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常用的11大定情信物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5-08 点击数:
简介:定情信物一般包括:戒指、如意、罗汉钱、红豆、凤钗、手帕、荷包等,或者是家中祖传的某种小物件、本人精心选

【菜科解读】

定情信物一般包括:戒指、如意、罗汉钱、红豆、凤钗、手帕、荷包等,或者是家中祖传的某种小物件、本人精心选购的某种纪念品等。

不管信物为何、价值是否贵重,信物总会有一定来历或与自己有特殊的关系,其精神上的含义肯定是不能用物品是否值钱来衡量的。

赠上了信物,犹如呈上了自己的心愿,表明自己将终身不移其志。

1.直截了当花椒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的寓意,因此春秋时的男女有用花椒来作为定情物的习俗。

《诗经·陈风·东门》中,就讲到一个男子在舞会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为定情物的故事。

定情时就说好将来要生很多小朋友,古人在爱情上其实很直白。

2.受之父母头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身体部位十分看重,认为这也是孝的一部分。

所以三国里夏侯惇眼睛被箭射中后,才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一口将眼睛又吃回去。

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心上人,表达无以复加的爱意,头发自然最合适不过。

所以古时候,女子经常会剪落一束青丝赠送给情郎做定情物。

3.正妻范儿簪

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

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

周宣王的姜后有退簪劝政的佳话:说的是周宣王荒疏国政,姜后为了规劝他,就退去发簪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羞愧难当,从此励精图治。

《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4.狗血剧情对半之物

古装电视里常有将玉佩等物件掰成两半,各执一块以定情的桥段。

这也是古代常见的定情方式。

还有将胭脂盒拆开,将盖子送情郎、将镜子拆成两半、或将钗一分为二等。

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上京赶考或者什么别的远游一趟,一去就是许多年,等回来时已是物是人非,所以这类定情物往往是寻子认亲的证物。

5.纠结缠绵同心结

同心结也一直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所谓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唐朝着名诗人孟郊《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

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

描写的就是一个女子为即将远行的心上人编结同心结时缠绵悱恻的心理活动。

6.神仙专用手镯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如跳脱等。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有仙女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

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仙女萼绿华赠羊权金和玉跳脱。

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也有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手镯送给他留念的桥段。

7.帝王之选玉如意

古代宫廷里的不少地方都会摆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赏。

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

如意在宫中还是一种高贵的礼品。

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

8.国际接轨戒指

戒指定情其实不只是西方的传统,这一习俗在我国同样由来已久。

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

到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

由于戒指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嫁的女子都不戴。

9.君子之情玉佩

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

玉在我国古代是君子的象征。

君子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正与玉的寓意相符。

所以古代高雅从容的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来作为定情物,显得节制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

10.情香怡人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

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

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

《红楼梦》中,黛玉送给宝玉一个香囊,后来误会他送给了别人,赌气把正做的一个剪了,却不知宝玉已将它贴身佩戴。

恋爱中的小女儿情态跃然纸上。

11.温良贤惠瓜果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讲一个男子得到心爱的女子所赠送的木瓜、木桃、木李后决定回赠以各种佩玉,表达永结同心的意愿。

古时候,男任狩猎,菜科网,女任采集,所以蔬果之属为女子所有,女子要向心上人表达爱意,通常会赠送瓜果。

历史男女用什么做定情信物,定情信物是表达了什么意思

  大家都知道,在现在的生活中,年轻男女在一起总会给对方送些东西,本来在历史也是一样,这种方式就是叫送定情信物,定情信物他表达了什么?在历史的男女都是送什么东西来当作定情信物?咱们一起来看看历史男女的生活。

  历史男女用什么做定情信物  在中国历史,定亲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仅次于正式结婚的社会性的主要礼仪。

定亲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却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

  同心锁  伉俪曾盟金石约,生死誓结同心锁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善良的女孩和的忠厚的后生相爱了,可是做商人的父亲不想让女儿过穷苦的日子,偏偏把她许给官家的公子。

婚期来临的时候,后生勇敢地抢出了新娘逃到了山里。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之际,他们挽着手从山上飞身跳了下去,后人寻找它们的时候只发现了两把锁在一起的石锁。

  这是一个美丽的寓言,一个虔诚的祈愿,一个永恒不变的承诺。

将一对相爱的恋人名字刻在锁上,将两个人的心紧紧地"锁"在一起,默默无语中已经倾注了自已的爱的同心锁,锁上了,希望一辈子也不打开。

去过黄山的情侣们一定不会忘记买一把同心锁,锁在山上,然后一起把钥匙扔进深渊。

  红豆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当作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

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梳子  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代表私订终身,有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的意思。

  罗帕  帕出佳人分外香,天公教付有情郎  罗帕是较为私密的东西,历史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缠绵之意。

"有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的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露齿的尴尬,又平添了几分娇媚,让人怜爱之意顿生。

  再加上这个"道具"质地轻,使用频率高,特别容易掉落,历史的典故中,不少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拾到罗帕而认识,随后相恋。

  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香囊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

古人佩戴香囊的古代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据《礼记.内则》记载,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

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玉佩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

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罗缨"是历史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所以《诗经》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它后来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历史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大家都懂的。

  耳环  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

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生容》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

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主要的地位。

  簪子#p#分页标题#e#  《鼓吹曲词.有所思》中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准备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饰这支簪子,加上双珠还觉不足,再加上玉饰,如此珍重,自是出于一往情深。

却不料"闻君有他心",于是她把那簪子 "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何苦这样做呢?还是从心头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意吧。

  戒指  戒指既然是定亲之物,所以历史未字女子都不戴戒指。

隋代丁六娘《十索诗》所写"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

"或许可以说明历史,甚至是现代女子对戒指的那一份难言的情怀,这个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最重。

  定情信物是表达了什么意思  定情信物讲述历史爱情的婉约和美好!  古人如同今人一样,男女相爱多会交换定情信物,如戒指、如意、罗汉钱、红豆、凤钗、手帕、荷包等。

  不在乎信物价值是否贵重,只在乎信物所表达的情意。

不管信物为什么、价值是否贵重,信物总会有一定来历或与自己有特殊的关系。

其精神上的含义肯定是不能用物品是否值钱来衡量的。

赠上了信物,犹如呈上了自己的心愿,表明自己将终身不移其志。

  在中国历史,定亲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仅次于正式结婚的社会性的主要礼仪。

定亲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却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迫于礼教和社会压力,交换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进行,他人无从知晓。

  一般地说,一方赠予信物,对方也应回赠。

信物是一定要保管好的,更不能转送他人。

信物丢失,预示着不忠。

若是退回,则暗示情感破裂。

南宁农村社保可以补交吗2025年

社保缴纳,通俗来讲,是个人或单位依据法律,向社会保险体系定期足额支付保险费用的行为。

社保全称为“社会保险”,是依法建立的社保制,旨在保护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接下来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南宁农村社保可以补交吗2025年?”的详情。

社保补缴新规(最新):2025年社保补缴即将截止!这四类人可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补缴15年仅需3000元,退休后每月领取180元;国企老职工可免滞纳金补缴;灵活就业者需把握断缴特殊补救期。

补缴近5年职工社保最划算,6万元投入可换每月多领450元,十年回本。

限时红利机会难得,1975年前出生、缴费未满10年者请务必在年底前完成补缴,保证晚年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社保能否补缴?城乡居民社保缴费可以补交,但具体补交规则需根据社保类型(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及当地法规来确定。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交城乡居民医保可以补交。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实行按年预收制,每年有固定的缴费期,如错过缴费期,通常可以在时间内进行补交。

补交医保的费用和享受医保待遇的时间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需根据当地医保来确定。

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社保法规来确定,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查阅相关法规。

二、城乡居民社保断交补交城乡居民社保断交是可以补交的,但通常只能补交最近三个月的社保费用。

如果需要补交更长时间的社保费用,可能需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如户口在本地的居民因个人原因错过了缴费时间,可以申请补缴;或者因缴费年限不足需要补交,才能领取养老金。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可以补交的,大多数地区都允许一次性补交,也允许在办理退休时,一次性补交。

补交养老保险的费用和具体法规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拨打12333咨询热线获取准确信息。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社保缴费是可以补交的,但具体补交规则需根据社保类型及当地法规来确定。

在补交社保费用时,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拨打相关咨询热线获取准确信息,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

城乡社保在新规推行下,哪些个体满足补缴条件,其补缴金额依据什么规则算出?符合什么状况,社保能一次性补缴?根据《社会保险法》第63条,单位欠缴社保费的,社保费征收机构会责令单位在时间内补缴。

具体按险种来说,补缴的情形有三种:1,职工养老保险:适用于单位欠费的情形。

补缴时需要提供原始工资凭证、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

对于特殊群体,比如2011年前退休的国企职工、1961-1982年下乡知青等,补缴时需要带上档案材料作为证明。

3,灵活就业人员:正常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是不允许补缴社保的。

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特殊情况下,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补缴至15年。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刚开始时,那些已经45岁以上但还没交过社保,或者缴费不足15年的人(主要是1965年前出生的人),到了60岁可以一次性补缴至15年。

如果60岁时还没缴满,可以继续缴费至65岁,到时如果还不够15年,也可以一次性补齐。

补缴,不是简单的交钱了事,而是需要严格遵循流程来申请:第一步,资格确认:可以通过社保局官网或12333热线查询自己是否符合补缴条件。

第二步,材料准备:准备好身份证、参保证明、劳动关系凭证等材料。

第三步,申报渠道:单位补缴需要通过电子税务局,个人补缴可以使用掌上12333APP。

第四步,费用结算:补缴费用包括本钱和滞纳金,需要在时间内完成缴费。

划主要:单位补缴需法定人签字确认,城乡居民补缴需村委会或社区出具证明,跨省转移人员需先完成社保关系接续。

加入收藏
Tag: 定情信物
               

中国古代常用的11大定情信物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