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帝乾隆出生之谜 汉人是否真的偷了大清江山?

有人说海宁陈家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堂匾,一块是“爱日堂”,一块是“春晖堂”。
“爱日”也好,“春晖”也罢,用的都是唐朝孟郊诗“谁
【菜科解读】
有人说海宁陈家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堂匾,一块是“爱日堂”,一块是“春晖堂”。
“爱日”也好,“春晖”也罢,用的都是唐朝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典故。
乾隆若不是陈家之子,谈得上报答父母如春晖一般的深恩吗?若照此说来,乾隆便是朝臣陈世倌的儿子,他竟完全成了一个汉人皇帝了!果真如此,则清朝自乾隆以后的皇室,就成了汉满混血血统了。
说乾隆是一个被偷换的汉家男婴,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晚清天嘏所著的《清代外史》,书中一个醒目标题便是《弘历非满洲种》。
弘历是乾隆的名字。
这本书还说,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个汉人。
应该说,这本书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在为反清排满大造舆论的晚清时期,极力诋毁清朝皇帝,大力渲染清宫秘闻是常事,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带有浓厚的政治气味。
但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发泄决不等于就是事实。
就在反清排满者制造清宫秘闻硬说乾隆是以凤换龙的汉家男孩时,又有小说家出来凑热闹。
首先登场的是名噪一时的鸳鸯蝴蝶派大家之一的许啸天。
1925年在上海出版的许啸天名著《清宫十三朝演义》,从爱新觉罗始祖布库里雍顺,一直写到宣统大婚。
关于乾隆家世,书中说:乾隆原是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妻子用掉包计换了来,乾隆长大后,从乳母嘴里得知隐情,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但这时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乾隆只得到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做儿子的大礼。
许啸天编写的虽是百年前的乾隆故事,却融入了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韵味,再加上文笔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生动,因而十分投合市井小民的胃口。
随着《清宫十三朝演义》的风靡一时,乾隆是海宁陈阁老之子的说法更是不胫而走,广为人知。
这便是俗文化的厉害!近些年来,有关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仍然接连不断地闯入文艺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书剑恩仇录》。
金庸就出生在浙江海宁,从小听的就是有关乾隆的种种传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紧紧围绕着乾隆的身世之谜展开的。
在金庸的笔下,当时江湖最大的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入宫,将乾隆生母陈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交给乾隆,信中详述当年经过,又说他左腿有一块朱记。
待于万亭走后,乾隆便把幼时喂奶的乳母廖氏传来,秘密询问,得悉了自己的家世真情:当年,陈世倌的小孩被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
陈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漏出去”。
金庸在书中还写到了陈世倌的三公子即所谓的乾隆的亲弟弟陈家洛。
陈家洛继于万亭之后成为红花会会主后,期望激发哥哥乾隆的汉族意识,共同成就恢复汉家天下的宏业,而热恋着陈家洛的回部香香公主则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身侍乾隆,欲助自己恋人一臂之力,不幸事败自刎,葬于“香冢”。
金庸的小说精彩纷呈,使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说法传得更广了。
传说这么多,传闻这么广,乾隆究竟是不是海宁盐商陈阁老的儿子?首先让我们看看,把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故事写得出神入画的金庸先生是怎么说的。
金庸曾老老实实地告诉痴心的读者们:《书剑恩仇录》中所谓的乾隆的弟弟“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
他并且声明:“历史学家孟森作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
”金庸还俏皮地说:“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
”金庸说的是实话,历史学家孟森考证认为,乾隆是“以女易男”的说法根本靠不住,所谓的“公主楼”根本就不存在。
至于人们所说的海宁陈家的房舍中有“爱日堂”、“春晖堂”两块皇帝御书的匾额一事,孟森首先肯定确有其事,但考证的结果是,两块匾额都是康熙御书赏赐的,分别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和五十二年(1713)根据陈家在朝中做官的侍读学士陈元龙、陈邦彦的奏请,题写后赏赐其父母的,而不是乾隆写的。
还在20世纪初期,一些满族人对街谈巷议中关于乾隆是汉人的说法就十分反感。
当时有个叫富察敦崇的旗人,专门写了一本《皇室见闻录》,他在书中质问:“以雍正之英明,岂能任后宫以女易男?”书中谈到,皇孙诞生,按例王府要立即差派太监,先到内奏事处口头上报,再由宗人府专门写折子奏报皇上,以备命名,岂能拖了几天甚至几个月还没有申报的?若是雍亲王府已按时申报生的是女孩,又怎能过了几天又改为是男孩?由此一点,即可证明传说的谬误。
2
古代受阴刑
他的父亲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就把他送到了京城的一个名门望族当中,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
但是他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学习上非常的努力,并且还很有天赋。
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就继承了家里的产业,并且还成为了一个商人。
他的事业做得非常好,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却不是很顺利。
他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和自己的同学张晞结婚,两个结婚之后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没想到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三年就离婚了。
后来他又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王黎雯,两个人在一起之后感情一直常稳定,而且还有了一个儿子。
如今的杨烁已经成为了一个妥妥的奶爸,不仅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家庭也十分幸福美满。
。
标签:非常皇帝
迷倒两位皇帝的花蕊夫人?她的一生有多传奇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妃子、女诗人,青城 今四川灌县人,因貌美如花蕊而称为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苏轼曾用花不足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这样的诗句来称赞她的美貌。
可想而知,这位花蕊夫人是多么的美丽。
花蕊夫人,光这个名字就就可以想见这是怎样的一个绝世美女,更为难得的是她还颇有才气,可谓是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这么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不但是后蜀皇帝孟昶的慧妃,还是赵匡胤的贵妃。
那这位女子为何一生辗转两位帝王之间,并深受两位帝王的宠爱呢?那花蕊夫人的结局又为何那么悲惨呢?花蕊夫人是蜀地青城人,天生丽质,美丽动人。
花蕊夫人从小就以秀美闻名乡里,才貌双全,被选入后蜀深宫。
孟昶见费氏有惊艳姿色,才艺出众,称她为花蕊夫人。
孟昶爱美人不爱江山。
皇帝孟昶非常懂得享乐,后宫有无数美女嫔妃,但花蕊夫人最为受宠。
由于花蕊夫人最爱芙蓉花和牡丹花,孟昶为了讨花蕊夫人的欢心,就特地为花蕊夫人修了一座牡丹苑,还在城墙上种满芙蓉花,连寻常百姓家也要栽种芙蓉花。
每当芙蓉盛开的时候,沿城四十里,都像是铺了锦绣一样。
因此就得了芙蓉城的美誉,简称蓉。
可惜,这样美好的日子并没有长久。
宋太祖乾德二年,赵匡胤派大将王全斌领兵六万攻蜀,后蜀军政荒废已久,十四万守军不战而溃。
孟昶走投无路,投降宋军,后蜀灭亡。
孟昶和他的后宫美人一夜之间便沦为阶下囚。
花蕊夫人等后宫佳丽也都随着他被押往北宋京城汴梁。
赵匡胤早就垂涎于花蕊夫人的美貌,见到花蕊夫人之后,更是惊为天人。
且久闻花蕊夫人才华过人,便命她当庭作诗。
花蕊夫人就作了这首满怀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的诗。
《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诗作得不卑不亢。
在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的同时,也为后蜀男儿的不争气感到痛心。
这让宋太祖对她增添了几分敬重。
于是,他想方设法毒死了孟昶,将花蕊夫人封为了自己的妃子。
虽然赵匡胤对花蕊夫人宠爱有加。
但花蕊夫人依然一心只想着死去的孟昶。
于是花蕊夫人就亲手绘制了孟昶的画像,藏在自己的卧室之中,每天偷偷的焚香叩拜。
但突然有一天,花蕊夫人还是像往常一样对着孟昶的画像叩拜,赵匡胤突然进来看到花蕊夫人对着画像叩拜,发现画像之中的人是死去的孟昶,于是赵匡胤就让花蕊夫人交出那张画像,但是花蕊夫人不愿意交出画像,赵匡胤就一气之下杀了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死时,芙蓉花开的正好,人们就称她为芙蓉花神。
虽然花蕊夫人一生跌宕起伏,最后香消玉殒。
但她也是幸运的,一生被两个皇帝宠爱,她的故事也被后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