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行规律创新?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

【菜科解读】
都匀县城市街图【引自民国十四年《都匀县志稿》】
中国历史城市规划在结合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善于发现蕴藏于大地形势中的独特秩序,藉以确立自身的形态布局逻辑,进而塑造人工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空间格局。
“因势赋形”便是中国历史城市空间格局塑造的一种主要方式。
“因势”即依循形势、顺应趋势,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因其势而利导之”等记载;“赋形”则为赋予人或物以某种形态,如《文心雕龙·丽辞》中“造化赋形”等记述。
从现存的古代文献可知,“因势赋形”一词在中国历史城市规划中多有应用,重在表达因循自然地势构建城市形态之义。
与其词义相近,还有如“因宜”、“因地赋形”、“因地善为”等诸多语汇记载。
“因势赋形”当作一种结合自然的传统规划设计方式,其中“因势”是基础,于城址内部及周边环境中寻得有利于人居进展的自然巧势是关键,“赋形”则是根植于这些自然巧势所展开的人工制造与建设。
从古代实践来看,“因势赋形”普遍关注自然大地的原始地理特性,强调对地形中顶点、鞍点、棱线、谷线等特殊形态以及高下、显晦、奥旷等特殊地势的发现和评判,提炼出自然地貌中极具地方性的独特结构,并当作城市整体空间立意的基础。
以此为基础,一些主要的城市功能和关键建筑被安排在自然地势的独特结构之上,成为控制城市形态的坐标与骨架,由此建立城市建筑与自然地势有机融织的独特格局。
“因势赋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自觉融合,可谓一种以最大限度活用自然地势潜力为基本原则的积极制造。
2 “因势赋形”的传统规划实践结合古代城市文献、城市图以及实地调研可以看出,“因势赋形”在中国历史城市规划实践中应用广泛,并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例如:贵州都匀城市营建中顺应“山崇水环”之势而成“东负东山,环以剑河”之格局,湖北蕲州城市营建中巧循凤凰、麒麟二山及长江之势而“因地赋形,因形成势”,江西彭泽城市营建中契合山水环境而成“抱地势”、“环山为城”的格局,浙江丽水“据山为城,因溪为池”的整体布局,以及海南澄迈“审择山川形势,以为之城”的规划思路等,皆可谓“因势赋形”的典范。
下文从诸多案例中,遴选安徽宣城市、陕西武功镇、福建铜陵镇三处典型案例,对“因势赋形”的传统规划实践予以进一步阐释。
彭泽县城图【引自清康熙二十二年《彭泽县志》】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其地临山面水,“洵岩邑也”。
宣城历史城市营建充分结合自然形势,“南枕鳌峰,东北带宛句,西北堑陂用潴积水,西南包原跨阜”,构建了“据山为固”、“包丽原隰以设险”的城市格局。
与此同时,宣城古人亦巧循城内陵阳山“北自敬亭陂陀而南,隐起三峰”的特殊形势,布局府治、元妙观、儒学、景德寺等关键人文建筑,正如清光绪《宣城县志》中所载:“东一峰建设府治,其二峰在府西南,北有麻姑井,前为鳌峰,元妙观在其西,东南为阳坡,府儒学在其南,第三峰为府北屏护,景德寺在焉”,由此凭依三峰形势制造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宣城县城图【引自清光绪十四年《宣城县志》】
武功镇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旧为武功县治所在地。
据清道光《续武功县志》载:其地“平原控其东,凤冈翼其西,长川带其北,终南、太白揖其南,盖古形胜之区”。
在明代城市重建时,武功古人依托此间山、水、塬的自然地貌,据凤冈、临漆水、朝太白而筑城,构建了“固防御”、“便取水”且拥有大尺度山川景致的人居格局。
在此整体格局下,武功古人亦借助塬的上下地形高差塑造城市的“主从”、“尊卑”秩序:其于西塬高地上营建“上阁寺”,集中建造了姜嫄祠、后稷祠、天皇堂、唐太宗读书处等10余座关键建筑,并于东塬高地上巧循用地与城西南约60km外的太白山的天然朝望关系,布局东岳庙与龙王庙,而将行政、居住、仓储等设施布局在塬下,由此形成了因塬奠立城市人文位势格局的典范。
陕西武功镇古代格局示意图
陕西武功镇地形断面示意图
陕西武功镇区现状实景
铜陵古称铜山,亦为“因势赋形”的一处经典范例。
其城位于福建东山岛的东北端,旧为东山县治所在地,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 1387年,为江夏侯周德兴奉诏备海防倭所建。
据清风流皇帝乾隆《铜山志》及历版城市图可知,铜陵城的古代格局营建与当地自然形势的结合可谓精而合宜:其一,该城“因天险之胜”,据岵嵝山而建,依循山之棱线、崖线走势建造城墙,并借三面临海之势形成天然护城河,同时又在唯一与陆路接壤的西南开阔面挖四池而“危地势”,构建了稳固的城防体系,古人赞其据“万世不拔之利矣”。
其二,结合当地天然的排水走势,将“四分水流”汇合并蜿蜒流经顶街、泗洲佛、石鼓街,最终汇入城西南面的四个大池,保障了沿线农业用地得以有效灌溉。
其三,巧循岵嵝山的东部临海高地及其与东南侧2km外文笔峰之对望关系,布局关帝庙,形成境内的人文胜地。
其四,择取城内岵嵝山的制高点及其与境内镇山“苏峰山”之对望关系,布局南溟书院建筑群,形成城内的人文标志。
其五,结合城西九仙山挺拔特立之势,于山巅布局仙宫石室,而成邑人登临抒怀之处;明万历年间名将程朝京在《九仙石室》中对其景致描述道“铜山高直欲浮天,四际汪洋望眼穿”。
时至今日,铜陵“因势赋形”所构建的特色形态格局依然清晰可辨,成为铜陵“古代文化名镇”复兴的主要依托。
福建铜陵镇古代格局示意图
福建铜陵古镇关帝庙与东门屿文峰塔格局实景
福建铜陵古镇现状实景
总之,“因势赋形”当作一种以自然形势为人居创作出发点的规划方式,体现出人们为实现城市与独特的自然空间结构有机契合的积极探索,蕴含着中国古人善于在整体环境中体察、遴选与利用关键自然资源的人居智慧。
诚如清代河南人氏赵德所云:“地有河岳、人有眉目、衣有领袖,故一览而可得其气运、形势、精神、纲纪,使有识者因地制宜,随时立政”。
秉承“因势赋形”的本土人居智慧,发掘和总结一座城市在古代进展过程中不断织补形成的经典“原形”,并结合时代进展,积极制造与地域自然形势和谐共融的城市“新形”,是当今城市规划建设应当接续的古代使命。
主持:王树声
图文: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生;蒋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研究生
厦门到广州,广州和厦门哪个好玩
公司致力于提供价格平、速度快、风险低、安全高、整车零担、从门到门的优质物。
厦门至广州将实现2个多小时高铁直达厦门有望高铁直达汕头!一起来了解具体内容——漳汕高铁漳汕高铁总投资约389亿元,其中福建段259亿元,广东段130亿元。
项目起自福厦高铁的漳州站,经漳州市、潮州市、汕头市,至在建的汕头至汕尾高速铁路的汕头站,正线全长174.7公里,共设6座车站。
其中福建境内正线长度127.877公里,设立漳州站、漳浦站、东山站、诏安南站。
福建段将配套建设厦门、漳州枢纽等相关工程,包括漳州站厦深场联络线、厦门第二动车所检查库线和厦门客车技术整备所改建工程等。
据最新消息:广州和厦门哪个好玩,新建漳汕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今年1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这也是2023年首条获批的国家高速铁路项目新建漳汕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今年1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这也是2023年首条获批的国家高速铁路项目从厦门到广州的长途汽车大约需要10小时的行程时间,一般情况下,下车的汽车站将根据您选择的客运公司和线路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广州主要的长途汽车站,您可以查找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1. 广州汽车客运站(广州。
图片铁路建设规划届时东南沿海时速350公里高铁通道福州至广州段将率先贯通从厦门乘高铁可快速直达广州搭乘动车从厦门出发去广州,可以乘坐G1511次动车,该车次于每天早上7:02从厦门出发,经过福建福州、江西赣州、广东深圳、韶关、肇庆、佛山、中山、汕头、湛江、茂名、江门、鹤山、惠州、河源、清远、英德、潮州、揭阳、汕尾。
全程耗时2个多小时比现在要节约近一半的时间厦门市民有望乘动车直达汕头据悉,目前厦门至汕头没有直达列车,如果从厦门乘坐列车前往汕头,需要在潮汕站中转。
而漳州至汕头高速铁路建成后厦门市民有望乘坐动车直达汕头行程更加方便!期不期待?激不激动?广州的虾饺叉烧煲仔饭汕头的肠粉卤鹅牛肉丸都在向你招手啦!新闻多一点:进岛直达厦门站!福厦高铁重要进展!再来关注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另一条重要高铁项目!福厦高铁!为实现引高铁列车进岛福厦高铁在厦门北站附近设有进岛联络线近日这一联络线工程正式启动轨道施工预计将在月底完成下月初正式进入铺轨作业这一进岛联络线自厦门北站附近的福厦高铁正线引出,设进岛方向的下行线和出岛方向的上行线,分别长3.4公里和3.3公里。
两条线均包括建设桥梁和隧道工程,在去年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问题十:坐火车从厦门到广州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钱? 车次发站-到站运行时间全程时间里程参考票价K230/K231 厦门-广州东15:36:45 次日15小时9分850公里硬卧上195元、中201元、下209元;软卧上302元、下316元;硬座。
据介绍,与时速最高达350公里的福厦高铁正线相比,进岛联络线上运行的列车相对速度已大大减缓,因此进岛联络线的轨道建设标准也比正线要低,除了与正线相交接的少部分线路为无砟轨道外,其余路段均为普通的有砟轨道,其建设工期也较短。
按照整个施工计划,进岛联络线将于下月初正式进行长钢轨铺设,3月底完成整个线路的联调联试。
福厦高铁进岛联络线建成后将连接既有进岛铁路直达厦门站为实现引高铁列车进岛创造条件综合 福建日报、铁路建设规划微信、厦门日报、厦门广电编辑 陈思亲海峡导报微信(ID hxdbwx)整合编辑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九寨沟海拔,九寨沟会有高原反应吗?
但短途旅行不同,旅行是突然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一般就算有年假,行程也只安排在5天内,九寨沟会有高原反应吗,短期是否适合进入高原景区游玩。
,尤其还带着娃呢?拍于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噶丹·松赞林寺,云南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九寨沟海拔3000米。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区北缘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主沟长30多公里。
峰顶和两侧山峰基本终年积雪。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 。
去年刚举家搬到云南,我们就先走了一趟香格里拉(平均海拔3300)。
在我家,体力值有条鄙视链,Q爸是体力值MAX,我是体力值MIN,中间则是小Q。
因为Q爸进过藏,所以当时对海拔的适应力除了要考虑4岁多的小Q,还得加上我。
又到一年来云南出游的好时节了,所以把这些带娃高海拔游的小经验,分享给大家。
设计行程,阶梯式适应高海拔我们的行程是从昆明—大理—丽江—迪庆(香格里拉),海拔从1800—2000—2400—3300过渡,其中在丽江游历了玉龙雪山,游客可达最高海拔4600。
昆明已经是高原地区,而我们选择的又是自驾前行,在海拔不断升高的过程中。
进入过程越慢越容易适应这也是为什么从平原进高原的旅行,不建议直飞到超高海拔地带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从平原直飞到昆明,出现高反的几率很低(当然也要看不同人体质情况)。
如果设计好游玩路线,完全可以在路上逐步适应海拔的升高九寨沟海拔最低处有1900米,最高处有4500米以上。
九寨沟北缘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主沟长30多公里。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
行前身体自检,行程中预防感冒在没生娃之前,因为四体不勤,我已经是个体能挺差的人。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区北缘九寨沟口海拔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
九寨沟,被誉为美丽的世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县。
话说,人为什么会高反呢?因为高原地区低压、低氧环境,身体和组织缺氧就会产生不适。
高反的发生,和上山速度、海拔高度、体质等都有关所以出行前、行程中都建议随时自检、预防。
1、出行前:不论自己、还是孩子,都要自检近期有无生病、是否体能欠佳、或有其他慢性疾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就有增加发生高反的几率。
九寨沟景区海拔高度:九寨沟景区最低位置海拔 长海1996米,最高位置海拔原始森林3101米,平均海拔高度2930米。
超过3000米的海拔较容易引发高反,所以高原反应一般都可以忍受。
除非身体特别不好,或者年龄超过50,不需要刻意担心。
2、行程中:在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因为空气干燥、也很干净,尽可能避免洗澡,防止感冒。
尤其对于小孩,爱跑爱跳闲不住的天性,剧烈活动会增加组织氧消耗,爸妈可适当增加每天的休息时间。
不要为了行程赶路,避免小孩因为高消耗而产生不适所以在景区附近的住宿是我们的首选,因为方便游玩后回去休息。
在香格里拉,我们住在松赞林寺景区内藏民家里,在主人家客厅中央粗壮的柱子,老大叔介绍说是那是冷杉,若是现在建房子再不可能用这样整棵树材。
直到后来在《无问西东》里看到千年神树,才知道正是冷杉。
防护,必不可少1、衣着:防风挡雨类外套,最好备上一件,给孩子的衣着搭配,本着热了可脱冷了可加的原则。
因为昼夜温差大,一早一晚冷的时候,穿上个外套都未必觉得暖,正午太阳晒多了穿个半袖也许还热。
如果赶上夏季雨季,雨后的清凉瞬间又有如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体感。
我们是去年6-7月份出行,就是半袖T+长袖T(有一定保暖性,但不厚)+防风挡雨外套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
九寨沟主沟长30多公里。
峰顶和两侧山峰基本终年积雪。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碳酸盐分布广泛,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
热了就短打,冷了也不怕。
2、防晒:别说海拔更高的地方,就算在昆明,过个周末如果你肆意在阳光下享受沐浴,而不做任何防护,轻则黑几度,重则晒破皮。
帽子、防晒围巾、墨镜,缺一不可当然怎么能让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墨镜的孩子配合,就看爸妈的高招了。
除非像我们赶上雨季,帽子墨镜是真的用不上了。
3、保湿:高原空气干净,但特别干燥。
#p#分页标题#e#多喝水、充分的水分补给,能增加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如何判断是否高反?面色苍白、嘴唇青紫、无缘故嗜睡,或是哭闹、呕吐、急躁,爸妈们就要高度重视了。
我们在从玉龙雪山下行的时候,小Q睡着了,当时排队前行的游客就有提醒我们,摇醒孩子,观察下是否高反。
但幸运的是小Q只是一个必须午睡的娃,因为当天上山而没空午睡,下山时就睡着了。
学龄前儿童,表达力欠佳,不能准确表达,但爸妈们依然可以在计划出游高海拔地区前,告知孩子一些反应比如出现头晕、头疼、想吐等症状时要跟爸妈讲,以便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