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官有多大几品的 包拯在宋朝的官有多大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3-19 点击数:
简介:包拯的官有多大几品的官职,他的俸禄是多少,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包拯的俸禄问题。

在古代,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都是因为贪贪污腐败的现象,所以在历史上,有很多贪官都被皇帝处死了。

但是包拯却不一样,他是一个清官,并且他的俸禄非常高,达到了八万贯。

这个数字字在古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

【菜科解读】

包拯的官有多大几品的官职,他的俸禄是多少,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包拯的俸禄问题。

在古代,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都是因为贪贪污腐败的现象,所以在历史上,有很多贪官都被皇帝处死了。

但是包拯却不一样,他是一个清官,并且他的俸禄非常高,达到了八万贯。

这个数字字在古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

那么包拯究竟有多少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宋朝在唐朝基础上加强中央集权、倡文抑武、百官权力分散。

并设中书、枢密、三司以分掌行政、军事、财政三项事务,三部门之间的权利不相上下,不互相统治。

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宋朝各品级官员的汇总吧。

正一品

诸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

从一品

尚书左右仆射,诸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国公,光禄大夫。

正二品

门下侍郞,中书侍郎,诸金紫光禄大夫,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开国郡公,上柱国。

从二品

诸银青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六部尚书,各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开国县公,柱国。

包拯的官有多大几品的(包拯在宋朝的官有多大)

正三品

诸宣奉、正奉大夫,翰林学士,各殿、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上护军。

正四品

诸正议、通奉大夫,各殿、阁直学士,开封尹,御史中丞,诸卫上将军,尚书列曹侍郎,太子宾客、詹事,护军,太常卿,开国侯,宗正卿,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开国伯,上轻车都尉。

从四品

诸太中大夫,各殿、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权六曹侍郎,七寺卿,诸卫将军、轻车都尉。

正五品

诸中大夫,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各侍大夫,开国子,上骑都尉。

从五品

诸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太子左、右庶子,枢密都承旨,各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开国男,骑都尉。

包拯的官有多大几品的(包拯在宋朝的官有多大)

正六品

集英殿修撰,诸朝议、奉直大夫,尚书左、右司郎中,七寺少卿,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国子司业,太子少詹事、左右谕德,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军器监,都水使者,入内内侍省、内侍省押班,入内内侍省、拱卫、左武、右武大夫,枢密承旨、副承旨,骁骑尉。

从六品

诸朝请、朝散、朝奉大夫,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文殿、秘阁修撰,侍御史,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开封府判官、推官,开封少尹,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郎中,少府、将作、军器少监,陵台令,飞骑尉。

正七品

诸朝请、朝散、朝奉郎,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殿中侍御史,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左、右司谏,尚书诸司员外郎,枢密副承旨,枢密院诸房副承旨,太子侍读、侍讲,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两赤县令,云骑尉。

从七品

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诸承议郎,左、右正言,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合门宣赞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诸率府率,亲王府翊善、赞读、直讲,判太医局令,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翰林医效、医痊,武骑尉。

包拯的官有多大几品的(包拯在宋朝的官有多大)

宋朝名臣包拯,一生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不附权贵,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张正义,被百姓尊称“包青天”

包拯曾任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后升任枢密副使,一年后去世,被追赠礼部尚书。

包拯从政一生,政绩颇丰,但其官场生涯也仅仅到从二品,实在令人遗憾。

外星人存在的几率到底有多大?人类为何一直找不到外星人?

一直以来,人类不断仰望星空,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外星人存在吗?甚至从古代开始,人类对外星人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但几千年过去了,我们仍旧没能发现外星人存在的证据,甚至任何蛛丝马迹都没有发现。

他们到底在哪里?我们的宇宙拥有138亿年的历史,银河系也已经诞生了超过100亿年。

相比之下,太阳系和地球就显得很年轻了,只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

同时,可观测宇宙的直径达到了930亿光年,拥有上千亿个银河系那样的星系,同时每个星系都拥有大约千亿颗恒星,而每颗恒星都拥有自己的行星系统。

这意味着,宇宙中的行星数量是不计其数的。

这么漫长的宇宙历史,加上宇宙中存在着无数颗行星,哪怕生命出现的概率再低,由于行星的绝对数量太庞大了,智慧物种的绝对数量也会是很多的。

而且,在宇宙138亿年的漫长演化史上,诞生一支拥有上百万年甚至上亿年文明史的智慧物种也并非什么难事。

这样的智慧物种文明科技会达到何等高度?想象一下人类再发生百万年会达到何等高度就明白了,保守估计也早就征服整个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都会遍布人类足迹。

但为何我们不见外星文明的踪迹呢?他们到底在哪里?物理学家费米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后来演变为著名的费米悖论。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德雷克创建了一个公式,也就是所谓的德雷克公式,用于预测智慧文明在宇宙中出现的概率和数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银河系中就可能存在超过一万个智慧文明,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数据。

但问题就在于,如果银河系真的存在如此多的智慧文明,概率上讲肯定会有一支甚至多支智慧文明非常发达,发达到早就征服了整个银河系,但为何我们没有发现他们的踪影?如果我们详细观察德雷克公式,就会发现这个公式并不简单,并不是简单的概率分析,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才能让公式尽可能准确。

事实上,试图通过公式来计算生命在宇宙中出现的可能性是很难的,也很复杂。

因为宇宙并不是完全静态的环境,浩瀚宇宙中随时上演着天体的诞生和消亡。

在数量众多的行星当中,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适合生命生存。

更难以捉摸的并不是天体本身,而是生命的本质。

生命,更是让人难以捉摸。

就拿地球上的生命来讲,经过了数十亿年的演化,才诞生了人类这种智慧物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类的诞生完全是随机事件,不仅仅是人类,任何物种都是如此,任何物种的出现都是随机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一个可能让你无法相信的事实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99%以上都灭绝了,如今剩下的物种只有不到1%而已。

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生命的诞生和消亡是很正常的事情,诞生和消亡不断上演着。

任何物种都可能随时走向灭绝,也包括我们人类。

就连统治地球超过一亿年的恐龙都没能逃脱灭绝的噩运!所以说,德勒克公式看似简单,但公式本身必须为所有变化因素负责,比如为公式中的各种概率占比和变量负责。

#p#分页标题#e#而公式中的很多变量,未能能确定的就是恒星形成的速率,其他都是不确定的,只能去估计,而且估计的误差和范围都比较大。

比如说一个文明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长,这是很难准确估计的,我们只能给出一个范围,而且这个范围会很广,从10年到1000万年。

范围越大,计算的结果就越不精确,参考意义就会很小!尽管之后天文学家们对德雷克公式进行了各种改进完善,对公式中的变量做出了更加严谨保守的预估,但最终计算出来的银河系智慧文明数量仍旧可以达到1000个,这还是相当庞大的数字。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德雷克公式很可能误差巨大,我们并不能完全依靠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判断智慧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和数量。

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地球生命演化史时,就会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任何物种都是经历了无数个随机事件的叠加之后才诞生的,而在这么多随机事件中,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出现变化,就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物种很可能就不会诞生。

人类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很可能就不会灭绝,如此一来人类根本不可能出现。

而小行星撞击地球完全是随机事件。

当然小行星撞击地球也只是无数个随机事件当中的一个。

从这点上来讲,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的诞生很可能是非常罕见的,需要具备巧夺天工般的完美巧合才能诞生出智慧物种。

这或许也是人类至今没有发现外星人的根本原因。

在浩瀚宇宙,生命可能并不罕见,但智慧物种的出现是非常罕见的!

外星人存在吗?人类找到他们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类最终是否能找到地外文明,我只能说可能性大于零,但大于零多少呢?无法确定。

这个说法就是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可能有人不同意了,或者还会叽叽歪歪骂人了。

但如果你真的具有哪怕少许科学精神的话,就请耐心看完以下分析,这可能是我关于地外文明最详细分析的一篇文章了,看完后欢迎发出感叹或拍砖。

宇宙太大,生命和文明的概率太小。

宇宙有多大呢?我们可以从宇宙结构的层次来了解一下。

我们地球是一个直径约12742km的球体,质量约6*10^24kg(千克),也就是约60万亿亿吨;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运行的,太阳在我们太阳系是一个巨无霸,质量占有整个太阳系的99.86%,也就是约2*10^30kg,是地球质量约33万倍;由于太阳巨大引力,地球被太阳引力牵扯着围绕着它公转,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圆圈,平均半径约1.5亿km。

太阳的引力范围半径约有1光年,牵制着八大行星许多矮行星和几百颗卫星,以及无数小行星、彗星、碎片尘埃围绕着运行。

光年是宇宙空间的距离单位,1光年就是光走1年的尺度,约为9.46万亿千米。

现在人造飞行器飞得最远的是旅行者1号,已经飞行了44年,飞离地球约219亿千米,这只是1光年的0.002315;凭旅行者1号现在飞行速度约17km/s,要太阳系1光年引力范围,还要飞17000多年。

星系被称为宇宙岛,就是恒星聚集的家园。

我们太阳的家园是银河系这个宇宙岛,银河系包含有约4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其中普通一颗。

银河系直径约20万光年,是一个漩涡星系,因为其核心有一个巨大发光的棒状结构,因此又叫棒旋星系;银河系的漩涡有两条主要悬臂和两条支臂,这些巨大的悬臂都是恒星更为集中的地方,太阳就坐落在距离银河系核心约2.6万光年叫猎户臂的支臂上。

银河系是本星系群中约50个星系中的一个,本星系群又是本超星系团中上百个星系群(团)的一员,本超星系团上面还有拉尼亚凯亚超级星系团,再上去还有双鱼鲸鱼超超级星系团、史隆长城结构、海格力斯-科罗拉·伯里阿斯长城结构等等。

这些结构一个比一个大,最大的达到上百亿光年。

这些大大小小像俄罗斯套娃般的宇宙结构,组成了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半径约465亿光年。

哈勃望远镜花了十多年时间,盯着一块只有月亮视面积百分之一的天区,不断往宇宙深处观测,得到一张数千张照片合成的图像,叫宇宙极深场(简称XDF图像),在这张图片里,可辨认的星系就有上万个。

XDF图像拍摄的视面积只是全天区的1270万分之一,简单计算,可观测宇宙包含的星系就有千亿以上。

哈勃望远镜接受到的最暗天体只有30等,是人类肉眼的40亿倍,每分钟接受到1粒光子的遥远天体都看到了。

即便这样,也可能有许多更暗的星系并没有显示出来,由此科学家们估计,在可观测宇宙可能存在万亿以上的星系,甚至10万亿。

可观测宇宙就可能存在10万亿个星系,而可观测宇宙只是人类物理极限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外,还有一个更巨大的不可观测宇宙。

因此宇宙到底有多大,现在人类无法评估。

但现代物理学理论对宇宙的定义是动态的,有始有终的,有限的。

人类现在的观测能力前面说了,人类现在的航行能力只达到219亿km,约0.002光年多点;但人类能看到的宇宙就要远多了。

从哈勃极深场照片中,人类观测到的最远星系距离我们已经有130多亿光年,也就是说已经可以观测到宇宙大爆炸刚开始几亿年的婴儿宇宙了。

虽然如此,这种观测只是一点点星光,甚至只是一个光子,无法得到更多的数据。

#p#分页标题#e#事实上,人类就连太阳系1光年距离也看不清楚。

科学界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预测,在太阳系遥远的边际,有一个包裹着太阳系的奥尔特云,主要由彗星和尘埃组成,那里有上万亿颗大大小小的彗星,是彗星的诞生地和集散地。

但至今也依然还是猜测,最大的哈勃望远镜也无法看到那里的任何一颗彗星。

现在只能看到柯伊伯带的冥王星和一些小行星,那里距离我们只有60亿千米,相当万分之六光年,而且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亮点,几个像素而已。

现在人们对冥王星了解得这么清楚,完全得益于NASA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光顾过那里,拍摄了许多照片和探测了许多资料传回来。

人类现在已经发现了数千颗太阳系外行星,主要是依靠凌星法得到的。

所谓凌星法,就是望远镜在观测太阳以外的恒星时,正好有行星经过恒星视向表面,恒星到人类视野的光被遮挡,根据遮光度大小变化和周期变化,得到这颗行星的一些数据。

因此即便距离我们最近的行星比邻星b,只有4.22光年,我们也无法知道上面到底有没有文明,更无法知道上面有没有生命。

科学家们现在采用巡天望远镜扫描了数百万颗恒星,迄今没有发现有高等级文明存在。

因为在遥远的距离,只有高等级文明才能够改变恒星光度,被我们发现;而像我们人类这样的文明,即便有也无法发现。

现在寻找高等级文明的主要方法,是查看恒星的遮光现象,这种遮光与凌星法找到的行星是有区别的。

根据卡尔达舍夫宇宙文明分级理论,和戴森球理论,宇宙文明发展到较高级别(二级文明)时,会最大限度利用恒星能源,主要方法就是包裹自身依赖的主恒星,从而最大限度获取恒星能量。

因为,任何行星能量都无法满足这一级文明的发展需求。

另一种找寻方法就是聆听。

因为宇宙中所有能量都会发射出电磁波,而任何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必须利用电磁波,宇宙通讯能力是宇宙文明等级衡量的标志。

人类建造了大量的射电射线望远镜,不断搜寻宇宙中发过来各个波段的电磁波,力求在繁杂的电磁波中,分离出有规律具有文明迹象的电磁波。

但可惜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证据,能够证明地外文明存在。

宇宙年龄已经有138亿岁了,如果在38亿岁时就有高级文明存在,它们发出的电磁波早就掠过地球了,现在没有发现这些,是不是说明在百亿光年范围内,没有能够掌握电磁波发射能力的文明存在呢?no。

因为电磁波在空间衰减很快,要具有强大发射功率,才有可能传递得更远;而接收端也要具有更大放大接收能力,才能接收到更远更微弱的电磁波信号。

人类现在的文明程度还很低,能发射的电信号和接收到的电信号都还很微弱。

宇宙文明存在的密度有多大呢?上个世纪,科学界对于地外文明的争论就很剧烈,争论100年了,到现在也没有个结果。

这里面比较有名的理论有4个,前面说的卡尔达舍夫宇宙三级文明和戴森球理论是其中的两个,还有两个是的德雷克方程和费米悖论。

#p#分页标题#e#卡尔达舍夫三级文明理论,是前苏联科学家卡尔达舍夫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宇宙文明的等级可以用文明掌握和利用能量的能力,主要是实现宇宙通讯的能力来划分。

一级文明为行星级,也就是母星文明;二级文明为恒星级,也就是本级恒星文明;三级文明就是星系级文明。

根据人类现在能够掌握和使用的能量总量来看,还只有宇宙文明0.73级。

戴森球理论就是达到二级文明的宇宙智慧体,一定会采用包裹恒星办法来汲取恒星的最大能量,以满足文明升级和星际探索殖民的能量需求,人类文明也必将经历这个阶段,然后才能移民更远的恒星际空间。

德雷克方程是计算宇宙中文明数量的一个公式,但这个公式有许多变数难以确定,尤其是一个文明的科技文明能够存续的时间难以预测,因此,关于银河系以及宇宙文明数量一直没有定论。

有人认为银河系至少有10万个文明存在,有人说可能只有地球一个文明存在。

但即便一个星系只有一个文明,可观测宇宙也有上万亿乃至10万亿个文明,因此宇宙文明并不稀缺。

关键是文明遇到和交流的可能性有多大。

费米悖论是关于宇宙文明的一个天问,其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既然宇宙中存在许多地外文明,它们在哪儿呢?悖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如果并非只有地球才具有孕育文明的能力,那么在宇宙诞生几十亿年后文明就应该诞生了,即便用人类现在缓慢的飞船速度,经过亿万年的行驶,地外文明也应该与我们相遇了。

但可惜至今渺无音信,一根外星人毛也没见到。

由此得到的结论有两个:一个是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还有一个是地外文明太稀少,相知相遇的机会很渺茫。

那么我们未来与地外文明相遇的概率有多大呢?这取决于德雷克方程里一个最关键的值,文明,尤其是科技文明能够存续多久。

如果一个星系有10万个文明,我们银河系文明之间的平均距离就有约2000光年,也就是说,这些文明之间的通讯来回一次至少需要4000年以上。

但如果是一个星系只有一个文明呢?距离我们最近的是一个不规则星系大犬座矮星系,这个星系只有10亿颗恒星,距离太阳约2.5万光年,距离银心约4.2万光年;次近的是大小麦哲伦矮星系,距离我们分别为16万和20万光年,这两个星系的恒星分别约在100万左右。

这种小星系存在文明的可能性更小,而距离我们最近的大星系是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约254万光年。

仙女座星系质量和恒星数量约为银河系的1.5~2倍。

如果一个星系只有一个文明存在,那么这些文明相互通讯一次的时间就需要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

人类现在有记载的历史还只有几千年,有无线电通讯的历史才100余年,也就是说科技文明只有100多年。

而人类科技文明还能够存续多少年呢?人类文明现在已经遇到很大发展瓶颈和危机,如环境恶化威胁、极端气候变化威胁、自我毁灭的核战争威胁、病毒疫情威胁、地球地质剧变威胁、小行星撞击威胁、太阳剧变威胁等等,还有许多未知宇宙威胁,这些巨大威胁哪怕只有一次人类无法控制,人类文明就有灭绝的危险。

文明应对各种灭种威胁的能力是随着文明等级升级而提升的,文明最脆弱的阶段是在一级文明以内的时间段。

人类现在的文明还处在0.73级,据一些科学家预测,要达到一级文明,人类还要和平发展200年,达到二级文明还需要奋斗5000年。

人类有幸能够度过危机,达到一级文明,甚至二级文明吗?#p#分页标题#e#伽马射线暴是宇宙顶级杀手,即便到了二级文明也难以逃脱这个杀手的扫射。

许多科学家认为,伽马射线暴定期或随机地爆发,清除了宇宙90%以上的生命和文明,因此宇宙文明才越来越稀少。

这样稀少的文明,而且科技文明存续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有多大概率能够相互遇到或者交流呢?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概率大于零,但可能性极小极小的原因。

如果人类文明不会在未来较短时间毁灭的话,如果人类科技文明能够存续若干亿年乃至百亿年的话,那遇到另外文明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但这两种概率似乎都很小,由此很可能直到人类文明毁灭,人类依然是孤独的文明。

因此,人类遇到其他文明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当然如果科学家在明天就突然宣布发现地外文明的确切证据的话,那么这个概率就从零突然上升到100%。

概率就是这样,因此等于没说。

但分析在那儿,大家自己斟酌吧。

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如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关注点赞哈,再次感谢。

加入收藏
               

包拯的官有多大几品的 包拯在宋朝的官有多大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