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库斯克是哪里的城市?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畔的一座工业城市

【菜科解读】
伊尔库茨克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在北京的正北略偏西方向,距离北京只有1500公里,这个距离甚至比国内的一些城市都更近一些。
去俄罗斯旅游大多会选择在伊尔库茨克入境,伊尔库茨克和北京没有时差,所以第一站选择这里可以免去时差带来的困扰。
飞机快要抵达伊尔库茨克的时候,从飞机上俯瞰,最直观的感受是感觉地面几乎被无边无际的森林所覆盖,而落地以后这种感觉越发地明显,很多时候汽车都是穿行在森林之中。
说到伊尔库茨克,可能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感到很陌生,但如果提到苏30,恐怕很少有人没听说过,而苏30就是俄罗斯最大的飞机制造厂-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生产的。
选择伊尔库茨克开始俄罗斯旅游的行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位于贝尔加湖的南端,是离贝加尔湖最近的 城市,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国人总是对贝加尔湖有着极高的热情。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最深处达1637米,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以蓄水量计算,作为淡水湖的贝加尔湖,夸张地达到23600立方千米,相当于全球已解冻地表淡水的1/5,比北美五大湖的总和还多,当仁不让地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中科院地理所网站公布的数据,中国包括咸水湖、淡水湖在内的所有湖泊,总蓄水量为700多立方千米。
由此可知,贝加尔湖蓄水量是中国所有湖泊蓄水量之和的33倍,但若以面积计算,贝加尔湖则比中国湖泊的总面积要小,比北美五大湖更是小很多。
面积小而容量大,奥秘便在于贝加尔湖无以伦比的深度,贝加尔湖平均水深730米,而北美五大湖的平均水深不超过100米,中国青海湖的平均水深才21米,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贝加尔湖湖面形状为新月形,所以又被誉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或者“西伯利亚的眼泪”,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古称贝加尔湖为北海,这里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众所周知的苏武牧羊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朝对“服软”的俄国作出重大让步,完全放弃了对反抗沙俄侵略的布里亚特人的支持,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人被迫归顺俄国。
1728年,中俄在边境城市恰克图签订了《布连斯奇-恰克图条约》,最后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自额尔古纳河至沙毕纳依岭之间以北归俄国,以南归中国。
这原本是一次旗鼓相当的谈判,但俄国更会利用大清朝的弱点,大清却不知俄国在欧洲的失利,故难以扩大谈判成果,自此贝加尔湖的南部也全部划归俄国。
今天无数人向往的贝加尔湖,从此与中国彻底分离,如今我们只能望“湖”兴叹。
安加拉河源出贝加尔湖,有三百多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而安加拉河则是湖水唯一的外泄口。
科学家们曾作过几个有趣的假设:若无其他河流注人贝加尔湖,而以安加拉河的年平均流量流出,需40年才能把贝加尔湖水流干;若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尔湖注入,则约需1年时间才能灌满,该湖的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塔尔茨木屋博物馆位于安加拉河畔一片风景绝美的白桦树林中,是一个露天的木屋建筑群,包括学校、教堂、政府办公楼等各式建筑,集中展示17-20世纪西伯利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木屋和村民们的生活面貌。
塔尔茨木屋博物馆是最早的西伯利亚地区博物馆,这里展示的40多座建筑都是古建还原或移建,由一根根粗大原木搭建的建筑外形粗犷而古朴,是俄罗斯人和布里亚特人在进入现代文明之前居住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种原木搭建的木屋有趣而又充满历史感,该博物馆生动展现了几百年来民居木屋的发展演化过程,具有较高度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是一间哥萨克人的房屋,洁白亚麻布制作的窗帘、极富俄罗斯风情的蕾丝桌布,原木砌筑的墙壁和屋顶,没有其他修饰,一切看起来古朴而又厚重。
墙壁上个性明显的装饰画和老照片,展示了哥萨克人开拓西伯利亚的过程。
这里还有一所特意保留的学校,这间19世纪俄罗斯农村的小学教室窗明几净,摆放整洁的桌椅,完善齐全的教学设备,甚至还有按照当年装束设置的老师和学生人像,栩栩如生,神态逼真,生动再现了当年乡村小学的教学场景,教室的背后还保留了教师的宿舍。
据说当年的教师待遇很高,是竞争很激烈的职位。
伊尔库茨克城建立于1661年,这年夏天,一队哥萨克士兵从贝加尔湖出发,沿着“喜怒无常”的安加拉河巡视。
在安加拉河与伊尔库特河汇流的地方,他们停住了,只见河岸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山脉、眼前是宽阔肥沃的河漫滩地。
这里无疑是水陆运输和经济活动的绝佳场所,于是他们便在这里用木材建起一座城堡。
因它地处远东,拥有不可取代的战略位置,城堡发展很快。
1682年伊尔库茨克已经成为西伯利亚军政特区的中心。
18世纪,俄国同中国的商贸活动非常活跃,伊尔库茨克便成为整个北方和东西伯利亚重要的商品转运站和配给站。
教堂是欧洲国家的主要看点,伊尔库茨克也不例外,伊尔库茨克最美的教堂当属喀山圣母教堂。
喀山圣母是俄罗斯人的主保圣人,喀山圣母像是俄罗斯东正教的最高圣像,她被视为俄罗斯人民的保护神长达数个世纪,所以在俄罗斯的许多城市都有喀山圣母教堂。
神圣的喀山大教堂坐落在伊尔库茨克市区。
从外观看,这座红蓝两色相间的建筑华丽而宏伟,里面庄严而又神圣,像宫殿一样金碧辉煌,墙壁上绘制了和宗教相关的圣像画。
1975年,喀山大教堂被俄罗斯联邦政府认定为重点保护建筑。
东正教与天主教和新教并立为基督教的三大教派。
东正教堂的建筑和风格与天主教堂有很大差别。
外观上,东正教教堂色彩丰富,有一个或多个洋葱头一样的圆顶,象征着向上熊熊燃烧的蜡烛。
圆顶上的十字架也与天主教十字架不同,其特征就是在十字的横杠上下,分别加上长度较小的横杠。
最上的横杠,可以理解为耶稣的头,最底的斜杠,代表耶稣的脚,而最底的斜杠,左面向上倾斜。
东正教堂里,没有耶稣受难十字架,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神圣的圣像画。
女性进入教堂需要戴头巾,里面不摆设座椅,一般来说也不允许拍摄。
喀山大教堂是唯一一座内部允许拍照的教堂。
喀山圣母教堂所在之处曾经是伊尔库茨克市郊工人的生活地。
因为这里没有教堂,所以每天早上工人们不得不到市内做礼拜,然后再返回工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决定在此处修建一座教堂。
教堂始建于1885年,于1892年完工。
教堂采用俄罗斯拜占庭的装饰风格,由许多当时著名的圣像画家,银匠,镀金匠和雕刻家共同完成。
喀山圣母教堂是伊尔库茨克最漂亮的教堂,在俄罗斯教堂中排名第三。
俄罗斯以美女众多而著称,街头随处可见各色美女,真的是非常养眼。
但俄罗斯美女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吸烟的人特别多,街头的年轻女孩吸烟的比比皆是,我们的当地导游也不例外,不知是不是和这里的气温较低有关。
伊尔库茨克的中心是基洛夫广场,位于原历史街区的中心位置。
广场周围的建筑分别是州政府,市政府,酒店等。
几个知名的教堂也环绕在周围,州政府后侧美丽的安加拉河蜿蜒流淌而过。
政府大楼的旁边有一座天主教堂,这是伊尔库茨克市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外墙为砖红色,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教堂建于1758年,这座教堂是被沙皇政府流放到此的波兰政治犯所建,所以也称为波兰救世主大教堂。
波兰天主教堂对面是白色的斯帕斯卡娅教堂,也叫救世主教堂,是一座建于18世纪的俄罗斯东正教堂,白色的墙壁和绿色的屋顶搭配得非常协调。
教堂有六层,但建筑面积不大,有着西伯利亚巴洛克式特点,镶板、浮雕、花框等。
教堂正面被壁画装饰,其中最大的壁画是《耶稣圣像》。
继续往安加拉河的方向走,可以看到一座由长方形、圆形、三角锥形等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仿佛是积木搭起的精美玩具一样的教堂,这是主显荣大教堂,也叫博戈亚福列涅大教堂,始建于1693年,是伊尔库茨克第二古老的建筑,色彩丰富艳丽,保存的相当完好。
与主显荣大教堂一路之隔的是安加拉河,河流一方面能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一座城市提供灵气,而安加拉河正是伊尔库茨克的灵魂之所在,正是由于安加拉河的存在,伊尔库茨克才从一个偏僻荒凉之地逐步发展成今天这样一座工业大城市。
俄罗斯的城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遍地的鸽子,第二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人物雕像。
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这些雕像的原型或与城市的发展有关,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而安加拉河畔高高耸立的是伊尔库茨克这座城市的开拓者的雕像。
二战胜利广场位于州政府大楼与安加拉河之间,二战期间,虽然战火并没有燃烧到西比利亚地区,但有21.1万伊尔库茨克人奔赴战场,其中五万人没有回来。
广场对面的政府大楼墙壁上刻有烈士的姓名,永不熄灭的圣火象征着英雄的精神永存。
每年的胜利日时,全城的人都会聚集在这里缅怀先烈。
广场正对着安加拉河,河畔有一座半身像,他是出生于伊尔库茨克州,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别洛博罗多夫将军。
中国最神秘的三大禁地?昆仑山死亡谷榜上有名
随着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在古代的神秘之地如今都已被人类解密。
但是,仅凭着我们短短几千年发展出来的所谓的高科技水平,仍有许多神秘的现象是用现在的科学也无法解释,一波波的探险者都是有去无回,这些地方是人类的禁地。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目前人们所知领域还很有限,很多地方还未被发掘,在中国也有很多禁地,那你知道中国最神秘的三大禁地在哪里?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中国最神秘的三大禁地,昆仑山死亡谷榜上有名,排名不分先后,感兴趣朋友可以多了解一下哦!中国最神秘的三大禁地1、昆仑山死亡谷在青藏高原昆仑山脉附近,有个鲜为人知的那棱格勒峡谷,这里牧草繁茂,野花妖娆,仿佛是大自然最为亮丽的一块瑰宝,然而在这茂密牧草生长的沼泽中,却浸泡着许多动物、人的骨骸,尸横遍野,谷中随处可见荒丘孤坟、倒塌石屋,充满着死亡的气息,是世界上却名声显赫的五大死亡谷之一。
据传,当地经验丰富的牧羊人宁愿让自己牛羊因为找不到牧草而饿死,也不愿让它们跑进谷里吃草,因为他们知道那里一直都流传着这里是魔鬼出没的地方,但凡闯进去必定有去无回……1983年,青海阿拉尔牧场牧民闯进死亡谷就再也没能出来,后来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找到,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样,双眼怒睁,身上也没有任何的伤口,紧紧握着猎枪仰面倒在小山坡上,死因成迷。
无不有偶,同年七月附近工作的地质队闯入死亡谷,当时谷外天气酷热难耐,四十来度的高温烘烤着大地,热浪滚滚汗流浃背,然而谷内却是大雪飘飘,还夹带着电闪雷鸣,仿佛就是一幅末日来临的模样,惊恐万分的地质队工作人员只能退到谷外安营整顿。
可是当第二天工作人员们再次来到山谷却发现,谷内尸横遍野,焦土遍布,动植物已全部被击毙,一片荒凉,和昨天的模样判若云泥。
后来,经多方探查地质队终于发现了死亡谷的秘密,原来死亡谷地里都是有强磁性的玄武岩组成,越往谷内深入磁场越强,在这种电磁效应作用下,就连空中飘荡的白云,都充满了带电粒子,时常会导致云层放电造成局部雷击现象,而谷中缺少高大树木覆盖,牧草异常茂盛,吸引了不少动物前来觅食,但凡遭遇雷击也就造成了尸横遍野的惨象。
本来,死亡谷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咱们也探知清楚了谷内尸横遍野、焦土遍布的原因,但科学考察团却在这片区域发现了一具巨大的生物遗骸,从外观上看,有点像龙的遗骨,并且遗骸的死亡时间并不长,怎么看都不像是史前生物遗骸,一石激起千层浪,军队迅速封锁了这片地区,并常年派兵驻守,更是给昆仑山不为人知的一面蒙上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2、瓦屋山迷魂凼距成都180公里的眉山市洪雅县境内,有一条让人闻风丧胆的"迷魂凼",传说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陵百在瓦屋山传教的时候,在这片区域设置了一个八卦迷魂阵,用来困住世间做恶的妖魔鬼怪。
山中常年被黑雾笼罩,而且经常会发生一些离奇惨剧,很多进山采药、打猎,或是信男信女,都在这片区域迷失了方向,无缘无故的死在了山中。
迷魂凼四周地形非常的复杂,地质地貌也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人们一旦进入就会辨别不了方向,手机没有一点信号,手表里的指针被强磁干扰,不停使唤地左右摇摆……于是有人说,在迷魂凼地下藏有几颗巨大的陨石,所有罗盘失灵才会时有发生,再加上这个地方多现幻境,才让人们在这里迷失,吸入有毒瘴气命丧迷魂凼。
2009年10月26日,瓦屋山上水库更是惊现水怪,而且频繁出现,很多村民都有亲眼目击到一条大型的不明水生物在水下游动,快如飞艇。
时隔四天后,又有村民再次目击到在瓦屋山水库中央,有大约20来米的"水怪"出现,在水面激起一米高水浪后,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整个画面仅仅只有十几秒,却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瓦屋山上有蛟龙的传言不胫而走,更是给迷魂凼蒙上神秘的面纱,再加上进入迷魂凼的专家、游客、村民大都离奇失踪,让人感觉诡异至极,寒毛直竖。
迷魂凼的纬度恰好又位于北纬2932‘— 2934‘之间,这个纬度正好与耸人听闻的百慕大三角、神奇无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所以就有了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的说法,连科学都没办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3、毒蛇云集的莫干山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西部,有一个国家级风景旅游景点——莫干山,不仅有着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称号,更有干将莫邪在此铸剑的传说。
春秋时期,吴国境内有座高山山脚下有一对铸剑的夫妻,男的叫干将,女的叫莫邪。
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莫干,干将、莫邪日夜辛劳,千锤百炼,用自己的心血铸出了一对削铁如泥的雌雄宝剑。
可是这个消息传到贪婪的吴王耳中,他派人抢走了莫邪剑,还把干将给杀了,莫邪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含辛茹苦地把莫干抚养长大,并传给了他一身好武艺,到了莫干16岁那年,莫邪拿出干将剑,泪流满面的对莫干讲述了他父亲被害的经过。
莫干听的心如刀绞,发誓一定会为爹爹报仇。
他佩上干将剑,拜别母亲来到姑苏城,正巧吴王在武场上看人比武,于是大喝一声暴君,还我爹爹命来,挥动干将剑刺了过去。
吴王大吃一惊,急忙抽出莫邪剑向莫干抛去,只见两道白光在空中闪耀,忽然并作了一道白光,从空中笔直飞落下来,青光一闪,吴王的首级滚了下来。
莫干报仇雪恨后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己的母亲莫邪已经去世了,莫干含泪埋葬了母亲,并用这套雌雄宝剑来陪葬,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取名为莫干山。
并且,更有传言在山顶还有一条红色的蛇王在这里修炼,为莫干父母守墓,已经长达千年,这条红色蛇王已经长出龙角,即将化龙而去。
据当地的村民说,山上到处都是毒蛇,种类多达数十种,只要有人爬上山顶,走到莫干父母安身之地附近,必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似乎是在警告和阻止人们靠近,久而久之山顶就被当地村民当作是禁地,再也没人敢上去了。
当然,神州大地上的禁地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台湾魔鬼海,新疆罗布泊,江西老爷庙水域,湖北神龙架等等,都有着很多我们人类至今也无法解开的谜团,或许对于大自然来说,我们人类的存在太过微不足道,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总有探知真相的那一天。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关键字:禁地
四川糖心苹果 康定特产的又一
再加上奇怪壮丽的高原风情点缀,甘孜 ——这片奇怪的土地仿佛独受上天的赏赐,成了名副本来的世外仙居:肥沃的土地、天然优质的泉水、充沛的光照、热量与丰富的降水,让这片土地变成了一个物产丰富、丰饶富裕的“藏区江南”。
得天独厚的地理、区域、资源优势,使这里出产着珍贵的高原特产:冬虫夏草、天麻、贝母、松茸、雪茶……而在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所属的达杠村,更有一种糖心苹果,让这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名噪一时。
糖心苹果产自川西甘孜康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大河谷地区——康定达杠山,南北走向的向阳山坡,使糖心苹果能够享受充足的日照,累积了较多的甜份,而高原山区充沛的降雨,则为糖心苹果集聚了充分的水分。
在达杠山上,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苹果树,每到了苹果出产的季节,总有人不辞劳苦的来到达杠村购买苹果,用于赠送亲友,或储存到过年时候食用,达杠苹果,几乎成了甘孜家喻户晓的土特产…… 从前,农户们只知道达杠地方好,出产的苹果品质好,又大又甜;从春天开始,每当苹果开花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花香,而当苹果成熟后,会有一种蜂蜜味的果香弥漫入心田……达杠苹果几乎成了达杠村民的骄傲,每当提起达杠苹果,淳朴的村民脸上,都会洋溢起自豪的神色。
后来,有才能的年轻人便从这小小的苹果中看出了致富的门路,他们利用惠农政策,自发兴办起了合作社,利用地理优势,广泛种植果树,施肥、除草、除虫,精心照料着“摇钱树”,于是达杠苹果越发著名,而糖心苹果,也慢慢产生了品牌效益。
走进金秋时节的达杠村,连绵的山脉上苹果树一片连着一片,脱去套衣的糖心苹果在秋阳里闪闪发亮。
达杠村位于康定县折多河以西,海拔约1500米,全村有七八十户人家。
每天清晨,达杠村民都会在果园里给果树精心浇水、施肥,随着炊烟升起,灿烂的阳光也逐渐越过大山,明晃晃的滋养着每一粒果实……金色的阳光映照得整个山村恬静而美丽,而错落分布在村子中的苹果园也更显得熠熠生辉达杠村俨然变成了一副甜美的山水田园画作。
如今,“达杠糖心苹果”,已经成了康定的著名品牌,在甘孜各地农贸市场、水果摊甚至超市,都能随处可见它的身影;达杠村苹果因其口感好、品质优,而深受当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糖心苹果的颜色是红色的,甜中带酸且汁液丰满是它最大的特点,每一颗糖心苹果都饱受高原纯净的雨露滋润,有着来自高原独特的酸甜。
同时,糖心苹果中含有的纤维素和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胃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
另外,它还有着独特、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
这种气味能够使人精神轻松愉悦,入睡难者在睡前嗅苹果香味,能够较快进入睡眠。
康定达杠得天独厚的光能资源对糖心苹果的品质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皮薄肉质鲜美。
苹果种植以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为理念,保证水果种植绿色无污染,无公害,这样的高原苹果形美味甜又处于良好的状态。
又到了一年丰收季,硕大的糖心苹果已然成熟,它们傲娇地挂在枝头,在风雨中招摇,等待主人将它们摘下。
生长于大渡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区,来自康定高原的无公害苹果,自然成熟,不打农药,当日采摘,物美价优。
达杠糖心苹果早已成了康定特产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随着康定市旅游业的进展,达杠苹果也走出了甘孜,把来自高原的味道,送往全国各地……那么糖心苹果究竟滋味怎么呢?赶快来尝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