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维新变法,为什么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他?陈宝箴最后结局如何样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2 点击数:
简介:甲午战败后,帝锐意变革。

但地方上的总督、巡抚知绪没啥权力,基本上都站在握有实权的这边,对的变革阳奉阴违,或隔岸观火。

只有一个人,他坚决站在光绪帝这边,最终惹怒了

【菜科解读】

甲午战败后,帝锐意变革。

但地方上的总督、巡抚知绪没啥权力,基本上都站在握有实权的这边,对的变革阳奉阴违,或隔岸观火。

只有一个人,他坚决站在光绪帝这边,最终惹怒了慈禧…… 他就是陈宝箴。

陈宝箴和咸丰帝很有缘分,二人都生于1831年,而咸丰帝改元那年(1851年),陈宝箴中了恩人。

此年正值太平军狂飙突进,儒家出身的陈宝箴,跟着父亲陈伟琳,在家乡义宁州(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办起了团练,与太平军为敌。

之后,陈宝箴辗转江湖,后入江西军阀席宝田幕府。

不过,席宝田这座庙不大,陈宝箴投奔湘军首领,后一步步在官场高升。

1890年,陈宝箴任湖北布政使。

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成为一方诸侯。

之所以有这个任命,是因为陈宝箴在甲午战争前与光绪帝的会面。

陈宝箴对于未来的发展,和光绪帝差不多,光绪帝大有知己之感。

而当代表慈禧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陈宝箴气得大哭,说大清完了!然后就是很多折子飞进紫禁城,要求国家进行大变革,否则无法图存。

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在官场遭受到了太多的冷遇,难得有陈宝箴这样的人理解自己。

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表面上是荣禄的推荐,实际上也少不了光绪帝的努力。

光绪帝把陈宝箴推到湖南,就是希望陈宝箴在湖南能有大的变革,在地方上呼应自己在朝廷的变革。

而选择湖南,则因为湖南在近代以来,风气可开国之先。

陈宝箴这个人是有谋略的,兵部侍郎郭蒿焘就称陈宝箴是一代人杰。

席宝田生擒幼王洪天贵福和干王洪仁轩,陈宝箴就出了不少主意。

陈宝箴知道跟着光绪帝进行变革,会得罪慈禧等一大票守旧派。

但儒家士大夫的担当,让陈宝箴还是舍小我,顾大我。

在早期,陈宝箴的思想也比较保守,对不是很热衷。

在湖北的五年仕途,对于总督张之洞大办洋务,陈宝箴早期就表现得不冷不热。

但看到国势日渐衰弱之后,而且张之洞的洋务办得有声有色时,陈宝箴认为西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应该加大学习的力度。

在湖北当官后期,陈宝箴已从张之洞洋务运动的冷眼旁观者,变成了积极参与者。

陈宝箴到了长沙后,告诉下属: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办洋务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

陈宝箴在湖南进行阔斧的洋务变革,开办现代化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陈宝箴在湖南首设电报局,搭建从湖南到湖北的电报专线,这是湖南历史上首次出现电线,为湖南日后的腾飞打下基础。

湖南矿产丰厚,陈宝箴开办了很多厂矿,拔擢湖南人才为国所用。

湖南在近代史上成为标杆式的先锋省,陈宝箴功不可没。

湖南的巨大变化在全国引起轰动,很多人都认为湖南开新风气之力度,称得上是全国第一。

在全国那么多封疆大吏中,陈宝箴也被赞为冠首。

日本听说陈宝箴的事后,也派人来观摩。

日本代表称陈宝箴对湖南的治理,可称于天下。

陈宝箴对湖南的贡献,还在于发现并重用人才。

陈宝箴向朝廷推荐了不少湖南人杰北上,深入参与维新变革。

比如戊戌六君之二的刘光第和杨锐,就是陈宝箴推荐的。

另外,谭嗣同也是湖南人,他在湖南期间,创办了时务学堂。

这所学堂,如果没有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鼎力支持,早就关门大吉了。

还有杨深秀,他是山西人,但与陈宝箴互相欣赏。

陈宝箴被守旧派大肆攻击时,杨深秀挺身而出,为陈宝箴辩护。

当慈禧不再支持光绪帝的新政时,陈宝箴在湖南进行的小新政,就成了守旧派攻击的靶子。

湖南的守旧派,上至朝廷的守旧派,以最猛烈的炮火攻击陈宝箴,恨不得置陈宝箴于死地。

等光绪帝被囚禁后,慈禧挥舞屠刀,六君子人头落地。

至于陈宝箴,更是难逃慈禧的报复。

慈禧打击陈宝箴的借口,是陈宝箴推荐了刘光第和杨锐,以及其他15名维新人物。

指责陈宝箴胡乱保荐“匪人”,乱了朝纲,这不是封疆大吏应该干的事。

随后,陈宝箴被罢官,回到江西闲居。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六月(阴历),陈宝箴猝死。

表面上看,陈宝箴是得了小病,突然去世。

实际上,是慈禧派一名武将来到江西,下旨让时年70岁(虚岁)的陈宝箴自尽谢罪。

陈宝箴早就没有活着的兴趣了,谢恩后,悬梁自尽。

陈宝箴有个儿子叫陈三立,是维新四公子之一。

陈三立有五个儿子,末字皆有“恪”字,尤其是第三子,世人皆知。

随机文章爱情墨菲定律是什么意思,凡是你认为不会发生的事越容易发生外道魔像打得过九尾吗,九尾一半力量可吊打佩恩放出的魔像长剑10巡航导弹威力,杀伤范围2公里能瞬间摧毁万吨级舰艇达芬奇在历史上消失2年,穿越到未来/传说达芬奇是外星人黑洞为什么吞噬不了铁,黑洞拥有自主意识学会了挑食(细思极恐)

光绪死因内幕:比慈禧太后早一天离世图

  公元1908年11月14日是怎么回事?光绪帝王与世长辞是怎么回事?结束了傀儡的一生是怎么回事?死时年仅次38岁。

次日是怎么回事? 11月15日慈禧太后太后在北京故宫是怎么回事?魂归西天。

  他们二人的先后离世是怎么回事?不仅仅轰动了北京是怎么回事?更加让举国震动是怎么回事?年仅38岁的光绪帝王和73岁的慈禧太后太后是怎么回事?一前一后离去是怎么回事?不仅让人怀疑是怎么回事?光绪帝王的死有多么的蹊跷是怎么回事?也因此而留下了一连串的不解谜团!  第一种:慈禧太后知道自已即将归西天是怎么回事?不愿意在他死后是怎么回事?光绪帝王重新掌权是怎么回事?派人毒死了光绪帝。

傀儡光绪帝王  重要依据有清末给光绪看病的名医屈桂庭他的回忆录中说:"光绪在临死前三天是怎么回事?在床上不停地翻滚是怎么回事?并且不停地大叫是怎么回事?‘肚子疼得不得了。

’脸色发暗是怎么回事?舌头又黄又黑是怎么回事?明显是中毒症状。

"  根据这种说法是怎么回事?光绪是被毒死的是怎么回事?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太后太后是怎么回事?因为她是当时最有权势、又严密控制光绪帝的、最好下毒、最可能下毒的人。

清朝最终一个帝王溥仪  第二种:袁世凯见慈禧太后一病难起是怎么回事?怕慈禧太后死后是怎么回事?光绪掌握实权是怎么回事?报复自已在戊戌变法出卖帝王的行为是怎么回事?于是贿赂宫廷宦官是怎么回事?用剧毒药物害死光绪帝。

  这种说法最有权威的依据是清朝最终一个帝王溥仪的说法是怎么回事?溥仪说:"我亲耳听到一个侍候光绪帝的老太监讲:’光绪帝死前一天是怎么回事?只是用了一剂药是怎么回事?才变坏的。

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送的。

‘"  第三种:太监李莲英得悉光绪帝的日记中载有西太后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的消息是怎么回事?与慈禧太后一起阴谋将毒药投入光绪帝的食物中致使光绪帝中毒身亡。

  第四种:这几年来有专家根据光绪帝生前的病历是怎么回事?结合当时的古代背景和现代中医学理论是怎么回事?推断是光绪帝因为严重肺结核病加上其它并发症是怎么回事?导致死亡的。

传说的光绪元宝、大清银币是否真值百万

网上最近看到许多元宝、大清银币说是价值几百万,拥有一枚可以这辈子不要上班,天天悠闲悠闲的钓钓鱼,捕捕鸟,生活很是自在,想想就。

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醒醒,网上说的一枚光绪元宝、大清银币价值几百万,其实是骗人的。

手里有几枚大清银币、光绪元宝,想这怎么能卖出去卖个几百万,于是在网上联系上了十几家拍卖公司,都说一枚保证卖到百万,最低也得几十万,但是首先叫我交前期费用好几万,于是想想不对,还有的说公司直接收购,不要任何费用。

在此再次强调一定不要相信她们的话,这些都是骗人的。

她们首先叫你去她们公司,然后给你下各种圈套,总之就是骗你的钱,然后古钱币还卖不出去,白白花了几万块。

现在市场说的价值几百万的光绪钱币、大清银币几百万的少之又少,成交的目前也没见到。

大多都是一些拍卖公司的炒作。

光绪元宝样币,大清银币样币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货币文化渊远流长。

古代钱币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很多收藏爱好者研究的一门学问,而中国近代银币则一直是收藏爱好者比较喜爱的藏品,行情看好,投资前景非常可观。

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对于钱币并不陌生,现代社会都将钱币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穷富的标准之一,而古代钱币由于不可再生,更是因其存世量的稀少而备受藏家们的密切关注。

在各代钱币中,最受藏家关注的无疑是光绪元宝。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

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

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计有:1户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11湖南;14江西;9山东;8广东;5清江;6浙江;13四川;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广西;19新疆;20黑龙江。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 广东双龙寿字币,是光绪元宝众多版别中较为特殊的一枚,它属于纪念币性质,是为纪念六十寿辰而铸,在钱币收藏界以其存世量稀少、制作异常精美而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它是久享盛名的一种,被列入中国近代机制币十大珍。

说到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呢,大家第一时间反应一、价格高,天价,拍卖都是一百万以上二、假货太多,存世量少,很多地方以假乱真。

不错,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历来也是人们口中很纠结的钱币,因为史料对于它的记载极少,这也是现在人们对于他又爱又恨的原因。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光绪元宝,此币铸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为纪念慈禧六十寿辰而铸。

张炯伯在《广东省造银币》一文中写道:“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

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六旬万寿者也。

”因此,大部分学者和银币收藏爱好者认为,双龙寿字币应该是当时为讨好太后,专门在大寿的时候铸造一批献给太后送礼用,没有流通的记载。

随机文章新文化运动口号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西汉武帝以后外戚主掌朝正的原因是什么?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有哪些?英国前卫级核潜艇撞法国潜艇,英国潜艇被撞瘫痪史上最强双翼战斗机,英国剑鱼蹂躏德军潜艇(时速仅222公里/时)

加入收藏
               

光绪维新变法,为什么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他?陈宝箴最后结局如何样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