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米悖论宇宙是否存在外星生物?

【菜科解读】
1950年的一天,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恩利克·费米教授在与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生物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它们都在哪儿呢?”这句问话引出的科学论题,被称为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的隐含之意是: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生物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
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这样的悖论:A.外星生物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生物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某处。
B.外星生物是不存在的——迄今,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生物存在的蛛丝马迹。
费米悖论阐述的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
宇宙是否存在外星生物195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两位天体物理学家菲利普•莫里森博士和朱塞佩•科尼博士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寻求星际交流”的文章, 该文如今已被该领域研究者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他们指出了用微波进行星际通讯的潜在可能性,这开启了人类用射电望远镜探测地外文明的序曲。
次年,美国射电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里克博士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并于当年春季首次通过无线电波搜寻邻近太阳系的物种标志信号,进而开始人类文明史上首次有目的、有组织地在宇宙空间寻找外星生物”的的奥兹玛计划;另外,他提出了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式。
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教授估计,依据德雷克方程式,存在地外智慧生命的星球数量应该约为100万颗。
俄裔美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博士则认为,这样的星球应有67万颗。
而德雷克博士采纳较为保守的态度,他估计这样的星球应为10万颗;另外,他坚信在地球文明毁灭之前,这些外星文明会与我们人类联络。
英国天体物种学家安德鲁•沃森教授曾参照地球智慧生命的演化过程,建立过一个数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其他行星上找到智慧生命的可能性非常低。
他认为,任何一颗行星都不会为生命的演化提供无限长的时间,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其适合生命生存的时期受太阳亮度的影响,超过一定的时间后,适合生命生存的时期将随之结束。
如果存在外星生物是否会威胁人类
现代天文学确证:地球人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地球人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
因此不少科学家坚信:宇宙中是存在外星生物的。
而外星生物的存在也引起一些人的焦虑不安。
例如,英国天体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马丁·赖尔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曾写信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AU,竭力主张人类不要跟外星生物联络,以免招致杀身之祸。
又如,英国科学家斯蒂芬·宇宙怪才霍金教授在本世纪曾多次声称:外星生物可能是邪恶的,跟它们联络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外星生物决定来拜访”我们,那么结果可能和当年欧洲人到达美洲一样,美洲原住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然而,中国科学家、未来学家周海中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却指出:如果外星生物能来到地球,说明它们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人类;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就越低。
他认为,担心外星生物威胁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只要是高级智慧生命,它们的理智在决定着它们必须有分寸地对待其他智慧生命体,所以外星生物与人类将来是能够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和共同进展的。
无独有偶,美国天体物种学家大卫·莫里森博士最近表示:如果一个文明能够存在数十万年,那么它的先进程度一定超过人类。
这个文明一定能解决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没有必要侵略地球。
他甚至认为外星生物是和平使者”且友善可爱,并风趣地说,如果外星生物来访,我会好好款待它们。
”
费米悖论的主要意义费米悖论的提出已有70年古代。
它无论是对于天文学界,还是对于科幻界来说,都是一个开放式问题。
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答案侦破纪实:在真正接触到外星生物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不过从数学概率及逻辑上分析,在浩瀚的宇宙里,应该有着众多的类似地球的适合于外星生物存在的星球。
至于外星生物是邪恶还是友好,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定论,尚须进一步探究和证实。
真假外星人到底有没有真实与人类接触,外星婴儿事件隐情?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奇规律性信号?莫非真有外星人?
不过今日的一项研究成果登上了热搜,或暗示着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性。
7月19日,一篇题为《三十年的长周期无线电瞬变活动》的研究文章在《自然》杂志上刊发。
研究人员发现,至少从1988年起,一个神奇的外宇宙来源不断以22分钟的频率定期向地球发射无线电波。
目前,多国科学家纷纷开始观测这一神奇源头,试图努力解决围绕这个天体的神奇,它究竟是脉冲星、磁星,还是外星生命试图联系地球上的人类?未知外宇宙物体35年来不断发出神奇电波图源红星新闻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的科学家们每三个晚上就会使用位于澳大利亚的默奇森广域阵列射电望远镜扫描一次银河系。
很快,他们就有了令人振奋的发现:“几乎在我们刚开始观察的时候,就在天空发现了一个新的光源,每22分钟重复一次。
”通过对长达3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人员得到了精确的脉冲时间,“源头就像时钟一样,每1318.1957秒产生一次,误差为十分之一毫秒。
”然而,这一信号波与此前在地球上看到的都不同,也不符合目前存在的任何理论。
脉冲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图源红星新闻研究人员刚开始怀疑这是一颗脉冲星。
但如果它是一颗脉冲星,那么其运行方式似乎并不符合现有的科学理论定义。
如果引力波强到足以在地球上被探测到,那么这个代号为GPMJ1839-10的天体的旋转速度一定非常快。
然而,“目标看起来很像脉冲星,但旋转速度要慢上1000倍。
”与预期相悖。
该研究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还登上了微博等平台的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这或许是其它地外文明发往地球的信号。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但是在茫茫宇宙中,有巨大概率存在与人类相似的其他生物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