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霍巴陨石重达60吨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7 点击数:
简介:陨石是地外来物,在飞入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经过激烈燃烧之后掉落在地球表面,多是铁陨石,每年在地球各地都

【菜科解读】

陨石是地外来物,在飞入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经过激烈燃烧之后掉落在地球表面,多是铁陨石,每年在地球各地都发现不少罕见的陨石,根据考古发现,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是现如今在纳米比亚的霍巴陨CbYVXM石,重约6吨,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8万年了。

1、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重约60吨

霍巴陨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坠落地点在目前的纳米比亚。

与所有陨石一样,霍巴陨石也以发现地的名字命名。

作为坠落于世界上最重的陨石,霍巴陨石的重量几乎是排名第二的艾尔.查科陨石的两倍。

这颗陨石的表面积超过6.5平方米,重量在60吨左右。

据信,在坠落地球过程中,霍巴陨石的飞行速度因与地球大气层之间发生的摩擦大大降低,使其在落地之时得以保持完整并且大部分露出地表,而不是埋入地下。

其异乎寻常的扁平外形说明,这颗陨石甚至能够像漂石一样在水面上跳跃前进。

霍巴陨石的含铁和含镍比例分别在84%和16%左右。

基于巨大的重量,这颗陨石自1920年被一名农夫发现后便一直未被搬离发现地。

1920年,这名农夫在田间耕作时发现了这颗含铁陨石。

当时,他听到刺耳的刮擦声,所养牛群受惊之下突然停止不前。

现在的霍巴陨石毁坏程度较为严重,但每年仍吸引数千名游客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在纳米比亚埋了几万年

这块世界上最大的陨石长2.95米,宽2.84米,厚度在1.22米和0.75米之间,重约60吨,安卧在一座类似古希腊剧场的环形阶梯式看台正中。

据说这块大陨石形成于约1.9亿至4.1亿年前,于3万至8万年前坠落到地球上。

荷巴陨石自坠地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土中埋了几万年,直到1920年才被荷巴农场的开发者从泥土中无意间刨出。

下面来看看世界排名前七位的大陨石:

2、阿根廷艾尔.查科陨石,重约37吨

一颗巨大的铁陨石坠地之后分裂成卡姆珀德尔塞罗陨石群,同时在阿根廷形成一个面积60平方公里的陨坑,陨坑名字与陨石群同名。

位居最重陨石排行榜第二位的艾尔查科陨石便是铁陨石的最大一块碎片。

毫无疑问,如果将卡姆珀德尔塞罗陨石群视为一颗陨石,这颗陨石将轻松问鼎此次最重陨石排行榜。

1969年,人们利用金属探测器发现了藏身地下5米处的艾尔查科陨石。

实际上,有关其周围陨坑(年代可追溯到4000至5000年前)的报告早在1576年便已浮出水面,当地土地居民更是对其了如指掌。

1990年,当地一名阿根廷警官让陨石猎人罗伯特哈格偷盗艾尔查科的企图最终化为泡影,当时他已经将这颗陨石运出阿根廷。

3、约克角阿尼希托陨石,重约31吨

阿尼希托陨石是在约克角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陨石,被因纽特人称之为帐篷。

它的重量达到31吨,是迄今为止人们搬运过的最重陨石。

1818年,有关这颗格陵兰陨石的传闻便传进科学家的耳朵,但直到1894年,美国北极探险家罗伯特佩里才在当地一名向导的帮助下锁定它的方位。

佩里用了3年时间将巨大的阿尼希托陨石运上船。

为了运送这颗陨石,格陵兰修建了其唯一一条铁路,修建过程得到因纽特人的巨大帮助。

最后,佩里以4万美元的价格将阿尼希托陨石卖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这颗陨石表面积达到12.1平方米,现仍保存在自然历史博物馆。

为了便于展览,博物馆方面还专门修建了一个展台,展台支撑物直接托住陨石的基岩。

4、墨西哥巴库比里托陨石,重约22吨

#p#分页标题#e#

巨大的巴库比里托陨石是毋庸置疑的墨西哥最大陨石,同时也是坠落地球并最终幸存的最大太空物体之一。

这颗弯曲的铁陨石重量估计在22吨左右,长达达到4米,在库利亚坎的Centro de Ciencias de Sinaloa(一家非盈利性机构)展出。

由于巨大的个头加之不同寻常的外形,这颗陨石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最大所在。

1892年,美国地质学家吉尔伯特埃利斯贝利于发现了巴库比里托陨石,并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将其从地下挖出。

据悉,贝利是受芝加哥《洋际报》委托前往中南美洲寻找陨石的。

与所有陨石一样,巴库比里托陨石也以发现地的名字命名。

5、格陵兰阿格帕里利克陨石,重约20吨

阿格帕里利克陨石于1963年被瓦格恩布奇瓦尔德发现,是格陵兰约克角大陨石的第四个主要碎片。

约克角大陨石碎片共有两个上榜,另一个便是跻身第三位的阿尼希托陨石。

阿格帕里利克陨石的重量不到20吨,现保存于哥本哈根地质博物馆。

约克角大陨石在大约1万年前撞向地球,是坠落于地球的最大铁陨石之一。

几个世纪来,生活在陨石碎片附近的因纽特人便将其用作制造工具和武器所需金属来源,1818年,有关陨石存在的传闻最终传进科学家的耳朵。

1818年至1883年间,科学家进行了5次远征,寻找传闻中的陨石,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6、坦桑尼亚孟伯希陨石,重约16吨

孟伯希陨石于1930年被发现,当时被当地人视为一块神石。

这块来自太空的巨石是坠落于坦桑尼亚的陨石家族中的大块头,重量估计在16吨左右。

与很多陨石一样,人们并未发现孟伯希陨石撞击地表时应该形成的陨坑的任何迹象。

这可能说明,这颗陨石在落地之后像漂石一样滚动,又或者因为已经定居数千年,当时形成的陨坑早已不见踪影。

1930年的时候,孟伯希陨石还只露出半个身子,余下一半被埋于土壤之中。

现在,人们已将陨石周围土壤挖空并且在其下方修建了一个底座,但最初的着陆地还是得到保护。

7、美国威拉姆特陨石,重约15.5吨

威拉姆特陨石表面积为7.8平方米,重约15.5吨,是在美国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陨石。

这颗陨石表面布满凹坑,含铁比例为91%,含镍比例为7.62%,现保存于俄勒冈州的最初发现地,撞击地面时形成的陨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美国土著人将威拉姆特陨石视为神物,对其十分敬畏,直到今天仍主张应将这颗陨石归还他们。

在现代发现威拉姆特陨石的人是移民埃利斯休斯,发现时间为1902年。

意识到自己所发现之物的重要性之后,休斯付出整整3个月的辛勤汗水,将陨石从俄勒冈州钢铁公司拥有的土地上搬离了0.75英里(约合1.2公里),此举的目的就是让陨石成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但他的行迹最终败露。

在此之后,这块陨石以2.6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后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

本文已完结,推荐下面更精彩内容:

最有可能是外星人的9个中国人,怀孕80年才生的老子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寻找外星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把探索空间走向了太阳系之外了,如果非要说地球上有外星人,最有可能是外星人的中国人有9个,比如盘古、女娲、皇帝......这些人开创了不可思议的世界,他们是外星的一个分支......【查看详情】

1973秦始皇还活着的证据,遇见外星人用天外陨石做成不老药

相信大家都对秦始皇非常了解的,他早年的丰功伟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晚年一直在追寻不老药,可是在半路上就去世了,尸体拉到咸阳之后都已经腐烂了。

不过最近有人说找到了1973秦始皇还活着的证据,说秦始皇在求要路上遇见外星人用天外陨石做成不老药,一直活到了现在。

1973秦始皇还活着的证据在网上流传着秦始皇一直没有去世的消息,这一切都是起源于秦始皇对于不老药的执念,秦始皇曾经花重金派遣多人去找长生不老药,也派人一直在研制不老药,可是一直都没有结果。

在过了很久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位炼金术师在外偶遇了外星人,也发现了长生不老的秘密。

这位炼金术师赶忙就告诉了秦始皇,秦始皇听了大受震撼,于是亲自到外星人所处的地方去,准备好好弄一枚长生不老药出来。

到了外星人哪里之后,发现外星人是和天外陨石一起落到地球的,秦始皇派人与外星人沟通,费了很长时间才勉强能够交流。

外星人和秦始皇也打成了协议,秦始皇允许外星人在国内生活,并且加官进爵,外星人则教给秦始皇长生不老的秘诀。

就这样,秦始皇获得了长生不老的能力,并且制造了自己已经归天的现象,尸体拉到咸阳都已经腐烂了,是个人都认不出来是秦始皇了,因此大家才觉得秦始皇已经去世了。

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关于1973秦始皇还活着的证据都是虚假的,没有任何非常有决定性证明的证据,都只是网友们的推断,因此这则消息完完全全就是谣言。

可能是因为电视剧《神话》的影响,才导致这么多网友相信。

不过秦始皇是真的已经去世了,再怎么样都不可能活到现在了,世界上也没有不老药。

太阳系原行星盘中存有一个神秘空隙

太阳系原行星盘中存有一个神秘空隙据cnBeta:外媒报道,宇宙边界,或许是由年轻的木星或新兴的风造成,它很可能塑造了新生行星的组成。

在早期的太阳系中,一个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原行星盘”围绕着太阳旋转并最终凝聚成我们今天所知的行星。

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其他地方的科学家对古代陨石的一项新分析表明,约在45.67亿年前,在小行星带今日所处的位置附近,这个圆盘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缺口。

该团队成果于2021年10月15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为这个缺口提供了直接证据。

“在过去的十年里,观察结果表明,空洞、空隙和环在其他年轻恒星周围的盘中非常常见,”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EAPS)EAPS的行星科学教授Benjamin Weiss说道,“这些都是气体和尘埃转变为年轻太阳和行星的物理过程的重要但不为人知的标志。

”同样,在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出现这种缺口的原因仍是一个谜。

一种可能性是,木星可能是一种影响。

当这个气体巨头成形时,它巨大的引力可能将气体和尘埃推向外围并在发展中的圆盘上留下了一个缺口。

另一种解释可能跟从圆盘表面出现的风有关。

早期的行星系统受强磁场的支配。

当这些磁场跟旋转的气体和尘埃盘相互作用时,它们可以产生强大的风,这足以将物质吹出去并在盘中留下一个缺口。

无论其起源如何,早期太阳系中的缝隙很可能是一个宇宙边界,使其两侧的物质无法相互作用。

这种物理分离可能塑造了太阳系行星的组成。

像在缝隙的内侧,气体和尘埃凝聚成陆地行星--包括地球和火星,而被归入缝隙较远一侧的气体和尘埃则在较冷的地区形成,像木星及其邻近的气体巨行星。

“穿越这个缺口相当困难,一颗行星需要大量的外部扭矩和动力,”论文的主要作者和EAPS的研究生Cauê Borlina说道,“因此,这提供了证据,它表明我们的行星的形成被限制在早期太阳系的特定区域。

”Weiss和Borlina的共同作者包括MIT的Eduardo Lima、Nilanjan Chatterjee和Elias Mansbach、牛津大学的James Bryson以及清华大学的Xue-Ning Bai。

空间的分裂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科学家们观察到了进入地球的陨石成分中的一种奇怪的分裂。

这些太空岩石最初在太阳系形成的不同时间和地点形成。

那些已经被分析过的陨石表现出两种同位素组合中的一种。

很少有陨石被发现同时表现出两种同位素--一个被称为“同位素二分法”的难题。

科学家们提出,这种二分法可能是早期太阳系圆盘中的一个缺口造成,但这种缺口还没有得到直接证实。

Weiss的研究小组则通过对陨石的分析希望以此找到古代磁场的迹象。

当一个年轻的行星系统成形时,它携带着一个磁场,其强度和方向可以根据不断演变的盘内的各种过程而改变。

当古代尘埃聚集成被称为软骨颗粒的时候,软骨颗粒内的电子跟它们形成的磁场相一致。

软骨颗粒可以比人类头发的直径还要小,并且在今天的陨石中被发现。

Weiss的小组专门测量软骨颗粒从而确定它们最初形成的古代磁场。

在以往的工作中,该小组分析了两个同位素组的陨石中的一个样本--被称为非碳质陨石。

这些岩石被认为起源于一个“容器”或早期太阳系中相对靠近太阳的区域。

Weiss的研究小组之前在这个靠近太阳的区域的样本中发现了古代磁场。

陨石的错配研究人员在他们的新研究中想知道磁场是否会在第二组同位素的“碳质”陨石中出现,从它们的同位素组成来看,它们被认为起源于太阳系的更远处。

他们分析了在南极洲发现的两块碳质陨石的软骨颗粒,每块的尺寸约为100微米。

通过使用超导量子干涉装置即SQUID--Weiss实验室里的一台高精度显微镜,研究小组确定了每个软骨颗粒的原始、古代磁场。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它们的磁场强度比他们之前测量的更接近非碳质陨石的磁场强度要强。

由于年轻的行星系统正在形成,科学家们预计,磁场的强度应该随着跟太阳的距离而衰减。

相比之下,Borlina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远处的软骨矿有一个更强的磁场,约是100微特斯拉,而在较近的软骨矿中,磁场是50微特斯拉。

作为参考,今天地球的磁场约为50微特斯拉。

一个行星系统的磁场是衡量其吸积率的一个标准,或是说它能在一段时间内把气体和尘埃吸到其中心的数量。

根据碳质软骨柱的磁场,太阳系的外部区域一定比内部区域增加了很多质量。

通过使用模型模拟各种情况,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对吸积率不匹配的最可能的解释是在内部和外部区域之间存在一个缺口,这可能减少了从外部区域流向太阳的气体和灰尘的数量。

Borlina说道:“间隙在原行星系统中非常常见,我们现在(研究)表明在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也有一个。

这给出了我们在陨石中看到的这种奇怪的二分法的答案,并还提供了差距影响行星组成的证据。

加入收藏
Tag: 神秘的陨石 陨石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霍巴陨石重达60吨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