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朱棣大阅兵惊艳世界

阅兵经常在一个国家的重大节日、军队出征和凯旋时举行。
那么历史上最早的阅兵起于何时?
【菜科解读】
阅兵经常在一个国家的重大节日、军队出征和凯旋时举行。
那么历史上最早的阅兵起于何时?哪次阅兵的规模最大? 历史上的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都曾有过阅兵活动,而中国历史上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
据《淮·原道训》中的记载,禹在做了部落的首领之后,他便在涂山邀请其他的诸侯前来会盟,在此次的会盟大会上,禹命令他的军队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来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
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们,也都献上贵重的物品,表示了对禹的臣服。
从涂山会盟中不难看出,禹通过展示他的武力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阅兵。
周武王在讨伐纣王时也曾举行大规模的阅兵,随后武王亲率大军东渡孟津,一路上前歌后舞,最终士气大振的周军于牧野击败了纣王的主力部队。
可以说,古代的观兵已经成为了一种震慑敌人的军事目的手段,开始被有意识、有计划的运用了,而古代的观兵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阅兵。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应该首推大明王朝永乐十九年的“永乐大阅兵”。
永乐大阅兵在京北重镇怀来举行,此次大明王朝共调集了10万大军,包括了广西、云南、四川的“土狼兵”、“白杆兵”等军队。
其中明军最精锐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相继展示了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阵法。
这场大阅兵长达一个月之久,前来观礼的各国使节多达27个之多,大明王朝的军威之盛无疑震慑了周边的国家,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十五世纪,中亚地区崛起一个新的帝国,名为帖木儿帝国。
其帝国开拓者就是帖木儿,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最残暴的征服者。
之所以如此称呼,源于帖木儿其人好战残暴,一生征战四十余载,先后扫平中亚、西亚等地,击败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奠定了帖木儿帝国的强势地位。
当时帖木儿的军队势不可挡,横扫四方。
从中亚到西亚,印度人、埃及人以及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无一例外都阻挡不了其率领的铁骑。
几场战争下来,在西亚、中亚地区帖木儿已经没有对手。
于是,狂妄的帖木儿,将目光瞄向了东方的大明王朝。
他曾数次以使者身份为掩护,多次进入打探情况。
有时候还会将明朝西疆地区的地势用地图给画下来,以备日后发兵之用。
随着帖木儿多次深入探查,逐渐对明朝各方面有了详细的了解。
帖木儿以此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同时,他深知想要长途跋涉攻占明朝,必须要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军队。
所以,帖木儿很早就在就在西域各条路线悄悄囤积粮食,并准备了数量庞大的骆驼队伍提供运输。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帖木儿由于年老体弱经不起长途跋涉的折腾,竟然活活的病死在了行军路上。
当时,帖木儿的军队连明朝疆域的边线都没有走到。
在临死前,帖木儿曾对自己的孩子嘱托道:“我死了之后,吞并大明王朝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千万要完成我的心愿。
” 显然,帖木儿高估他的几个儿子了。
估计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其刚死之后,他的几个儿子便就开始陷入权利争夺。
由此,攻打大明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争夺最后,帖木儿第四个儿子当上了帝国君主。
而当时的明朝,已经变成了,也就是历史上的。
对于帖木儿的野心,朱棣可是心知肚明。
在上任后他就安排重兵把守着西北边界,防止西域各国心生反意。
同时,朱棣也明白,仅靠防守是难以起到威慑作用,必须让那些西域各族的首领亲眼看到明朝军队的强大,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将他们控制在手里。
于是,朱棣内心就想举办一次大阅兵,以彰显明朝国威。
届时,还要把各个部族和国家的使臣请来,共同观看阅兵。
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明朝外交家陈诚出使中亚、西亚各国归来,成功将明成祖准备阅兵的消息捎给了域外各国。
同年七月,一支有着六百余人组成,来自于20多个国家的使臣团抵达嘉峪关,朱棣派遣6000精锐骑兵一路护送,沿嘉峪关经明朝九边军镇“参观”。
在每个军镇,明朝都特意派遣在明军中的蒙族、军官接待,介绍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明朝虐待蒙古和回回人”的谣言。
而明朝“九边”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在各国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一月二十日,朱棣在北京皇宫接见各国使臣,诸使臣皆行叩拜礼,唯独帖木儿国使臣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坚持行鞠躬礼。
在帖木儿使臣看来,自己国家已经不算是大明附属国,而是应该与大明对等,所以,只愿意行鞠躬礼。
对于此,朱棣也没有计较,仍然很是热情招待。
外交礼仪后,朱棣安排使团先是在山东、河南、江苏“旅游观光”,游览包括山东孔庙在内的诸多名胜古迹,亲眼见识中国内地城市的富庶繁华,两个月后,各国使团接到通知,朱棣将在北京周边开始大规模的“狩猎”,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三月,准备已久的以“狩猎”为名的大阅兵,在北京北边的怀来终于正式开始了。
朱棣共调军队10万人,精心挑选的明朝“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等精英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操着响亮的口号,每走一步,都好似山摇地抖,气势非凡。
随后,这些士兵各施绝技,相继表演了精彩的射箭骑马、刀法砍杀、剑术劈刺、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作战技能。
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
史载大阅兵“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尤其是明朝“神机营”的火器操练,展示的“虎威炮”、“火龙枪”(骑兵专用火枪)、安南铳(抬枪)、“”(火箭炮)、“火龙车”(火焰喷射器)等诸多“高科技”武器,在现场表演千炮齐射,霎时间炮声隆隆,场面声势浩大,甚是壮观。
在场的各国使臣无不被大明军队呈现出的强大实力所折服,尤其是那帖木儿的使臣,更是充满敬畏之意,哪里还有之前的半点轻视。
大阅兵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
大规模的“狩猎”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据传,这使臣回国后,曾对当时的君主沙哈鲁说到:“大明国力之强盛,远远不是我等所能图谋。
此刻莫说派遣二十万大军征讨,就算再多加十倍帝国军队,依旧不是那大明对手啊。
先帝(帖木儿)前些年半路驾崩,现在看来实在是一种天赐之福啊。
” 正是因为这一次明朝大阅兵,使得帖木儿帝国知道与大明王朝的实力差距。
从这以后,帖木儿帝国再也不敢对大明有任何图谋,而是选择主动修复和明朝的关系,继续纳贡进俸,一直到帖木儿帝国灭亡才停止。
随机文章养蜘蛛会认主人吗,蜘蛛生性凶残是不会认主人的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伤天害理命格差的人葬进去将引发横祸为什么俄罗斯可以养熊,俄罗斯的熊怎么没尊严/被驯服的没有尊严狗为什么喜欢吃屎呢?大便中含有狗狗需要的美味/消除气味防天敌学人工智能10本必看书,个个都是伟大作品助你在人工智能领域逆袭
五险一金最低标准多少钱一个月
河北邯郸五险一金交多少钱一个月?和新社通一起来看看2024-2025年河北邯郸最低社保费用明细参考,新社通app-社保缴费查询工具提供的最新数据如下:河北邯郸的社保缴费情况,依据2025年最新的缴费标准,我们可以详细地进行如下说明。
这些标准是根据新社通app-社保缴费查询工具提供的数据整理得出的:缴费比例(2025年)养老保险公司缴纳比例:16%个人缴纳比例:8%医疗保险公司缴纳比例:6.5%(注意:此比例可能因法规调整而有所变化,具体以当地法规为准)个人缴纳比例:2%失业保险公司缴纳比例:0.5%个人缴纳比例:0.5%生育保险公司缴纳比例:0.7%个人无需缴纳,由单位全额承担工伤保险公司缴纳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确定,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个人无需缴纳缴费基数与缴费金额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根据个人的实际工资收入来确定的,但通常会有一个上下限。
在河北邯郸,这个上下限是根据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设定的。
假设某员工的月工资为X元(且X在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那么他的社保缴费金额将按照上述比例进行计算。
以养老保险为例,公司需为该员工缴纳X*16%的养老保险费,而员工个人则需缴纳X*8%的养老保险费。
(注:本文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缴费标准为准)
2025年广东东莞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数据显示,从月最低工资标准看,上海以2690元的标准居全国首位;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看,北京以26.4元的标准为全国最高。
接下来随着新社通小编了解一下广东东莞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的详情。
广东东莞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广东东莞最低工资标准如下:月一档:2300元,月二档:1900元,月三档:1720元,月四档:1620元;时一档:22.2元,时二档:18.1元,时三档:17元,时四档:16.1元;最低工资标准的相关法规包括哪些?1、用人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应履行必要的备案。
劳保部门对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要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加强跟踪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基本劳动报酬权益。
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恢复正常后,应及时恢复或提高工资标准。
2、最低工资标准是少数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确无正常工资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连续3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发放工资的),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
有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将最低工资作为正常的工资支付标准。
3、劳动者在试用、熟练或学徒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劳动关系事实已经成立,适用。
4、劳动者法定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和产假、哺乳假等假期,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应视为提供正常劳动,适用最低工资。
5、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劳动定额标准计算劳动者工资。
暂时没有相关劳动定额标准的,用人单位必须科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并据此确定基本计件单价和超额计件单价。
基本计件单价应根据法定工作时间内绝大多数劳动者能够完成的正常劳动量确定。
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按基本计件单价计算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以上就是最低工资标准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下载新社通APP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