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什么立三长制整顿户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6 点击数:
简介:西晋以后不曾南迁的世族地主,在战乱之时利用宗族关系组织武装力量结坞自保。

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了争取地主的支持,委任坞堡主担任宗主督护,允许其收容百姓、征收赋役,从

【菜科解读】

西晋以后不曾南迁的世族地主,在战乱之时利用宗族关系组织武装力量结坞自保。

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了争取地主的支持,委任坞堡主担任宗主督护,允许其收容百姓、征收赋役,从而使各坞堡成为事实上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

然而,宗主却借机大肆荫庇户口,导致“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出现了“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的情况。

史载“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千丁共籍,公避课役”,在当时以户为赋役征收单位的情况下,豪强地主大量隐匿户口,严重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赋税收入和徭役来源。

为此,北魏政府曾多次下诏检括户口,要求隐户归籍。

太延元年(435)十二月下诏:“自今以后,亡匿避难,羁旅他乡,皆当归还旧居,不问前罪。

”延兴三年(473)九月下令检校户口,“诏遣使者十人,循行州郡,检括户口。

其有仍隐不出者,州、郡、县、户主,并论如律”。

太和五年(481)七月,又班“户籍之制”,继续整顿户籍。

但是,这些行政措施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北魏政权与豪强地主的矛盾日趋尖锐。

因此,检括户口、清理户籍,整顿基层行政机构就成为北魏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太和十年(486),李冲上疏建议实行。

他认为:“三正治民,所由来远。

”因此,“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

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

所复复征戍,余若民”。

李冲的建议得到文明和孝文帝的支持,孝文帝遂下诏说:“又邻里乡党之制,所由来久。

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讼息”,“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由此正式实施三长制。

孝文帝强调“邻里乡党之制,所由来久”,其所推行的三长制明显是参照早先中原地区的乡里组织制定的。

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分别由乡中德行兼备的人担任,可以享受免役的特权,邻长免一丁,里长免二丁,党长免三丁,三年没有过失,还可以升等录用。

三长主要负责检括户口、催督租调、征发兵役徭役,在民间还可起到行为表率、敦化风俗和平息讼争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长制的推行,使大量的农民脱离了豪强地主的荫庇,通过邻里党组织编制起来纳入国家户籍,成为实施均田、征收租调赋税和兵役徭役的对象,健全了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为的推行提供了组织基础。

孝文帝在经济改革中将土地、赋役和劳力紧密结合,实行均田、设立三长和改革租调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其中,均田是基础,三长制是组织保障,赋役是目的。

孝文帝积极适应中原汉族地区农耕经济和定居生活的特点,吸收并借鉴中原汉族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经验,促进了拓跋部由落后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使国家的经济力量逐渐强大,巩固了北魏社会和国家。

随机文章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密码,壁画中隐藏着各种人体器官半人马座最恐怖的星球永远白天,三体擎天柱均出自这里家长必知的第十名效应,社会上混得最好回事第十名(第一名处处碰壁)三星堆不是汉族文明, 三星堆外国科学家解密/三星堆其实是源于古蜀国最后的晚餐多了一只手,达芬奇最恐怖的画(拉斯维萨看出玄机)

中原包括哪几个省 以前的中原包括哪几个省

1、中原地区包括哪些省2、中原地区包括哪几个省哪些市3、中原地带是哪几个省的?4、中原包括哪几个省5、中原地区包括哪些省?中原地区包括哪些省中原地区包括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

1、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

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

2、山西省:简称晋,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

3、河北省:简称冀,省会石家庄。

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4、山东省: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省会济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5、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中原地区包括哪几个省哪些市中原地区包括江西省的南昌市、安徽省的合肥市、湖南省的长沙市、湖北省的武汉市、河南省的郑州市等。

1、江西省:简称赣,省会是南昌市。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

2、安徽省:简称皖,省会是合肥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3、湖南省:简称湘,省会是长沙市,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

4、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是武汉市。

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

5、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是郑州市,位于中国中部,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中原地带是哪几个省的?中原地区包括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等,包括郑州、开封、洛阳、商丘、新乡、平顶山、许昌、济源、晋城、运城、菏泽、宿州、阜阳等城市。

中原包括哪几个省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传统上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概是今天的河南省全境。

中原地带包括今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

就是整个中部地区外加山东江苏的边边角角,而在与北方外族相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此地。

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中原地区包括哪些省?中原地区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湖北北部等区域。

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有巢氏时代。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扩展资料:中原一词最初只是原野之意。

第一次指定中原地理方位的是《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名中原。

在中华文明肇始时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称呼专指河洛一带,这里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为中原地区的心脏地带。

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为天下中心的说法。

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此地。

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新中国成立以后区域划分,中央政府以中原野战军及其南下范围为基础划定中南地区,为新中国大陆六大军政区域之一。

中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

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建都历史长达3600余年,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数千年来中原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北魏六镇之乱真的是农民起义吗?本来不是普通的农民军

历史上,李唐先祖李虎就是八柱国之一,而西魏的立国就跟北魏六镇,以关系密切。

在传统教科书中,六镇起义被定义为六镇百姓发动的农民起义,作为一个正面的典型。

那么,真的如此吗? 首先,六镇起义军可不是普通的农民军。

北魏最早被称为代国,主要涵盖在山西北部以及河套的广大地区。

而平城则是北魏早期统治中心,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

拓跋鲜卑早期作为,占据平城一带,等于有了一个稳定的农业基地。

这里也为拓跋部入主中原提供了一个前进基地。

但是随着拓跋鲜卑逐步向南推进,原来的漠北又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娄睿墓壁画 柔然早期是拓跋鲜卑的臣属,后来独立称霸草原。

在北魏将重点放在南方后,柔然逐步取代了北魏在蒙古高原上的统治。

当北魏大军与南朝作战时,柔然的经常侵入北魏境内打草谷。

而平城的位置过于偏北,被打草谷倒是其次,万一平城丢了咋办?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腹背受敌,北魏在平城的北部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

既然是为了保护都城,控制漠南,六镇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所以在兵将选择上尤为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六镇建镇之初那都是“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

柔然 魏兰根曾对尚书令李崇说:“缘边诸镇,控摄长远。

昔时初臵,,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

看几个关键词 “高门子弟”“强宗子弟”“ 国之肺腑”,足可以说明六镇和驻守六镇的人的地位有多高。

这和一些人所想象的所谓贼配军是完全不同的这些人多为世袭军人,行伍世家,不但有更多升迁机会,还享受免除租赋的特别优待。

六镇的火热程度可以说是,“当时人物,欣慕为之”。

六镇分布图 根据史书记载,六镇军队不光有原来的鲜卑贵族和中原的“强宗子弟”,还有大量归附的高车人。

因为高车受柔然压迫,所以先后有数十万高车人带牛羊百万内附北魏。

作为一级警备区,六镇规模十分庞大,仅沃野一镇,就有镇将、僚吏八百余人。

北魏早期 在士兵待遇上,相比南朝那些种地交一半,还要承担各种徭役的南朝军户们。

那些担任正兵的鲜卑军户们,则享受优厚待遇。

像《木兰辞》里代父从军的木兰,她们家原型就是镇军军户。

所以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她父亲的名出现在类似军帖上那种正规文书上,可不是类似石壕吏那种抓壮丁,也不是那种至于与几乎沦为农奴的军户。

而且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能买的起骏马和马具,买完直接骑马报道,说明木兰家服的是骑兵甚至具装骑兵役。

所以大家就不要脑补什么,“木兰晚上宿营,怎么睡大通铺啊?”因为木兰很可能,类似欧洲的骑士,很可能还带有自己的“家生子”那样的仆从和辅兵,平时享有独立的营帐。

鱼鹰社画的北朝军队 而且北魏对军户的刀和弓箭并不禁止,所以那些军户们的个人武艺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这种维度较高的地区,因为农业条件不如河洛,军户们的农忙时间也少,训练时间更多。

除此以外,早期去六镇守边,也相当于镀金,所以不少懂兵法、有武艺的勋贵子弟也会去六镇深造立功。

另外,作为畜牧业与农业的过渡区,六镇地区既能培养大量战马,又可以依托城镇打造强大的重甲骑兵和步兵。

众所周知,具装骑兵就是鲜卑人的杀手锏,而马镫的实物也最早发现在北方。

显然,六镇的军事地位重要、军事实力强大。

因此作为重要的北方警备区和兵源储备区,北魏早期诸帝将六镇所在的阴山地区作为重点巡视区域。

即使到了时期的太和十八年(494)七月,孝文帝还巡视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四镇,下诏六镇及御夷城人,年满八十以上而无子孙兄弟,终身给其廪粟;七十以上家贫者,各赐粟十斛。

但是,什么都怕但是,在北魏迁都洛阳后,原本经济条件就比较好的中原地区成为北魏的重点发展区域。

而大同地区处于山西北部,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不如中原地区。

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中,一个地区的农业条件会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而就在孝文帝巡视四镇的同年,北魏迁都洛阳。

结果原本作为首都屏障的六镇地区重要性极度下降。

此外,因为六镇地区农业不发达,所以需要内地支持。

北魏前期可以利用政治手段为六镇地区提供足够的军粮,而随着迁都,六镇地位下降,外加内地自然灾害也不少,六镇就只剩自力更生了。

除此以外,在后,北魏仿照南朝建立,一部分鲜卑贵族变成门阀。

但是其大多是南下的鲜卑贵族,传统军事贵族受到排挤。

比如,北魏在汉化过程中,把南朝优缺点都一股脑的吸收了。

比如与北魏文官甚至提出“求铨别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的建议。

东魏武士俑 去洛阳的鲜卑贵族转型了,但是传统的就被边缘化了。

因此,六镇官员的选拔也不像以前那样优中选优了。

广阳王深就此上书肃宗分析说:“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

或有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纵,过弄官府。

政以贿立,莫能自改”。

《魏书·京兆王传》也载:“政事怠倦,纲纪不举,州镇守宰,多非其人”。

最终,六镇将领已经从大家抢着上的岗位,变成“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的境地。

结果六镇成了边关之地,那些失意的边军官兵也因为被边缘化而日生不满。

敦煌骑战图 在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北魏朝廷又下诏“诸州镇军贯,元非卯配者,悉免为民,镇改为州,依旧立称。

”结果六镇镇民军籍、军户的自由民身份被免除,转化为依附性很强的“府户”(类似农奴)。

这就是说,他们的最后一点政治优势都没了。

经济待遇没了、政治地位又没了,六镇之乱或六镇起义就此爆发。

正光五年(524年)三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发动起义。

然后三个月内,六镇皆反。

因为六镇起义军本来就是世代从军习武的,而北魏内地的军队在和南朝的战争中不断消耗和腐化,很难打过起义军。

北魏最后不得不联合柔然两路夹击,才镇压了起义。

虽然六镇起义失败,但是余部仍然起义不断。

最终,同样是发源于代北的尔朱荣镇压了六镇起义的余部,但是六镇起义军部分将领像,等被尔朱荣收入麾下。

后来,随着尔朱荣的被杀,。

高欢和宇文泰的起家军队就是靠着接收的六镇军民。

尤其是高欢消灭尔,就是依靠其收编的20万六镇军民。

另外,当依靠镇压六镇起义起家的尔朱荣在掌握中央政权后,在手下军官的建议下,对北魏皇族与官员进行了大屠杀,这就是。

在那场屠杀中,被杀的官员和宗室据《》、《魏书》记载有一千三百多人,《》记载有两千多人。

所以,那场起义以及之后的那场屠杀,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宣告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六镇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意义,实在不应该只停留在历史教科书的一角……当然随着现在历史课的所谓“减负”,那一角估计都待不住了…… 随机文章虽结拜为兄弟…但让刘备死都无法原谅张飞「一件蠢事」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因为反骨吗 真相只有「4个字」探寻南极血瀑布之谜,将会更加大出血的血瀑布(是卤水)世界上最便宜也最好的无人机,最适合新手的无人机/售价420元揭秘黄种人是所有人种的祖先吗?晒的少变白种人/暴晒变黑种人

加入收藏
               

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什么立三长制整顿户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