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的宝宝还不会爬该办?别太担心,做好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菜科解读】
曾经有个妈妈问我说,她家宝宝10个月了还不会爬,每次和其他同月龄的小宝宝在一起,其他小宝宝都爬得特别快,就自己的宝宝呆在原地一动不动,都快急死她了,这样下去,肯定会落后人家一大截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说的是个概数,并不是宝宝所有的大运动都要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大多数宝宝在7-8个月的时候开始学会爬行,有的宝宝在9-10个月才会爬,有少数宝宝11个月才开始爬,甚至有极少数宝宝都没有爬过,就直接跳跃到站立、走路了,所以,就算宝宝爬得晚,只要宝宝其他方面正常,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和大家来讨论爬行呢,顺其自然不就好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爬行会因为家长的忽略而容易跳过去,所以才要加以重视。
宝宝爬行的前奏,就是把一项静止的技能(坐)发展到运动的技能(身体向前探)。
爸爸妈妈可以把玩具放在一个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你会看到他身子使劲儿的往前看,胳膊往前伸,最终拿到玩具。
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将双腿弯曲朝里,这种内向的姿势使他能够以脚为基点向前倾,当身体往前探时,力量在积聚,最终使得身体向前探的力量逐渐战胜小屁股的重量,于是身体往前扑倒,通常是肚子撑在地上,这样就缩短了与目标的距离。
宝宝爬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爬的时候常常遇到挫折,跟发展其他大运动一样,起先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就像一只动弹不得的乌龟手脚乱舞,但重重的肚子还是贴着地面。
宝宝爬的姿势也是各种各样,有些宝宝先是整个身体贴在地上,然后像匍匐前进一样,撑着肘部往前扭动,头部横着撞来撞去寻找目标,有些宝宝开始的时候是用一种类似螃蟹爬行的方式,胳膊推而不是拉,因此你会看到宝宝在向后移动,而不是向前爬行。
还有的希望用脚的撑力往前移,在脚用力撑地时伸直腿和胳膊,身体拱成桥状,然后用类似蛙跳的姿势往前冲。
1、为日后的站立和行走打好基础
爬行虽然是一项十分简单的运动,但对宝宝来讲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宝宝在爬行的时候,全身都要运动,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头颈抬起胸,腹部离地,用肢体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这就锻炼了他的胸腹背,以四肢的肌肉并可对宝宝日后骨骼的生长起到促进的作用,为日后的站立与行走创造的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协调能力发展
在爬行的过程中,机体必须在感官讯息、手、眼以及脚的协调配合下,才能有效地完成爬行动作。
同时,爬行还能促进粗细动作技巧,将来有助于书写、阅读和运动技能。
3、促进宝宝智力和潜能的开发
爬行对宝宝的心理的发展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也有促进,较大的促进作用,宝宝在躺着或坐着的时候,视听范围小,各种刺激相对也比较少,而当宝宝学会爬以后,他的视听范围相应扩大。
他的视觉,听觉,触觉平衡器官以及神经发育都得到了发展。
另外,7-8个月的宝宝充满了好奇心,爬行是宝宝向外界更加主动的探索,克服距离的障碍,去接近他感兴趣的人和事物的既自然又有利的方法。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增加认识事物的机会,有助于发展婴儿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
爬行后和妈妈有了距离间隔,为了和妈妈交流,宝宝需要利用表情、声音和姿势等方式寻求情感信息,因此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前面说过爬行容易被忽略而跳过去,所以家长要多加引导宝宝爬行。
#p#分页标题#e#当然,引导宝宝爬行,需要在宝宝坐得稳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因为当宝宝能够独立坐稳不摇晃,并且能够坐直时,说明宝宝骨盆以上的肌肉力量已经足够了,就可以开始训练爬行了。
那么该如何引导宝宝爬行呢?
1、玩具逗引
在宝宝面前放一件能够引起宝宝浓厚兴趣的玩具,这样可以促使宝宝有取到这个玩具的欲望,然后爸爸妈妈在后面用双手推着宝宝的双脚,让宝宝可以够到他喜爱的玩具,偶尔的成功可以让宝宝获得成就感,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宝宝就会乐于主动移动自己的身体,进而学会爬行。
2、在宝宝面前放一面镜子
在宝宝前方20-30厘米远的地方安置一面镜子,确保宝宝能轻易看见镜子里的影像,宝宝会想要更清楚地看看自己,所以可能会试着往前爬,以便可以看得清。
如果宝宝平时习惯对着镜子玩耍,这个方法会更有效。
3、跟着宝宝一起爬
爸爸妈妈可以跟在宝宝的身边,和宝宝一起爬行。
你可以和宝宝一起爬行玩具,如果旁边还有另一个家人的话,可以把那个人当做目标,你和宝宝一起爬行那个人。
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鼓励宝宝爬行,让宝宝觉得不会像自己一个人爬行那么无趣,宝宝会感觉你是在和他玩游戏,而想要做出和爸爸、妈妈或兄弟姐妹一样的动作。
如果家里有较年长的哥哥或姐姐的,可以让他们趴在宝宝身边一起爬,这么做也能鼓励他向前爬。
4、让宝宝爬向你
除了和宝宝一起爬之外,还可以让宝宝爬向你。
你可以走到离宝宝数厘米远的地方,和他一样趴着,然后说:来这里!来到妈妈或爸爸这里!如果他们感到泄气,你可以上前去鼓励他,免得他们哭泣。
这也会让宝宝更想要朝你的方向移动,并发现原来爬行和四肢着地一点也不可怕。
他可能想要模仿你的动作及更接近你。
这个方法能很好地激励宝宝向前移动。
5、多给宝宝爬的机会
现在有了婴儿车,宝宝会少了很多爬的机会,所以家长要多给宝宝制造爬行的机会,不要总让宝宝坐在婴儿车上,也不要总是抱着宝宝。
在锻炼宝宝爬行之前,要多让宝宝趴着,同时可以在孩子面前用眼神、手势和心爱的玩具诱导之;或者在孩子面前做示范,简单教授动作要领;再有就是辅助孩子蹬腿使劲。
6、爬行结束后,记得给予宝宝肯定和鼓励
完成了当天的爬行引导后,记得给予宝宝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如果宝宝爬得很好,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个爱的抱抱,或者亲亲宝宝的小脸颊,然后告诉宝宝你真棒之类的话。
如果宝宝无法做得很好,爸爸妈妈也不要感到挫败。
对宝宝多鼓励和关注,奖励他小玩具或零食,宝宝将对爬行产生好的联想,并期待再次爬行。
宝宝一旦get到爬行这个新进能,他就会闲不下来,到处进行地毯式搜索,甚至连家里的小角落都不放过。
宝宝还很小,脑海里并没有危险的概念,而且宝宝的记忆能力有限,很快就会对爸爸妈妈的警告抛之脑后。
所以,爸爸妈妈要做好一些安全措施,为宝宝的爬行保驾护航。
一、注意给宝宝穿合适的衣物
宝宝在学爬的时候,家长要为宝宝选择合适的衣物,最好给宝宝穿连体衣,这样裤子不会因为来回扯拽而往下掉,宝宝在爬行时也不会觉得小腹部被裤带勒着,小肚肚和腹部自然也不会露出来,可以防止宝宝被冻着。
连体裤以宽松、柔软为宜。
另外,宝宝在学爬的时候要为其准备一些护膝和护肘,这样宝宝娇嫩的皮肤就不会被磨破了。
二、为宝宝准备爬行垫
宝宝一般都喜欢在床上爬或者地上爬。
宝宝在地上爬的时候,一定要准备一个爬行垫,以免地上过凉、或者有东西咯到宝宝的膝盖而增加宝宝的不适感,减少宝宝学爬的兴趣。
此外,宝宝在床上学爬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陪伴左右,因为床上空间有限,宝宝又比较好动,很可能爬着爬着就跌落床下。
在这里提醒一下,为了宝宝的安全着想,最好还是让宝宝在地上学爬。
三、扫除安全雷区,将宝宝的伤害降到最低
#p#分页标题#e#爸爸妈妈要在家里做好防护工作,这样会给宝宝更多的自由感,家里的禁区越少,宝宝就可以自由地到处探索,你不用在旁边干预和协助宝宝,同时也会增强宝宝的个人成就感。
所以爸爸妈妈要做好以下几个防护措施,让宝宝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由地爬行。
1、桌角和柜角都是尖锐部位,宝宝爬行时稍不注意,很有可能会磕到碰到。
所以,家长在让宝宝练习爬行时,要尽量让宝宝远离这些区域,或者用海绵或布等材料将桌、椅、柜角等包起来,这样就可以防止宝宝受伤了。
2、一般家里的插座都是安装在墙面上比较矮的位置,当宝宝在爬行时很容易触碰到,出于好奇心,小家伙很有可能会用手去触摸这些东西,这是很危险的场面。
家长要记得用绝缘材料(比如绝缘胶带)将插座孔封起来,必要时贴上好几层。
3、在宝宝爬行时候,家里的大门最好关上,以防宝宝爬出家门口。
4、小宝宝这个阶段好奇心很重,而且正处在口欲期,很喜欢抓小东西往嘴里送,因此,一定要将家里的药品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宝宝抓到后误食,危害宝宝健康。
5、训练宝宝爬行时,一定要将家里的热水瓶、玻璃杯等易碎品搬离宝宝身边,热水瓶的水易烫伤宝宝,玻璃杯易碎,都是宝宝身边的潜在危险源。
6、对学爬行的宝宝来说,垃圾桶也是潜在的危险。
垃圾桶中很多脏垃圾,里面布满了细菌,很多时候宝宝会用手去拿垃圾玩,甚至将脏垃圾往嘴里塞,严重威胁宝宝的健康。
家长要把垃圾桶放在离宝宝远点的位置,减少宝宝碰触的危险。
虽然大多数宝宝都会经历爬行这个阶段,但爬行并不是所有宝宝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有的宝宝从来没有爬过,就直接跳跃到站立、走路。
有些早教专家认为,宝宝不会爬就走会造成感觉统合失调,这可吓坏了很多爸爸妈妈。
事实上,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婴儿期会不会爬和感觉统合失调有任何关系。
所以各位妈妈尽管放心,如果孩子不会爬,并不代表他以后就一定会是感觉统合失调的患者。
在《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一书中提到:有些婴儿发展专家认为,一个没经历过爬行阶段的婴儿,以后会有更多动作不协调的危险,因为爬行是学习平衡的准备。
某些婴儿确实是这样,但也有很多很快绕过爬行阶段的婴儿发育的完全正常,协调感也很好。
多爬对宝宝有好处,但是宝宝不爱爬,对宝宝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多坏处。
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会存在着差异。
宝宝会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先走后爬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宝宝的个性发展。
如果爸爸妈妈实在不放心,在后续的时间多带宝宝进行攀爬游戏,或者做做感觉统合训练就可以了。
最后,我想说,家长们不要以几个月还没爬,来判定宝宝是否大运动有问题。
具体要综合看,如果宝宝抬头、翻身,独坐都不算延迟,精细动作和语言能力也不错,那么不爬本身,就没有什么问题。
人流会导致卵巢早衰吗?多次人流会不会引起卵巢早衰
人流会导致卵巢早衰吗人工流产对子宫的伤害是显著的,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和感知这种创伤。
而卵巢呢?我们往往意识不到伤害的发生,当流产后出现月经紊乱、月经稀发等异常情况,我们才惊觉卵巢可能出了问题。
妊娠后,女性体内各种生殖激素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卵巢的常规功能会受到较强的抑制(比如不再排卵),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后,这种抑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人为终止妊娠会使女性机体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突然发生改变,造成卵巢功能紊乱。
以上两点都是导致临床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原因。
一般情况,女性经历人工流产后会在三个月内会恢复排卵。
但是经追踪观察,1年后仍有少数女性卵巢功能受损,出现排卵障碍。
提示人工流产对卵巢功能的确存在影响,大家应注意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尽量避免非意愿妊娠,千万别把人流当成常规避孕方式。
多次人流会不会引起卵巢早衰一般来说,多数女性只考虑到“人流”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未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实际上,肉体的损伤很快就会修复,疼痛一会儿就会过去,惟有那神秘的内分泌变化对人体的打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过来的。
多次人流会导致女性卵巢早衰,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女性激素和产生卵子。
例如,女性发育成熟后,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其影响下,月经来潮。
同时雌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的发育和保持,可以说女性能焕发青春活力,卵巢的作用功不可没。
俗话说,分娩是瓜熟蒂落,表明生育是自然的生理现象,肌体对此有充足的适应与准备,而人为地中断妊娠,肌体内分泌水平会急骤下降,没有一个缓慢的适应过程,这对人体是一个隐性的打击。
如果反复多次人工流产,肌体会遭到显性的和隐性的损伤,从而使各方面的功能慢慢减退,出现早衰。
人流后护理注意事项人流术后应卧床休息2~3天,以后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时间。
在人流后半月内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下冷水劳动,避免受寒。
注意营养,多摄入高蛋白、乳制品如鱼豆腐汤、瘦肉粥、牛奶、鸡蛋、豆腐等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人参鹿茸等活血食物。
勤换内衣。
要保持贴身衣物的清洁无菌,内裤要常洗常晒常换,注意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的干爽洁净。
注意阴部卫生。
尽量保持阴部的干燥,不可以用沐浴乳清洗阴部,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禁止坐浴。
由于分泌物(或血液)较多,比较好采取淋浴的方式,在流血未干净前不要坐浴,以免脏水流入阴道内,引发感染。
暂停同房。
流产后一个月内,暂停性生活,以防生殖器官感染。
哺乳期吃柚子有影响吗?哺乳期吃柚子会不会回奶
那么产后妈妈可以吃柚子吗,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吃柚子会不会导致回奶呢?妈妈在哺乳期时不宜吃哪些水果。
哺乳期可以吃柚子吗哺乳期可以吃柚子,但不宜吃多。
哺乳期的女性饮食应该要以蛋白质、补气血类的食物为主,不要吃油腻、生冷、辛热伤津的食物,而柚子是一种寒性水果,在哺乳期内吃多了柚子,容易让身体变得虚弱,影响乳汁的分泌,还会通过乳汁将寒气带给宝宝,使宝宝出现腹泻的情况。
柚子的果肉与青皮还有蒲公英一起煎服还可以治疗乳腺炎,产后新妈妈患乳腺炎的几率非常的高,稍加不注意乳汁淤积或者宝宝不小心踢到妈妈的乳房都容易患乳腺炎,哪怕是睡觉压倒了乳房也有可能得乳腺炎,那么柚子就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哺乳期吃柚子会不会回奶吃柚子是不会导致回奶的,柚子的营养成分非常多,是很好的健胃消食、降血压血脂的水果。
柚子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为丰富,除此之外,还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钙、磷、铁、糖等营养素。
但柚子性寒,产妇不能多吃,如果产妇非常想吃酸酸味道的柚子,吃一点也没关系的,但是不能从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要放置到常温才能吃。
产妇吃柚子前可以拿热水热过之后再吃,这样不会伤害牙齿不会着凉。
平时回奶时饮食的选择,应忌食那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花生、猪蹄、鲫鱼、汤类等,少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乳汁的分泌。
回奶期还要注意饮食中减少水的摄入量。
哺乳期间不能吃哪些水果腐烂了的水果,例如,苹果有黑斑,或者是梨上有暗斑的水果,这类水果是绝对不能碰的。
哺乳期的女性其身体营养的吸收并不仅仅是你个人,吃奶的孩子的营养来源,直接是你。
所以,不要在哺乳期间勤俭节约,最好选择新鲜的好水果吃。
冰镇的水果不能吃,尤其是夏天的时候,产妇生产后,也会感觉到天气的热。
这个时候,可能想吃冰镇以后的水果,可能孕妇舒服了,吃了后,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可是宝宝在吃了你的奶后,会出现腹泻或者是拉肚子的情况。
这是因为冰镇的水果,已经作用到了你的奶水里。
水果沙拉不宜常吃,有些产妇生产后,特别想吃水果沙拉,看似有营养,而且能补充体能,可是这是不对的。
因为沙拉本身就特别油腻,对孕妇的肠胃功能来讲,有损害,没有什么帮助作用。
在选择吃的,可以少放奶油类,尽量多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