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技术却落后30年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5-29 点击数:
简介:最近,世超在知乎热搜上看到一条有趣的新闻:俄罗斯终于造出了光刻机,但制程只有 350 纳米。

这令世超有点意外

【菜科解读】

最近,世超在知乎热搜上看到一条有趣的新闻:俄罗斯终于造出了光刻机,但制程只有 350纳米。

这令世超有点意外,原来毛子哥的芯片水平才刚刚突破啊。

知乎答主们则纷纷在留言区欢乐恶搞,有说蚌埠住了的,也有说意义等于大家都开新能源汽车了,他才学会造自行车。

还有说制程遥遥领先台积电一百多倍的。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 技术却落后30年

其实吧,这倒也不怪网友们阴阳怪气,毕竟费老大劲,整出来一个 350纳米光刻机,确实有那么点“落伍”。

大家可能对这话没有概念,这么说吧, 350纳米制程是 95 年出现的,当时用在第一代奔腾处理器上,晶体管数 350万。

现在打开微信都卡的 iPhone5s ,上面用的 A7 处理器都已经是 28 纳米了,晶体管数也在 10亿以上。

甚至就连现在的小天才儿童电话手表,用的都是 4 纳米制程的处理器。

更乐的是,几年前俄罗斯还宣称 2028 年要量产 7 纳米芯片,眼下这进度,距离那年的豪言壮语,着实还有点距离。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 技术却落后30年

而且,不是世超硬要泼冷水,就算这次他们真搞出来了光刻机,距离真正搞定芯片,还只是前进了一小步而已。

因为芯片制造这种高精度的系统工程,除了几十道光刻工艺之外,每道工艺之后还有复杂的平面加工,每一个加工步骤又能分成更多细节的工序和步骤,整套流程下来的步骤数以千计。

行业内,对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控制,出问题的概率必须在0.000001%以下。

因为造芯片就好像把几千个高脚杯叠起来,哪怕其中有一个叠歪了,整个系统也会崩塌,产品全部报废。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 技术却落后30年

而俄罗斯现在,仅仅解决了 350纳米光刻机的问题,配套的产业链,工人,工艺工程师的培养,全都还是未知数。

今年 3 月,外媒体 Tom's Hardware 就有报道指出,俄罗斯最大的芯片厂贝加尔,已经把大量芯片制造订单交给中国,因为本地厂商的生产良率只有 50%。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 技术却落后30年

看到这,有朋友就会问了,那俄罗斯为啥不把芯片全部交给中国做呢?毕竟 350纳米、 90纳米这种芯片,国内早就能做了。

世超觉得,西方的制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伙们可能小看了斯拉夫人对掌握核心科技,特别是芯片的执念。

要知道早在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国家无线电电子委员会,就打算在莫斯科附近,建立一座名为泽列诺格勒的城市,意为绿色城市的苏联版硅谷。

技术人员向赫鲁晓夫宣传泽列诺格勒。

右图戴帽子的为泽列诺格勒之父肖金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 技术却落后30年

无数的克格勃特工,也为了苏维埃的半导体工业,从美国西欧“搬运”来了大量晶体管、芯片设计制造的技术,也整来了不少光刻、蚀刻、测试、封装设备等等。

但不久后,克格勃高级官员泄密,美国加强了对苏联的技术封锁,还抓捕了大量技术间谍。

即便如此,科学家们也仍然做出来一些成果,比如用通用逻辑阵列开发的 80486 兼容机, FPGA 开发的关键 EDA 软件也已经进入测试,但此时已经到八十年代末期,不久后苏维埃共和国就解体了。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 技术却落后30年

到了俄罗斯联邦时代,一些半导体公司确实继承了苏联的科技树,但在西方的封锁和制裁面前,确实很难顶得住。

而俄乌战争后,制裁进一步扩大,上面提到的贝加尔公司,在 2022 年几乎失去了制造芯片的能力,其母公司也在当年年底破产。

国家剧变,技术封禁,人才流失,在这种环境中还能坚持下去的精神,怎么说呢,两个字,顽强。

就像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 Vasily Shpak 接受采访时所说,“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没有半导体主权,那就没有技术主权。

#p#分页标题#e#

除了技术上的执念,咱可别忘了俄乌冲突可还没结束呢,在西方的制裁下,彭博社猜测:为了制造武器,俄罗斯甚至已经到了拆卸家用电器芯片,来做导弹的地步了。

路透社也报道称,乌克兰军方在战场上拆开俄军导弹一看,发现里面用了不少普通计算机,和其他常用电子消费品芯片,这些大部分还都是西方出口过去的。

这新闻一出,不少西方企业立马关闭了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并且要求经销商停止向俄罗斯发货。

俄军“口径”M 巡航导弹中,发现了常用的家用电器芯片。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 技术却落后30年

面对近在眼前的缺芯难题,俄罗斯也疯狂扶持本土的芯片制造产业,光今年,在半导体产业上就投资了23.9 亿美元。

这种费了大力气扶持的希望也终于看到了成效,从苏联到俄联邦,历经几代人,终于制成的350纳米光刻机,在泽列诺格勒(当年的苏联硅谷)的工厂里诞生。

虽然网友们不觉得有啥先进的,但他们倒也还算按部就班,毕竟 350纳米光刻机现在已经在量产测试了,照 Vasily Shpak 的说法, 2026 年预计到 130纳米,然后进步到 90纳米。

然是 30年前的水平,但你就说做没做出来吧。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 技术却落后30年

总的来说,技术确实是落后了点,但有也比没有强,最起码眼下也能应急,像俄罗斯火箭军的主力装备,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用的就是 350纳米芯片。

最后,对俄罗斯来说,这次的光刻机突破还是有实际意义的,而且也算圆了点从苏联时代以来,俄罗斯人对半导体独立的心愿。

至于 2028 年能否真的实现 7 纳米,咱还是等等看吧。

撰文:纳西

编辑:江江 面线

封面: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芯智讯:调查揭露俄武器中约2/3芯片为美国公司制造

电子时报亚洲版:据中国媒体报道,俄罗斯将于 2024 年利用其自主研发的 EUV 光刻机生产 350 纳米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俄罗斯芯片,还有戏吗?

电子工程世界:俄罗斯首台光刻机,真的制造成功了

知乎:俄罗斯首台光刻机已经制造完成并正在进行测试,对于俄罗斯芯片产业意味着什么?未来还面临哪些难题?

TOPWAR:苏联导弹防御系统的诞生,泽列诺格勒和列宁格勒

比亚迪半导体芯片多少纳米?比亚迪明的核心科技

悄悄地变得非常厉害!这就是比亚迪。

博世ESP车身稳定系统够牛吧!比亚迪全球首创的BSC车身稳定系统更牛! ESP可以自动控制车辆前轴、后轴或者前后轴进行减速,以实现车身“稳定"从而确保安全。

BSC不但拥有ESP的所有功能,还能够自动控制前轴、后轴加减速(注意是“加减”速),或者每个轮子(四个轮,六个轮、同一辆车n个轮都可以)的加减速,来实现车身“稳定"以确保安全! 相当于ESP是x=y+z,菜叶说说,BSC是x=Yn+Zn+……不在一个难度系数! 曾记否?想当年比亚迪到处遭人卡脖子,要发动机无货、要哪样也可能突然无货、还突然加价、还非优质品。

全球第一的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德国)起初卖给比亚迪时3000元一套,比亚迪不服气,什么都自研还成功,还更好,还成本平,自研的ESP也成功了,博世一下将供货价格降到了800元,还是最新一代,比亚迪一看,自己生产成本也是差不多,所以就继续采用了博世的刹车系统,博世以为完事了?不!比亚迪要研究更高阶的相似技术,不但可以减速,还能加速,例如后轴减同时前轴加速,还能多点分布式控制动力,例如过弯时外侧车轮速度减一点,内侧前后轮减速倍加,比亚迪明即将上市,老王说车辆永不翻车,可以信矣!按这个发明思路扩展,同时作用n个轮子不在话下,车辆控制新时代来临!

解密IC芯片设计:从原理到实践的专业知识分享

专业的在线重装系统软件 全新设计 / 全新代码编写 / 全新支持所有机型 全新支持Window 11 安装 简介:IC芯片设计是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它涉及到电路原理、工艺制程、设计工具等多方面知识。

本文将从原理到实践,深入浅出地解密IC芯片设计的专业知识,帮助科技爱好者和电脑手机小白用户了解芯片设计的奥秘。

工具原料:系统版本:Windows 10 Pro版本21H2品牌型号:Dell Precision 7920 Tower工作站软件版本:Cadence Virtuoso 20.1、Synopsys Design Compiler 2022.03一、IC芯片设计基础知识1、IC芯片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的简称,是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集成了大量的微电子器件,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模块。

IC芯片设计需要掌握数字/模拟电路、半导体物理、信号完整性等基础知识。

2、IC设计流程通常分为设计规格定义、功能设计、逻辑综合、物理设计、验证、制造等环节。

设计人员需要使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将电路原理图转换为物理版图,并优化芯片性能、功耗、面积等指标。

二、IC芯片设计工具及语言1、IC设计常用的EDA工具有Cadence公司的Virtuoso、Synopsys公司的Design Compiler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原理图设计、仿真验证、自动布局布线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2、IC设计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来描述电路功能和结构,常用的语言有Verilog和VHDL。

设计人员通过编写HDL代码来实现芯片的各种模块,并通过仿真测试验证功能的正确性。

三、IC芯片设计实践案例1、以设计一款蓝牙音频芯片为例,首先需要根据产品需求确定芯片的功能规格,如音频编解码、蓝牙通信协议、功耗管理等。

然后使用Verilog编写各个功能模块的RTL代码,再用Virtuoso工具绘制原理图,并进行仿真验证。

2、在物理设计阶段,使用Design Compiler等工具进行综合、布局布线,优化芯片的时序、面积、功耗等性能指标。

最后通过物理验证和SPICE仿真,确保芯片版图的正确性,再交由晶圆厂进行流片生产。

内容延伸:1、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IC芯片设计面临着更高的性能、功耗、成本要求。

先进制程工艺如7nm、5nm的应用,也给IC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优化设计方法。

2、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的兴起,为IC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

基于RISC-V的开源IP核和EDA工具链,有望降低芯片设计的门槛和成本,促进IC设计创新和生态发展。

总结:IC芯片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从原理到实践,IC设计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运用EDA工具和HDL语言,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IC设计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设计人员与时俱进,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为人类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加入收藏
               

俄罗斯终于有了光刻机?技术却落后30年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