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麻醉对孕妇影响

【菜科解读】
现在选择剖腹产的孕妇越来越多,但相较于自然产来说,剖腹产还是比较有风险,因为牵扯到麻醉、开刀,因此容易失血过多,或是发生麻醉的副作用。
因此,菜叶说说,妈妈在选择剖腹产之前,应该要详细了解它的风险性。
这可能会提高你的体温,增加发烧机会。
麻醉会疼痛吗:麻醉的时候,孕妇会被安置在床上,并且保持侧躺的姿势,接著麻醉师会帮你进行麻醉。
麻醉针会扎在你的脊椎上,可能会有点不舒服,外加一点疼痛。
宫缩影响麻醉:由于宫缩的过程可能会很频繁,所以不太可能会在两次宫缩间才进行麻醉,不过宫缩并不会影响麻醉的进行,一般来说,麻醉过程很快。
位置是否正确:基本上麻醉师都可以在60秒内找到硬膜外腔,迅速插入导管进行麻醉,整个过程可能不需要3分钟,因此你不会意识到麻醉师是否插错位置。
麻醉后能否走动:基本上,麻醉后紧接著会推入手术室,准备手术前的所有监测,而且孕妇的下半身也会开始没有知觉,所以一定是躺在床上。
剖腹产可能的风险出血比较大量:相较于自然产,剖腹产是一种手术,因此会比自然产流失较多的血液。
如果在手术过程发生问题,就会发生大失血的危险。
孕妇麻醉风险:由于麻醉是一种侵入式的医疗过程,如果不是由专业的麻醉师进行麻醉过程,有可能会导致剂量过多,造成孕妇昏迷的风险。
术后感染风险:剖腹产是一种开刀的手术,因此在伤口上容易有感染的风险,或是子宫沾黏的问题,对妈妈来说,伤害会比较大。
麻醉的副作用:如果在麻醉过程不小心将麻药注射到血管或是剂量过高,有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像是呕吐、低血压、头晕、癫痫等等。
术后腰酸背痛:很多妈妈在手术后会发生腰痠背痛的现象,4个人中就有1~2个人可能会有这问题,手术后多休息多劳动应该就可以恢复。
剖腹产产后24小时可以活动吗 剖腹产产后止痛的办法有哪些
剖腹产产后24小时可以活动吗一般情况产后24小时就可以拔掉尿管了,那么这个时候宝妈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之下,慢慢的走走,活动一下,如果宝妈不活动,容易影响宝妈下肢血液循环,那么就有可能会发生下肢血栓。
所以宝妈一定要忍忍,要活动一下,刀口恢复才会快速。
剖腹产产后止痛的办法麻药劲过了以后,大多数产妇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 这时可以请医生开些处方药, 或者可以使用镇痛泵缓解痛苦。
尽快进食: 剖腹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饮,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同时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但是, 一些容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如糖类、黃豆、豆浆、淀粉类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 以防腹胀更加严重。
最合适的其实应该是小禾家的填复宝,一包填复饮可以解决上述所有麻烦。
剖腹产产后恶露太多怎么办无论是自然产还是剖宫产,产后都应密切观察恶露情况,应在床上铺好一次性护理垫或者垫产妇卫生巾。
剖宫产时,子宫出血较多,应注意阴道出血量,如发现阴道大量出血或卫生棉垫2小时内就湿透且超过月经量很多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
剖腹产产后排尿尿管使用 产后排尿尿管什么时候能拔掉。
产后24~48小时内排尿为了手术方便,通常在剖腹产术前要放置导尿管,一般在产后第二天,静脉滴注结束后拔除导尿管。
拔除之后在3-4小时,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以便自然冲洗尿路,避免尿路感染。
如果就不排尿,医生可能会再次给你插入尿管,直到可以自己排尿时再拔掉。
产后排尿尿管什么时候能拔掉护士会将尿管引流袋及输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一般在术后24 ~ 48小时,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
在术后6小时内,产妇只能靠导尿管排尿。
剖腹产产后排尿尿管怎么使用1.补充足够的水分,如果尿液颜色深黄,说明体内缺水。
2.不要拉扯导尿管,刺激膀胱以致产生血尿。
3.不要压折或扭转尿管,造成尿路不通,引发感染。
4.尿管粘贴处与尿袋悬挂处应该在同一方向。
5.尿管应放置在膝盖下方,不可高过膀胱,也不可放置在地上。
6.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情况(如膀胱涨、血尿、疼痛),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7.家属及时记录尿量,倒掉尿袋中的尿。
8.导尿管要等到产妇慢慢练习起床、站立、走路之后才能拔除。
9.拔除导尿管后,每3~4小时就要排尿1次,并注意排尿时是否有灼热或剌痛的感觉,以防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