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中子星合并的后果:还剩下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08-16 点击数:
简介:2017 年 8 月 17 日,LIGO探测到两颗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

这种合并在电磁波谱中辐射能量,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观察

【菜科解读】

  2017 年 8 月 17 日,LIGO探测到两颗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

这种合并在电磁波谱中辐射能量,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观察到光。

中子星是密度非常大的天体,质量比我们的太阳还大,只有一个小城市那么大。

这些极端条件使一些人将中子星视为天体物理物体的鱼子酱,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宇宙中任何其他条件下研究引力和物质。

  2017 年的重大发现将有关合并期间和合并后发生的事情的几个谜团联系起来。

然而,一件仍然难以捉摸:合并后还剩下什么?

双星中子星合并的后果:还剩下什么?.jpg

  在最近发表在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的一篇文章中,来自莫纳什大学的两位 OzGrav 研究人员 Nikhil Sarin 和 Paul Lasky 回顾了我们对双中子星合并后果的理解。

特别是,他们检查了不同的结果及其观察特征。

  残骸的命运取决于两颗合并的中子星的质量,以及一颗中子星在坍缩形成黑洞之前所能支撑的最大质量. 这个质量阈值目前未知,取决于核物质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的行为。

如果残余物的质量小于这个质量阈值,那么残余物就是一颗中子星,它将无限期地存活,产生电磁和引力波辐射。

然而,如果残余质量大于最大质量阈值,则有两种可能性:如果残余质量比最大质量阈值高 20%,它作为中子星存活数百到数千秒,然后坍缩成一个黑洞。

更重的残余物将在坍塌形成黑洞之前存活不到一秒钟。

  对我们银河系中其他中子星的观测以及对核物质行为的一些限制表明,中子星避免坍缩成黑洞的最大质量阈值可能是太阳质量的 2.3 倍左右。

如果正确,这个阈值意味着许多双中子星合并继续形成更大质量的中子星残骸,这些残骸至少能存活一段时间。

了解这些天体的行为和演化方式将为核物质的行为和比太阳质量更大的恒星的来世提供大量见解。

玉夫座宇宙岛一颗中子星爆发产生的能量与太阳在10万年内产生的能量相同

玉夫座宇宙岛一颗中子星爆发产生的能量与太阳在10万年内产生的能量相同据cnBeta:BGR报道,研究人员在2021年观测到一颗中子星的爆发,并确定它产生的能量与太阳在10万年内产生的能量相同。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颗太阳在短短的0.1秒内就产生了这么多的能量。

此外,科学家们认为,这次爆发可能是由星震引起的。

研究人员观察到的这颗中子星位于玉夫座宇宙岛,距离地球大约1300万光年。

对这颗中子星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在一份

月球缩小至乒乓球?密度比中子星大?杀伤力强?月球威力

如果将月球缩小到乒乓球的大小,投到地球上就像扔了一颗威力很大的炸弹。

很多对月球感兴趣的人,都想通过对月球的研究,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月球被缩小曾有人提出将月球缩小到乒乓球大小,那样月球的直径差不多在10厘米左右,要知道现在月球的直径是34.76千米。

如果对直径不断的压缩,那么月球的密度肯定会相应的变高,曾经人们认为中子星的密度是很高,可是将月球压缩之后的密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子星。

月球的威力假设将这颗直径10厘米左右的月球投到地球,那么无疑会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灾难。

之前地球一直在保持正常的运转状态,在受到月球爆发力的影响下,地球失去了原有的潮汐力,这样海水的运动变得毫无规律,生活在海岸线附近的居民有巨大的危险。

要知道这对地球来说还不是最恐怖,更严重的是月球改变了地球的重力分布,地球的自转轴极有可能会倾斜,只要改变了地球的自转速度,那么地球的昼夜也会陷入一片混乱。

人类的危机以上仅仅是对月球投到地球表面造成的影响,要知道这个像乒乓球大小的月球,接触到地表之后还会继续前进,前进的过程中也会对地球内部的结构造成破坏,很有可能会因此遭到瓦解。

如果地球的内部遭到了巨大的破坏,那么地球根本不可能继续存在,随时都有坍塌的风险。

地球面临的危机就是人类的危机,地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会颠覆整个现存的生态系统。

人类当作地球上的物种,根本不可能在地球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仍然继续生活在地球上,或许还会和地球一起走向灭亡。

加入收藏
               

双星中子星合并的后果:还剩下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