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亿光年外发现奇特天体GNz7q?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

【菜科解读】
130亿光年外发现奇特天体GNz7q 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的祖先
据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网站(编译 李瑾):天文学家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距离130亿光年的天体,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的祖先。
这个称为GNz7q的天体位于大天文台起源北部星系深空巡天调查(GOODS-North)星场,在大霹雳后仅7.5亿年就存在了。
该团队发现它是紧凑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源,不可能是由星系的辐射引起的,但与落入黑洞的物质所预期的辐射一致,表明GNz7q是一个新形成的黑洞。
当今天文学的一个未解之谜:达数百万到数十亿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如何能如此快速增长?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团队目前提出的理论认为,超大质量黑洞在剧烈形成恒星的「星暴星系」核心中形成,之后推开周围气体和尘埃,并以极为明亮的类星体形态现身,目前未有明确的观测证据,但该团队认为GNz7q具有星暴星系和类星体的特征,它很可能是个超大质量黑洞。
类星体是由位于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所驱动极明亮的天体,超大质量黑洞会吞噬附近的物质形成吸积盘,吸积盘气体会经由摩擦而产生高温,在各波段释放明亮光线。
观测显示GNz7q的宿主星系正在以每年1600个太阳质量的速度形成恒星,它在紫外线波段极亮,但在X 射线波长却非常微弱。
团队认为X射线源的吸积盘核心仍被灰尘遮蔽,而吸积盘的外部(即紫外光的来源)已变得清晰,所以推测GNz7q是快速增长的黑洞,但仍被其宿主星系的尘埃核心所掩盖。
研究团队表示:借助GOODS-North计划所提供的多波长观测数据,才能找到隐藏在星爆星系中的GNz7q。
不然GNz7q缺乏能识别早期宇宙中类星体的特征,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该研究团队认为未来使用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光谱仪器能对如GNz7q等天体进行更详细研究,以研究超大质量黑洞之谜。
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银河系的中心,并发现了两个巨大的“烟囱”
假如将银河系描绘成扁平的圆盘,这两个烟囱从顶部和底部扩展出来,每个烟囱延伸超越500光年。
它们好像衔接到坐落银河系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巨大的气泡,这些气泡中含有高速粒子,这些粒子根本上会吹走环绕银河系的气体。
这些气泡延伸达25,000光年,是由NASA的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在2010年发现的,但直到现在还不彻底知道带电粒子的来历。
“烟囱”的发现有助于添补空地,提醒粒子起源于银河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