金额,需合理规划财务。
及时关注:个人和企业应密切关注当地法规,确保按最新基数缴费。
综上所述,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时间以7月为主,部分地区可能为4月或1月,具体以当法规为准。
四川眉山社保卡怎么样查询余额,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如何查询,四川眉山社保卡每月交多少
这表明社保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并非人人都有。
那么四川眉山社保卡一年交多少钱?接下来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社保卡费用具体详情吧。
一、四川眉山职工社保卡需要交多少?以夏某职工社保为例: 由上图得知,夏某社保卡一年需要缴纳5622.53元,职工个人月缴纳468.54元,若您想要了解明细点击新社通社保计算器,来了解一下明细吧。
》点击新社通app社保计算器,轻松了解你的社保缴费明细!提示:新社通社保计算器计算所得,数据仅供参考。
每个城市每年设定的最低缴纳基数(即劳动者月收入)各有差异,但总体上遵循着相似的原则,即按比例进行缴纳。
二、四川眉山职工社保卡退休后能领取多少钱?四川眉山社保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能领的钱怎么计算?四川眉山职工社保计算公式四川眉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金额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当地的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当地的当年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工龄39年跟40年待遇计算举例假设,参保人A跟参保人B都是四川地区企业退休职工,其中参保人A工龄39年,视同缴费年限11年。
参保人B工龄40年,视同缴费年限12年。
那么,根据四川省2024所公布的信息,四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7076元。
2024年度四川省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标准为4246元,四川省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标准为21228元。
2022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确定为7822元。
参保人60岁退休,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指数0.6,那么退休之后每月分别所能领取的养老金为:1、参保人A:(1)基础养老金=(7822+78220.6)÷2391%=2440.46元;(2)个人账户养老金=70760.68%1239÷139=1143.56元;(3)过渡性养老金=70760.6111.3%=607.12元;最终可以算出个人退休金:2440.46+1143.56+607.12=4191.14元/月。
2、参保人B:(1)基础养老金=(7822+78220.6)÷2401%=2503元;(2)个人账户养老金=70760.68%1240÷139=1172.88元;(3)过渡性养老金=70760.6121.3%=662.31元;最终可以算出个人退休金:2503+1172.88+662.31=4338.19元/月。
综上所述,养老金工龄39年与40年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上。
虽然只有一年的差距,但这在养老金的计算和发放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我们也应该知道到工龄并不是确定养老金数额的唯一因素,地区计发基数、个人平均工资的不同,都是影响养老金的因素。
三、四川眉山职工社保卡个人社保缴费比例是多少?社保缴费比例如下:四川眉山职工社保卡缴费比例参考如下: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8%,单位缴费22%。
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10%,个人缴费2%+3元;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1%,个人缴费0.2%;4.工伤保险:在0.5%~2%之间;5.生育保险:单位缴费0.8%,个人不交钱。
6.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各缴纳工资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