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凯旋抵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19 点击数:
简介:第35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凯旋抵

【菜科解读】

原标题:雪龙号凯旋

中铁建工集团南极建设者抵沪在雪龙号前合影。

3月11日晚,中铁建工集团南极建设者们随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凯旋抵沪。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铁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前往码头迎接雪龙船靠港。

自2002年以来,中铁建工集团已16次随中国科考队远征南极。

在本次南极建设中完成了罗斯海新站临时设施完善、中山站激光雷达站施工、中山站旗杆广场扩建等建设任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南极

大家都爱看

南极大陆血瀑布为什么会流血?血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南极大陆血瀑布为什么会流血?血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1为什么南极大陆会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10热度 2南极最吓人的瀑布血瀑布是怎么回事?0热度 3关于南极的12个冷知识0热度 4你见过触手长达10米的巨型水母吗?南极发现罕见冥河水母0热度 5狮、虎、红狼、南极狼、犀牛,被人类灭绝的九种稀有的动物0热度

今日头条

失踪三十六年的气球再现可能是进入诡秘的时空隧道

失踪三十六年的气球再现可能是进入诡秘的时空隧道

神秘南极八大未解之谜

神秘南极八大未解之谜

南极最吓人的瀑布血瀑布是怎么回事?

南极最吓人的瀑布血瀑布是怎么回事?

南极上空存在时空之门吗?

南极上空存在时空之门吗?

猜你喜欢

南极大陆血瀑布为什么会流血?血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南极大陆血瀑布为什么会流血?血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失踪三十六年的气球再现可能是进入诡秘的时空隧道

失踪三十六年的气球再现可能是进入诡秘的时空隧道

关于南极洲的 18 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关于南极洲的 18 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警惕地球冰冻圈加速变化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警惕地球冰冻圈加速变化

世界十大最极端的地方 南极洲干谷地球上最干燥

世界十大最极端的地方 南极洲干谷地球上最干燥

热门推荐

南极大陆血瀑布为什么会流血?血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南极大陆血瀑布为什么会流血?血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南极洲冰层发现远古巨兽?南极洲哥斯拉事件真相

南极洲冰层发现远古巨兽?南极洲哥斯拉事件真相

南极磷虾地球上最庞大的群体 南极磷虾可以吃

南极磷虾地球上最庞大的群体 南极磷虾可以吃

为什么南极大陆会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

为什么南极大陆会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

贪婪的掠食动物 南极洲巨虫非常恐怖专食腐肉

贪婪的掠食动物南极洲巨虫非常恐怖 专食腐肉南极洲洲的很大冰帽正在逐渐萎缩。

这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而且在冰帽中的远古生命可能会苏醒,将会对地球造成未知的影响。

南极洲冰盖是一块巨型的圆顶状冰,覆盖在将近5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之上。

由于冰下海水温度提高,南极西部的浮冰层目前正以每年约7米多的速度消融。

有20个冰架正因底层暖水而融化,而风海流的变化正在将更多的暖水运送到冰盖底层。

而随着冰层的融化、变薄,大陆上的冰川也逐渐滑向海洋,使得海平面上升速度会更快。

随着冰川加速融化,一些冰封在厚冰帽下的古老生命正在苏醒。

它们的古代可能比人类诞生的时间还要早,这些微物种细胞总数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1000倍。

曾经有科学家在距现在42万年前的古老冰芯中发现活着的细菌,并且它们还能在被提取出来后在实验室内照常生长。

不过,科学家们表示,对于这些苏醒的生命,他们无法确定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

英国一支摄影队在南极洲厚厚的冰层下曾拍摄到大量五颜六色的海星和3米长的南极洲巨虫。

他们通过延时拍摄发现,大量深海物种临时聚在一起,疯狂地争吃一只沉入海底的死海豹。

南极洲巨虫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物种,为何南极洲突然出现这样的物种,而南极洲巨虫的出现对我们人类有何影响呢?纽形动物类(Nemertine worms),又叫鞋带或者丝带虫,属于纽形动物门。

一些种类属食腐动物,但是大部分都是非常贪婪的掠食动物,它们利用从口腔射出的长长的鼻状物捕食。

根据种类不同,它们的鼻状物可能有毒,或者可以分泌粘性液体。

在南极洲,这种海虫经常以蚌和甲壳动物为食。

它们也跟海星聚集在一起,食用海豹的排泄物。

在为《生命》系列节目拍摄的这个海底场景中,大量无脊椎动物蜂拥聚集到一只沉入海底的死海豹身上,开始疯狂享用美餐。

海豹尸体沉到海底的情况,也许每十年才干遇到一次。

纽形虫可以利用鼻状物在海豹的皮肤上钻洞,这样它们和树虱(woodlice)等其他海生等足目动物就能钻到海豹体内进食。

热带上空现四季臭氧洞 面积为南极空洞的七倍

全球热带地区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其面积是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七倍大。

这个臭氧层空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存在,但直到最近才被科学家们发现。

这个发现挑战了以前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破坏的理解。

这个发现的主要作者是鲁青斌教授,他表示,南极臭氧层空洞每年只在春季出现,这个空洞则是四季都在那里。

这个空洞面积非常庞大,是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七倍大。

之前,主流科学家认为氯氟烃(CFCs)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1987年的《蒙特利尔协议》使得CFCs的使用量大幅减少,但是到了21世纪,科学家们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一点也没变小,仍然每年有规律地开放和闭合。

加上这次新发现的这个更大的空洞,这套理论都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些同行对这项成果持怀疑态度。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玛塔·阿巴洛斯·阿尔瓦雷斯告诉《福布斯》:“这份研究存在很多推理错误和没有证据支持的结论,与以前发现的证据矛盾。

热带地区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是一个新发现,这是布鲁尔-多布森循环造成的。

”布鲁尔-多布森循环是大气层内的一种对流,将臭氧从热带移向两极。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保罗·杨则认为这份研究对空洞的计算方法不准确。

这份研究于7月5日发表于《美国物理联合会研究进展》期刊。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臭氧层空洞的存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更多的科学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空洞的形成和消失过程。

这个发现提醒我们,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了解我们的星球,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加入收藏
               

第35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凯旋抵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