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蛋化石切割后,恐龙还有可能复活吗?

一件有6500万年的历史的恐龙蛋窝化石1984年在中国出土之后,几经辗
【菜科解读】
恐龙蛋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1859年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
据研究,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
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最大直径不足10厘米;大者的长径超过50厘米。
蛋壳的外表面光滑或具点线饰纹。
我国是世界上恐龙蛋化石埋藏异常丰富的国家。
不同恐龙蛋化石蛋壳的显微结构也还不一样呢!根据甸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菜科网,恐龙蛋壳的显微结构,随着地质时代的变化而显示出一定变化规律;蛋壳上气孔孔径大小和疏密程度与古气候的干湿变化有关。
在白垩纪末期恐龙走向灭绝时,蛋壳结构上也出现异常变化。
因此,深入研究恐龙蛋壳的显微结构,可以为我们提供恐龙蛋演化和分类、古气候变化和恐龙灭绝原因等多方面珍贵的信息。
正因为恐龙蛋化石十分珍贵,各国古生物学家和政府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对它们进行研究,并且采取严格措施保护恐龙蛋化石遗址,打击盗挖恐龙蛋化石的不法分子。
非洲埃塞俄比亚发现的海洋无脊椎动物
据美国《新闻周刊》7月20日报道,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期刊(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近日刊登了一篇论文,其将一种近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被发现的史前海洋无脊椎动物被命名为“泽连斯基”(Ausichicrinites zelenskyyi)。
报道称,该生物是海星和海参的近亲,科学家们近年在非洲东海岸发现了它的化石,2021年,化石被送到波兰西里西亚大学做进一步研究。
“泽连斯基”生活的年代约为1.5亿年以前,是一种海洋无脊椎生物。
该论文的作者来自波兰西里西亚大学,他们之所以选择“泽连斯基”作为它的名称,是因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国家危机时刻表现出的“勇敢和无畏”。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21日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在个人的社交媒体账户上对此评论称,“这(一举动)是象征性的,但确实很形象。
”相关报道:一种非洲无脊椎动物被命名为泽连斯基(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网: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报道,一种在非洲发现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残骸被命名为弗拉基米尔·泽伦斯基。
该杂志指出,海百合被命名为Ausichicrinites zelenskyyi,以纪念“泽连斯基的勇敢无畏”。
这种动物的残骸在埃塞俄比亚被发现,并于2021年送往波兰西里西亚大学做进一步研究。
该杂志称,这一发现属于侏罗纪时期(约2.01亿年前至1.45亿年前)。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官方代表玛丽亚·扎哈罗娃在其Telegram频道中评论了这一消息。
她写道:“这是象征性的,也是类似的。
”
云南昭通:你不知道的“古象之邦”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昭通是“古象之邦”,化石资源遗存丰富。
据了解,昭阳区水塘坝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地。
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辖9县1市1区,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回、彝、苗等24个民族630万人。
昭通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古称“朱提”(shū shí),元朝时改为“乌蒙”,清朝改土归流后改为“昭通”,所以古“朱提”就是现在的昭通,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设立朱提县至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
事实上,昭通的历史还要从600万年前说起,在昭通市昭阳区水塘坝出土的剑齿象、中华乳齿象等古生物化石群证明了昭通还是“古象之邦”。
“古象之邦”是怎么来的?这要从1962年说起。
1962年,周明正院士在昭通水塘坝发现了很多剑齿象、中华乳齿象等五六种古象群化石,发现之后,他就很坚定地认为昭通是“古象之邦”。
水塘坝位于昭通机场旁,昭阳区二环边上,这里不仅出土了剑齿象、中国乳齿象等古象群化石,还出土了亚欧大陆最大的水獭、金丝猴等5000多件哺乳类动物化石,这就是“古象之邦”的由来。
近期,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大熊猫祖先——“始熊猫”化石也在昭通水塘坝发现,并且发现距今600万至700万年前的“始熊猫”已具有“第六指”,这就证明了600万年前的熊猫就爱吃竹子。
其实,早在2009年,水塘坝就出土了一个600万年前的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国内外轰动。
这个古猿头骨化石在昭通博物馆展览。
在水塘坝还出土了很多飞鸟和植物化石,比如:花椒、芡实和菱角等。
在昭通水塘坝,“海陆空”动物、植物到古猿化石都有,周忠和院士曾说:“现代生物多样性看云南西双版纳,古代生物多样性看云南昭通水塘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