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墓不挖秦始皇陵地宫又藏着什么样的谜团?

【菜科解读】
秦始皇兵马俑有着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而至今尚未挖掘的秦始皇墓更是无法估量的奇迹。
秦始皇墓发现至今已经40多年了,却没有丝毫挖掘的消息,很多人都想知道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地宫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秦始皇陵自1974年发现之后,从8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挖掘,现在出现的一号坑,二号坑中的秦兵马俑就是考古专家们多年来挖掘的结晶。
然而这些只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对于秦始皇真正的埋葬之地,也就是秦始皇陵地宫所在,整整40多年却从未进行过一次发掘。
对此许多人表示疑问,也传出谣言。
而最近挖掘秦始皇陵的考古专家们对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作出了回应。
据采访当时挖掘的秦始皇陵专家的记者汇报,对于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专家称:秦始皇陵堪称世界上防盗最严密的古墓。
而且确切的来说是秦始皇陵地宫不敢挖。
而之所不敢挖是盗墓贼给了我们答案。
对于专家的话,记者有些不明白,随后专家们做出了解释。
原来四十多年来专家们从未放弃过对秦始皇陵地宫,他们进行大量的考察研究就是为了能够打开秦始皇陵地宫。
然而在用一起探测和考察的时候,他们在秦始皇陵墓的外围发现了两具盗墓贼的尸体,两人死于秦始皇陵的机关之下,身上插满了箭矢。
盗墓贼惨死与秦始皇陵的机关之下让专家们十分震惊,2000多年过去了谁能想到秦始皇陵中的机关依然保持着运转的状态。
而且这还是在秦始皇陵的外围之中。
试想在秦始皇陵内部的机关建筑肯定会更加的危险,这就是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的原因之一。
专家们可没有把握破解秦始皇陵的机关,除非有当时秦始皇陵建造的图纸,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当然机关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1、水银
众所周知秦始皇陵地宫之中有着万吨水银作为江河湖波,循环往复。
因此地宫之中的空气充满了毒气,当然这对于现代的科技来说很好解决。
不过让专家们担心的是这万吨水银由仪器控制,一旦专家们进入到秦始皇陵地宫中是否会引发一些防盗措施,例如用水银淹死人。
要知道这水银可是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恐怕没人能躲过这种危险,更别说可能还存在其他措施。
2、技术太菜
国家保护文物的力量还不够。
秦始皇墓非常之浩大,一旦开挖,就涉及大量的资金注入和人力的投入。
而且出土的大量文物也需要相应的设施和条件去修复和保存,这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不算小的负担,因此与其开挖后得不到良好的保护,还不如让它在地下继续长眠,直到国家具有一定的实力在对其开挖。
自古财帛动人心,专家们称对秦始皇陵中的宝藏有觊觎之心的盗墓贼有很多,外围发现的尸体只是少数,恐怕越内部探测,发现的盗墓贼尸体会越多。
因此四十多年来考古学家们从未展开对秦始皇陵地宫的挖掘,而死在秦始皇陵中的盗墓贼也用他们的下场告诉我们秦始皇陵地宫不能轻易的挖掘。
?秦始皇陵的谜团?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 至今未解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当中地位至高无上,是中国第1位皇帝,当时他在修建墓穴时,花费了很多时间,最终建成了一座中国历史当中规模比较大的一座陵墓。
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已经涌现出很多盗墓者,将多位皇帝的墓穴都抢劫一空,而只有秦始皇陵,至今没有人去挖掘。
其实在秦始皇陵当中有很多谜团。
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秦始皇陵墓至今没有被盗取,科学家们说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科学家提出在秦始皇陵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而这些水银一旦被挖掘出来之后,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会严重破坏地球的环境。
但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都没有办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关于是否有大量水银的问题至今未解,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而已。
秦始皇兵马俑诅咒谜团众所周知,秦始皇当中会有大量的兵马俑,而这些兵马俑是可以起到陪葬的作用,关于很多史书的记载可以了解到,曾经比较优秀的项羽,最终却死在了秦始皇兵马俑手下,而杀死项羽的几位骑兵,是属于兵马俑的原型,不过这至今没有准确的答案。
秦始皇陵隐藏九层妖塔在生活当中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秦始皇陵隐藏着九层妖塔,据听说从上向下看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方形的圆锥体。
而这一个九层妖塔要比胡夫金字塔更大,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很多人的内心总觉得比较恐怖。
不过关于九层妖塔这样的说法,至今是未解之谜,令人难解。
这也可以体现出古代人在建设陵墓过程中融入的心血和建设的技术。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秦始皇陵除了兵马俑?还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
日前在上海参加上海广播电视《书声》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秦始皇陵里除了出土兵马俑之外,还在秦始皇陵外城东南角一个约800平方米的陪葬坑里,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让当时的宫廷文化娱乐场景重现在世人面前。
在此次盛典上,李岗介绍的神秘人俑与人们印象中的兵马俑不太一样:这一人俑面部特征与兵马俑十分相似,高度不到1.8米,尽管左臂、左腿和左脚已经缺失,但从其保留的其他部位可以看到,这一人俑不像兵马俑那样穿着盔甲,而是只在下身穿着一条短裙,腰部有一条腰带。
这一人俑身体笔直,但右腿后曲,足跟抬起。
右手举臂,拇指和食指指向天空。
最特别的是,人俑食指的顶端有一个圆孔,向内深约12厘米,一直通向其手臂。
神秘人俑与世人熟悉的兵马俑相似又明显不同根据这样的形象,专业考古人员判断,这一人俑的原始样貌很可能是左腿站立支撑,呈金鸡独立状,人俑食指中原来应插有一个细棒型物体,顶端很可能在转盘子——换言之,这一人俑不是兵马俑,而是正在进行杂耍的人俑。
据介绍,这一神秘人俑出土于秦始皇陵外城的东南角,编号K9901区域。
这一编号是考古学编号,K代表坑,9901中的‘99’是年份,‘01’是序号,代表这是我们1999年勘探发现的第一座坑。
李岗说,这个坑是一座有东西三条过洞、两端分别有斜坡门道的凸字型木结构式陪葬坑。
1999年3月发现,5月我们就进行了发掘。
K9901区域这个神秘人俑被发现时位于坑中央的过洞中部,倒卧坑内,残破为11块。
当时这里还出土了五件人俑,这些人俑与兵马俑标准的体型相比显得参差不齐,但这一批人俑的特点一致:身上只穿着一件短裙,都在进行某种肢体运动。
2011年至2013年,考古人员对这座坑进行整体发掘,又出土了一批人俑,这批人俑无论姿态、形体,都与1999年出土的人俑基本是一致的:这些人员在雕塑中用了非常写实的手法,把人的肌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胖瘦不同的人俑考古人员发现,K9901与世人熟知的秦始皇帝陵1、2、3号坑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内涵完全不一样。
目前已经修复了该区域30余件人俑,这些姿态各异的人俑组合在一起,很可能代表的是秦代宫廷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座坑则是秦始皇陵中发现的又一种新类型的陪葬坑。
秦始皇之前还有一位秦武王嬴荡,喜欢举鼎,在洛阳举龙文赤鼎时把自己给砸死了。
这也说明当时类似技击、爬杆、扛鼎这种杂技在社会上是非常风靡的。
李岗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收六国伎乐俳优艺人于咸阳,统称为角抵俳优之戏,而这批神秘人俑,其实就是反映这一生活的百戏俑。
秦始皇陵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古代特别是秦代,陵园遵从‘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就是帝王将生前生活全部模拟于地下。
李岗说,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评语说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
经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我们所揭示的仅仅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共同追寻前人的精神世界、秦的文化,以及追溯中华文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