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诈骗3.5亿元,被骗真相让人震惊!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8 点击数:
简介:是一桩特大诈骗案。

更让人感到荒唐的是,银行行长被骗了这么多钱的理由,竟然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上个好大学。

也就是说整整3.5亿,全都砸在了女儿身上,为女儿铺路。

可以粗浅地理解为,女儿学业等于3.5亿。

现实又魔幻,女儿上个学,直接掏空了半个银行。

我实在看不懂这笔账,到底上啥大学出来,才能赚到3.5个亿。

讲句残酷的现实话:在绝对财富面前

【菜科解读】

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诈骗3.5亿元,被骗真相让人震惊!

是一桩特大诈骗案。

更让人感到荒唐的是,银行行长被骗了这么多钱的理由,竟然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上个好大学。

也就是说整整3.5亿,全都砸在了女儿身上,为女儿铺路。

可以粗浅地理解为,女儿学业等于3.5亿。

现实又魔幻,女儿上个学,直接掏空了半个银行。

我实在看不懂这笔账,到底上啥大学出来,才能赚到3.5个亿。

讲句残酷的现实话:在绝对财富面前,学历和能力都变得微乎其微...最倒霉的,还遇到的是个骗子,钱打了水漂,女儿大学没上成,行长被查吃牢饭,全都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么这名银行行长是怎么被骗的呢?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

在山东滨州市某银行当行长的李某,受老同学的邀请,来内蒙古做客,结识了当地的赵某河。

两人闲聊中得知,李某的女儿马上要参加高考,但成绩不行。

赵某河对李某说:我姨夫是高校副校长,和教育部多位领导熟识,路子很广,可以帮着问问,让孩子上个好大学。

话里意思很明显,我后面有人,能帮你女儿走后门。

行长爱女心切,立刻撇下身子让赵某河帮忙问问...也就是这句并不高明的话术,让银行行长先后26次上当,并一步步从一名领导干部蜕变成了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的蛀虫。

2015年,临近高考,在行长李某一家人的期望,赵某河开始了轰轰烈烈地走后门行动。

也是正式诈骗的开始。

刚开始,赵某河称已经通过自己姨夫,找好关系,但需要一笔活动经费,意思意思。

行长李某,二话不说,直接转了100万过去。

两个月后,赵某河说要办艺考合格证,活动经费不足,还得再意思意思。

行长李某毫不犹豫,又转过去300万。

又过了几个月,赵某河故技重施,声称搞到了教育部内部的数据库,可以修改成绩,不过需要缴纳保证金。

又让行长李某转了665万。

到这,李某满以为女儿上大学的事已经板上钉钉了。

实际上,诈骗进度才进行到三分之一。

距离3.5亿的目标,还差得多得多。

等到7月份,李某女儿进入北京某学院学习,却发现没有正式学籍。

被质问的赵某河,立马说只有购买教育部的教育基金,才能换来学籍。

行长李某信以为真,又转了850万。

一个月后,赵某河又以高校无法提取档案,必须购买学信网端口为由,让李某转账了1461万保证金。

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诈骗3.5亿元,被骗真相让人震惊!

后面的整整一年时间,赵某河编造了各种理由,先后8次诈骗了行长李某1.5个亿。

到这时,我算了一下。

银行行长为了女儿能上大学,已经上当了13次,所有被骗的钱,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1.83亿。

然而,还远远没到骗局终结的时候。

因为赵某河每次都能将李某骗得深信不疑,屡试不爽...于是他越来越大胆。

2016年底,赵某河谎称自己的姨夫和教育部的某部长被查到,引起了纪检监察部门的注意。

为了安全起见,让行长李某又买了一笔保证金,共4100万元。

第二年5月,赵某河又以找人摆平监察部门为由,又从李某手上骗了658万。

一个月后,赵某河换了个新招,冒充反贪局局长,对李某说你被盯上了,之前的投的教育资金的钱,全都被冻结了。

想要脱罪得再重新往里砸钱,填窟窿...就这样,赵某河在后面9个月内,又先后从行长李某手里骗到了1.52亿。

为了消除李某的怀疑,还还给了他3372万元,说是利息。

为了女儿上个大学,行长李某就被这样的方式,骗了26次,骗走了3.5亿。

直到2018年10月,行长李某才察觉到不对劲,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没有报警,为了保住饭碗,他决定以资抵债。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

最终在2020年7月,李某和赵某河行迹败露,均被立案调查,抓获归案。

经法院审判,赵某河被判无期,银行行长李某被判7年。

截至案发,仍然有近3.2亿未能追回,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看完整个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我的第一反应和很多网友一样,这个银行行长简直太蠢了。

但吐槽过后,再回看事情里的一些细节,却让人细思极恐。

事件中,赵某河的诈骗手段,如出一辙,并且看起来十分拙劣。

被骗一次、两次可以理解。

但李某作为一个银行的行长,竟然能连续被骗26次。

一行之长,连最基本的防骗意识都没有,简直匪夷所思,充满戏谑。

真的是为展现父爱,为了女儿的前程,昏了头脑?业务素质如此之差,又是怎么混到银行行长的位置上的?更可怕的一点是,被骗金额高达3.5亿,这些钱大部分是行长李某贷款获取的。

累计高达上亿的巨额贷款,随意就获得了银行的批准,银行的内控制度呢?要么是银行系统出现了严重漏洞,要么是银行里的人出现了严重漏洞。

最后一点,也是让很多网友不理解的一点。

被诈骗了3.5亿,还有3.2亿没能追回,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属于重大经济犯罪。

不管怎么说,行长有着直接责任,但却仅仅被判了7年。

说句难听的,不就相当于用7年换了3.5亿。

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诈骗3.5亿元,被骗真相让人震惊!

是不是太划算了?太轻了?这样的惩罚真的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吗?相比行长有些荒唐的被诈骗理由。

再回看事件报道中的一句话:面对讯问,赵某河百般辩解,称自己仅是受李某委托从事投资盈利活动,而非诈骗。

更让人有些震惊。

在书上曾看到做这样一句话:一件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往往有两个。

一个是表面的,可说的。

一个是背后的,不可说的。

生活中处处显见,就像一个人提着东西跑到另一个人家里问候,表面上看是送礼,其实是想办事。

一位银行行长有能弄到3.5亿的通天本领,却安排不了女儿上个好大学。

这个原因究竟是表面的,还是背后的,还有待审视。

最后除了以上这些理性的分析和猜测,我剩余最大的感受其实是愤怒。

因为看到这条热搜的同时,我还看到一则新闻。

一位拾荒的老奶奶,向路人讨要羊肉汤喝。

整个过程老奶奶十分有礼貌,满脸笑容地说:有剩的羊肉汤吗?有就给我一点,没有也没关系,就算了。

但乐观背后充满了苦难,老奶奶养着一个瘫痪的儿子,儿子出事后,儿媳妇拿钱跑了。

就撇下老奶奶一个人,她就一边捡垃圾,一边照顾瘫痪的儿子。

煽情的话,不想多说。

之所以说起这条新闻。

行长被诈骗和老奶奶要羊汤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但放在一起,就呈现出顶层和底层的鲜明对比。

有人为女儿上学被骗3.5亿,有人只想讨碗羊肉汤喝。

有人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还能日进斗金,有人低三下四每天捡破烂只为了活着。

这里面不仅有差距,不公平,更重要的是里面藏着上层对底层的伤害。

社会学家鲍曼曾讲过一个社会版的蝴蝶效应:当一个极尽权力和财富的人出现变故,真正崩塌的永远是身处底层和角落中的人。

就像这次荒唐的诈骗案。

银行行长被别人骗,他同样骗了银行,银行的钱又从哪来?说白了,这个诈骗犯最终骗的是储户的钱,真正的受害者的还是老百姓。

这次行长被诈骗是这样,某某银行是这样,明星考编是这样...所以当每一起类似的事件发生,最终都会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伤害到底层的我们。

2025年兰州个人社保卡缴费标准最新需要交多少,兰州社保卡可以当银行卡取钱吗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那么兰州社保卡每年需要缴纳多少钱?接下来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社保卡费用具体详情吧。

  一、兰州职工社保卡需要交多少?以康某职工社保为例:  由上图得知,康某社保卡一年需要缴纳5617.68元,职工个人月缴纳468.14元,若您想要了解明细点击新社通社保计算器,来了解一下明细吧。

》点击新社通app社保计算器,轻松了解你的社保缴费明细!提示:新社通社保计算器计算所得,数据仅供参考。

每个城市每年设定的最低缴纳基数(即劳动者月收入)各有差异,但总体上遵循着相似的原则,即按比例进行缴纳。

二、兰州职工社保卡退休后能领取多少钱?兰州社保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能领的钱怎么计算?兰州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最新(附在线计算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1.2%其中,计算公式不相同,我们用在吉林退休网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吉林2022年的计发基数则为7604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9,该网友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含视同缴费年限6年),退休时账户余额为110000元,视同缴费指数为1.1,吉林的过渡性指数为1.2%,我们算算这位网友退休时的养老金情况如何。

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1+0.9)/2*7604*30*1%=216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110000/139(60岁退休计发基数为139)=791元。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1.2%=1.1*7604*6*1.2%=602元。

所以这位吉林退休人员的养老金=791+2167+602=3560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具体需以个人情况及当地有关部门法规为准。

三、兰州职工社保卡个人社保缴费比例是多少?社保缴费比例如下:兰州社保卡职工缴费公式=缴费比例*缴费基数:1、缴纳社保基数的上限就是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2、兰州社保卡-------职工缴费比例参照如下:医疗保险:单位承担8%,个人承担2%;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2%,个人承担8%;生育保险:单位承担0.8%,个人不承担缴费;工伤保险:单位承担0.8%,个人不承担缴费;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个人承担1%。

兰州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兰州职工社保卡个人交多少钱?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今年首批储蓄国债发行首日遭抢购,有银行额度1小时售罄

进入利率下行周期,很多人对投资理财分秒必争。

3月10日,2024年首批储蓄国债(凭证式)正式发行,居民抢购热情依旧,北京多家银行额度在上午售罄,大行额度尤为紧俏,仅1小时即被抢光。

根据财政部公告,2024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于3月10日至3月19日发行。

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

其中,第一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38%;第二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5%。

储蓄国债难抢已不新鲜,虽然利率不断走低,但相较大行定期存款利率维持小幅占优态势,不过对比中小银行定存利率不占优势,但其安全性、稳定性等特点依然对部分群体具有较大吸引力,有银行客户经理表示,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储蓄国债。

有银行发行首日抢购一空财政部3月6日公告显示,2024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将于2024年3月10日至2024年3月19日发行。

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其中,第一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38%;第二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5%。

九点半左右就没有了,想买的话要早点排队来抢。

发行首日(3月10日),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北京地区多家银行,多位客户经理表示额度在上午售罄,尤以大行更为紧俏。

部分股份行、城商行还有部分额度剩余,但客户经理也提示需要的话尽早前往附近网点购买。

从发售和购买方式来看,储蓄国债(凭证式)在发行期内通过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按面值面向个人发行,发行面值以100元为单位,单一个人购买单期储蓄国债(凭证式)金额不得超过300万元。

承销团成员应向投资者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储蓄国债(凭证式)收款凭证。

其中,2024~2026年承销团成员为40家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

以某国有大行北京地区一支行为例,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时了解到,该网点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此次发放额度均为40万元,早上4个客户即全部买断,人均投资金额20万元,其余十几位排队人员则未能抢到。

另有股份行客户经理表示,3年期储蓄国债较为抢手,早间额度已被抢光,截至午间仅剩部分5年期品种。

多位客户经理表示,储蓄国债一般都要靠抢,了解的客户都会早早到网点排队。

不过据记者了解,相比之下城商行额度更为宽松,有客户经理表示,相比此前多为几个小时就售罄的情况,这次发售速度更慢。

从额度分配来看,每家银行分配形式略有差异。

《储蓄国债(凭证式)管理办法》《储蓄国债发行额度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要求,发行开始前,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将当期储蓄国债(凭证式)计划最大发行额按发行通知中规定的代销额度分配比例分配给承销团成员。

承销团成员应当按照普惠原则销售储蓄国债(凭证式),统筹规划销售网点,合理分配额度,方便投资者购买。

根据客户经理反馈,有银行会对分支机构进行额度分配,有银行则是分支机构统一在全行系统内共享额度,售完为止。

储蓄国债有何特点事实上,因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变现灵活、投资门槛低等特点,储蓄国债秒光等抢购现象已经不新鲜。

多位客户经理表示,储蓄国债尤其受到追求稳健收益的中老年群体喜欢。

储蓄国债(凭证式)为记名国债,记名方式采用实名制,可以挂失,但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转让。

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凭证式)后,可到原购买国债的承销团成员办理提前兑取、质押贷款。

但发行期最后一天(即3月19日)不办理提前兑取。

从计息方式来看,投资者购买的储蓄国债(凭证式)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

各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发行公告日至发行结束日,如遇央行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等情况,需调整当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利率时,发行利率及提前兑取分档利率的调整情况另行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按当期国债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应的利率档次计息,同时需按提前兑取本金的1‰向承销团成员支付手续费。

具体看靠档计息规则,从购买之日起,两期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年利率0.35%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0.85%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1.87%计息;第二期国债持有时间满3年不满4年按2.32%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2.43%计息。

这也意味着,与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计息的定期存款不同,若在持有储蓄国债不满半年的情况下提前兑取,投资人还面临亏本的风险。

但持有期大于半年的情况下,靠档计息规则较定期存款更为灵活。

#p#分页标题#e#根据往年惯例,储蓄国债通常在每年3月至11月的10日至19日发行,分为凭证式、电子式两种,二者在购买方式、付息及到期兑付方式上略有差异,具体发行信息以财政部官网公告为准。

仍高于大行定存利率进入利率下行通道,加上理财等收益率波动加大,投资者对各类理财渠道的选择也更为谨慎,可谓既要货比三家又要争分夺秒。

记者注意到,随着存款利率不断下行,当前国有大行与中小银行间储蓄国债抢购现象的分化更为明显,前者额度更为紧俏的原因一方面是客群量更大,另一方面是定存挂牌及执行利率更低。

最近两年,随着利率中枢下降,储蓄国债利率也经历了多次下调。

以去年11月最后一批发行的2023年第七期、第八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为例,第七期储蓄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2.63%;第八期储蓄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2.75%。

相比之下,最新一批储蓄国债收益率均下降了0.25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来看,2023年7月~9月发行的储蓄国债(凭证式)3年期、5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别为2.85%、2.97%;5月~6月储蓄国债(凭证式)3年期、5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别为2.95%、3.07%;3月~4月储蓄国债(凭证式)3年期、5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别为3%、3.12%,彼时较2022年11月已分别下行5BP、10BP。

这也意味着,2022年11月至今,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票面年利率分别累计下行67BP、72BP。

回顾来看,国有大行在2023年率先开启了3轮存款利率集中调整。

其中,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均累计下调65BP。

按照大行最新挂牌利率和主流执行利率来看,3年期、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分别为1.95%、2%,执行利率最高可上浮至2.35%左右(不考虑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维持了储蓄国债利率略高于大行定期存款利率的态势。

不过,中小银行利率调整存在一定滞后,单从利率水平来看,储蓄国债收益率相较中小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不占优势。

以某头部城商行为例,经过去年12月最新一轮调整后,该行定期存款利率3年期可上浮至2.65%,5年期则更低为2.35%,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可至2.7%。

在其他个别农商行、村镇银行以及民营银行中,则仍可见3%左右定存或大额存单。

有业内人士指出,具体选择仍然要看投资者自身需求,要综合回报率、产品特点、自身需求等多方面考虑。

有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在储蓄国债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其他存款、理财类产品,尤其是对储蓄国债没有特殊偏好的年轻人来说,其实选择更多。

就在2月29日,央行发布《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扩大了柜台债券投资品种,优化相关机制安排,以便利居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

文件明确,投资者可通过柜台业务开办机构投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品种。

加入收藏
               

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诈骗3.5亿元,被骗真相让人震惊!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