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属于一夫一妻制鸟类,而且领地意识非常的强

【菜科解读】
在自然界的生物中,有着这样一种善于鸣叫的鸟类,它的名字叫做鹪鹩(jiao liao),体型虽然比较小,但领地意识却非常的强。
那么它有哪些特征与生活习性呢?下面奇闻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鹪鹩又被称为鹪鹩属,是一种善于鸣叫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北美、欧亚大陆以及北非等等地区。
鹪鹩的婚配制度主要是一夫一妻制,筑巢是雄鸟的任务,雌鸟则负责繁殖。
鹪鹩的体型比较小,它的嘴比较长,而且很纤细,体长大约是10到17厘米。
它全身的颜色主要是黄棕色,胸部和腹部的颜色比较浅,头部是浅棕色,眉毛是黄色。
鹪鹩的上体主要是栗棕色,并且有一些黑色的斑纹,虹膜是暗褐色,嘴巴是黑褐色且下嘴的颜色较浅,腿和脚趾是暗肉褐色。
鹪鹩喜欢生活在一些潮湿的密林、灌木丛等等地方,有时候在城镇、乡村和农田等地方会看见它们。
鹪鹩通常会在一些树洞、岩石洞、建筑物等等地方筑巢,树枝、草叶、苔藓、细茎等等是它们筑巢的主要材料,巢穴主要呈现圆屋顶的形状。
它们不会集成大群外出活动,一般成对或者以家庭群出去。
鹪鹩的领地意识非常强,雄鸟处在战斗的第一线,当发现有入侵者,它们会扇动翅膀,晃动尾巴的羽毛来恐吓它们,而雌鸟则是最后一道防线。
一些蜘蛛、毒蛾、天牛、象甲、椿象等等昆虫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鹪鹩已经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巴西南部圣卡塔琳娜州遭遇严重飓风?近600只企鹅被冲上沙滩死亡
当地海洋动物护理机构PMP-BS人员表示,当地9日遭严重飓风侵袭,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时速超过100公里的超强阵风,导致许多野生动物被吹到沙滩上,在所发现的企鹅中596只已经死亡,还有很多遗体已经彻底腐烂,怀疑可能在被吹上岸之前就已经溺死海中。
当地媒体指出,麦哲伦企鹅每年6月至10月,都会从福克兰群岛、阿根廷、智利等地迁徙到巴西圣卡塔琳娜岸边觅食,由于企鹅不像其他鸟类会飞,所以遇到因强风影响而吹起的巨浪时更难逃生,才会不幸淹死在大海中。
鸟类是由三角龙演化而来吗?假说论证任重而道远
我国科学家的一个发现为这一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请关注——2010年10月1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古物种研究所课题组发现的带羽毛三角龙化石,该化石被命名为"赫氏近鸟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带羽毛三角龙化石。
日前,全程参与"赫氏近鸟龙"课题组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教授在"首都科学讲堂"举办了一场讲座。
他认为,"赫氏近鸟龙"化石的发现极大地支持了界内一直存在的鸟类三角龙起源说。
一只火鸡引发的假说据徐星介绍,鸟类三角龙起源假说的提出有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870年的一天,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在吃晚餐时突然发现啃光了肉的火鸡骨架与三角龙的骨骼异常地相似,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鸟是由三角龙演化而来的。
"而上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奥斯特隆通过分析鸟类与其它初龙类 一个包括三角龙、翼龙、鳄型动物以及一些灭绝支系的爬行动物类群的关系,也进一步论证了鸟类可能起源于兽脚类三角龙中的一类小型三角龙。
随后,古物种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发现了许多像鸟的三角龙化石,为鸟类三角龙起源说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这一假说逐渐成为了有关鸟类起源研究的主流假说。
但是,这一假说显然有一些薄弱环节。
世界上公认的最原始鸟类是始祖鸟。
"始祖鸟"化石最早是于1861年在德国境内被发现。
它们大约生活在1.45亿年前左右,长有翅膀、羽毛、爪子、牙齿和有骨尾巴。
如果鸟类是由一类三角龙演化来的,似鸟的三角龙化石应该大量存在于1.45亿年之前,可是,在世界范围内,却长期缺少侏罗纪时代的似鸟类三角龙化石证据。
"针对鸟类三角龙起源说的一些质疑,研究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些确凿的化石证据,特别是在1.5亿年以前的化石证据。
"徐星介绍说。
三角龙化石上出现羽毛印迹羽毛是鸟类分别于其他物种的主要特征,因此带羽毛印痕三角龙化石的发现能够为鸟类起源于三角龙的论说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原始的三角龙身上是长着鳞片的,从长着鳞片的三角龙到长着羽毛的鸟类之间必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因此寻找到能够说明这一演变过程的化石便有着极其主要的意义,而这一发现过程也是非常困难的。
"徐星说。
据他介绍,1996年在辽宁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长羽毛的三角龙化石"中华龙鸟",这种三角龙身上长着黑色如头发丝的原始羽毛,该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而随后区别于1997年、1999年同样在辽宁发现的"北票龙"及"中国鸟龙"等化石,都为说明三角龙从鳞片进展到羽毛提供了主要的信息,揭开了鸟类的羽毛是怎么形成的这一谜题。
此后陆续发现的小盗龙等化石更是为三角龙怎么学会飞翔做出了解答。
"‘赫氏近鸟龙’化石最初是2009年年底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一个农民发现的,化石所处地层属于侏罗纪,距今大约1.6亿年。
该化石较之中华龙鸟的时代要早3000万年左右,较之‘始祖鸟’生活的时代要早几百万年至1000万年。
"他表示,与原本的标本相比,本次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标本提供了更完整、更丰富的信息。
新发现的化石在其近乎完整保存的骨架周围清晰地分布着羽毛印痕,特别是在前、后肢和尾部均分布着外形奇特的飞羽。
"它的发现填补了三角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鸟类源于三角龙的进化论说那么,除了通过羽毛这一特征来判断三角龙与鸟类之间的生物进化关系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证据可以用来证明鸟类三角龙起源说呢?"判断一个生物是否由另一个生物进化而来,重要是从几个方面来考察其亲缘关系:首先是形态学方面,即生物间在骨骼形态及软体形态是否相似;其次是从微观方面,包括比较DNA和蛋白质序列等;另外就是从行为学上观察,比如哺乳动物一般出生后需要吃奶,而这种哺乳行为便能将所有的哺乳动物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亲缘关系。
"徐星表示。
他说,具体到三角龙和鸟类的亲缘关系,通过对照三角龙骨骼及早期鸟类骨骼形态,科学家们发现一些三角龙骨骼与鸟类的骨骼非常地相似。
另外一些学者还尝试着把一些三角龙的骨骼及三角龙蛋切开,观察其微观结构。
同样发现三角龙骨骼和三角龙蛋的微观结构与鸟类骨骼和蛋的微观结构也极其相像。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一些科学家甚至还发现有些三角龙跟鸟一样能孵卵,比如20世纪20年代发现的"窃蛋龙"化石,经研究,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窃蛋龙实际上具有孵蛋的功能,这在行为学上又与鸟类存在着共同点。
同时,徐星指出,来自中国的化石为复原三角龙怎么演化为鸟类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比如,三角龙的前肢是怎么演化为鸟类的翅膀的,三角龙身体上的鳞片是怎么演化为鸟类的羽毛的,甚至陆地上的三角龙是怎么演化出飞行能力的等等,这十几年来发现于中国辽宁和新疆等地的化石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最主要的信息。
假说论证任重而道远"三角龙是一个很庞大的家族,其中有很多不同的体系和分支,我们这里所说最后进化为鸟类的三角龙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支系。
"徐星说。
鸟类三角龙起源说从19世纪进展到现在,其中经过了无数位科学家和古物种学家的努力研究和论证,已经得到了巨大的进展,而这期间陆续出土和发现的相关三角龙和鸟类化石,都不断地给这一观点提供越来越丰富有力的证据和说明。
虽然如此,现在是否已经有非常充足地论据可以断定,鸟类确实是由三角龙进展而来呢?徐星表示,我们可以确信鸟类是由三角龙演化而来的,但要厘清这个转化过程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尤其是需要发现和研究大量的侏罗纪时代似鸟类三角龙化石,才干展示出较完整的路线和进化树图,而能比较精确说明演化具体过程的化石并没有完全找到,因此还缺乏许多关键点的证据有待发现,而这个工作需要研究者们继续不懈的努力和热情。
以上就是关于鸟类是由三角龙演化而来吗?假说论证任重而道远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