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极:秦大河的220天︱读+

今年年初,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开站。
前不久,《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修订出版。
秦大河,1947年出生于兰州,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8年他调进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1989—1990年,受国家南极
【菜科解读】
《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 秦大河 著 科学出版社
今年是中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事业的第40个年头。
今年年初,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开站。
前不久,《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修订出版。
秦大河,1947年出生于兰州,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8年他调进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1989—1990年,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穿越南极科学探险,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穿越南极大陆的人;2000年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
1989—1990年,一支由6个国家6名队员组成的国际科学考察队首次徒步穿越了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秦大河为中方队员。
本书记录了这次人类有史以来穿越南极活动策划、筹备、训练及实施的全过程,读者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人类此次代价高昂的南极穿越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考察队员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科学家精神和友谊,而且可以领略到南极洲的自然风光和绮丽的冰雪世界。
此次修订,根据秦大河穿越南极日记绘制了包含217个宿营地的详细行进线路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现了这一段历时220天、跋涉5896公里的艰险征程。
本报在此摘编《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部分内容和科学出版社对该书的《编辑手记》。
【编辑手记】
他为参加南极科考拔掉10颗牙齿
■ 李春伶(《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责任编辑)
《大穿越》第7页记载了一封电报,那是在长城站越冬的秦大河在得知中国准备派人参加国际徒步穿越南极活动时,1988年5月20日向南极办自荐参加穿越活动的请战书。
这份请战书虽然写得极其诚恳,讲事实、摆道理,让决策者难以拒绝,但是,要知道,1984年中国第一次派船前往南极建设长城站时就有591位队员同行,这些队员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地筛选出来,可谓强手如云。
事实上,当时正式人选已定,秦大河只能作为候补人选,幸运的是,正式人选因病放弃,1988年12月12日仍在长城站的秦大河终于收到了南极办批准他参加南极考察的电报。
秦大河看到了希望。
秦大河为参加南极科考拔掉10颗牙齿的故事知名度很高。
在徒步穿越南极活动的准备阶段,秦大河检查出牙齿有毛病。
因为南极内陆没有医疗条件,徒步过程中一旦牙齿出问题吃不下东西,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所以对牙齿要求格外严。
为了以防万一,美国医生建议他拔掉所有有嫌疑的牙齿。
1989年2月15日,秦大河为了自己喜欢的科研事业,一次拔了10颗牙!
考察队赶路情形。
右侧是他们搭建的雪堆路标,每2英里一座,给补给飞机提供标记。
【穿越日记摘编】
1989年2月25日 星期六
为1990年穿越南极考察胜利,今天拔牙10颗。
牺牲牙齿,为南极考察顺利!
上午8时整,约翰·斯坦德森、圭三和我3人准时抵达杜卢瑟市区的一间牙科医院,今天是星期六,休息日,但此牙科医院及另一医院的部分大夫和护士自愿放弃休息,为我们3人,也是为考察队免费牙齿诊治。
据2月18日的诊断,约翰的牙齿要拔4颗,圭三亦要拔掉两颗牙齿。
布鲁斯医生检查了我的牙齿后,又看了拍摄的X线片,认为至少有10颗牙齿要拔掉。
布鲁斯医生为我修理并加固了除需拔掉的10颗外的全部牙齿,注射麻醉药后,又将去年4月在乔治王岛苏联的别林斯高晋站米沙医生所补的牙齿锉掉,但牙根仍在。
拔牙要到口腔外科医院去拔。
之后,牙科医生凯瑟琳一边为我清洁牙齿,刮牙垢和牙石,一边讲解口腔卫生。
她认为,剩余的14颗牙齿仍应尽力保存。
最后凯瑟琳还给我一些牙线、牙刷,要求每次刷牙时认真,在一处至少刷15秒钟才行,经常清除牙锈等,假牙更要保持清洁。
凯瑟琳讲,布鲁斯亦强调,如果我能在出发前到杜卢瑟来,他们可为我配一副假牙,两位一再表示愿意为我服务。
约11时许,凯瑟琳驾车带我去本市的中心医院,去看牙外科医生约翰·康奈尔。
虽然是周末,但康奈尔医生及其助手在等我们。
我一次拔10颗牙,心中十分担心。
因为在国内,兰州市医院的牙科大夫一般一次只拔2—3颗牙,10颗至少要3—4次才能拔完。
为此感到紧张。
但凯瑟琳和约翰·康奈尔都安慰我,叫我不要担心。
首先,康奈尔医生的助手让我在手术椅上静坐一段时间,然后量血压,大夫将口腔内有关部位麻醉,给了我几本杂志读。
20分钟后,康奈尔医生及其助手返回,静脉注射麻醉药2—3分钟后,我进入梦乡。
醒来一看,康奈尔医生和助手正望着我笑,说10颗牙已拔完——真是奇迹!此次拔牙痛苦小,心理压力也小。
我们一行4人于下午3:40回到营地,晚上营地开宴会,跳舞,很是热闹。
我因拔牙伤口过大,流血不止,只能吃流食,并提早休息。
1989年12月8日 星期五
今天可以认为是我们真正到达南极腹地高原顶部的第1天。
清早行进后不久,冰面越来越软。
午后,几乎看不出雪丘的存在,说明此地区很少刮风,冰面一望无际,非常平坦。
做了雪层剖面,直到1米深处雪都十分松软。
这些都很能说明此地区很少刮风。
另外,维尔的高度表读数仍为10000英尺,同昨日宿营地的高度。
随着高度的增加,虽然我们的雪橇载货越来越少,但行进速度却总在24英里/日徘徊,很难达到25英里/日,更达不到27英里/日。
其原因是高度在增加,缺氧所致。
今天,杰夫发现他的两三只狗拉力很弱。
我则在宿营时看到维尔的狗喘得很厉害。
几乎所有的狗都显得十分疲乏,一到宿营地,便统统趴在地上喘气,懒得动弹。
所有的狗的食量都下降。
如高迪,往日狼吞虎咽,近两三天却不怎么吃东西,整块狗食放在地上很久后才吃掉,且仅1块即可,以前可以吃2块。
清早,维尔说到从极点到东方站的住宿生活等安排。
我和让·路易将同住一顶帐篷,我的全部东西放到他的狗橇上。
他与杰夫同住,他的东西放到杰夫的橇上(我不大相信,因为他的破烂太多了)。
但却要我继续管理他的狗。
自10月初我们同住一顶帐篷起,70天来我一直照料狗及帐篷外边的事务。
#p#分页标题#e#我告诉他,当我与他人同住一顶帐篷时,每天宿营后我要管狗、备狗食、安帐篷、挖食用雪,还要作雪坑雪层剖面、采样,再加上他的这一群狗,估计没有时间。
而回到帐篷后,要煮茶、做饭等,还要记日记。
他也无可奈何,同意我的分析。
秦大河在南极点。
1989年12月10日星期日
晨6:10,维克多报告:-26℃,东北风,晴天,但南边阴云。
今日阴转晴。
上午阴云,下午晴天。
仍刮东风,风速5—10米/秒。
有人讲极点附近为静风看来并不真实。
昨天晚上让·路易的生日宴会变成了队员会议。
协商并确定了在南极点通过电视、电影讲的南极宣言,原则为不涉及政治和宗教。
舟津圭三代表大家用英语讲后,每个队员用自己的语言讲一遍。
其内容如下:
在按最长路线穿越南极洲的日子里,今天我们站在了南极点。
在这整个世界汇集为一点的地方,我要告诉诸位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能够一块生活,一块工作,哪怕是在这最困难的环境里。
让1990年国际穿越南极考察队这种和平、合作、友谊和藐视困难的精神,使我们这颗星球变得更加美好!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整理)
连体婴儿是形成的?目前还是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这一现象发生在怀孕的最初两周,两个胎儿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核型、性别、血型、毛发颜色、指纹等。
连体婴儿绝大多数为女性,男性较少。
网络图片 非洲赞比亚的一个黑人妇女,其丈夫是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她生下一对连体婴儿,他俩的肤色却是一黑一白,另接生的医生大吃一惊。
产妇21岁,名叫卡菲。
与开设华侨餐厅的丈夫美.李结婚后,她便怀孕,随后生下一对连体婴儿。
这对女婴儿头顶相连,肤色一黑一白,形成鲜明对照。
这对女婴中,白皮肤的叫苏菲亚,黑皮肤的叫杜芦笛。
医生对两个女婴进行了体检检查后,确认虽然这对女婴头顶相连,但都很处于良好的状态。
更另人惊奇的是,无论他们的长相还是性格都无相似之处。
医生建议当他们长大以后可以做人体分离手术,而他们的肤色却永远无法改变。
这对连体婴儿刚出生不久就备受媒体的关注,各大报纸对此做出了报道。
很快,他们就成了大街小巷议论的话题。
由于他们生来一黑一白,看起来像是围棋里的黑子和白子,所以有的媒体很幽默的给这对连体婴儿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棋子婴儿。
医学界也对这对连体婴儿十分好奇,医生们准备对这对女婴进行全面检查,从而找出连体女婴产生不同肤色的真相。
在孪生儿方面颇有研究的专家说:孕妇只有一颗卵子受孕,它不可能分开后形成两个受精卵。
也就是说,一个女人不可能与一个男人性交受精后不久,另一颗卵子又和另一个男人性交后受精。
一般连体婴儿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核型,两个人应该各方面一样,而这对连体婴儿的肤色却产生鲜明的差异,这更是前所未闻的。
黑白棋子连婴现象的出现究竟出于何因,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有待医学界的进一步研究。
郑重
天外来客是什么动物,恐与堕天使有关,六种动物疑似外星人
天外来客是什么动物根据圣经里面的描述,天外来客本来指的是蛇,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龙,因为在宇宙中,灵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圣经中制造主的的天使是有灵的,但是后来天使却堕落了,于是出现地狱九大堕天使,神消灭了他们的真体而保留了灵,,这些灵只能进入蛇的身体里面,与基督为敌并且迷惑众人。
在古埃及的神话中,法老王的头上通常会佩戴着蛇,而被人们发现的大部分天外来客,就是灵附着在兽类的堕天使,而在一些金字塔中,就记录着3000年以前外星生物就与蛇神有关,因此天外来客生肖中所指的动物,本来就是蛇。
形似天外来客的动物1、红唇蝙蝠鱼:这种鱼的特点就是它有烈焰红唇,嘴巴上就像是抹了口红一般,身体平扁,长度在25厘米左右,虽然它是鱼,但是游泳能力却很差,常用胸鳍在海底行走,以虾、小鱼、螃蟹为食,重要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第一发现它人们以为是外星来的物种。
2、玻璃蛙:现在很多手机会出各种透明探索版,能够看到里面配件的排列,事实上在动物界早就有这样的先例,比如玻璃蛙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腹部的皮肤就像玻璃一样是透明的,能够看到它身体内部的构造,包括心脏的跳动、消化道的工作等等,既令人震撼又有点吓人。
3、撒旦叶尾壁虎:被认为是最像天外来客的物种之一,因为它的皮肤、外形都具有很浓的金属质感,而且一点也不像地球上的物种。
它能够模仿干枯的树叶一动不动,因尾巴很像叶片,还能将自己卷曲起来,因此被人们称为撒旦叶尾壁虎。
4、叶海龙:如果你不仔细观察,会发现叶海龙就像是海底的枝叶一样,但是它确实活生生的物种,身体是由骨质板而著称的,没有牙齿但可以抵御捕猎者的硬刺,重要生活在礁石和沙床中,活动的深度在5-15米左右,非常善于伪装,常将自己扮做树叶。
5、眼镜猴: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天外来客指的是外星生物,他们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眼睛巨大,在地球上有一种动物就具有相似的特点,那就是眼镜猴,它的眼睛占据脸部的巨大一部分,因此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还以为是外星人。
6、雪人蟹:地球上新发现的甲壳类动物,虽然名字中带有蟹字,但是身体特征却完全与螃蟹不同。
它的视力为零,真相是没有视觉的功能,身体上有许多黄色的细菌群,可以用来抵抗火山喷发而流出的有毒的气体,常生活在复活节岛附近1500公里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