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上火?不要滋补过头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4-23 点击数:
简介:冬季防上火 不要滋补过头:冬天是进补的黄金季节,但是,小心补错容易上火,愈补愈大洞!尤其冬天天气干燥,更加

【菜科解读】

冬季防上火 不要滋补过头

冬天是进补的黄金季节,但是,小心补错容易上火,愈补愈大洞!尤其冬天天气干燥,更加使得“火上加油”!中医认为,上火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一旦上火,可能出现口干舌燥、喉咙痛、口臭、口干舌燥、嘴破、牙龈红肿、眼睛干涩、流鼻血、头痛、痔疮、便祕、失眠等症状。


中医角度来看,冬天进补以温补为主,且须视个人体质调整食补内容与频率。

以往农业社会,因为物质缺乏、生活环境较差、营养不足,以致阳虚体质的人较多,而现代人工作繁忙、压力大、饮食不均衡,以致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较多,进补过度反而会越补越上火。

冬季防上火 不要滋补过头

进补过头太燥热,身体阴阳失衡引起上火

什么是“上火”?中医师罗珮琳表示,中医所说的“火”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之火,即位于肾脏的“元阳”,是平衡阴阳的重要因素,此火不能缺少也不能过剩;还有一种上火是因为饮食不正常所造成的火,例如进补过头太燥热,会使身体阴阳失衡,也会引起上火。


上火、发烧其实是中医里常见的两个病症,而金匮要略当中则有提到“热伤阳络则衂血,热伤阴络则便血”,举例来说,流鼻血即为衂血,也属于上火的一种症状。

北京知名中医师武国忠在《不上火身体就健康》一书中,特别提出了16种常见上火发热症状。

常见16种上火发热症状:

上火发热、吃不下、睡不好,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眼睛干涩、口臭、口干、口苦、便祕、心烦、失眠等,更是火上浇油,烦上加烦。

此时就需要及时找到病灶,治标的同时不要忘记治本,哪里不舒服就要及时清除哪里的病灶烦恼,饮食与生活调理,扫除上火发热病症。


所谓上火,那一把火存在体内何处?中医师罗珮琳表示,人体内有四把火:

人体内有四把火:

★第一把火:胃火

对于嗜酒、嗜食辛辣、过度摄取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所引起的火气,中医称之为胃火。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便祕、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

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太过燥热、甜腻的食物少吃,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

★第二把火:肝火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爱吃辛辣、海鲜、过酸、煎炸食品,会使肝火火上浇油。

表现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稳、舌苔增厚等。

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够、心情放松,一些简单的药材或食物也有助于清火,例如肝太热者,可用金菊花、溪黄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药材合煎饮服。


★第三把火:心火

心火旺是一种心理表现。

心火旺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心烦、口干、盗汗、睡眠不安等,口渴;实火旺则表现为口腔溃疡、口干、尿黄、心烦易怒等。

心火的预防办法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态,寒温适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物、禁酒与多运动。


★第四把火:肺火

冬季寒冷,活动少、饮食所含热量偏高,体内容易积热,所以有肺火显盛的现象。

表现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潮热盗汗、失眠、舌红。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不妨适当吃一点属性偏凉的食物,如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梨、苹果、百合、杨桃、枇杷,同时多饮水。

4款小米粥?宝宝秋冬进补有妙招

4款小米粥 宝宝秋冬进补有妙招小米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B1、B2等,还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小米熬粥的功效一点也不输于人参鸡汤。

宝宝吃小米,可以补充营养元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小米还含有丰富的铁质,同时香润滋补,健胃消食。

现在给大家介绍4款小米粥,做法简单又好吃,趁着冷空气来袭,妈妈们赶紧给宝宝补一补吧!小米南瓜粥南瓜小米粥南瓜和小米都是营养丰富的食材,南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小米补中益气,两相结合价值更高。

而且南瓜小米粥也不需要放什么调味料,南瓜本身带点甜味,宝宝也爱吃。

【适宜人群】10个月以上的宝宝【食材】小米1碗,南瓜40克【步骤】1、将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块。

2、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个小时。

3、取一口小锅,放入小米和适量的清水,煮成小米粥。

4、然后放入南瓜块,大火煮开之后,换成小火,直到将食材熬煮到软烂。

5、将煮好的南瓜小米粥盛入碗内即可。

红薯玉米渣小米粥什锦小米粥什锦粥可以添加很多食材,这道什锦小米粥里放的是花生、玉米和胡萝卜。

玉米和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宝宝身体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A,而花生含钙量丰富,有助于促进宝宝骨骼发育,这三样东西放在一起营养互补。

玉米粒和花生不适合婴儿吞咽,妈妈们需要多注意,尽量将食材煮得软烂。

【适宜人群】2岁以上的宝宝【食材】花生20颗、玉米1/3段、胡萝卜1/3根、大米1汤匙、小米2汤匙、水1600毫升【步骤】1、将花生、大米和小米分别放入碗中浸泡一个晚上。

2、胡萝卜削皮切丁,玉米取玉米粒。

3、将花生、玉米粒、胡萝卜丁和米放入锅中。

4、往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将食材熬煮到软烂熟透即可。

冬瓜小米粥冬瓜含维生素C较多,而且膳食纤维含量很高,有助于刺激肠胃蠕动,可以缓解宝宝便秘。

【适宜人群】10个月以上的宝宝【食材】小米1碗,冬瓜40克【步骤】1、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1个小时。

2、将冬瓜去皮去籽,洗干净后切成小块。

3、将小米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成小米粥。

4、放入冬瓜块,大火煮开之后,换成小火,直到把冬瓜熬煮软烂。

5、将熬煮软烂的冬瓜小米粥盛入碗中即可。

胡萝卜米糊胡萝卜小米糊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益肝明目,其中含有的植物纤维还能加强肠道蠕动,防治宝宝便秘。

已经学会咀嚼和吞咽的大宝宝可以直接煮成胡萝卜小米粥,将粥打成糊也非常适合作为低龄宝宝的辅食。

【适宜人群】6个月以上的宝宝【食材】小米粥1碗,胡萝卜40克【步骤】1、小米洗干净,提前放入清水浸泡约1个小时。

2、将胡萝卜洗干净,去皮,切成小块。

3、取一口小锅,放入小米和适量的清水,煮成小米粥。

4、将胡萝卜小块放入小米粥中,熬煮到软烂的状态。

5、然后将煮熟的胡萝卜小米粥倒入搅拌机中,搅打均匀。

6、将搅打好的胡萝卜小米粥倒入碗中即可。

小编的话:小米粥有益,但也不能让宝宝顿顿都喝小米粥,妈妈们可以将小米粥煮得稠一点,再搭配其他的肉菜素菜,这样宝宝的饮食才能营养均衡。

坐月子能吃人参吗?产后应该进补

许多妈妈帮女儿媳妇坐月子时,都会炖麻油鸡、人参鸡,不过,台大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林明纬提醒,酒精会抑制子宫收缩,人参会抑制凝血,造成产后出血,建议产后一周内不可食用含酒料理,月子期间也应避免食用人参。

下面的小编为大家分享坐月子能吃人参吗,产后应该如何进补大家一起来看吧。

坐月子如何进补「哺乳期是女生一辈子营养需求最高的时期」,不过,现代人饮食热量已经足够,产后并不需要吃过量的食物或高热量料理,重点在于「吃得好,吃得巧」。

举例来说:生产过程出血较多或是剖腹产,可多食用红肉(牛肉、猪肉、羊肉)补充铁质与蛋白质,加速伤口修复与改善贫血状况。

此外,产后也可以继续服用孕期综合维他命,改善营养摄取不均。

至于体质较为虚弱的女性,建议请合格的中医师根据个别体质服用中药调理,一味大量进补并不适合每位产后妈咪。

如果补过头,身材体型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坐月子有许多禁忌,例如:不可洗澡洗头、不可喝水,只能喝米酒水、不可离开居室、不可吹风等,林明纬医师表示,洗澡是维持基本卫生的必要条件,月子期间仍须注意清洁,只要做好保暖措施。

此外,多喝水,才能让乳汁充盈。

产后应该要有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只要不提重物。

新手妈妈常抱怨腰酸背痛,这与月子没做好无关,关键在于抱宝宝姿势不良,以致背部、肩膀承受过多压力,只要调整姿势即可改善。

产后应该注意什么「坐月子」是华人代代相传的养生文化,一般是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30至42天,与西医的产褥期相吻合。

除了适当饮食,还应该充足休息,调养生息,才能调节新的角色与责任,此时,另一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临床显示,怀孕生子让许多妈妈失眠,照顾新生儿更是承受很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候,妈妈们不要坚持「一定要」全母奶或是「一定要」亲自24小时照顾宝宝,把自己搞得人仰马翻。

「心情好的妈妈才会有开心的宝宝」,新手妈妈切勿求好心切,而让自己陷入忧郁情绪,应该多多寻求家人朋友与医护人员的协助,并且降低标准、保持弹性。

加入收藏
               

冬季防上火?不要滋补过头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