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存在吗?这些年多次坠龙事件 看到的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12生肖中其余11个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只有龙是虚构的呢?还是说龙并不是虚构而是真实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我们先来看看龙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生活于海中的一种上古神兽,它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腾云驾雾、法力无边。
【菜科解读】
比古看今修养文德,大家好我是小德,今天来聊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龙。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12生肖中其余11个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只有龙是虚构的呢?还是说龙并不是虚构而是真实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我们先来看看龙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生活于海中的一种上古神兽,它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腾云驾雾、法力无边。
龙最早形成于上古伏羲时期,《补三皇本纪》记载,伏羲自称是青龙,又称青帝,伏羲部落以龙为精神象征,部队称作龙师,后来的神农氏称赤龙;黄帝称黄龙。
所以伏羲是远古第一帝,青龙是中华民族第一龙。
而我们现在知道关于的龙形象则是来自于《史记》,记载称:黄帝打败蚩尤后,为了让华夏各部落团结,就从各部信奉的图腾身上各取一个元素进行组合,就创造了龙。
龙有蛇身、猪头、鹿角、牛耳、羊须、鹰爪、鱼鳞。
从那之后,龙图腾被华夏各族接受,渐渐形成龙文化,帝王们自称是神龙转世,百姓们自称是龙的传人。
那么如果龙只是老祖宗信手捏来的一种生物,为何还让我们膜拜千年?自古以来不计其数的坠龙事件又是怎么回事呢?
1934年营口坠龙
1934年7月的一天,家住辽宁省营口市的肖素芹听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9岁的肖素芹就缠着父亲要去一看真假。
赶到田庄台后父亲将肖素芹放在马背上站起来进行观望,根据肖素芹老人的描述,她看见:一条10米长的巨型生物,它长得方头方脑,眼睛巨大,还一眨一眨的,身体是灰白色蜷伏在地上,腹部有两个爪子。
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是这条龙有气无力,眼睛半睁半闭,像是生病一样。
再加上眼睛有些发红,很多人猜测可能是天气炎热中暑生病了,附近的老百姓就纷纷前来搭棚子为它避暑,还有人拿着水桶往龙的身上浇水。
就这样人们围观了好几天,营口市下了一场暴雨后,这条龙就神秘不见了。
如今的肖素芹已经是一位老人,但是他对童年看到龙的场景一直记忆犹新,并且十分坚定。
就在上次坠龙事件发生20多天后,营口市又连续下了几天大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淹成了一片汪洋,大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
附近老百姓纳闷这是哪飘来的味道呢?就顺着味道去寻找,结果在芦苇中,发现了一具巨大生物的尸骸,仔细一看正和第一次那条奄奄一息的活龙的体型相差无几。
根据目睹者描述,地点就在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龙骨长约10米,7个脊骨28节,头上长有双角且是鹿角式的杈角,掉下来的鳞片可以装两大筐,甚至还有附近居民听到过龙死亡前如牛般的惨叫声。
几天之后,日本人创办的《盛京时报》报道了一则标题为《蛟类涸毙》的新闻,报道内容是:7月28日一条龙在营口天空降而升,弄翻三只小船,卷坏日资厂的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车站的火车。
文中还提到在苇塘内发现了这条龙的遗骸,目前由营口第六警察署将龙骨运至西海关码头陈列,供游客观看,但是由于龙的肌肉腐烂,就只剩下遗了骸。
报道中还特别配了龙骨的照片。
在照片中可以看出,它有两个角,一个小杈角,一个大杈角。
营口坠龙事件一经报道就轰动了全国,各大杂志纷纷转载报道。
2004年《走进科学》栏目对营口坠龙事件进行调查,最后认定是须鲸搁浅后骨骼拼错形成的特殊骸骨。
这个说法遭到了很多学者以及目击者的反驳。
因为须鲸的脊骨是56节,怎么会是28节呢?头部的叉角又是怎么回事?而且鲸鱼搁浅腐烂速度非常慢,和坠龙的腐烂速度根本对不上。
#p#分页标题#e#其中蔡寿康、黄振福、张顺喜三位老人出面作证说当年亲眼见过营口的龙:70年前他们还是小孩,几个人在外面玩,当时是阴天,下午大约5时左右,那条灰色的龙,在云中动弹,可以清楚看到它的模样和画上差不多,头如牛头,两只鹿角,两根长须,大眼凸出,身长大约10米左右,四只爪子。
李滨生老人也详细描述了70年前西海关露天龙展的情形,说当时用绳子绑在船锚上围起来一个圈,地上洒着白灰上面放着龙骨由于人多,10岁的李滨生挤了很久才进去,他说骸骨有两三丈那么长,脊梁骨朝上不像是鱼,头上海长着奇怪的角。
而孙正仁老人则是直接把保存了63年的5块营口龙骨,拿出来希望博物进行证实,鉴定结果是距今约一万多年的野马化石,并非龙骨虽然没有证实龙的存在,老人们依然对于鲸鱼搁浅的说法,表示遗憾,因为这么大岁数了,没必要撒谎骗人。
面对众多目击者的反对,2005年《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专题片《龙影遗骨》承认和须鲸和营口生物的脊骨数量确实有本质区别,并且改变了须鲸说法,认为是大自然未解之谜。
之后的数年里营口坠龙众说纷纭,研究员傅仁义断定龙骨是原始牛化石。
董为副研究员认为是一种大象化石,两个角是长齿。
也有人通过孙正仁老人的龙骨认为是野马化石。
这些解释显然都有漏洞:鲸鱼不可能有角,牛、马、象都不可能有十多米长的蛇形骨骼,而且孙正仁老人的龙骨来源也有待考证。
虽然营口坠龙有大量目击者,以及照片,但是由于实物已经丢失,至今仍是个无法破解的谜题。
其实坠龙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松花江坠龙事件
1944年8月,农民任佰金带着儿子任殿元出海打渔。
船只经过牡丹江南岸附近,发现海滩上躺着一条黑龙。
它颈比身子细,头像牛脑袋那么大,呈方形,上宽下窄,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
整体形状和画上的龙差不多。
这一幕和营口坠龙目击者描述得几乎一致,而且目击证人多达300人。
亲眼目睹了这件事的任殿元当时他已经27岁,是一名老党员,一辈子不信鬼神,但是这件事,他说了一辈子。
其实不止现代有坠龙事件,在古代类似的坠龙事件也有很多记载。
古代坠龙事件
比如东汉的记载,说建安24,有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9天后离去。
再比如明朝《七修类稿》的记载,成化末年,有一位金先生在广东新会县游玩,在海潮平息后,一条巨龙坠落在了沙滩上。
原文写道:其长数十丈。
头足鳞角。
宛然如画。
但腹惟多红色。
再比如《清史稿》的记: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龙起,漂没田庐,淹毙人口;越三日,龙斩三段,尾不见,其鳞巨如葵扇。
其实光汉朝到隋朝的八百800多年,史书记载的龙出没就有一百多次,龙的模样,历经千年,也没有多大变化。
#p#分页标题#e#现在说龙不存在?难道千年来那么多目击者都看错了吗?其实小德也不敢妄下结论龙存在与否,但在历史资料中找到这么一个记载,或许可以做出答案。
《左传》中有这样一个龙见绛郊的记载,说鲁国太史蔡墨见过龙之后,观察一番,发现它就是一种和其他生物一样的动物,没有任何神力,甚至蔡墨认为龙根本都没有人的智慧,普通至极。
那么小德大开脑洞,有没有一种可能,最早龙是存在,但是他和12生肖中其他动物区别不大,有什么特殊能力,我们的祖先皇帝为了让各部落团结,将各部图腾结合了一下,发现结合出来的这个东西和龙有点像,于是就将龙定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由于龙在当时比较普通,所以仓颉进行12生肖排序的时候将他放在了不起眼的第五位。
但是几千年下来由于龙的数量越来越少,人们很少能见到它,再加上龙可能有时候外出觅食会误伤到人,或者毁坏庄稼,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龙就变成神秘强大的生物了,最终直接隐匿不敢在出来见人了。
当然也不排除在几万年前龙就已经灭绝的可能。
而营口坠龙事件呢分析起来,也存在着诸多漏洞,比如当年《营口市志》记述龙骨的脊骨共29节。
而《龙影遗骨》专题片中说当年《盛京时报》报道是28节,是谁有人写错了?还是说根本就都是媒体捏造的?
另外会不会是当年日本人将须鲸的骨骼,伪造成龙的样子,然后在他们主办的《盛京日报》上炒作造势,形成龙图腾坠落的假象,对国人产生精神迷惑呢?要知道坠落事件发生后3年,日军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小德只能说一切都有可能。
好了本期就讲到这里,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点赞、评论,下期再见!
1999年万祖之山昆仑山坠龙事件:不知道是不是
虽然在神话传说中多次出现但是又有多少人见过呢??而一些关于真龙现身事件的报道和记载因为来源太杂,可信度不高,很难让人相信。
之前曾经有游客在万祖之山昆仑山发现了冰封的真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据传闻报道称在2006年时有一组女子登山探险队前往万祖之山昆仑山中去探险,结果意外遇到了一条被身体被冰封的真龙,,虽然身体被冰封但头还可以动,其中的一名女登山运动员不小心被它给攻击到差点丧命,幸好其他队员赶来将她救出,不然她会丧命于真龙之口,成为真龙的食物。
还有之前网上报道考古专家们在对万祖之山昆仑山进行考古行动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古洞。
随后专家们对古洞进行了细致的挖掘,竟然挖出了神奇的尸骨,当尸骨完全被挖出出现在专家们的眼中的时候,专家们彻底震惊了。
因为专家们挖出的竟然是一副真龙骨架。
随着专家们的发现,一些关于真龙的消息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发生在最近真龙现身事件是一位去西藏参加青藏铁路铺轨仪式的摄影师,在从拉萨乘飞机回来的时候,他意外的发现飞机的窗外竟然有两条神奇的物种,他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随后他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神奇物种,它竟然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真龙。
那么这个传闻是真的吗?原因是这样的?这明显就是人为编撰出来为了博人眼球的新闻罢了。
目前在网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关于万祖之山昆仑山真龙的官方报道,之所以很多人相信也只不过是一传十十传百,传的人多了假的也自然便成真的了。
如果在万祖之山昆仑山中真的有龙这种物种存在,我想一些考古学家和物种学家早就前往去考察和证实了,绝不会连一点消息到没有。
在网上所传的万祖之山昆仑山真龙的真实身份本来是洞螈,这种物种和神话故事中所描绘的真龙形象非常相似,所以人们在看到它之后往往会将他认为是龙的幼崽。
而在网上所流传的万祖之山昆仑山真龙本来是根据它的形象说ps出来的,这便是所谓的万祖之山昆仑山真龙事件的原因了。
1934年辽宁营口坠龙事件龙骨证据竟被日本人盗走
龙是中华名族的图腾,关于中国是否游龙的问题已经历经了千百年的讨论,而发生在1934年辽宁营口坠龙事件让人们似乎已经得到了答案,原来龙不止存在于传说和神话故事中,还有人记录下了珍贵的照片。
可惜当时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1934年辽宁营口坠龙事件的巨大尸骨被日本人盗走,留下了这未解之谜。
龙坠落后神秘消失,再次出现已是死尸辽宁营口坠龙事件发生在1934年的夏天,辽宁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
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
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据说到家后他一头扎到炕上,从此一病不起。
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发生了辽宁营口坠龙事件是不祥之兆。
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
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
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
然而,距离辽宁营口坠龙事件二十多天以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引发多家媒体争相报道,龙骨却被日本人盗走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者也前来采访,并称其为“天龙降”、“巨龙”等等,同时还配发照片。
由此,1934年那个夏天,东北三省的好奇者纷纷乘火车到营口观看所谓的龙骨,以一饱眼福。
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
在查阅1934年8月12号《盛京时报》,惊奇地发现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动物不但头上长两只角,而且腹部还长四只爪子。
在它搁浅的位置自己还挖了一个长十七八米,宽七八米的一个坑,而且在坑边上还有清晰可见它当时用爪子挠的印。
在《营口市志》和《营口史话》有着同样类似的文字记载,它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原来这个怪物的尸骸在展览后做成动物标本交给营口高级水产中学进行收藏。
因为当时属于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人在营口占统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对生物、尤其是像这一类的生物,尤其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现的动物,我想他会非常重视。
所以老百姓有一种传说,当时龙骨的骨骸被拉到长春,当时的新京,最后运到日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