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7岁、10岁,孩子人生的3次转折期,这么教孩子也许更有出息

这就意味着,10几岁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上,已经慢慢稳固下来,不太会轻易改变。
但是在此之前,孩子会经历3个行为习惯、性格特征的转折期,这是大脑和身体的快速发育所致。
这3个转折期,一般就发生在3岁、7岁、10岁左右。
这3个年龄段左右的孩子,很容易让家长感觉不乖调
【菜科解读】
有研究称,孩子的大脑在10几岁的时候,就接近发育成熟了。
这就意味着,10几岁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上,已经慢慢稳固下来,不太会轻易改变。
但是在此之前,孩子会经历3个行为习惯、性格特征的转折期,这是大脑和身体的快速发育所致。
这3个转折期,一般就发生在3岁、7岁、10岁左右。
这3个年龄段左右的孩子,很容易让家长感觉不乖调皮,但实际上,这仅仅是孩子成长的副作用而已。
如果家长能了解孩子不乖调皮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和渴望,尊重孩子的成长,就能免去很多烦恼。
所以说,在孩子一生最重要的3个转折期,一定要这么管! 3岁 固执、焦虑的小魔头 刚出生到一两岁的时候,可能是孩子一生中最乖、最可爱的时候了,懵懂无知,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一般很少闹脾气。
但是,随着孩子大脑、身体的发育,他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多,自我意识也会越来越强,想什么事都按自己的意思来。
于是在大约2岁~4岁的这段时期内,孩子的情绪会进入第一个不稳定期,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叛逆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时特别贪,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哭着闹着要拿回家;有时候,孩子也特别独,不喜欢别人碰,张口就是别管我你滚不睡觉,特拧巴…… 为什么会这样呢?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变得很有竞争性,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总想让周围的事情都按自己的意思来;3岁左右的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他很想用叉子吃豆子,但妈妈非给他换了把勺子,他很不开心,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不开心,于是就干脆用最本能的方式来表达——哭闹、打滚。
那么该如何对待3岁左右的孩子呢? 利用孩子的竞争意识 如果你对孩子说:看你扔这一地玩具,赶紧给我收拾好!估计孩子可能会无动于衷,即便收拾也是慢慢吞吞很不情愿。
但是,如果你换个说法:这些玩具都不玩了是吧?来,咱俩比赛,看谁往箱子里丢得快!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会很有兴趣。
因为这阶段孩子很爱比赛,也很喜欢跟爸爸妈妈互动。
民主了,效果不会太好 妈妈们都知道,教育孩子不能太独裁,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见,要民主。
但是,太民主的教育方式,可能不太适合3岁左右的孩子,教育效果不太理想。
一位妈妈在女儿哭闹的时候,按照书上说的那样蹲下来跟孩子沟通,但是孩子反手一巴掌就拍妈妈脸上了; 另一位妈妈在晚上10点时,跟看电视的女儿商量说:宝贝,太晚了,咱不看电视了好不好?得到的答案是:不好!。
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两个选择,让他无法拒绝。
比如孩子因为看电视不想睡觉,妈妈们可以说: 宝宝,现在已经10点了,很晚了。
一会你想先洗澡,还是先喝牛奶呢? 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会选一个,比直接强制关电视效果要好。
提前给孩子打招呼 为什么马上就要吃饭了,孩子还是哭闹着不愿意从电视前离开?因为把孩子突然从正沉浸的事情中拽出来,感觉是很糟糕的。
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提前给孩子打招呼,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这样他内心的抵抗性会小一点:宝宝,当钟表的那个长针指到5的时候,咱就得出门了,你注意点哈! 7岁,爱顶嘴、唱反调的小大人 渡过了3岁左右的第一叛逆期后,孩子会迎来两三年左右的安稳期,比较乖巧、活泼,很懂事。
但是,大约从7岁开始,很多孩子开始步入小学,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圈子、新的知识,让孩子的大脑、身体开始了新一轮的成长。
于是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步入第二个叛逆期,而且有的孩子会持续到9岁左右。
这一时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事情想自己做主,于是经常跟妈妈发生冲突。
比如,无论写作业还是做别的事情,孩子总是有磨蹭、拖拉的坏习惯,说多少次都改不了。
这时期的孩子,特爱参加小团伙,总是跟小伙伴到处跑着玩耍、闹腾,有时候甚至忘了写作业、忘了吃饭…… 更头疼的是,你说他几句吧,他还嗷嗷跟你顶嘴。
如何对待7岁左右的孩子呢?
#p#分页标题#e#接纳孩子爱玩的天性 孩子为什么会顶嘴、唱反调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感觉自己不自由,感觉父母总是以大人的身份去强迫自己。
7、8岁的孩子,天性上正是爱动、爱闹的时候,精力特别充沛,肯定需要跟小伙伴的玩耍去发泄过剩精力、学着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圈子。
如果父母经常以不乖淘气为由去打击压抑孩子,孩子就会有极大的压抑感,肯定会出现亲子矛盾。
其实,只要孩子把该完成的作业完成了,又不发生什么危险,我们就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玩耍、闹腾。
毕竟,把一个7、8岁的孩子变成喜欢窝在家里的闷葫芦,不是好事。
树立玩得好又学得好的榜样 当孩子步入小学后,让家长最费心的事情,应该就是孩子的学习了。
而且为了激励一下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 你看看人家XXX,放学后老老实实在家学习,哪像你,跟个不着家的小疯子似得…… 但实际上,这样的激励方式强调的是在写作业上花多少时间,而不强调写作业的效率,时间久了容易让孩子养成磨蹭、拖拉的习惯。
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说法: 孩子,你同学都写完作业出去玩了,你也好好写,写完出去好好玩儿! 保护孩子自尊,消除因成绩不好带来的消极情绪 比如,当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时,他自己心里其实已经很难受了,要是家长再一味指责的话,孩子恐怕会对数学更抵触、更没信心。
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用家长小时候的事例做引子,一步步引导孩子。
孩子,有个事我一直没跟别人说,其实妈妈上小学的时候,数学考过25分呢!哈哈,还不如你! 但是后来经过老师的帮助我又赶上来了!你想知道我是怎么赶上来的吗? 这样一来,后续工作就非常好展开了。
10到12最,成熟前的不安与美好 青春期,其实是很美好的,孩子们的身体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思维认识上也日渐成熟、有主见。
但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一提到青春期的孩子,想到的永远是叛逆不听话呢? 原因也很简单,家长们想想自己就知道了:家里的老人是不是有时候也会唠叨你?嫌你不会过日子、嫌你玩手机、嫌你不会带孩子……
这时候,你心里肯定烦烦的,脱口而出怼一句: 妈,我都这么大人了,该干嘛我又不是不是知道,不用你管!你快上广场跳舞去吧,别在这瞎操心了! 其实呀,青春期的孩子被你唠叨时的心情,跟你被老人唠叨时的心情,是一模一样的!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开始往大人的方向上转变了,他需要尊重,需要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秘密,需要家长民主地对待。
而这时候,如果家长继续用管小孩子的那一套来约束他、控制他,他肯定会抵触、抗拒,产生叛逆心理。
当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时,家长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通过对孩子的理解、尊重,来赢得孩子的认可。
一旦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理解尊重,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就太好解决了,否则非得跟孩子闹得不可开交。
当孩子不乖、调皮的时候,你想想,这就是成长的副作用,心里就会宽慰不少;再想想,孩子是不是进入了某个成长转折期?这样你应对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文章宝宝成长树
养猪王子故事?23岁猪王养了个狗儿子
每逢到过年的时候,家里人都会把家禽拿出来杀掉的风俗。
近日,广西柳州,一村民家里养了一头“猪王”,年龄已经达到23岁,相当于人类寿命的百岁以上了。
在养护的过程中,这头猪王已经生过5次猪仔了,有一个生了19头小猪,这是最多的一次。
目前猪的眼睛已经看不到了,耳朵也听不见了,但是它的身长都已经1米8了。
虽然这头猪都已经不能动了,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养着它,觉得他们已经有很深的感情了。
事后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家里还养了一只狗,每天就把狗和猪王放在一起。
因为狗还小,每天就把它们俩放在一起,每天同吃同住,这只狗也是吃着“猪王”的奶长大的,可以说是猪王养了这个狗儿子了。
有时还能看到狗帮猪抓痒,抓身上的一些小虫子,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舔着猪的身体。
猪有时也会稍微的动那么一点点,好像是在给狗回应一样。
主人表示:不会杀它,一直养它!当成宠物来养。
对于此事,有网友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有网友说,猪八戒如何跟哮天犬搞一起去了,这是奇怪的一对。
还有网友说,哈哈,这是猪年好兆头,这么庞大的猪,还真是首次见呀。
还有网友说,你为我生儿育女,我为你养老送终! 这头猪竟然养了狗儿子,这件事确实是闻所未闻的,这世间真的是无奇不好。
狗竟然和猪也能成为母子的关系,这也大开眼界了。
世界最具顽强生命力的动物蛤蜊 最长寿命507岁
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根据资料显示,平均100克含有蛋白质26克,以及维生素A、C、B6,以及铁、钙、镁等人体所需元素。
但最主要的不是这个,而是它的顽强生命力。
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高年龄蛤蜊寿命高达507岁,但由于研究误操作时给弄死了。
而这只蛤蜊被命名为“明”,因他从明朝开始就活到了现在(1499年到2006年)。
明自被捕捞上岸后放置在冷冻柜里以待后续研究,在随后进一步研究其年龄的过程中死亡,当时班戈大学的研究人员打开了它的壳,以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明的生命迹象逐渐消失。
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
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
蛤蜊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
许多贝类也具上述特点。
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种蛤蜊的肉。
产我国沿海一带。
蛤蜊是青岛、大连、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的独特海产品,在大连被称为蚬子蛤蜊在青岛被俗称gála(此处为轻声)烟台称为蛤(gǎ)。
蛤蜊的中文名叫杂色蛤仔,栖息在潮间带中、下区以下的泥沙滩海底,以干潮线以下产量最多。
其栖息于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过自己身体长度的2倍。
每逢阴历的初一、十五,落大潮后人们多去海滩挖掘这一海味来解馋,大量生产则用挖蛤蜊船在深水处采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