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袋鼬科动物 红大袋鼠重可达7938公斤

【菜科解读】
最大的袋鼬科动物有多大?袋鼬(英文:marsupialmouse)亦称袋鼩,袋鼩族。
食肉袋鼬目(Marsupialia)袋鼬科(Dasyuridae)的一些鼠形动物。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最大的袋鼬科动物等相关内容。
最大的袋鼬科动物
所有袋鼬科动物中最大的是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的红大袋鼠。
成年雄兽高可达2.13米,重可达79.38公斤,曲线身长可达2.90米。
袋鼬特征
体长5~22公分(2~9寸),尾似帚,与身体等长。
皮毛一般为纯灰色、浅黄色或褐色,少数种有斑点。
形似鼠,但更像鼩鼱。
多为夜行性,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袋鼬分类
宽足袋鼬属(Antechinus)也吃花蜜。
脂尾袋鼩(Sminthopsiscrassicaudata)把多馀的脂肪储存在尾部。
除宽足袋鼬属外,本科各属于食物缺乏时,都要蛰伏。
脊尾袋鼬(Dasycercuscristicauda)产于干旱地区;能捕杀家鼠,对人有益;从猎物体内便能得到所需的全部水分。
跳袋鼩属(Antechinomys)有两个种,分布澳大利亚内地,尾长耳大,后腿极长,如踩高跷,颇似跳鼠。
帚尾袋鼬属(Phascogale)有两个种,淡蓝色或浅红色;尾长,远端一半被毛粗而厚,当毛竖立时,形似瓶刷。
树栖,但能袭击家禽。
平颅袋鼩属(Planigale)的外貌和行为均似鼩鼱属(Sorex)。
《红皮书》将澳大利亚的东跳袋鼬(Antechinomyslaniger)列为濒危种,其他几个袋鼬种被视为稀有种。
特性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袋鼬,如果了解它们的交配仪式,你很难在短时间内忘记这种动物。
每年冬季,雌性袋鼬进入发情期,导致袋鼬家族掀起一场充满暴力色彩的交配狂潮。
雄性袋鼬会尽可能与更多的雌性交配。
它们会抓住雌性的脖子,强行将其拖走,而后进行交配。
通常情况下,袋鼬的交配时间可达到3小时,有时也能持续一整天。
造成这种“持久战”的真相在于:雄性袋鼬一次无法射出很多精液,必须多次射精,才干确保雌性受孕,进而延续自己的基因。
进行交配后的雄性袋鼬,为了幸免与后代在原来恶劣的环境中与幼崽争抢食物,便会集体选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